中國供應商斷供,已在全球汽車產業引發蝴蝶效應

文 | 王安憶

中國供應商斷供,已在全球汽車產業引發蝴蝶效應

新冠疫情爆發,春節復工延遲,在中國汽車產業,從供應端到生產端再到銷售端,幾乎已經全線"停擺"。

汽車工業的核心特徵是產業鏈長,供應鏈銜接極其重要,而中國已是全球重要的汽車零部件採購地,受此影響,中外多家汽車製造商均發出暫停生產通告,多家車企發出營收預警。

零部件企業面臨多重考驗

近日,浙江湖州的一家零部件企業遭遇無法按時履約的危機。

這家企業是匯大機械製造(湖州)有限公司,為上汽通用等10多家國內外汽車公司提供發動機系統、轉向系統以及支架類等零部件。

如今,匯大湖州停工已超過1周時間,因無法按時履行此前簽訂的"每週向法國標緻集團非洲工廠交付10000套轉向機殼體"合同,面臨承擔240萬元人民幣的合同損失,還要被追償因導致客戶生產線停產2周而造成的約3000萬元人民幣等多重損失。

匯大湖州只是整個產業的一個縮影,目前我國共擁有10萬餘家汽車零部件企業。其中,疫情最嚴重的湖北省更是"汽車大省"。

僅武漢市,就有600餘家車企和零部件公司,其中包括7家整車企業,12個汽車總裝工廠,500多家零部件企業,54家"世界500強"。

中國供應商斷供,已在全球汽車產業引發蝴蝶效應

博世中國總部大樓

博世在中國擁有近60家公司及工廠,其中在武漢擁有兩家生產轉向系統和熱技術的工廠。除了生產零部件供應國內車企,還會為國外客戶提供技術支持。電裝在中國建有28家公司,在武漢也有汽車儀表軟件的設計開發公司,這些企業目前均處於停工狀態。

偉巴斯特是一家生產汽車天窗、汽車供暖系統及其它汽車用品的德國公司,在中國最大的工廠位於武漢。近日,偉巴斯特關閉了其位於慕尼黑附近斯托克多夫的工廠,並取消未來兩週內一切去往或者離開中國的公務行程。

原因是一名中國員工到訪德國總部後,讓至少6名員工感染新冠肺炎。

中國供應商斷供,已在全球汽車產業引發蝴蝶效應

東風汽車的工廠焊裝車間

此外,湖北省的黃岡市、襄陽市、十堰市等都是重要的汽車企業基地,除了東風本田、上汽通用等整車廠,同時還有德爾福、法雷奧、弗吉亞、偉世通、安波福等大批國際主流零部件企業的生產基地。其中,許多汽車公司的底盤部件都是湖北地區獨家供應的,甚至短時間內難以找到替代。

"企業可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工資、租金、貨款、貸款每天都要付,流動資金好、規模較大的企業還好,一些較弱點的壓力很大。"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新能源汽車分會副秘書長曾丕權表示,部分汽車零部件中小企業又面臨著原材料斷貨、資金、物流困難等多重壓力,乃至合同無法履約的風險。

引發全球"蝴蝶效應"

全球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博世首席執行官Volkmar Denner警告稱,由於博世嚴重依賴中國市場,疫情可能會影響其全球供應鏈。

事實上,全球範圍內的 "蝴蝶效應"已經開始顯現,隨著國內很多汽車零部件企業生產中斷,全球多家汽車企業因依賴中國供應商而只能選擇停工。

1月31日,現代汽車表示,不得不對其位於韓國本土的多家工廠實施停產。

據悉,此次停產或涉及其位於韓國的7家工廠,後者長期為韓國、美國,以及歐洲、中東等地區多個國家生產汽車,佔現代全球產量的40%。

中國供應商斷供,已在全球汽車產業引發蝴蝶效應

現代汽車在韓國蔚山的工廠

此外,該公司計劃本週末在韓國暫停生產Palisade SUV車型。這是由於現代在中國大規模採購的汽車零部件線束出現短缺。據瞭解,即使增加韓國和東南亞線束生產線的產能,也僅佔中國產能的20%至30%左右,而韓國進口線束中有87%是中國製造。

事實上,這不是韓國唯一一家被迫"喊停"的車企。

2月2日,韓國雙龍汽車公司決定,從2月4日至12日關閉其位於韓國京畿道平澤市的生產工廠。

據悉,雙龍SUV所使用核心零部件之一的裝配電路,一直由德國萊尼化工公司子公司的山東煙臺工廠獨家供應。該工廠受疫情影響,恢復供應的時間不明,導致雙龍存有的零部件所剩無幾,實在無法支撐正常生產。

中國供應商斷供,已在全球汽車產業引發蝴蝶效應

韓國雙龍SUV

此外,韓國起亞汽車公司也將於10日停止在所下里、光州、華城的工廠生產整車,雷諾三星汽車則考慮從下週中期停工2到3天。

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公司(FCA)表示,如果中國零部件供應商無法恢復生產,其在歐洲的一家工廠可能在兩到四周內關閉停產。

同樣受到波及的還有印度市場。近日,上汽集團旗下的MG品牌的印度發言人表示,該公司在印度有2409輛MG ZS EV電動車,電池是從上海一家工廠採購。

中國供應商斷供,已在全球汽車產業引發蝴蝶效應

由於庫存較低,訂單卻一直在上漲,受中國供應鏈中斷影響,銷售交付或將受到嚴重影響。

在中國本土,特斯拉上海工廠於1月30日暫時關閉, 國產Model 3的生產將推遲一週半的時間,原定於2月交付工作將暫緩進行。

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牽一髮而動全身。斷供風險一出,已引發了全球多個汽車相關企業展開對中國零部件供應能力的重新評估。如現代汽車就表示,將在韓國等其他地區尋找替代供應商。

另闢蹊徑復工"救命"

疫情當前,政府及頭部企業的支持,仍然是為中小企業紓困的良方。

匯大湖州就向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湖州市委員會緊急求助,申請領取"新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一定程度上減少損失。在湖州市貿促會官網上,1月31日就已發佈了該類相關文件。

中國供應商斷供,已在全球汽車產業引發蝴蝶效應

匯大湖州企業代表接過疫情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書

"政府肯定會馬上出臺更多利於市場開發的政策。"但在曾丕權看來,零部件企業還是要展開"自救"度過短暫的困難,這其實也是"機會"到來的前夜。

國內多家整車企業也已相繼加強對零部件供應商的"幫扶"工作。

廣汽集團表示將加強與零部件供應商及經銷商的緊密溝通協同,優化零部件供應體系,爭取零部件儘快恢復正常供應,確保各主機廠生產計劃儘早恢復正常。長安汽車也在第一時間向供應商發佈慰問及信息告知,相關項目暫停及延後啟動的事宜。

事實上,在疫情之下,仍有部分零件供應商在運作。

1月25日大年初一,上汽大通、江鈴福特等車企接到了緊急趕製送往湖北的負壓救護車需求,各車企的零件供應商也積極響應。

中國供應商斷供,已在全球汽車產業引發蝴蝶效應

上汽大通負壓救護車正式"入列"雷神山前線

湖南全盛精衝科技有限公司是江鈴福特的一家供應商。其負責人徐德智接到了任務,5天內生產1300套江鈴福特V362型號救護車的零部件,每套零部件由53個小件組成。"經過全自動數控機和機器手焊接操作,一個零部件下線,最快3分鐘。"

後續該企業還會加大產能,穩定輸送零配件,如此一來,對於能"復工"的小企業來講,既能為疫情防控作出貢獻,工廠又能正常運作。而對於春節期間臨時加班生產有困難的供應商,上汽大通也主動提供了加班費。

上汽通用五菱另闢蹊徑,聯合供應商通過改建生產線的方式轉產口罩。

中國供應商斷供,已在全球汽車產業引發蝴蝶效應

上汽通用五菱供應商廠房改建為無塵車間

此次聯合轉產口罩的公司是上汽通用五菱的下游供應商——廣西德福特集團有限公司,主要生產製造高分子材料及其零部件。

按照項目初期建設計劃,廣西德福特集團的部分廠房改建為無塵車間,於本月內建成投入使用,共設置14條口罩生產線,其中4條為N95口罩生產線、10條為一般醫用防護口罩生產線。

中國供應商斷供,已在全球汽車產業引發蝴蝶效應

按照生產設備、人工等資源的配置情況,口罩的日生產量預計可以達到170萬個。車間生產的口罩初步計劃主要由政府物資調配,用於支持醫療機構開展防疫工作及保障市民的健康安全。

將原本的生產線轉產口罩,一方面助力疫情防控阻擊戰,另一方面,也是在疫情停廠停工下,以另一種形式復工"自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