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艙醫院病床那麼密集,為何不懼傳染?

這兩天,最受大眾關注的醫院,就是“方艙醫院”。

武漢市從2月3日起迅速協調集中收治確診輕症病人的大型醫療場所,將會展中心、體育場館等改造成方艙醫院。2月3日晚,三所“方艙醫院”在武漢開建。2月4日22時,武漢市已徵用11家場館改造成“方艙醫院”。


方艙醫院病床那麼密集,為何不懼傳染?

首批三個方艙醫院之一的洪山體育館。經濟日報 記者袁勇攝

每家“方艙醫院”可提供少則數百,多則過千的床位。11家“方艙醫院”改造完成後,總共將可提供萬餘張床位。

與備受關注的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相比,“方艙醫院”條件設施明顯較為簡陋,但改建速度快,新增床位多,也同樣引發了大眾的關切和期待。

對於“方艙醫院”,大眾也有很多困惑,我們為您擇要解答。

方艙醫院與野戰機動醫院類似,由活動的"房子"建成,在野戰條件下以醫療方艙、技術保障方艙、病房單元、生活保障單元及運力等為主要組成,依託成套的裝備保障完成傷員救治等任務。艙內無菌程度完全可以達到三級甲等醫院的標準。

方艙醫院有洗消方艙、儲物方艙、藥品方艙、滅菌方艙、檢驗方艙、手術方艙、急救方艙、電站方艙等。有急救、手術、檢驗、X光等多個模塊化系統及輔助設備。各個模塊化系統既可單獨使用,也可無縫連接組建成大規模移動醫院。實現既可以共享方艙內的設備資源,又便於對傷病員進行快速、高效處置。

目前武漢的家族式聚集發病形勢很嚴峻。大量輕症患者居家隔離,易傳染家人;確診或疑似病人在社區和醫院門診之間遊動,會成為疫情擴散的主要源頭;在醫院床位緊缺的情況下,這些患者若得不到有效收治會陷入困境甚至生命危險。

方艙醫院可以迅速地把確診的輕症病人都收治起來,給予醫療照顧,與家庭與社會隔離,避免造成新的傳染源。

大規模啟用方艙醫院是我國公共衛生防控與醫療的一個重大舉措,做法對當前疫情防控具有重要意義。

大眾看到方艙醫院的報道,很容易發現,方艙醫院是一個未完全隔離的大型空間中,安置著大量病床。很多人因此擔心:這會不會造成交叉感染?

其實這一點不必擔心。方艙醫院僅用於收治確診輕症病人,他們病原相同,交叉感染不是突出問題。此外,為防其他病原交叉感染,入院前除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陽性外,還會經過流感抗原篩查,盡最大可能避免生物安全風險。

集中收治、隔離的輕症患者,在方艙醫院能得到基本醫療照顧。若出現病情加重,也有醫護人員進行識別,及時將他們轉診到正規醫院接受強化醫療。

真正需要單間隔離的是並未確診的疑似患者,他們不會被收入方艙醫院。

方艙醫院的優勢是時間短、成本低,能在很短時間內,以最小的成本,解決大量輕症患者的收治問題。場所在極短時間,甚至24小時內就可以改建,疫情結束後也可以低成本恢復。有望以高速度低成本高效益的做法,取得控制傳染源、救治患者的兩大目標。


方艙醫院病床那麼密集,為何不懼傳染?

2月4日,國家衛健委發佈會曾透露:已在全國調用應急儲備的20家方艙醫院,將陸續到達武漢;從全國陸續調集1400名護士到武漢看護患者;同時從中國CDC、中國醫學科學院、廣東省CDC調集了3個移動P3實驗室。希望能夠通過這些綜合的舉措,能夠做到讓這些患者應檢盡檢、應收盡收、應治盡治。

END

經濟日報經點科學工作室

記者:佘惠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