蛀牙也會“傳染”?請和寶寶保持愛的距離

隨著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向好,口腔科各項診療項目逐漸恢復開展。近日,蘇州高新區人民醫院口腔科唐醫生接診了有趣的一家人。王女士帶著自己的婆婆和兩歲大的兒子來看牙,婆婆和兒子嘴巴里面均有多顆齲齒。王女士進門就說:醫生,我婆婆、老公和兒子牙齒都不好,這是不是也和肺炎一樣傳染呢?還沒等唐醫生開口,王女士又抱怨道:“還有我兒子小時候,我婆婆喜歡咀嚼食物喂到他嘴巴里吃,這是不是也有影響呢?”讓我們看一下唐醫生怎麼說。

唐醫生說,蛀牙又稱為齲齒,是一種由細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的疾病。由於時間、宿主(牙齒)、細菌(變形鏈球菌)及養分(糖),相互作用產酸,最終將牙齒腐蝕掉導致齲齒的產生。正如王女士的擔憂,蛀牙(齲齒)作為口腔的常見疾病也存在“傳染”的風險,也需要家長與寶寶保持愛的距離。

當父母或是老人口腔內存在蛀牙,會存在將蛀牙裡的致病細菌通過唾液或是公用的餐具等傳染到寶寶口腔內,進而使寶寶存在患蛀牙的風險。

如何避免蛀牙“傳染”的風險?

唐醫生說:通俗講就是與寶寶保持愛的距離!

家長口腔內存在蛀牙的需要進行看牙醫進行相關治療,保持口腔衛生,養成良好口腔衛生習慣,從而降低口腔內細菌傳染給孩子的風險;改變傳統餵養方式,禁止大人將食物咀嚼碎,送給寶寶嘴裡;提倡分餐制,家長和寶寶餐具分開使用;愛我你就親親我的方式需要適當調整,如:避免嘴對嘴親吻孩子。

如何避免寶寶患蛀牙?

唐醫生給出幾點建議:從寶寶出生後就要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清潔牙齦、長出第一顆牙齒進行刷牙,長出兩顆牙齒要使用牙線等;養成良好的餵養習慣,喝奶後尤其是夜奶後要刷牙,僅僅是漱口是不行的;多吃粗糧、蔬菜等,避免過多甜食、零食、碳酸飲料的攝入;定期口腔檢查,早期塗氟(飲用水高氟地區除外)、窩溝封閉,預防大於治療。(唐豔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