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回家了!"哈尔滨市某集中医学观察点23人正式解除医学观察



2月6日,伴随着最后一次体温检测,哈尔滨市某集中医学观察点的23名旅客体温正常。经过14天的观察后,确认他们均未被感染,可以正式解除观察。

走出观察点后,他们说的第一句是:"感谢医护人员对我们的照顾,你们辛苦了!"


不平凡的除夕夜

1月23日晚,一架从武汉起飞的航班降落在哈尔滨。在了解情况后,哈尔滨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迅速反应,将机上23名旅客转运至观察点。

初到观察点,旅客们都十分激动,心里也有些害怕。"我们什么时候能回家?""我们的生活所需如何保障?"面对大家提出的问题,哈尔滨市卫健委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应急防控组的工作人员一一耐心详细地解答,尽力安抚旅客们的情绪,让大家能够安心。

1月24日,是他们到达哈尔滨的第二天,也是除夕夜。 让大家意外的是,观察点的工作人员们不仅细心地为他们准备了热气腾腾的饺子,还有充满年味儿的玩偶。观察点内,医护人员与23名旅客,共同度过了一个特殊的春节。


医学观察的14天

从除夕夜开始,负责驻守此点的道里区新农镇卫生院李启明副院长就带领8名医护人员,始终在观察点坚守着自己的岗位。每天,他们都要对观察区开展日常消杀工作。医护人员早、晚为旅客测量体温,进行相关症状检测。

刘鑫是哈尔滨市卫健委在观察点的联络员,他特意将自己的电话留下来,以便旅客们有需要时能够随时与自己联系。隔离不隔心。在观察点,刘鑫和医护人员们让温暖在每个旅客间传递。为了减少交叉感染,他们每天为旅客们送饭,早、中、晚三餐配送。考虑到23名旅客全部为湖北籍,此时都远离家乡,工作人员还根据他们的饮食习惯,为大家制定了合理的营养膳食和湖北风味的饭菜。让旅客们在冰城哈尔滨,也能尝到家乡的味道。

一口家乡菜,一份温暖情。一件件贴心的小事,在寒冬的哈尔滨温暖着旅客们的心。

对于有身体有不适的旅客,通过微信与专家远程会诊,让大家在观察点内也能解决病痛。除了关注旅客们的身体情况,工作人员也随时关心着他们的心理。为让大家在医学观察期间安心、舒心、不焦虑,还特意安排医护人员与他们交流,为他们进行心理疏导。

在观察点的这些日子,从最初的不安与漫长,逐渐变得踏实与温暖。对于医护人员们的照顾,旅客们满怀感激。"在这里,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哈尔滨人的热情,也有了家的感觉。哈尔滨虽然很冷,但我们的心却一点也不冷。"


"回家的感觉真好!"

旅客们14天的医学观察结束了,对于观察点里来自新农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来说,这也是他们坚守的第14天。和市卫健委联络员、市红十字中心医院驻点医护人员、市疾控中心驻点消杀人员一样,从接到任务的那一刻开始,这里的每一个人都一直在观察点,24小时无怨无悔地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对于他们来说,答应家人的年夜饭始终没有兑现、家里的孩子一直想念着母亲、自己的生日也是在医疗防控工作中度过……观察点内的工作事无巨细,从消杀到测量体温,从心理疏导到一日三餐。医护人员们一天,就在闷热的隔离服里、在敲开的一扇扇门中、在消杀的每一个角落,忙碌的度过。

在走出观察点前,医护人员向23名旅客发放了出城人员体检表及血常规化验单,拿到后大家都十分激动。"回家的感觉真好!"在这14天里,他们感受到的是关心与温暖,满怀着激动与感激。走出观察点时,也是立春后的第二天。寒冬已过,春天就要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