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每日相依,我對‘我’一無所知——肌肉疲勞

在我們健身鍛鍊中,【肌肉疲勞】的問題應該為我們所熟悉,如果從來沒有遇到過肌肉疲勞,那說明我們對自己的運動能力還存在著未知,健身的過程本來也是對身體認知的過程嗎,是吧。肌肉疲勞往往都是在鍛鍊中無意識間產生的,誰也不會想辦法故意去體驗一次肌肉疲勞,但是當肌肉疲勞產生的時候,我們就要回頭反思了,肌肉疲勞無非就是超量訓練嗎,是吧,那麼是不是還存在一種運動量不足的現象呢——而達不到運動鍛鍊的效果呢。是不是也有人經常感覺到,我運動好久了怎麼一點兒效果沒感覺到呢、、、如何把握適量的運動,看起來火候不好把握呀。

我和‘我’每日相依,我對‘我’一無所知——肌肉疲勞

運動健身要科學合理安排,也得講究勞逸結合

其實肌肉疲勞不僅在健身中能夠常遇到,也是應該遇到的問題,而且在工作生活當中也能遇到,比如辦公室的桌案前、遊戲機前也能發現肌肉疲勞的身影。正確認識肌肉疲勞現象有助於我們日常對待身體現象有一個正確認知,不至於有點兒問題就大驚小怪的,繼而能夠合理調整好自己的不便。

這裡焱霖要強調的一點是,我們所說的肌肉疲勞特指“骨骼肌”

骨骼肌的構成以及特性:骨骼肌是運動系統的動力器官。每塊肌肉都是由肌纖維和結締組織構成,也就是說骨骼肌這個器官是由4大組織中的結締組織和肌肉組織中的骨骼肌[也叫肌纖維],這兩大組織構成。

骨骼肌的特點:多附著於骨骼上,細胞呈圓柱狀,很長,核多,肌細胞上可見有排列整齊的橫紋,所以也叫橫紋肌,骨骼肌收縮力強而迅速,但是易疲勞,不持久,骨骼肌的運動受意識支配,屬於隨意肌。

我和‘我’每日相依,我對‘我’一無所知——肌肉疲勞

藉助器械訓練,他們對力運用把握很好,次數,組數,組間隔,頻率

我們首先分析骨骼肌肉的工作

  • 我們搬運物體時候費勁兒大小一般以物體的重量和移動的距離來衡量,比較嚴謹一點還是引入物理概念:功。

功的定義:一個力作用在物體上,且物體沿力的方向通過了的距離,物理學上稱這個力對物體做了機械功,簡稱做了功。

骨骼肌收縮時都能完成一定的機械功。骨骼肌收縮時所做的功,通常用肌肉負重大小和移動距離的乘積來計算,用公斤*米來表示。其實有許多因素能影響骨骼肌做功的大小,其中主要因素:肌纖維收縮前的長度,肌肉負重的大小和肌肉收縮的速度。

這也就是說在一定限度內,骨骼肌中的肌纖維收縮前的長度有所增加,做功也增多:功的大小和骨骼肌負重呈正比[但是負重過大,肌肉完全不能收縮時,做功當然也不存在了];當肌肉收縮保持一定速度的時候,才能得到最大功和最高能量利用。

一般來說,當骨骼肌保持著每幾秒鐘內發生一次收縮的節律,常可得到最大的功——最佳耗能。

一般我們運動的時候,尤其是負重鍛鍊,體現的比較明顯,首先要求負重要適量,還有就是訓練當中動作的頻率,所以要分組,不僅掌握好每組的數量,而且對組間隔也要把握好,這樣才能得以充分的鍛鍊,並且還要根據肌肉的變化做出負重的調整。為啥訓練沒有效果呢,為啥體重總是減不下來呢,其實我們的鍛鍊當中有好多細節沒有把握好。有時候做做就不耐煩拉。

我和‘我’每日相依,我對‘我’一無所知——肌肉疲勞

骨骼肌是人體產熱最多的器官之一

  • 能量流動

肌肉工作時所需要的能量從根本上來說,是來源於葡萄糖和脂肪酸的分解,但是這些化學反應釋放出的化學能只有四分之一被用於做功,其餘四分之三則轉化為熱能。熱能首先使肌肉發熱,再由肌肉中變熱的血液分佈全身。

其實對於我們現在人來說‘享受’一次肌肉疲勞是不是還有點兒難度啊。我們鍛鍊身體的時候自身感受很重要,連肌肉都沒有發熱的感覺肯定達不到鍛鍊的效果,這是最低標準,全身發熱了,我們全身的細胞也就活躍起來了啊,證明線粒體高效工作了啊。

我和‘我’每日相依,我對‘我’一無所知——肌肉疲勞

肌肉疲勞生活中也常見的,長期伏案寫作

肌肉疲勞

骨骼肌經過反覆多次的收縮運動後,會逐漸出現疲勞狀態,這本來也是肌細胞的特性。表現為收縮強度逐漸減弱,速度逐漸減緩,縮短所需要的時間逐漸延長,而且伸展時不能回覆原狀。好像肌肉不聽使喚了似的,木木的感覺。

出現疲勞的原因,就骨骼肌本身來說,是由於肌肉內部功能物質消耗後不能及時補充,以及代謝產物【乳酸】的積蓄所致。但是在運動時候骨骼肌的任何活動,都是在中樞神經系統控制下進行的。由於中樞神經細胞代謝水平高,易受環境變化的影響,最容易發生疲勞,也就是說,中樞神經要比肌肉更容易疲勞,還沒等肌肉疲勞呢,它就疲勞了。所以一般並不取決於骨骼肌本身所發生的局部變化,而是由於中樞神經內部,有關骨骼肌運動的中樞由興奮狀態轉變為抑制狀態的結果。

疲勞發生後,在充足的營養供應前提下,經過休息很快得以恢復。

我和‘我’每日相依,我對‘我’一無所知——肌肉疲勞

大眾娛樂性健身項目對於容易產生疲勞的人來說還是不錯的運動,可以用這項活動來調節

防止疲勞的建議

  • 充足的營養,而且要均衡,保障充足的睡眠休息時間,讓神經得以很好的休息與修復,同時在睡眠中肌肉的修復速度也是最好的。
  • 科學鍛鍊,嚴肅對待,負重合理,速率均勻
  • 適當的更換運動種類,形式多樣化,以便使各種肌群活動更加協調,保證不同肌群活動的中樞輪換休息。
  • 出現疲勞後不應強迫鍛鍊、勞作,應適當休息,否則可是身體的運動能力長時間很難提升。
  • 參加一些群眾性的健身鍛鍊活動,或是大眾娛樂性的活動,對身心全面協調,肌群間的活動協調性得以調整梳理,從而減少能量的消耗,延緩疲勞出現。
我和‘我’每日相依,我對‘我’一無所知——肌肉疲勞

健身助力生活更美好

除了神經愛疲勞外,就是支持我們行動的骨骼肌,保養好我們的骨骼肌,管理好我們的骨骼肌,鍛鍊好我們的骨骼肌、適度把握好、調整好運動量——一點點小常識,希望給您的生活和日常鍛鍊提供一份小小的便利。

我是愛運動健身的農家大叔——焱霖,記得有空常來坐坐,感謝您的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