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意義究竟何在?

手機用戶59869095957


前蘇聯作家保爾.柯察金對生命的意義進行完美的闡述。‘’人最寶貴的就是生命,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回首往事的事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

莫怨時光最無情,

漫漫人生是修行。

為人別做虧心事,

積德行善留美名。

忠厚待人傳世遠,

莫學小人惡滿盈。

以誠待人心自寬,

問心無愧後人評。

在每一個平凡而簡單日子裡,讓每一天都過得有意義。在《生命》這部自編、自導、自演的連續劇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50046512605踏雪無痕


《三國演義》裡有個在中國人人皆知的故事——周瑜打黃蓋。黃蓋詐降,為了讓曹操信任,就得吃點苦頭,讓周瑜當眾痛打他一頓。黃蓋捱打的時候,皮肉之苦固然不可免,但他心裡卻沒有沮喪和屈辱感,反而會很自豪很興奮。他知道,他挨的這頓打,很有必要很有用,或者說,是有意義的。

人在遭遇挫折或者痛苦時,會受到兩個層次的打擊。第一個是挫折痛苦本身帶來的,比如疾病的折磨、工作的辛苦、失敗的損失等等。除此之外還有一層,那就是因為遭遇挫折痛苦而感到的沮喪、羞恥、失望甚至絕望。這第二層打擊往往更沉重、更難以承受。

第一層的打擊,無法避免,但如果這個打擊對遭遇者來說是有用的、有意義的,就像黃蓋挨的那頓打那樣,那麼,第二層打擊就不存在了。這時,人們不但不會感到沮喪、羞恥、絕望,還反而會感到充實、自豪、滿足,並且,他會有足夠的堅強來面對和戰勝挫折痛苦。

你從清晨工作到深夜,疲憊至極,但你的工作是為自己的公司成功上市的最後一步。明天,你的公司就將上市,你的個人資產將陡然暴增,這時,你雖然還會感到勞累,但你心中湧動的希望、充實和幸福恐怕要比辛苦多得多。

剛剛為人父母,頭幾個月裡,你經常夜裡被嬰兒的哭鬧吵醒,一夜不知道要起來幾次,還要半夜衝奶粉,睏倦無比但還要堅持抱著嬰兒走來走去。睡眠不足很難受,但看著懷中自己的孩子,你會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想起來也奇怪啊,辛苦勞累,但卻覺得自己特別幸福。

這就是意義的巨大作用。只要找到了意義,無論什麼樣的辛苦、痛苦、勞累、折磨都不能壓倒你,人的潛力會被極大激發,人生將因此達到新的高度。並且,事後回憶這一切時,相比輕鬆唾手可得,歷經辛勞,會讓你感到加倍的幸福和美好。

人類這種動物,對意義的需求,比我們一般以為的要強烈得多。甚至可以說,人類根本就無法忍受無意義。古希臘神話中西西弗斯受到的懲罰——把石頭推上山,但石頭永遠都會在快到山頂時滾下來。讓西西弗斯在這種無效又無望——也就是徹底無意義——的勞作中消耗生命,希臘眾神認為這是最嚴厲的懲罰。

曾經有人效仿西西弗斯的傳說做過實驗,在監獄中迫使一群囚犯挖土坑,然後讓他們填上,然後再挖開……如此一直進行下去。囚犯們的情緒很快就失控了。他們寧可去幹其他更累但有用的活兒,也不願忍受這種毫無意義的勞作。如果一直強迫囚犯這樣做,他們會發瘋。

實際上,這種懲罰是如此之可怕,以至於最殘酷的苦役營裡,囚犯乾的活兒,儘管非常繁重,足以把人累死,但都會多多少少有一些用處、有一些意義,比如建造工程、道路、開掘礦產、開墾荒地等等。監獄不會讓囚犯去做“西西弗斯式”的勞作。監獄管理者們本能地意識到,那樣折磨囚犯太嚴厲了,還不如直接處死他們。那樣的監獄也是無法管理的。

弗蘭克爾的“意義療法”正是建立在對人類這種深層心理的把握和揭示之上。弗洛伊德、阿德勒、弗蘭克爾這三代維也納心理學派相比較,核心區別在於對人生最基本的認識。弗洛伊德認為人生就是要追求快樂。阿德勒認為人生是為了追求財富和權力。弗蘭克爾則認為,人生最重要的是發現生命的意義。

Viktor Frankl(弗蘭克爾,心理學家)

對現代人來說,發現自己生命的意義,尤其是個重大而嚴肅的課題。對動物來說,行動由本能支配。他們的生命不需要意義。對前現代社會的人來說,行動由傳統和所屬的等級決定,社會已經“分配”給了人們生命的意義。他們只要接受就好。

到了現代社會,物質空前豐富,人們無須再苦苦掙扎在溫飽線上;個人也空前自由,不再受等級、傳統、家族、習俗禁忌等等的束縛。這當然非常好,但發現、追求人生意義的重擔也因此落到了個人肩上。這個負擔可並不輕鬆。

這個負擔是如此之重,以至於觀察周圍人你會看到,不少人不堪其重,只好逃避。他們基本還是按照前現代社會的方式在生活。他們並不主動選擇自己的生活,而是把選擇的權力——和壓力——交給了家庭、單位、領導等其他人。同時,這些人往往也形成了怨天尤人、把失敗的責任都推給其他人的心理特質。

如果他們取得了事業的成功,反而會接著患上“現代病”。這種病的症狀是:感到生活很空虛,很無聊,心煩意亂,可又說不出煩的具體是什麼事情。原來的設想是:有錢了、有權了,生活就會一直幸福快樂。現在錢有了權有了,但生活卻並沒有變得幸福快樂,反而變得無聊煩悶。而且,既然不知道具體原因是什麼,那麼,更多的快樂、權力、財富顯然不能緩解症狀。

正如弗蘭克爾指出的那樣,人生並不是像弗洛伊德所說的那樣是在追求快樂,也不是像阿德勒所說的那樣是在追求權力和財富,這些是人們追求其他目標的手段。如果沒有那個其他目標,僅僅擁有快樂、權力、財富並不能讓人感到充實和滿足。

這和我們的個人經驗也是相一致的。那種徹底的狂歡、玩樂之後,人們往往感受到的不是滿足,而是空虛和若有所失。相反,平時持續的工作、為了一個目標堅持的努力、卓有成效的學習等等,反而會給我們帶來心理上的真正滿足和平靜。這正是我們內心深處對意義強烈需求的表現。

作為一名心理學家,弗蘭克爾年輕時深受弗洛伊德的賞識,後來又成為阿德勒學派的重要成員之一。但他看到這兩個學派的缺陷以後,就堅決離開了他們另立門戶,提出了“意義療法”。在戰前的維也納,弗蘭克爾的新療法成功地幫助許多陷入抑鬱和絕望的人重新恢復了生活的信心。

當時,弗蘭克爾自己也不知道,他將用親身的慘痛經歷大大拓展“意義療法”的適用領域,那就是當人們面對重大的痛苦和人生逆境時,怎樣調節自身的心理,怎樣面對和戰勝痛苦逆境,而不被它們所壓倒。

事實上,在被抓進集中營以前,弗蘭克爾已經得到了赴美國的簽證。他本可以一走了之,在平安中度過下半生,但他不忍把年邁的父母留在越來越險惡的環境中而自己遠走異國。他最終決定留下來,和家人在一起面對災難。在這種強烈而可貴的責任感中,正包含了“活出生命的意義”對個人精神的提升力和對高尚人格的塑造力。

同樣在集中營裡飽受折磨,但和其他囚犯不同的是,因為是心理學家,弗蘭克爾掌握很多心理學的概念和分析方法,並且,他在戰前就已經形成了一套關於“意義療法”的完整理論。在集中營中,他有機會觀察包括他自己在內的囚犯們在集中營這個特殊環境中的心理反應,看看在這個特殊的環境中,意義療法是否還能適用。

弗蘭克爾注意到,那些喪失生活信心、對自己的不幸遭遇耿耿於懷的人會很快死掉。活下來的人,往往都有強烈的目標和願望,他們渴望著熬過集中營的痛苦歲月,能活著出去,或者去見自己心愛的人,或者去完成一件重要的事,或者有什麼其他個人的目標。這樣的人,能更堅強地忍受痛苦。

更有一種人,能自覺地發現或者創造痛苦的意義。他們的表現就更加堅強,甚至帶有某種樂觀和幽默。

有一個宗教感強烈的囚犯,他說自己在進入集中營時,在心中和上帝達成了一個協議,用他在集中營所受的苦難拯救他所愛的人免於痛苦。這樣一來,他在集中營中所受的所有苦難就都有了意義。不管他面對什麼痛苦折磨,即使是死亡,他也能坦然面對。

由此,弗蘭克爾得到了一個重要理論認知。生命的意義,並無普世、通用之說,人們生命的意義各不相同,是高度個人化的體驗。你不能指望著一種意義適用於所有人。

空泛的說教不可能提供真正的人生意義。

人們必須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社會環境去發現、創造自己的人生意義。每個人的生命經歷都不相同,世界上不存在一模一樣的兩個人生,因此也不存在完全一致的兩個人生意義。

這也是正是弗蘭克爾的“意義療法”和宗教佈道、心靈雞湯的區別所在。弗蘭克爾曾說,作為心理醫生,他們能做的,並不是直接向病人提供貌似崇高實則虛妄的人生意義,而是幫助他們去發現“自己各自的”人生意義。他們提供的,是眼鏡,幫助人們看得更清楚,而不是直接代替人們去看。

一位老先生,和妻子感情非常好,但妻子不幸去世。老先生陷入悲傷不能自拔,求助於弗蘭克爾的心理診所。弗蘭克爾問他:如果先去世的是他,他妻子會怎樣?老先生答道:她會比我更悲傷更痛苦。弗蘭克爾說到:看,現在她免除了這種痛苦,你替她受苦了,代價是你活著,並陷入深深的悲傷。老先生雖然依舊感到痛失親人的悲傷,但他的痛苦現在已經有了意義,而一旦有了意義,人就可以坦然面對痛苦了。

一位生活優裕、事業成功的人,忽然罹患絕症,來日已經無多。痛苦之中,他讀到了弗蘭克爾的這本書,重新振作了起來。他是這樣說的:我之前的生活非常順利,這很好,但也讓我失去了徹底展現自身潛力的機會。現在患上絕症,這個打擊是如此沉重,我必須鼓起前所未有的勇氣,才能在最後的時日中保持鎮靜和尊嚴。這對我是個巨大的挑戰。如果能戰勝這個挑戰,我的人生就達到了新高度。我無法戰勝絕症,但我一定能戰勝這個挑戰。你們看我的吧!

走向死亡的最後時日,成了他展現自身潛力、攀登人生新高度的機會。他為這段最後的生命找到了目標和意義。

一個年輕的以色列士兵,在執行任務時不幸踩上地雷,失去了雙腿。整個人陷入了絕望和痛苦之中。忽然有一天,人們發現,他重新恢復了樂觀。原因也是他讀到了弗蘭克爾的這本書。

正如弗蘭克爾在書中所說,在集中營這種完全看不到盡頭、看不到生存希望、隨時可能死去的環境中,人們的表現也各不相同。完全喪失人身自由的人,也依然可以選擇自己的生活態度,選擇善良還是兇惡,選擇助人還是害人。而不同的選擇背後,就是人們對各自人生意義的不同追求。

年輕的以色列士兵說,如果人們在集中營中都能選擇自己的人生態度,那麼僅僅是失去雙腿的他,同樣可以選擇。他仍然是個自由人。

正如這些例子顯示的,每個人的人生意義都不相同,都來自個人獨特的生命體驗和歷程。在發現個人人生的意義上,我們可以尋求別人的幫助,但別人絕不可能越俎代庖。你終究要依靠自己。

一個無可改變的現實是:無論人們擁有多大的權力和財富,都不可能擺脫某些痛苦和逆境,比如失去親人的痛苦、遭遇意外和疾病。這些痛苦逆境一旦降臨時,我們能否面對,怎樣面對?這是一個基本的人生問題。

發現生命的意義,正在於可以幫助我們擁有面對痛苦逆境時的勇氣。當然,弗蘭克爾也指出,面對挫折不幸,人們首先要積極地改變現實,扭轉逆境。但當暫時或者終究無能為力時,人們就需要面對現實的勇氣。正如那句古老的猶太祈禱詞所說:願上帝賜給我們改變可改變事物之智慧和接受不可改變事物之勇氣。

有人或許會說,說來說去,所謂意義療法,無非還是一碗雞湯。發現人生的意義云云,無非還是自己造出一套說法自我安慰而已。

這種說法雖然尖刻,但其實也有道理。在人生意義這個問題上,發現和創造的界限很模糊。與其說我們發現、追求人生的意義,其實不如說我們就是無中生有地創造出自己人生的意義。

之所以說無中生有,是因為必死的人生,其實本來並無意義所言。因為生命必死,無論取得多大的成就、多麼輝煌的成功,個體的生命都將以失敗和一無所有告終。既然如此,生命又有什麼意義呢?一場開頭就註定結局是失敗的比賽,又有什麼意義呢?

沒有意義,我們就為自己的生命“創造”出一個意義,並將之賦予我們各自那無可替代、世間獨一無二的人生。說是雞湯也好,自我安慰也好,甚至自欺欺人也好,人生意義的本來含義就是如此。

一個註定以失敗告終、其間又必然充滿各種痛苦挫折的人生,唯有通過這種人生意義,才能變得精彩,才值得一過。

弗蘭克爾進而指出,人們發現各自生命意義的途徑,主要來自工作、對他人的愛和麵對痛苦逆境時。在我們的生活中,這三個方面恰恰是很多人打算極力逃避、最好徹底擺脫的。他們想逃避所有責任,擺脫所有壓力,他們不想要任何付出和犧牲。他們只想享受,只要輕鬆。

事實上,對人來說,完全沒有壓力的人生反而是可怕的人生,因為它剝除了生命的意義。在追求意義中適度的緊張,是人身上所固有的,是生活正常的表現。這種緊張是人已經取得的成就和尚未完成的使命之間的張力,是心理健康的最大保障。

一位朋友,白手起家,歷經種種艱苦奮鬥,事業有成,現在已經頗為富裕。有一次我和他談起子女教育問題。他說,要讓他的孩子在無憂無慮中成長。他有能力替孩子解決所有麻煩和問題。

我聽了以後問他:“你是不是認為,完全沒有壓力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

朋友是個聰明人,一下子就聽出了我想要說什麼,沉吟許久後說道:“你說得對。這個角度我以前沒想到。回去我要好好想想這個問題。”


空仗大師


生命的意義應該源自於生命的天賦使命。《四書五經》說:"天生烝民……惟人萬物之靈",《聖經》說:"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人……人就成了有靈的活人”。人不是像某位哲學家所說是被無緣無故地拋到這個世界的,而是造物主充滿愛心的設計和安排。常言道"天生我材必有用”,我們也有理由相信"天賜我生命必有意義。”生命意義對每一個人都有著無比重要的意義。試想一下,倘若為人父母者對自家小孩灌輸生命無意義,那豈不是在促成孩子抑鬱甚至產生自殺念頭嗎?既然無意義為什麼還要活著呢?孩子是簡單的也是誠實的,他們不會一邊認為無意義一邊還活得津津有味。當今社會許多孩子患上抑鬱症,是不是和生命無意義的誤導有關呢?老天不會無緣無故讓一個生命來到人間,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天賦使命,那就是按著造物的本意成長為最好的自己,彰顯生命的美好和價值。


子君to君子


簡單的說:生命的意義,就在責任和擔當。因為,我們的抗日英雄楊靖宇在被敵人圍剿突圍時,遇到了四個老鄉,老鄉勸楊靖宇向日本鬼子投降,還說,你投降了,還可以當滿洲國的大官。楊靖宇回達說:中國人都投降了,那還有中國嗎?我們的楊靖宇,我們的抗日英雄,在三,四天沒吃飯,在最後的激烈戰鬥中,犧牲了。楊靖宇為什麼會這樣?從他的話語中就可以找到答案,那就是,他把對國家的責任,化作了自己的責任。並且,擔當了自己的責任。這樣的生命意義,才無怨,無悔,沒有遺憾。所以,我說生命的意義,就在責任和擔當。


韓少鵬703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這是很多人都有過的疑問。也幾乎所有人都曾經為之困惑過。

那麼這個問題是否重要呢。雖然通常人們只有在遭遇挫折失敗時才會發出這種疑問,但生活經驗也告訴我們:往往只有清楚的明白生活的意義所在的人,才能把生活過得更有意義。

生命的意義何在,怎樣把生命過得更有意義。這應該算是相互關聯的兩個問題。因果相承,相互支撐。

知道生命的意義何在,才有可能把生活過得更有意義;要想把生活過得有意義,也必然需要知道生命的意義。

那麼生命的意義何在呢?其實,我們生命在“意義”之中。我們所經歷的所有事物都不僅僅是單純的事物——遠遠不是一個簡單的名詞概括。

所以即使是在接觸生活中最簡單的一些因素,比如石頭啊、木頭啊。都會有我們自己的定義,也就是它們對我們的意義。

生命中所有事物對我們的意義,也就組成了生命於我們的意義。

每個人對同一件事物的意義都會存在或多或少的分歧。這也使得每個人對於生命意義的認識也註定是不盡相同的。

每個人意識到生命的意義後,都會對自己定義的生命意義充滿自信、並且自認為正確。

但事實卻是每個人認識到的生命意義,都或多或少的含有錯誤的成分在裡頭,沒人擁有絕對正確的意義;當然,存在即合理,只要有人持有這種態度,它就不會是完全錯誤的。

所有生命的意義,就在絕對正確和完全錯誤這兩個極端中變化。

生命的意義由此變得難以捉摸。然而其實生命的意義卻又是有跡可循的。

它不會僅僅停留在意義的層次。它會隨著這個意義的形成,慢慢地滲透到我們生活中,具體化到我們的語言、動作、思維方式裡面。

因此,只要一個人沒有死去。他對於生命必然是有個定義的,也許你問他他並不清楚,甚至也困惑。但是一切早已由他的言行舉止作答了。

比如說一個人他熱愛生命,那麼必然言行裡就會無意中透露出對未來的期待和嚮往,並且努力的讓自己靠近未來;又或者說假如是一個認為生命不再具有意義的人,他無意中就會開始抹殺生命的意義,舉止中對於生命的厭倦亦會清晰可見。

說到這裡大家對於生命的意義是否有了一些認識呢。其實,簡單來說,生命的意義,就是我們對於生活的期待。

當然上面看起來枯燥的敘述卻也絕不是沒有意義的。那些,是對生命意義的具體分析。

好了,那麼大家對於生命的意義是怎麼看待的呢。期待大家的評論。因為大家的每一次關注、評論、分享,都將會是對我的最大讚賞。


中原王雲峰


一說到生命的意義,有人可能會說,那是閒著沒事幹的人才會瞎操心的事兒,大家成天忙著生活賺錢,哪還有什麼心思去想什麼意義。

其實,不光他們這樣想,每當我開始思考這個問題,我也忍不住這樣唾棄自己,覺得思考生命的意義,未免太矯情,或者太精分。

可有些事不是自己能控制得住的,“為什麼我們會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活著是為了什麼?”這兩個問題始終盤旋在我腦海裡揮之不去,並且指望從書本中去探索答案。

但說起來,這件事仍然讓人覺得莫名羞恥且不足為外人道也,可看了《活出生命的意義》之後,我才發現,原來尋找生命的意義是人生命中的原始力量,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活出生命的意義》這本書裡面有提到,有個法國人做過的民意測驗顯示,89%的被訪者承認人需要“某種東西”才能活下去。另有61%的人承認自己的生活中確有某種東西或者某個人是自己願意為之獻出生命的。能支撐我們活下去的“這種東西”就是生命的意義。

儘管這是在法國做的民意測驗,不代表其它國家會怎樣,但它告訴我,這個世界上原來有好多人會思考生命的意義這件事,並且這個比例可能比你我想象的還要高。

之所以看這本書,是因為當時我正情緒低落,陷入了覺得幹什麼都沒意義的無望中,因此我想知道究竟是什麼樣的力量,支撐作者挺過了艱難恐怖的集中營歲月,他又是怎樣找到生命的意義的。如果在這樣困難的環境下他都能找到生命的意義,我又何嘗擔心找不到呢?

《活出生命的意義》是著名心理學家弗蘭克爾寫的書,內容並不多,第一部分寫了他在二戰時期,被關進納粹集中營的經歷,第二部分是關於意義療法的一些理論。

弗蘭克爾的一生絕對是一個傳奇,他在37歲時(1942年)和全家一起被關進了集中營,經過三年多非人的折磨倖存了下來,家裡除了他和妹妹,其餘無人生還。可即便遭遇了這樣的經歷,他之後的人生仍然活得非常精彩,在心理學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並且成為一位長壽老人,終生都做著令人稱羨的壯舉——67歲仍開始學習駕駛飛機,並在幾個月後領到駕照。一直到80歲還登上了阿爾卑斯山。

意義療法的理論非常深奧,其中牽涉的心理學知識也遠非一篇文章所能概括。只是讀了這本書之後,我似乎對生命的意義有了更多的感悟和理解。

感悟之一:

心理決定生死、心理引領行為

書中引用了一句尼采的話:“知道為什麼而活的人,便能生存”。如果不是看了集中營裡一個讓人震驚的例子,我也就不知道這句話背後的深刻內涵。

集中營裡,有個人做了一個夢,夢見有個聲音告訴他在接下來的幾月幾日戰爭會結束,集中營的俘虜會獲得解放,因為這個夢夢得真切又清晰,所以他非常相信這一點。然而,隨著時間的臨近,種種跡象都表明,戰爭不會結束。

於是,就在那個日子的前一天,這個人就病倒了,發起了高燒。第二天,也就是他夢中聽到的那個日子,他陷入了昏迷。隨後一天他就死了。

對他來說,戰爭確實結束了,以他的方式。

對於這件事,弗蘭克爾在書中的原話這樣說道:“凡是瞭解人的心理狀態,瞭解他的勇氣和希望或者缺乏勇氣和希望與他自身免疫力有緊密聯繫的人都理解,突然失去希望和勇氣會導致死亡。”

這句話非常拗口,但意思令人震驚。他在說,一旦人真正放棄了生的希望,他不用自殺就可以直接死亡。想想看,這多麼恐怖。

心理的力量竟然可以強大到如此地步,我再一次被震撼了。

所以,反過來說,只要有強大的心理力量支撐自己去做事,那就可以所向披靡、無所不能。

大部分人儘管不會那麼極端,但只要我們好好地活著,就必定是有什麼理由在支撐著我們的生命、指引著我們的行動。這種理由私密又獨特,人與人之間未必相同,每個人心中的理由也未必單一。也許是想賺更多錢過得更好,也許是喜歡和親人在一起,也許是想吃好吃的想玩好玩的……不論你是否意識到。而那些明確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的人,便很有可能活得更精彩。

意識不到的人,有的人會活得很好,沒心沒肺,整天樂呵,這是一個人的福氣。

意識到自己意識不到的人,有可能會產生問題,他們會想不出生活中遇到的事情有什麼意義,就會覺得任何事情都沒有意義,很多自殺的例子就是如此。

所以,弗蘭克爾在書中說:生命對每個人都提出了問題,他必須通過對自己生命的理解來回答生命的提問。

感悟之二:凡事皆有意義

正因為心理力量是如此強大,所以,我們就應該好好引導這樣的力量用在正向的思考上,以此獲得更精彩而有意義的人生。

首先,便要相信,凡事皆有意義,不論是貧窮、困苦、受辱、背叛,失敗或災難。這便是意義療法中提倡的,讓人們直面並重新認識生命的意義。

儘管我看了他開解別人的幾個小例子,感覺這更像是一種天賦,很難讓普通人習得。因為他更像是腦筋急轉彎高手,擅長把一件事情從另一個角度去解讀,找到有意義的地方。可我仍然從中學到了一點非常重要且積極的人生觀——凡事皆有意義,並且你要找到屬於自己的意義,那種能夠激發你蓬勃生命力的意義。

每個人生命的意義都不盡相同,每個人的每個階段的意義也未必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使命,這是他人無法替代的,需要自己去尋找。

譬如,沒手沒腳的力克·胡哲,把自己特殊的人生經歷和積極向上的人生觀,通過演講與公益傳播給更多的人,這恐怕就是他獨特的生命意義;《活出生命的意義》的作者弗蘭克爾本身,也詮釋了他的獨特人生意義,他歷經磨難僥倖生存,通過對苦難、心理和生命的研究及思考,開創出“意義療法”,把幫助人們尋找生命的意義當作了自己的人生使命。

他認為,人們可以通過三種方式來發現生命的意義:1、通過創立某項工作或從事某種事業來發現;2、通過體驗某種事情或面對某個人來發現;3、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難時採取某種態度。

第三點即是他在集中營的體會。他說:“人‘有能力’保留他的精神自由及心智的獨立,即使是身心皆處於恐怖如斯的壓力下,亦無不同。人所擁有的任何東西,都可以被剝奪,唯獨人性最後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選擇一己態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剝奪。”

於是,即便在最恐怖的集中營,也有人保留了自己精神的獨立和自由,他們使生命保有了堅韌、尊貴、無私的特質,散發出了人性的光輝。這便是他們生命的意義。

所以,任何人,一生中都會遇到苦痛,不論身體或精神,不論程度高或低,面對苦痛,採取何種態度,便是人可以選擇的自由,這種選擇本身就是人的尊嚴和意義。

感悟之三:去做事、去見人,

去尋找生命的意義

儘管當我們遭遇苦難沒法做出行動的選擇時,可選擇的態度便是意義。但大部分人的一生當中,並不會遭遇到如此可怕的境地。我們更多的是苦惱於日常的頹喪和生命的茫然。

當然面對這種狀態,我們也仍然有選擇積極態度的自由,也可以獲取意義,但是,在這種情況下,我認為去行動和體驗方能更好地找到生命的意義。

去積極地做事,去尋找更適合自己的事業;去經營一段關係,體驗其中的奧妙。從中就能覺察出不同的收穫,也許就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生命意義。

我正是這樣去探索去努力,通過了重重阻礙,能夠以讀書、寫作為生,不論這樣的事業能持續多久,那也是我生命中最精彩的一章。把我的想法付諸文字、圖片,去創作一些東西,就是現階段我想追求的生命意義。

每個人的生命都不可能重來一次,何不好好去思考,什麼才是自己真正追求的事情呢?

至於對意義的追求和思考,這本身並不羞恥,甚至這可以說,這才是人類的偉大,這才讓人類能夠創造出如此多的東西,改變這個地球。

做你能做的,做你想做的,努力克服困難,努力去實現,也許頹喪和茫然,也就遠離你的生活了。

願你我都活出精彩的人生,活出生命的意義。


濮書


生命是神奇的,

生命是蒼白的,

生命是短暫的,

生命是激情的,

生命是痛苦的,

生命是平淡的,

生命是幸福的,

生命是美好的,

生命是天賦的。

天之賦受人生命也,

人之責力行天賦也。

珍惜生命,熱愛生命,享受生命!


小老頭213093980


生命存在就是意義,其他的意義都是人的意識去去賦予的意義,

存在的意義,就要覺醒,覺知當下 ,瞭解自己的心識的運作,便是覺醒的開始



尋隱者草堂堂主


生命的意義在於不辜負這一世為人,還要把作為人的所有七情六慾和物質文化生活好好的,不留遺憾的走一遍。


趙感恩妮


人生自然,人活必然。人死了然,存在是意義,活得好。意義更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