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衝擊下,企業苦不能言,如何將危機轉為機遇

私信小編“績效”兩字,免費發送60分鐘薪酬績效管理內部培訓視頻。

導讀:

很多中小企業命懸生死一線。今天跟一親戚聊天,他在廣東開廠,員工150人左右,算是有一定規模的。現在卻如坐針氈,哪一天開工才好?他說公司正常維持,一個月約120~150萬費用。去年因為比較困難,沒賺到什麼錢,現在帳上的錢只夠3個月的支出了。

疫情衝擊下,企業苦不能言,如何將危機轉為機遇

他說,這場疫情,對我們這種小企業來說,是生死一線了。今年已經不想賺錢的事,而是能不能堅持下去了!各行各業都是環環相扣,誰也不能獨善其身;大家都很焦慮,但控制住疫情,解封並恢復正常,才是重中之重!希望等到恢復生產時,國家一定會定向減稅,各種的扶持,來幫助企業度過難關。因為企業是民生之本,背後是千萬個的家庭,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政府不會坐視不管的。

然後很多的朋友就有了很多的見解,聯想到了自己的公司現狀和情況:

A公司朋友:我粗略計算了下,人均成本一個人每月顯性成本(工資+社保+福利等)+隱性成本(辦公室租金+水電+物料+其他稅費等),一個人每個月約1萬已經是相當低了,一般平均1.5萬是打不住的。如果一個月沒活幹了,老闆就得按員工人數準備這個現金流,這個不是開玩笑的。

A公司朋友:直接影響企業生產經營的不可控勞動要素主要是人力和租金,現在對於中小實體企業來說,將是一段很難熬的艱難時刻,不復工不運轉,但每天的成本可還是嘩啦啦地流,租金、物業費、員工帶薪休假的薪水,各種稅費,看得見的,看不見的,都是真金白銀啊。

B公司朋友:隔離停產將近一個月還連著過年前的十幾天,企業將兩個月無法生產。如果這個時候企業仍然要繳納社保、稅收、租金、利息等,加上年錢已經支出一筆工資和年終獎,帳上現金流不會多。那麼企業對停產期間的員工留職停薪也是合情合理的。無端地支出會傷害企業的現金流,最終倒閉破產。

C公司朋友:真的發愁啊,年前投資66萬開一個火鍋店,正常還需要半年,目前啥都不敢動,即使開了估計也沒人,每天就是在賠錢!營業賠錢,不營業也賠錢。

D公司朋友:我去年剛開的小工廠,估計今年買的新車得賣了,我也不敢貿然開工,一旦廠裡有發現病人,廠子等於直接倒閉了,但是如果不開工,我的房租一個月就要貼很多,單子也接不進來。

E公司朋友:災難面前,一直關心企業生存問題,每多休一天就是一天的虧損,老闆的風險成本比員工大多了。

疫情衝擊下,企業苦不能言,如何將危機轉為機遇


【致中小企:破除困境再迎生機】

什麼是困難時期?衡量的五條標準:

1、思維困難:老闆壓力大睡不好,員工要靠鬧鐘叫醒。

2、經營困難:公司收入沒了,一大堆固定成本依然很高。

3、現實困難:感覺比平常更努力更投入,但是營收還是少了。

4、價值困難:員工只想保障自己的收入,無視公司的死活。

5、未來困難:老闆很迷惘,員工想跳槽。


疫情衝擊下,企業苦不能言,如何將危機轉為機遇

如何打破困局,變挑戰為機遇:

1)降本減費、提升人效

A、通過預算管控費用和支出,把錢用到刀刃上,讓花錢的人想辦法少花錢。

B、將更多的資源用於激活人才,高人效才能讓員工拿高工資、企業實現高收益。


2)向內盈利、做強機制

C、面對市場飽和或萎縮,老闆要開始著眼於向內經營,人才是企業的根本,把人才從成本變成資本,是降本增效的最好出路。

D、變革內部激勵與分配機制,讓員工為自己幹、自動自發為目標結果乾,為自己加工資增收入。

所有企業,到最後,拼的就是精細化管理,拼的就是成本控制,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大多數中小企業最擅長的,是用更低的成本、更高的人效生產出更好的產品。


真誠的建議所有員工:

1、網絡辦公,在線辦公,在線協同辦公越早學會越好。危機也是機遇,它給了我們一個提醒,網絡在線協同辦公是一個趨勢,遲早是要學會的,不如就從這次危機開始,儘早學會,儘早適應未來。

2、即使我們歌頌互聯網的力量,但是必須認識到,在線辦公,soho,聽起來非常爽,但是效率這跟線下辦公室辦公還是比不了,所以,請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對待你的工作。

3、剩者為王。誰能夠熬過危機,誰就是明天的王者,願你的老闆能熬過,願你也能熬過,得到你的獎賞。

我只想說,共克時艱,與你的老闆一起,與你的同事一起。

疫情衝擊下,企業苦不能言,如何將危機轉為機遇

給老闆分享年後該如何做好員工激勵,2020年讓公司業績更上一層樓。

KSF薪酬全績效模式:實現利益趨同、思維統一。

一方面讓員工有安全感和收入保障,薪酬不斷增加;另一方面幫助老闆留住優秀人才,低成本高回報。

一句話:讓員工加薪,讓企業增利!

KSF在員工收入增加、企業利潤增長之間找到平衡點:

1.)既要讓員工對個人收入有安全感,又能獲得不斷增加收入的機會。

2.)既要讓員工有不斷加薪的機會,又不致於增加企業的成本和負擔。

3.)既要讓員工接受,又讓老闆認可。

4.)既是一份加薪方案,又是一套改善計劃。

5.)沒有比KSF更強的系統。


店長ksf實操案例:

該店長原月薪為5000元,首先把他得固定工資部分降低,拿出4000元作為ksf工資,並把他分攤到6-8個指標。

員工只要達到了平衡點(平衡點是基於歷史數據得來得,員工老闆都認可),就可以全部拿到這部分k工資。

超過了平衡點,就有獎勵,上不封頂,沒達到平衡點,就少發一些,但下限是有度得,可以保證員工得安全感!

疫情衝擊下,企業苦不能言,如何將危機轉為機遇

在平衡點的基礎上:

  1. 利潤額每多1000元,獎勵12元;每少500元,少發6元;
  2. 營業收入每增加5000元,獎勵100元,每減少5000元,少發50元;
  3. 人創營業額,每多400元,獎勵50元;每少400元,少發25元;
  4. 培訓員工,每多培訓一個小時,獎勵50元;每少一個小時,少發25元。
  5. ...

運行兩個月,門店各項指標大大改善,店長工資也增長到了7500+...,員工創造了更高價值,拿到了更高收入,而海底撈因此獲得更高利潤,從而實現利益共贏!

針對業務員案例

1)入職3個月以上:業績平衡點為低值(如10萬/月),主要關注過程性指標(如:跟蹤量、詢盤量、電話量、考核分值等),獎勵力度為小值。

疫情衝擊下,企業苦不能言,如何將危機轉為機遇

2)入職6個月以上:業績平衡點為中值(如20萬/月),主要關注效果性指標(如:毛利額、回款率、培訓考核等),獎勵力度為中值。

疫情衝擊下,企業苦不能言,如何將危機轉為機遇

3)入職1年以上:業績平衡點為常規值(如30萬/月),主要關注效果性指標(如:毛利額、回款率、培訓考核等),獎勵力度為常規值。

疫情衝擊下,企業苦不能言,如何將危機轉為機遇

4)高級業務員:1年平均業績達500萬以上,次年自動升級為高級業務員,KSF薪酬增長20%-30%,獎勵力度為高值。

疫情衝擊下,企業苦不能言,如何將危機轉為機遇

KSF增值加薪法,給員工提供了沒有上限的加薪模式,員工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創造更好的結果,為自己加薪。

對企業來說,員工拿的越多,賺得越多,且不增加成本。

全國最實用、快效、前沿獨創“KSF薪酬全績效模式 、PPV量化薪酬模式”如何系統操作設計?

★《全優績效》——最適合本土化績效管理的兩大創新模式大揭秘,

私信(書本)獲取★《全優績效》行動版一書

讓員工加薪,不加企業運營成本的管理的方案,讓員工自動自發的拼命工作的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