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陵:“臨時超市”解民憂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通訊員

馮奎 龔錫平)大米、食用油、食鹽、洗衣粉……2月6日,盤古鄉青木村黨支部辦公室,臨時搭建的儲物架擺滿村民急需物資。村支部書記張仁榮和輔警李大安對照名單做好統計,立即送到村民手中。

村民李強(化名)1月11日從外地回家,一家5口人主動居家觀察。剛回家時,心裡緊張,過年物資還未備齊,情緒也不好。“村支兩委不僅為我們送來過年的基本物資,還送來對聯,這樣的服務很周到,我們堅決不出門、不串門,安心過年。”我們採訪時,李強滿意答道。

落細落小,保障到位。疫情來襲後,青木村黨支部及時組建“鄉領導+鄉工作人員+村支兩委成員+輔警+村醫”專班,採取“排查不漏一人、監測不漏一人、管控不漏一人、服務不漏一人” 的疫情防控措施,堅持“重點人群+物資短缺”雙排查,村醫每天對重點人群兩次體溫監測,同時穩定情緒,心理疏導,要求重點人群和周邊居民“居家不串門,出門戴口罩”。

“有事無事我不出門,每天按時聽廣播,瞭解防控知識。如法,相當如法。”村民張慶德為村裡的流動喇叭豎起大拇指。張慶德年逾八旬,不識字,每天學習疫情防護小“訣竅”。

當天,記者在該村隨處可見宣傳標語、公告,路上行人稀少,戰“疫”氛圍濃厚。 “‘上門宣傳+張貼標語+發放宣傳資料+流動喇叭’四措並舉,引導老百姓自覺做到勤洗手、不串門、不聚集、儘量居家少外出,做到防控知識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人人有責、人人防控。”盤古鄉政協聯工委主任王巖介紹,青木村強化政策宣傳,切實做到“指揮部各項指令不僅在鄉村幹部手中,更要深入人心”。專班成員每天統計村民急需物資,趕赴縣城超市統一購買,村集體墊付貨款,“零利潤+送上門”配送給村民。截至現在,該村已為村民配送價值12000多元的生活物資。

“報告張書記,武溪鎮80戶一切正常。”黨員李華寶每天向張仁榮介紹在瀘溪武溪鎮安居的80餘戶村民疫情防控情況。青木村地處沅陵與湘西瀘溪交界處,該村實行村老居地和武溪鎮安居區“雙管控”, 宣傳政策,落實管理,每天報告。

“工作重心下移,嚴防死守重點,實行‘動態+銷號+各村網格化’管理。”盤古鄉黨委主要負責人介紹,當前盤古鄉防控工作力量下移到村組團寨,實行“兩個集鎮+機關院落+公共場所+村組團寨”的“2+N”疫情防控工作模式,確保疫情防控全覆蓋,堵死疫情輸入口子,切實做到聯防聯控;採取短信、微信、發放宣傳資料、張貼標語、拉扯橫幅、電子顯示屏、流動音響等多種形式進行宣傳;加強對重點對象居家醫學觀察、生活物資供應等服務,搞好集鎮公共場所、客運碼頭、客運船舶、鄉直機關單位衛生,對單位大院、客運碼頭、群眾廣場等公共區域,進行“一日一清掃,一日一消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