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車新勢力在疫情下的“危”與“機”


造車新勢力在疫情下的“危”與“機”


中國之所以能夠保持強大,並在二戰後迅速崛起,在於危難時萬眾一心的民族韌性。今年元旦期間,湖北武漢發現了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病例,由於該病毒的高傳染性,截至發稿前,全國確症人數已突破3萬人。在此次 “戰疫”中,全國人民都已動員起來,而汽車行業更是已累計捐贈超過10億元的現金和物資。值得注意的是,一直受網友詬病的造車新勢力們,也都獻出了自己的一份力。


造車新勢力在疫情下的“危”與“機”


數據顯示,蔚來第一時間捐贈了價值30萬元的醫療物資,包括口罩、防護衣等。隨後,蔚來汽車與蔚來車主通過蔚來用戶信託籌集了500萬元專項基金,用於對疫區車主的關懷以及車友會的公益活動。


造車新勢力在疫情下的“危”與“機”


威馬汽車也隨後向湖北省黃岡市捐助400萬元物資,包括醫護用品、防疫工作用車以及現金款項。而2019年銷量排第三的小鵬汽車,則向武漢醫療機構捐款300萬元物資,包括現金和醫療物資、車輛及服務。理想汽車捐贈了200萬元,哪吒汽車捐贈了100萬元……

傳統車企眼中的“小錢”,可能已是他們的家底

與傳統車企動輒上千萬、上億元的捐款相比,造車新勢力們的捐款只能算是些“小錢”。但換個角度來看,傳統車企可能只是拿出了現金流中的一小部分,而造車新勢力們可能已經把家底都掏出來了。比如捐款2億的吉利,其吉利品牌的銷量就突破了130萬輛,集團總銷量更是突破了200萬輛。分別捐款800萬元的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銷量也都達到了百萬級別。反觀造車新勢力們,2019年銷量最好的蔚來汽車,交付量也就堪堪突破2萬輛。


造車新勢力在疫情下的“危”與“機”


除了銷量上的巨大差距,2019年對於造車新勢力們也是非常坎坷的一年。一方面,補貼政策的退坡,以及幾起自燃事件,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的積極性。而造車新勢力們都是清一色的電動產品,相比傳統車企的抗壓性較差。另一方面,造車新勢力們普遍遇到了融資難的問題,裁員、“被破產”的蔚來汽車,其CEO李斌也被人稱為“2019年最慘的人”。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造車新勢力們還能拿出資金來馳援疫區,我們還有什麼好苛責的?

疫情下的造車新勢力困局

此次波及全國的肺炎疫情,無疑給中國的汽車行業按下了暫停鍵。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葉青預測稱,今年第一季度汽車銷售市場和2019年相比,預計會出現30%負增長。不少行業專家也建議車企下調2020年的年度銷量目標。因為此次病毒較長的潛伏期,整個汽車行業進入正常狀態或許要到三四月份。資金雄厚的傳統車企或許等得起,而造車新勢力們卻禁不起耗。


造車新勢力在疫情下的“危”與“機”


就算熬過了此次疫情,造車新勢力們今年遇到的挑戰將更大。一方面,政策補貼將在今年徹底退出,新能源汽車產品較高的購車成本該如何去打動消費者,對於造車新勢力們都是一個考驗。另一方面,傳統車企中的大眾和豐田兩個巨頭,將在2020年推出多款新能源產品。那麼造車新勢力們能否禁受住這種衝擊?要知道,豐田和大眾在中國的用戶基礎是非常深厚的。


造車新勢力在疫情下的“危”與“機”


是危,也是機

馬雲有句話說得很有道理:“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但很多人死在明天晚上。”今年的市場行情,對於造車新勢力們而言,就是“明天晚上”,是個九死一生的局。但是我們看“危機”二字,有危,也有機!造車新勢力們的機遇在哪呢?

一方面,有言論稱此次疫情將導致很多中小型企業倒閉或經營困難,其中就包括汽車經銷商,而造車新勢力們大多采用的直營模式。大家都知道,傳統車企與經銷商,那就是一根繩子上的螞蚱,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雖然傳統車企普遍擁有雄厚的資金,但是在當前疫情之下,其面對的壓力也將更大。相對而言,採用直營方式的造車新勢力們,在這方面所受的壓力較小。


造車新勢力在疫情下的“危”與“機”


另一方面,造車新勢力們很多是互聯網大佬跨界造車,不管是公司運營還是產品營銷都帶著濃濃的互聯網基因。所以在疫情蔓延,很多線下工作停擺的時候,造車新勢力們可以憑藉互聯網方面的優勢加速研發、營銷方面的推進工作。當傳統車企暫時沒有了產能方面的優勢,造車新勢力們或有機會迎頭趕上。

寫在最後:武漢堅持住!造車新勢力們堅持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