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山:“五老”出战“疫”线生辉

四川新闻网雅安2月7日讯(潘德伟 王梦倩 文/图)

连日来,在芦山县基层“疫”线到处活跃着一群“银发”老人,他们主动请缨,发挥优势,不辞辛劳,不惧危险,纷纷志愿加入到“新冠”疫情狙击战中,成为全县防疫前沿的一道独特风景。这群可爱的老人们有着一个共同名字——“五老”志愿者。

芦山:“五老”出战“疫”线生辉

应急挥毫,他们充当书写“大家”。疫情突袭,正值春节假期,县城许多文印店关门歇业,但防疫宣传工作又迫在眉睫,就在基层工作人员发愁时,全县各级关工委闻讯而动,组织50多名“五老”志愿者加入到应急书写宣传标语的“大家”中,有的编写标语口号,有的购买笔墨纸张,有的挽起袖子,倾情挥毫,手不停歇书写各类防疫宣传标语、横幅3000余幅,发放到村(社区)张贴于显眼处,切实解决了基层防疫宣传的燃眉之急。

正如县关工委执行主任夏孔富动员广大“五老”志愿者参与防疫宣传时所讲:“广告店忙不过来,我们还有老祖宗留下来的文房四宝,用毛笔当武器、写标语,宣传效果一样好!”随即,清仁关工委执行主任石学云召集“五老”志愿者书写标语885幅,大同村徐炳全老同志自讨腰包购买笔墨纸张,飞仙关镇关工委执行主任杨绍先自编标语口号18条,朝阳村退休老师周维海包揽全村标语38幅,龙门镇关工委执行主任王朝均组织5名“五老”志愿者自编自写自贴标语150幅,离退干部马文奎主动走进先锋社区帮写标语40余幅……“齐心协力战疫情”“不串门是为了以后还有亲人” “现在请吃饭都是鸿门宴”“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不恐慌”“出门办事戴口罩、公共场所不聚集”……不到半天,这些用毛笔书写的防疫宣传标语贴满了大街小巷、村(社区)居民点、便民店、公共场所、交通沿线,为打赢这场全民参与的疫情防控阻击战起到了重要动员作用。而在这些宣传标语背后,无不凝聚着广大“五老”志愿者的智慧结晶和辛勤汗水,一笔一划的大字都倾注着芦山“五老”们对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坚定信心和殷殷期盼。

费尽唇舌,他们甘作移动“喇叭”。针对基层群众对疫情防控知识的不了解,对村组干部的宣传不理睬,甚至部分群众存在不以为然、心存侥幸的情况,广大“五老”志愿者主动站出来,戴上口罩,拿着宣传资料,走千家,串百户,访茶楼,进餐馆,费尽唇舌,不厌其烦向广大群众宣传防疫政策法规、防护知识和疫情信息,开展不集会、不聚餐、多居家等健康生活方式劝导工作,俨然成为了一个个巡回宣传的移动“喇叭”。

“我们‘五老’志愿者其他大事可能干不了,但开展宣传和劝导还是有许多经验的!”县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李腾霄带头在居住地飞仙关镇新庄村参与防疫工作宣传。一时间,全县300多名“五老”志愿者闻讯而动,双石镇关工委执行主任杨钟永动员50名“五老”志愿者组建义务宣传队5支,发放防疫宣传资料2000余份;太平镇贺文清等“五老”志愿者张贴、发放宣传资料千余份,飞仙关镇“五老”志愿者杨绍先每天戴着假肢,一瘸一拐地走家串户,边发防疫宣传资料,边提醒群众戴口罩、勤洗手,不串门、不聚集,不信谣、不传谣;先锋社区老同志凌素珍,每天第一件事就是到平安小区去张贴宣传资料,苦口婆心劝导小区居民少外出,多居家,不扎推;芦溪村老同志卫正乾利用微信、短信每天向群众推送防疫知识和信息10余条,并筹集6台移动音箱,到各村民小组、聚居点播放宣传,引导群众科学认识疫情,疏导恐慌情绪,消除思想包袱。

“现在形势这么严峻,为了你们家人和亲朋好友的健康安全,宴席还是取消算了……”大板村张光全、黎明社区赵国军、中坝村李宗良等“五老”志愿者在巡回宣传中,发现有5户群众准备举办婚丧宴,他们反复上门劝说,讲形势,讲道理,讲法律,让5户群众最终取消了婚丧宴。正是由于“五老”甘当移动“喇叭”,使得群众防护意识提高了,串门扎堆的少了,安心居家的多了,信谣传谣的少了,思想稳定的多了,在全县上下营造了防疫工作人人有责、共同参与的浓厚氛围。

不惧危险,他们争做一线“战员”。在疫情防控面前,全县“五老”志愿者讲政治,顾大局,不做局外人,不当旁观者,特别是在力量薄弱的农村,他们不顾年事已高,不惧病毒危险,充分利用自身的威望、亲情和经验优势,主动参战,有的就近参与网格工作,协助开展返乡、外来人员排查、登记和情况核实,有的结对联系居家观察人员,做好动态情况掌握和思想心理疏导,有的加入当地党员志愿者队伍,共同设卡执勤巡查,有的深入超市、市场和茶楼、网吧等公共场所开展物价和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监督,毅然决绝地和其他党员干部战斗在抗疫一线。

芦山:“五老”出战“疫”线生辉

“我们老同志熟悉当地情况,了解本地的村民,如果遇到不听劝的小辈,我们这张老脸有时比政策法规和村组干部管用。”县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舒国康鼓励广大“五老”志愿者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基础上,要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利用丰富的社会治理经验和方法,力所能及、就地就近协助地方党组织参与做好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城北社区高文才、彭书玉、卫加明等3位老同志帮助排查、登记社区返乡人员121人,并每天走访看望从武汉返芦居家观察人员2户3人;宝盛乡李现敏等4名老同志到人多聚集的公共场所开展宣传,耐心劝导场镇的茶楼、网吧、麻将馆等5家业主关门歇业,凤头村袁永明、袁永武、袁永良等3名老同志每天协助村组开展返乡人员入户巡查,并对3名武汉返乡居家观察家庭做好思想疏导;双石镇关工委杨万平、西川村张朝栋、芦阳街道火炬社区赵正金、大川镇小河村张之成等“五老”志愿者冒着严寒,风雨无阻,一直坚守在执勤卡点,检查过往车辆100多辆,劝返外来游客和人员400多人……“作为一名老党员,在党组织需要我们的时候,能力所能及为防疫工作做点事情,这是我们坚守初心使命、发挥余热作用的最好机会。”戴着口罩的老同志一番质朴的话语为我县防疫阻击战注入了一股坚定的“五老”自信力,他们把一名老党员的党性真正镌刻在心中,践行在行动上,切实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发挥余热、贡献力量。

防疫战斗还正酣,老骥伏枥一往前。诚如许多群众所说,看着这些“白头发、红袖章、亮党徽”的老同志出来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我们心里格外踏实。在芦山县像这样参与支持抗疫战斗的“五老”志愿者还有很多很多,他们退休不褪色、年老志更坚,身体力行地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阻击战默默奉献着“五老”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