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年前,一位英雄被融進水泥橋墩,如今火車經過都要鳴笛30秒

中國的疆域遼闊,地貌環境也十分複雜,東北是千里沃野的大平原,東南是連片的丘陵,西北是綠洲星星點綴的沙漠,而西南最為複雜,高山林立,險峻陡峭,道路交通的不便處處限制百姓的生活。

晚清時期,曾有英美等國曾規劃修建成都至昆明的鐵路,以此在我國獲得更多的利益,不過受當時的技術、資金等問題,計劃最終擱淺,清廷覆滅,民國政府也曾將這段鐵路的修建提上議程,可惜當時四川軍閥混戰,這件事也最終不了了之,直到新中國成立,交通不利仍是限制當地經濟發展重要因素。

54年前,一位英雄被融進水泥橋墩,如今火車經過都要鳴笛30秒

1952年,為銜接建成的成渝鐵路和在建的寶成鐵路,政府開始研究成都至昆明鐵路線路,並於1958年正式動工。此後,成昆線幾經停工復工,終於在1970年全線通車。

成昆鐵路的勝利建成,創造了世界鐵路建築史上的奇蹟,當時它與與美國的阿波羅帶回的月球岩石、蘇聯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被聯合國並稱為“象徵二十世紀人類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蹟”。

54年前,一位英雄被融進水泥橋墩,如今火車經過都要鳴笛30秒

不過為了創造這個偉大的奇蹟,修建鐵道的中國鐵道兵付出的巨大的犧牲,施工期間犧牲的鐵道兵人數多達2100餘人,而在成昆線龍骨甸大橋的第七號橋墩下,就安眠了一位鐵道兵英雄,熊漢俊。

成昆鐵路龍骨甸大橋位於雲南省祿豐縣黑井鎮境內,全長1166米,共有38個橋墩,是成昆鐵路最險峻大橋之一。

54年前,一位英雄被融進水泥橋墩,如今火車經過都要鳴笛30秒

1965年修建時,鐵道兵們為了早日實現成昆線通車的願望,沒日沒夜的工作,工作緊張但有條不紊,不過還是出了意外,在澆築第七號橋墩時,因過度疲勞,一位戰士沒站穩掉了下去,落到40米以下橋柱的中心位置,陷入混凝土中的他動彈不得,很快被水泥淹沒,消失在大家的眼界中,臨終前這個叫做熊漢俊的戰士對戰友喊:“等大橋修好了,告訴我一聲。”

最初有人提議將橋墩炸開,不能讓英雄屍體困在裡面,不過這樣做意味著戰士們前期的心血白白浪費,工期也會延長,而且很有可能因為混凝土的炸裂,烈士的遺體也會損壞,經過再三考慮,最終決定將橋墩留了下來,從此烈士熊漢俊長眠於此。

大橋建成後,在龍骨甸大橋橋頭處的山腳修建了一座衣冠冢,墓碑上刻“漢俊之橋”。

54年前,一位英雄被融進水泥橋墩,如今火車經過都要鳴笛30秒

如今54個年頭過去了,熊漢俊的英魂仍然在這裡守衛著這座大橋,他的故事流傳甚廣,為了紀念這位英雄,每輛經過七號橋墩的火車,都要鳴笛30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