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行業爆炒到寡頭競爭 智能鎖行業要走過的發展路徑

總結智能鎖行業過去幾年的發展歷程,其實可以與家電業的發展做對比,從而更加清晰地預判智能鎖行業發展的趨勢。

從行業爆炒到寡頭競爭 智能鎖行業要走過的發展路徑

在過去20年的發展中,家電行業經歷過兩輪市場的爆炒,接著是兩輪的行業洗牌,最後再到寡頭的競爭。2001年到2009年是行業的爆炒階段。尤其是家電下鄉政策出臺之後,家電行業的爆炒達到了巔峰階段。例如,十年前的洗衣機市場,因為全自動洗衣機銷售規模大,排名Top5的小天鵝被大量仿冒,這些仿冒品牌湧入市場後,與小天鵝分搶洗衣機的市場蛋糕。除了洗衣機,冰箱,彩電等品類都出現過類似的情況。

目前的智能鎖行業與當時家電行業的背景類似,行業品牌格局的發展路徑幾乎沒有變化,只是因為有了電商的參與,行業競爭的時間縮短了。

從2016年到2018年,智能鎖行業發展非常快,每年基本都呈現了翻倍的增長,這顯然就是爆炒階段。

2016年智能鎖的市場規模是300多萬把,2017年700多萬把,2018年到1200萬把。但這個數據都是來自於供應鏈端,也就是製造工廠的數據。那麼,到底有多少把智能鎖真正進入到消費者家裡呢?

2016年智能門鎖的品牌只有400多個,到了2018年有3000個品牌。市場規模從300萬把到1200萬把,規模增長了4倍;品牌數量卻從400多個到3000多個,品牌數量翻了近8倍。每個品牌分到的蛋糕並不均衡。

電商的數據是最直觀的。近年來,電商每年都維持在50%以上的增長,因此,真正賣到消費者手裡的增速基本沒有變化,變化的只是行業的熱情。這就是智能鎖行業內熱外冷的內在原因。過去的三年,各個品牌熱情激昂,看到智能鎖行業馬上要爆發了,趕緊記進來分一杯羹。但是進來之後發現,根本競爭不過幾個頭部品牌。

2019年智能鎖行業下滑,主要是因為2016年到2018經歷了三年的行業爆炒。隨著標準的推進和價格競爭的激烈,那些隨便進來的品牌,自然就被淘汰了。對於經銷商來說,倒是應該思考一下,到底跟隨什麼樣的品牌。是去賺快錢,還是持續發展。

第一階段的爆炒結束了, 2019年到2020年就是智能鎖行業的洗牌階段,且洗牌的時間不會太久。從2019年雙11的數據看,線上的增速還是維持在70%以上,實際賣給消費者的數量還是在逐年增高,這意味著市場對智能鎖的需求只增不減。

其實,這一輪洗牌從2018年9月份就啟動了,製造端感受應該比較明顯。經過了一年多的行業洗牌,這一輪洗牌會延續到明年下半年,之後整個行業就會再次出現上揚的過程,行業將進入到第二輪爆炒階段。

家電行業經過兩輪的爆炒和洗牌,剩下的就是美的、海爾、格力這樣的寡頭壟斷市場。這些大的品牌未來將向細分市場和人群的標籤化發展。例如,美的最近推出一款只能蒸一碗飯的柴犬電飯煲,這個產品就是標籤化的年輕人,單身人群,上線第1個小時銷售了47萬個。電飯煲還針對特殊人群開發了低糖飯煲。可以看出來,當家電產品日益飽和之後,大家的競爭不再是價格的競爭。產品越做越精緻,越來越傾向於關注用戶是誰,關注用戶在哪裡的品牌,未來能走的更遠。

智能鎖行業第一輪的洗牌結束之後,迎接行業的還會有新一波的市場爆炒。從行業發展來看,這個爆炒的過程至少也要三年的時間。

從2021年開始,智能鎖行業很可能再次進入爆發期,這個階段,優秀的品牌確立市場地位。還會有一些新的品牌發現市場機會,加入競爭。

但第二輪爆炒的行業門檻越來越高,必須要有核心的競爭力。然後進入第二輪洗牌,最終進入寡頭階段。所以,從行業的發展規律看,智能鎖行業至少還有10年左右可以期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