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維死後80多年一件遺物被發現,史學家看後姜維不忠不孝

建安七年(公元202年),是三國曆史上一個值得銘記的年份。這一年,對三國曆史產生過重要影響的兩個大人物,一個溘然長逝,一個降生人間。三國初期實力最強大的軍閥袁紹,極盛之時曾經“坐擁冀、青、幽、並,帶甲數十萬”,在官渡之戰被曹操擊敗後一蹶不振,在這一年一命嗚呼。

姜維死後80多年一件遺物被發現,史學家看後姜維不忠不孝

而在遠離的中原的西北天水郡,一個嬰兒也在這一年呱呱墜地。這個嬰兒就是日後名震三國的蜀漢大將軍姜維。姜維家族是天水的軍旅世家,他的長輩大都是軍人,父親姜冏是天水郡守的功曹佐官。姜維自幼深受家族薰陶,喜好讀書,更愛舞槍弄棒。

姜維死後80多年一件遺物被發現,史學家看後姜維不忠不孝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一場滔天大禍向姜維襲來。西涼軍閥馬超與曹操爆發爭奪西北之戰,天水一帶的胡人群起響應,發動叛亂。姜冏在鎮壓叛亂時,不幸陣亡。戰亂結束後,姜冏為國捐軀的事蹟受到曹魏表彰,十二歲的姜維得以承襲了父親的職位,成為天水郡中郎將。

建興六年、公元228年,姜維來到了他一生命運轉折點。蜀漢丞相諸葛亮帶兵北伐祁山,圍攻天水郡。姜維此時正跟隨天水太守馬遵下鄉巡查,聽說軍情緊急,馬遵一溜煙跑回城中閉門不出。姜維被馬遵關在城外。姜維不得已來到翼縣,再度被拒之門外。姜維走投無路,一怒之下投奔諸葛亮。

姜維死後80多年一件遺物被發現,史學家看後姜維不忠不孝

諸葛亮慧眼識人,一眼看出姜維是才幹卓異之人,認為他“忠勤時事,思慮精密”,“敏於軍事,既有膽義,深解兵意”,是個難得的軍事人才,於是對他著意推薦提拔,“當遣詣宮,覲見主上”,在劉禪面前保舉他為徵西將軍。

從此姜維成為蜀漢武將中的骨幹力量,緊跟諸葛亮效力疆場,屢立戰功。特別是五虎將和諸葛亮病故後,蜀漢面臨青黃不接的人才荒,姜維挺身而出獨當大任,成為蜀國的軍事頂樑柱。諸葛亮死後他獨撐危局30多年,先後九次北伐,以弱小蜀漢抗衡強大曹魏。

姜維死後80多年一件遺物被發現,史學家看後姜維不忠不孝

即使在蜀漢被滅後,他依然忠心不二,施展一出高難度的反間計,使得滅掉蜀漢的魏國兩大名將鍾會鄧艾,自相殘殺兩敗俱傷,給蜀漢報了滅國之仇,最後以身殉國。姜維為人謙遜堅韌,膽大心細,比起關羽的驕傲自大,有關羽張飛之才而無關羽之缺陷。

姜維死後80多年一件遺物被發現,史學家看後姜維不忠不孝

綜合姜維一生的戰績和表現,可以說比起五虎將只強不弱,超越五虎將任何一個。但姜維如此英雄,為何也救不了蜀漢?

姜維死後80多年一件遺物被發現,史學家看後姜維不忠不孝

首先,五虎將所處時期,是蜀漢全盛時期,人才濟濟,內有諸葛亮運籌帷幄,外有五虎將並肩作戰,互相配合呼應,可謂是順風順水。而姜維所處時期,蜀漢人才凋零,姜維長期只能孤軍奮戰,缺乏得力助手,渾身是鐵也大不了幾根釘,正所謂孤掌難鳴,獨木難支大廈。

其次,劉備在位期間,堪稱一代雄主,戰略眼光和軍事才能都非同一般,既能慧眼識人又敢放手用人。而姜維的主子劉禪,比起劉備可謂天差地遠。頭腦懵懂,既無膽略又無才幹,還賢愚莫辨,寵信宦官黃皓,處處牽制掣肘姜維。正如古人所說,“自古未聞奸臣在內,而大將能立功於外者”。諸多原因,使得姜維空有超越五虎將的才幹,卻也不能挽救蜀漢。

姜維死後80多年一件遺物被發現,史學家看後姜維不忠不孝

可惜的是,姜維一生盡忠為國,史學界對他的評價卻一直存在爭議。姜維死了80多年後的公元347年,三國時代早已結束,歷史進入東晉十六國時代。史學家孫盛跟隨東晉大將桓溫來到蜀漢故地,意外發現了一批蜀漢舊物,其中有姜維一件遺物。

這件遺物是姜維寫給劉禪的一封信,公元263年,魏國大將鄧艾攻入成都,劉禪被迫投降。在劍門駐守的姜維聽說後痛心疾首,寫了一封密信送給劉禪:“願陛下忍數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表達了自己準備盡忠蜀國、恢復社稷的壯志。

姜維死後80多年一件遺物被發現,史學家看後姜維不忠不孝

然而史學家孫盛看後卻不以為然,他在著作《晉陽秋》中怒斥姜維,“姜維策名魏室,而外奔蜀朝,違君徇利,不可謂忠;捐親苟免,不可謂孝”,怒斥姜維是個不忠不孝的人。

孫盛的理由很明確:姜維本是魏國人,又投降了蜀國,蜀國滅亡後又投降魏國,投降魏國後卻又策反鍾會叛亂,對魏蜀兩國都可謂不忠。姜維當年投降蜀漢,把老母親扔在魏國,可謂不孝。其實孫盛這麼說未免太過挑剔,有失偏頗,求全責備。所幸歷史還是給了姜維一個公正的評價,讓人們都記住了這位蜀漢忠臣。

參考資料:《三國志》《華陽國志》《晉陽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