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後,為什麼要停屍三天?並非是封建迷信,是有科學道理的


俗話說"死者為大",從古至今,我們對死者的身後事都看得比較重。其中一個習俗就是人在去世後要停屍幾天。雖說是古代的規定,但並不代表他們所有的思想都是落後的。

因為這是我們的祖先在日常生活中根據生活經驗總結出的富含智慧的人生道理,而這個"人死後一定要停屍三天",這其實也並非是什麼封建迷信,而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

根據歷史的記載,這個與神醫扁鵲有密切關係。

人死後,為什麼要停屍三天?並非是封建迷信,是有科學道理的

話說春秋戰國時期,有一次虢國的儲君因病去世,舉國上下都十分的悲痛。而此時恰巧神醫扁鵲路過此地,見眾人面露悲色。便下意識問了下當地人發生了什麼,發現原來是虢國太子剛剛離世。

後來,扁鵲又問他們是何病去世的?一個知道內情的醫生告訴:"儲君是因氣血不通,導致體內的邪氣無法排出,從而得了陽緩陰急的病,最後不治身亡。"

人死後,為什麼要停屍三天?並非是封建迷信,是有科學道理的

扁鵲頓時感覺十分的奇怪,認為虢國儲君很有可能是進入假死的狀態,於是,扁鵲趕緊進宮面見虢國的國君,將自己的懷疑告訴了虢國的國君。

虢國的國君連忙命人開棺,隨即,扁鵲發現虢國的儲君真的沒有死亡,而是處於"假死狀態"。最後為虢國的儲君施以針灸,在儲君的三陽五會等穴位上施了幾針,很快人便醒了。

皇宮上下欣喜不已,也對扁鵲的醫術讚歎不絕。神醫扁鵲可以起死回生的故事也一傳十、十傳百,傳遍了全國,不僅使扁鵲名聲大噪。

人死後,為什麼要停屍三天?並非是封建迷信,是有科學道理的

人們也知道了人沒氣很有可能是假死,而非真死,從此以後人們就謹記了這個教訓,便有了人死後至少停屍三天再安葬,還要在臉上放上黃紙,以免假死的人被真正的活埋這種悲慘事情發生。

所以說,停屍三天的做法還是很有依據的。畢竟普通人無法觀察是真正死亡還是假死狀態。

人死後,為什麼要停屍三天?並非是封建迷信,是有科學道理的

但實際上,歷史上因假死而被活埋的案例有很多,在後世的考古發掘中,經常會發現墓主人的棺蓋佈滿悽慘的抓痕,這都是假死被活埋的情況,假死的墓主人在被埋葬後甦醒,在求生欲的支配下,會用手指不停的抓棺蓋,但是最後還是窒息而死,留下一片片悽慘的抓痕。

所以說,"人死後要停屍三天"的規定還是很有必要的。並且有親屬在身旁細心守護,一方面是避免人假死,可以讓人及時得到醫治,另一方面也是讓親屬緬懷死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