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年前,慈禧做的這件事令人拍手稱好,結局卻悲慘了

1900年,以英國、美國、法國、德國、俄國、日本、意大利、奧匈帝國聯合的八國。打著鎮壓義和團的旗號,開始對大清帝國瓜分侵略。1900年8月,八國聯軍一路勢如破竹,侵略氣焰不斷上漲,最終,八國聯軍攻破北京城。

當八國聯軍攻破北京後,慈禧帶著光緒帝落荒而逃,慈禧太后在流亡途中,仍不忘消滅義和團,她曾派李鴻章為全權代表與列強議和,發佈徹底剷除義和團的命令。最終,八國聯軍同意了議和。

118年前,慈禧做的這件事令人拍手稱好,結局卻悲慘了

八國聯軍侵華,可以說是近代以來中國所面對的一次大浩劫。然而,對於清王朝來說,並非是什麼災難性的戰爭。和以往的戰爭性質沒有太大的懸殊。但這次的議和簽訂不平等條約,成為清王朝最後一次機會。

1901年,李鴻章在《議和大綱》十二條上正式簽字畫押。1901年9月7日,不平等條約《辛丑條約》在北京簽訂。《辛丑條約》的簽訂,列強帝國進一步加強對中國的控制與掠奪,清政府也已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從此,標誌著中國已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18年前,慈禧做的這件事令人拍手稱好,結局卻悲慘了

慈禧太后帶著光緒帝在西安流亡一年多後,1902年1月8日,經過潼關、河南河北後,慈禧回到北京城。慈禧這才結束了流亡逃難生活,重新回到北京。當然,返京的路程是遙遠的,慈禧從西安出發,整整走了三個月,跟隨數萬人,所帶行李3000輛。慈禧從保定坐火車到北京馬家堡車站,然後返回宮中。此時的北京城,早已物是人非。

118年前,慈禧做的這件事令人拍手稱好,結局卻悲慘了

造成慈禧太后所處的尷尬局面,更大一部分原因在於慈禧太后本身,慈禧太后一直是頑固派的代表,她一直反對變法革新。戊戌變法堅持了103天便消亡在慈禧太后手中。慈禧太后為了掌控大權,反對變法,廢掉光緒皇帝,便將光緒皇帝囚禁在瀛臺,戊戌變法以失敗告終。

慈禧太后回到北京後,變法改革已經是勢在必行了。更多的開明志士上書力求改革變法,一些頑固派,滿清貴族也一改昔日態度,變法改革仍然還有一絲生機。

118年前,慈禧做的這件事令人拍手稱好,結局卻悲慘了

這時的慈禧太后已經下定決心,要進行改革,慈禧太后宣佈清末新政。

1906年,清朝下昭準備立憲,派遣大臣去歐洲考察,1908年,頒佈欽定憲法大綱。隨之清王朝也在失敗中退出歷史舞臺。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孤影寒沙!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說明外都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