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杨绛的婚姻建议:只有遇到真正的爱情,才值得走进婚姻

家三口各写一部分,钱瑗写自己眼中的父母,杨绛写自己眼中的父女,钱钟书写自己眼中的母女。这原本是一个非常有爱的设想,但是钱瑗病了,癌症。1996 年10 月,钱瑗已经非常虚弱,她请求杨绛,让自己先写《我们仨》,她要把自己和父母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都写下来。于是,躺在病床上的钱瑗,在护士帮助下断断续续写了5篇,到最后连饭都吃不下去了,还在写。杨绛不忍女儿受罪,就劝她停一停。可谁知这一停,竟再没能拿起笔来。


《我们仨》杨绛的婚姻建议:只有遇到真正的爱情,才值得走进婚姻

等钱钟书也去世之后,杨绛在痛苦和思念中挣扎了四年,然后拿起笔,用心记述下了他们一家三口63年的点点滴滴,并结成回忆录《我们仨》。很多读者第一次读《我们仨》的时候,都觉得读不懂,因为杨绛在《我们仨》的第一部分,都是在写关于“客栈”,“小船”,“古道长亭”,“杨柳成荫”等内容,和现实生活,几乎没有关系。但其实,这是杨绛做的梦,杨绛在用梦境的方式回忆着丈夫和女儿将要离去时的过程,让死亡变得不再可怕,反而有些许温馨。现在想想,类似“长亭”,“柳树”等意象,不正是代表着即将到来的离别嘛。

《我们仨》杨绛的婚姻建议:只有遇到真正的爱情,才值得走进婚姻

直到第三部分,杨绛才开始讲述他们一家三口的故事。第一次见面,钱钟书就对杨绛说:“我没有订婚。”这在当时看来,简直像一个“登徒子”,但杨绛的回答是:“我也没有男朋友。”两个人就这样在一起了,只一眼,便已确定了一生。后来钱钟书还在用一首诗表达了他见到杨绛的第一眼:“颉眼容光忆见初,蔷薇新瓣浸醍醐。不知腼洗儿时面,曾取红花和雪无。”接着两人成婚,不久后一同出国留学,在牛津,两人迎来了钱瑗的降生,一家三口正式“到齐”,杨绛还说,女儿和爸爸是最好的“哥们”。


《我们仨》杨绛的婚姻建议:只有遇到真正的爱情,才值得走进婚姻

当时两人在外游学,钱钟书在外读书,杨绛就揽下了家里的一切杂活,洗衣做饭,无所不能,家庭杂事干完了,还会跑去钱钟书就读的学校去旁听。而钱钟书在杨绛眼里就是个“孩子”,一辈子分不清左右脚,也不会系鞋带,但实际上他也是个很细腻的人,会和杨绛一起学做菜,一起去“探险”,还会长期为杨绛做早餐。钱瑗也很懂事,自小便过目不忘。可惜后来战争爆发,一家人不得不四处漂泊,但是仍然不忘专心做学问。再后来好不容易在三里河寓所安定下来,却年事已高。但杨绛和钱钟书依旧相敬如宾,古稀之年还会互相给对方理发。


《我们仨》杨绛的婚姻建议:只有遇到真正的爱情,才值得走进婚姻

这一家人,丈夫用自己的“笨手笨脚”,换来了妻子的悉心照料,也成就了自己极高的文学造诣;妻子柔中带刚,张弛有度,被世人称为“大先生”,还和丈夫演绎了一段长达63年的“神仙爱情”;女儿也是妻子的生平杰作,钱钟书眼里的“可造之材”,爷爷心中的“读书种子”。一家人都是惊世大才,却不贪恋所谓荣誉名声,只知道研究学术。最有代表的一件事就是,钱钟书因《围城》出名了,《东方之子》要来采访他,结果他拒绝了。事实上,读完《我们仨》,会觉得他们是不是名人都不已经重要,重要的是字里行间里的亲情与爱情,千山万水,都在一起。


《我们仨》杨绛的婚姻建议:只有遇到真正的爱情,才值得走进婚姻

当90多岁的杨绛,回忆起这些63年的生活琐事时,泪腺一定是很温暖的,所以《我们仨》也是一本很温暖的书。但这不仅让人想起的路遥的《人生》,《人生》里的高加林,几乎可以算是这一家人的“反转版本”,高加林一生都在追求物质生活,渴望被认可,被羡慕,可到最后,他还算是回到了老地方,而且一无所有。但话说回来,有人喜欢安贫乐道,就有人喜欢荣华富贵,追求什么样的生活,是自己的选择,只是在追求自己认为的幸福生活时,记得关心一下在乎自己的人。


一百岁感言

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

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细想至此,我心静如水,我该平和地迎接每一天,准备回家。

在这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你要和别人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时吃亏。

少年贪玩,青年迷恋爱情,壮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

人寿几何,顽铁能炼成的精金,能有多少?但不同程度的锻炼,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绩;不同程度的纵欲放肆,必积下不同程度的顽劣。

《我们仨》杨绛的婚姻建议:只有遇到真正的爱情,才值得走进婚姻

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

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胜利,这便是人生哲学。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