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國為什麼沒有殖民地?

中國幾千年歷史,像漢、唐、宋、明,都是國力相當強大的朝代,卻沒有殖民地,而西方國家在中世紀後直至近代,都全球範圍開展各地殖民,為什麼古代中國從沒有過殖民地,我們要深入來找出原因。

上萬年形成的生存結構導致無法行程殖民意識

中原地區是一塊平原沃土,是孕育古老中國的發源地,追溯到遠古時代華夏文明其實講的就是中原,中原之外是封閉地貌,促使中國古人只能玩命發展農業來解決人口暴增的生存問題,因此中國人自古都是靠協作、奉獻,靠泛血緣的紐帶發展出的文化,致使中國古代人擁有內斂穩健、團結謹慎的性格,這種性格與歐洲人的個人主義和哲科思維文化是衝突的。

古代中國為什麼沒有殖民地?

歐洲地帶因為多山土地貧瘠,無法順利地發展農業,只能靠發展工商業來獲取食物滿足擴張的人口,因此靠擴張、侵略、殖民來增強國力是順理成章的。

地大物博不需要殖民

年初我國剛剛突破了14億人口,要知道中國古代最繁盛時期也遠不如這一數字。

中國古代傳統鼓勵多子多福,原因家家戶戶希望通過添丁來支持農業生產,也就是說地多人少,在這一背景下,中國基本不需要通過殖民來獲得土地耕種。

封閉的自然環境使殖民不具備條件

自古中原之外面臨北狄、東夷、西戎、南蠻,惡略的自然環境是不適合對外殖民,我們分別討論。

古代中國為什麼沒有殖民地?

北邊相鄰草原住著可怕的匈奴人,他們騎馬打仗能力一直都是無敵的,向北殖民匈奴簡直是找死,甚至好幾個朝代我們就被匈奴給統治了。如果再向北是極度寒冷之地,殖民到那生存都是問題,更沒利益可言。

西邊除了一望無垠的戈壁灘就是喜馬拉雅山脈,正是這一天然屏障我們才沒有被歐洲和中東在這幾千年間“文化破壞”,唯一的絲綢之路也是經常被匈奴和自然環境變化切斷,這種背景下是不利於我們向西發展的。

南邊和東邊都是大海,但在古代一些朝代,中原之外都是外國,從南邊來說,與中原平緩地勢土地肥沃相比,把南方叫做蠻夷之地是有道理的,多山雨林並不適合農業耕種的發展,很多朝代甚至將中國南方歸於版圖都是天大的難事。

東邊是浩瀚的大洋,雖然我們的航海貿易發展的很好,但偏於保守的統治傾向使我們僅限於航海貿易。

自古重農抑商傳統導致對外殖民條件不成熟

殖民剛需要麼是本國土地無法滿足人口居住,本國土地無法解決糧食供應,這兩點對於我們來說都不成立。

那最後只剩貿易,通過貿易獲取殖民地區的重要資源是殖民政策的起始,但恰恰中國古代歷代皇權統治實行重農抑商政策。

古代中國為什麼沒有殖民地?

要知道,經商的利潤高於農業,在古代如果不壓抑工商業,經商不但換不回糧食,還會導致糧食交換到國外去,由於我們自古耕種人口短缺,發展工商業會加劇人們對利益的渴望導致耕種人力的減少和現有糧食的流失。

這跟歐洲完全相反。他們經商是恰恰通過發展商業換回糧食的過程,而我們經商恰恰是喪失糧食的過程,所以不得不採取壓抑工商業的措施。

中國傳統文化不允許對外殖民

儒家文化早在先秦時期確立,並且影響了我們兩千多年。

古代中國為什麼沒有殖民地?

儒家文化推崇的是一種用道德來維護人類最底層的生存規定,它體現在仁、義、禮、智、信,體現在“君臣父子”重德上,體現在用“泛血緣”維護國家人民利益上。

因此,對外殖民違背傳統文化,無論從統治階層還是人民層面是行不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