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阻击战丨杨森林:当好公安疫情防控的“大脑中枢”

1月24日,重庆市九龙坡区公安分局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社会治安防控工作指挥部,集约人口、治安、警保等警种骨干联合作战,杨森林便是人口管理支队抽调到指挥部的民警。十多天在指挥部的工作经验,杨森林愈发意识到,要是后方没有一个随时高速运转“大脑”,一线战友的排查工作将很难推进。指挥部的职责,就是当好公安疫情防控的核心“CPU”!


多核一人,群众的安全便多一分


平时在人口管理支队,杨森林主要负责资料的管理和社区民警考核等工作,为何在这非常时期,由他去到指挥部呢?杨森林介绍了他最近一周多的工作——处理需要重点排查的人员名单,将人员信息分类,下发到各个派出所,指导社区民警开展排查工作,再对排查的数据进行汇总并向相关部门进行反馈,看上去,就是一个上传下达的工作。一边,要处理大量的数据,杨森林已经和表格打了多年交道,另一边,要和基层的社区民警通力合作,他们的工作情况,杨森林也很熟悉。

疫情防控阻击战丨杨森林:当好公安疫情防控的“大脑中枢”

这样的工作说起来不复杂,尤其是对于从警8年、人口管理经验相当扎实的杨森林。可真要做起来,杨森林瞬间就陷入了“一团乱麻”:全区需要重点排查的人数众多,名单也每天在更新,人名的进进出出,需要随时跟进修补增删,工作量堪称海量!疫情控制不等人,“时间紧、任务重,必须加班加点核查。”从除夕至今,杨森林每天的工作时间很固定,早上八点到次日凌晨,中午不能休息,必须完成每日的工作量。他明白,只要有空多工作一会儿,哪怕是多核准一人,疫情蔓延就少一点,辖区群众就多安全一分,“群众安,我心即安”。

疫情防控阻击战丨杨森林:当好公安疫情防控的“大脑中枢”


不在一线,跑得却比社区民警还多


如果光是数据海量,多花时间总能办好,而且随着排查的深入,每日需要排查的重点人员具体项目也越来越细。可显然,排查的工作没有这么简单。

疫情防控阻击战丨杨森林:当好公安疫情防控的“大脑中枢”

经常的情况是,呈现在杨森林面前的,只是某个人一鳞半爪的碎片信息,需要他通过各种手段去修补完善,最终化成一个完整的排查工作单。这给杨森林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有的只是一个电话号码,有的则是在辖区宾馆住宿的信息,有的甚至只是一个在我区出现的记录,连姓名都没有。”这给社区民警的排查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毕竟在上门排查的现场,他们很难完善这些信息,而在信息不清晰的情况下,杨森林甚至无法确定该把一些人员发到哪一个派出所。

疫情防控阻击战丨杨森林:当好公安疫情防控的“大脑中枢”

1月25日,排查工作刚开始的一天,石桥铺派出所的社区民警向杨森林反馈,指挥部提供的排查名单中,有一人近日在辖区活动,但仅有一个姓名和电话号码,暂住地和更多的身份信息都没有,通过电话,民警也无法联系到该人,只能由指挥部协调相关的警种帮忙。这样的反馈多了,在后方的杨森林只能各个部门跑,协助完善信息,在最快的时间内明确重点人员的身份和地点,“刚来的时候我以为只是在电脑前处理数据,没想到一天跑下来,接近两万的步数,一点不比上门排查的社区民警们少。”


一栏数据,可能映射几十名群众


这个情况也给了杨森林启示,必须把工作做到前面,当拿到每批次需要排查的名单后,先进行梳理,把人员信息不完整的人员从数千人的名单中筛查出来,然后联系分局合成作战中心等单位,形成精准的排查信息。“我们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已经形成了这样的工作机制,接下来运行会越来顺畅。”虽然在原本已经繁重的工作中又加上了一块,但在杨森林看来,后方的工作量加大,是为了保障前方的排查效率大大提升,累一点也值得。

疫情防控阻击战丨杨森林:当好公安疫情防控的“大脑中枢”

杨森林的工作,反映在名单上,是一栏栏的数据,但每一个条信息,都事关警方能否排查到一个具体的人身上,这个人可能是已经出现症状的病例,也可能是尚未警觉的密切接触者,“如果我们在排查中漏掉了一人,那么他可能会影响到亲朋好友乃至居住的社区,所以这一栏数据、一个关键的身份信息,可能在背后要映射的是几十名群众的生命安全。”

疫情防控阻击战丨杨森林:当好公安疫情防控的“大脑中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