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歷史|德國曆屆總理簡介(1871-2019)

趣歷史|德國曆屆總理簡介(1871-2019)

趣歷史|德國曆屆總理簡介(1871-2019)

德國聯邦總理(英語:The Chancellor of Germany)是德國的政府首腦,領導聯邦政府的各項工作,給予它們政治上的指導。總理往往是議會多數黨的成員,由議會選舉產生。

聯邦總理和各部部長共同組成內閣,任期四年。

德國總理(Kanzler)一詞來源於拉丁文的"cancellarius",在中世紀表示一個皇家的官員(Geistlicher),他經常在一個由"Kanzlei" (拉丁語"cancelli" - 欄杆;柵欄)隔開的地方簽署文件。後來亦指帝國總理、首席總理(Erzkanzler)。在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時代,他掌管的機構是重要機構(Erzamt)之一。

在普魯士和奧地利,19世紀的帝國結束之後,總理的職位又重新被引入。俾斯麥在北德意志邦聯時期(1867-1871)任聯邦總理,在1871年德意志帝國建立後任帝國總理 (Reichskanzler)。

二戰之後,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成立,其總理簡稱聯邦總理(Bundeskanzler),但是不僅德國聯邦政府的首腦被稱為"聯邦總理",奧地利政府的首腦也稱聯邦總理(Bundeskanzler)。

歷任總理

北德意志邦聯首相

趣歷史|德國曆屆總理簡介(1871-2019)

1、 奧托·馮·俾斯麥(Otto von Bismarck )1871年3月21日—1890年3月20日 無黨派

德意志帝國首相

趣歷史|德國曆屆總理簡介(1871-2019)

1、 奧托·馮·俾斯麥(Otto von Bismarck )1871年3月21日—1890年3月20日 無黨派

趣歷史|德國曆屆總理簡介(1871-2019)

奧托·愛德華·利奧波德·馮·俾斯麥(德語:Otto Eduard Leopold von Bismarck;1815年4月1日-1898年7月30日), [1] 德意志帝國首任宰相(1871年—1890年),人稱"鐵血宰相"(德語:Eiserner Kanzler;"鐵"指武器,"血"指戰爭)、"德國的建築師"及"德國的領航員"。

俾斯麥擔任普魯士王國首相期間,在1866年發動了普奧戰爭並取得勝利。1870年又進行普法戰爭,打敗了法軍。年底南德四邦加入了德意志聯邦,成立了德意志帝國,俾斯麥任德意志帝國宰相兼普魯士首相。俾斯麥靠"鐵血政策"自上而下地統一了德國,還幫助法國凡爾賽政府鎮壓巴黎公社。他對內頒佈《反社會黨人非常法》, 殘酷鎮壓工人運動;對外力圖運用聯盟政策,確立德國在歐洲的霸權。1890年3月被德皇威廉二世解職。俾斯麥下臺時被封為勞恩堡公爵。此後他長住漢堡附近的弗里德里希斯魯莊園,1898年病逝。

俾斯麥是保守派,維護專制主義;但他通過立法,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工人養老金、健康醫療保險制度、社會保險。俾斯麥在外交上縱橫捭闔,成為19世紀下半葉歐洲政治舞臺上的風雲人物。著有回憶錄《思考與回憶》。

2、 列奧·馮·卡普里維(Leo von Caprivi) 1890年3月20日—1894年10月26日 無黨派

列奧·馮·卡普里維從小在柏林受教育,1841年入伍,1866年普奧戰爭時在腓特烈·卡爾親王的第一軍團任參謀。

1871年的普法戰爭中任第二軍團第10軍參謀長,參加了梅斯要塞包圍戰和奧爾良附近的諸戰役,表現優異。

1883~1888年任海軍大臣。指揮艦隊並代表海軍部出息國會。由於具有卓越的領導才幹並和任何黨派都沒有聯繫,因而被俾斯麥選為繼承人。

1890年3月,任德意志帝國首相(1890~1894)、普魯士王國總理(1890~1892)和外交大臣。

1899年,死於奧得河畔的克羅森莊園(今波蘭克羅斯諾)。

3、 霍恩洛厄-希靈斯菲斯特(Chlodwig zu Hohenlohe-Schillingsfürst )1894年10月29日—1900年10月17日 無黨派

出生於巴伐利亞王室旁支,為第6個孩子,他的父親是天主教徒,母親是路德教徒,按照當時的習慣,他們兄弟隨父親的信仰,姐妹們則隨母親的信仰。由於他有一個姨媽和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有姐妹關係,小時候人們都猜測他會去英國發展,但他長大以後卻選擇到普魯士腓特烈·威廉四世手下從一個基層文官幹起,他注意到普魯士的紀律和風氣,認為這是復興帝國最好的基地。

由於一連串親戚的死亡,他中了大獎般繼承了一堆小領地,成為巴伐利亞王國上議院議員,在1848年革命期間,他在法蘭克福議會政府當外交官,贊成巴伐利亞國王馬克西米利安二世提出的以奧地利約翰大公爵為德國攝政王的提議,1863年,他又支持奧地利和普魯士聯合干涉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這時他不斷寫信給維多利亞女王報告報告局勢的發展,1866年七星期戰爭中,普魯士王國擊敗了奧地利帝國,經音樂家理查德·瓦格納,他成了巴伐利亞童話國王路德維希二世的首席大臣,據說這裡面還有俾斯麥提供的一大筆金錢,用以打動負債累累的國王。在他當政的三年內,和教皇庇護九世的衝突進一步爆發,由於支持北德意志聯盟和支持恢復關稅同盟,他被巴伐利亞地方主義分子所不滿,雖然有國王的支持,最終在1870年3月被趕下臺。

1871年普法戰爭後他促使巴伐利亞加入德意志帝國,並擔任聯邦議會副議長兼聯邦巴伐利亞代表。在俾斯麥發動文化戰爭(新帝國對天主教會之間的衝突)期間,他提出禁止利用佈道作為政治宣傳的法令,並支持把耶穌會士驅逐出帝國。1872年他擔任帝國駐法國的大使,在巴黎呆了七年,1880年回國擔任外長,1885年又擔任阿爾薩斯-洛林的行政長官。1894年帝國首相列奧·馮·卡普里維伯爵辭職,他繼任首相,在職期間,竭力防止或彌補德皇威廉二世狂熱的宗教情緒造成不必要的損失,雖然他並不同意威廉粗暴的對待社會民主黨人,比如奧古斯特·倍倍爾,但還是簽署了1894年的反顛覆法和1897年的反社會民主黨法案,1897年伯恩哈德·馮·比洛擔任外長,推行世界政策以後,他的影響實際上已經結束,他81歲的時候退休,由比洛接任。

4、 伯恩哈德·馮·比洛(Bernhard von Bülow )1900年10月17日—1909年7月14日 無黨派

伯恩哈特·馮·比洛,德國政治家,1900-09年間任德意志帝國總理。他未能抑制德國軍事集團的形成被認為是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部分原因。1870-71年普法戰爭期間服役於德軍;之後於各個歐洲國家首都的德國領事館任職;1900-09年,被德皇威廉二世任帝國第四任總理。其外交政策,尤其是1905年公然挑戰和法國的摩洛哥危機及1908年支持奧地利帝國吞併波斯尼亞及黑塞哥維那的行為,令德國更加孤立。曾有名言揭示20世紀初德國對外擴張政策:"讓別的民族去分割大陸和海洋,而我們德國滿足於藍色的天空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也要求陽光下的地盤。"

5、 特奧巴登·馮·貝特曼-霍爾維格(Theobaldvon Bethmann-Hollweg )1909年7月14日—1917年7月13日 無黨派

特奧巴登·馮·貝特曼·霍爾維格(Theobald von Bethmann-Hollweg,1856年11月29日-1921年1月1日),德國政治家,曾於1909年至1917年間任德意志帝國首相。一些歷史學家曾責備他在1914年7月,為了解決奧匈帝國和塞爾維亞的糾紛,給奧匈帝國開了一張空頭支票,由此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不過也有歷史學家始終認為他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

6、 格奧爾格·米斯(Georg Michaelis )1917年7月13日—1917年11月1日 無黨派

格奧爾格米斯(1857年9月8日 - 1936年7月24日)在非貴族的背景下成為德國的第一總理。出生在普魯士的西里西亞省,長大在法蘭克福(奧德河畔)。他曾就讀於佈雷斯勞大學,萊比錫大學和維爾茨堡大學從1876年到1884年的判例,成為法學博士。

從1915年起,他為首的Reichsgetreidestelle,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為普魯士玉米和小麥管理辦公室負責後的國會大廈和最高統帥部,1917年7月14日被迫辭職醒覺馮柏特曼Hollweg,米氏成為德國總理以及部長普魯士總統。他仍然在這個位置上,直到1917年10月31日,當他被迫辭職後,下火來拒絕提交自己贊同德國國會通過了一項決議,由兼併或賠償而不利於和平。此外,他越來越被看作是保羅馮興登堡和Erich總參謀長的魯登道夫的傀儡。米氏企圖保留普魯士部長先生的作用,他沒有成功。從1918年4月1日至1919年3月31日,他擔任普魯士的波美拉尼亞省Oberpräsident。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他與當地工人和士兵的理事會合作。然而,普魯士的社會主義主導的政府很快就取代了他。他被解僱後,米氏在經濟遊說的領域工作,在學生組織,在主教的福音派教會的舊普魯士聯盟,併成為君主德國國家人民黨(DNVP)的成員。

7、 喬治·弗里德里希伯爵馮·黑德林(Georg von Hertling )1917年11月1日—1918年9月30日 中間黨

喬治·弗里德里希·格拉夫·馮·赫特林(GeorgFriedrichGrafvonHertling)(1843年8月31日-1919年1月4日)巴伐利亞政治家,擔任過巴伐利亞王國總理大臣、普魯士總理大臣和德意志帝國首相。

8、 馬克斯·馮·巴登(Max von Baden )1918年10月3日—1918年11月9日 無黨派

巴登親王馬克西米利安(Prinz Maximilian von Baden,1867年7月10日-1929年11月6日) ,全名馬克西米利安·亞歷山大·弗里德里希·威廉(MAXIMILIAN Alexander Friedrich Wilhelm),巴登大公 弗里德里希二世的堂弟和繼承人。1928年弗里德里希二世去世後成為巴登大公家族族長。1918年10月3日至11月9日任德意志帝國 第八任首相。

9、弗里德里希·艾伯特(Friedrich Ebert )1918年11月9日—1919年2月13日 德國社會民主黨

魏瑪共和國時期的同名父子,父親為一任總統,兒子為第九任總理。弗里德里希·艾伯特 (Friedrich Ebert,1871年2月4日-1925年2月28日)德國社會民主黨右翼領袖,魏瑪共和國第一任總統(1919-1925)。1917年,社會民主黨發生分裂,一部分左翼分子組成獨立的社會民主黨,另一部分激進分子組成德國共產黨。戰爭失敗後,艾伯特仍然反對激進的革命主張。但1918年德國十一月革命爆發後,組成社會黨聯合政府。他接替馬克斯·馮·巴登任首相。1919年艾伯特協助制訂魏瑪憲法,2月11日被推選為魏瑪共和國首任總統。8月11日簽署魏瑪憲法。

魏瑪共和國總理

趣歷史|德國曆屆總理簡介(1871-2019)

1、 菲利浦·謝德曼(Philipp Scheidemann )1919年2月13日—1919年6月20日 德國社會民主黨

1903年作為社會民主黨代表進入國會,一戰期間,積極支持戰爭,1918年任巴登親王內閣成員,德國十一月革命後,參加組織政府,殘酷鎮壓共產黨叛亂,1919年任魏瑪共和國首任總理,1933年納粹執政後流亡國外,後逝於哥本哈根。

2、 古斯塔夫·鮑爾(Gustav Bauer )1919年6月21日—1920年3月26日 德國社會民主黨

古斯塔夫·阿道夫·鮑爾( Gustav Adolf Bauer(幫助·信息)) (1870年1月6日-1944年9月16日) 德國社會民主黨領袖和魏瑪共和國總理,政府維持了219天。

3、 赫爾曼·米勒(Hermann Müller )1920年3月27日—1920年6月21日 德國社會民主黨

赫爾曼·米勒(1876年5月18日-1931年3月20日),出生在曼海姆,是德國的政治家。從1916年到1918年,他是國會成員。1919至1920年,作為德國社會民主黨的成員,他被任命外交部長,並代表德國簽署凡爾賽條約。在魏瑪共和國期間,他曾於1920年及1928至30年兩度出任德國總理。1931年,他在進行膽囊手術後死亡,他的死訊同時為德國社會民主黨帶來重大打擊。

4、 康斯坦丁·費倫巴赫(Constantin Fehrenbach )1920年6月25日—1921年5月4日 中間黨

在1901年競選連任,他仍然是一個成員直到1913年,在1907年至1909年擔任大會主席。在1903年進入德國國會大廈(國民議會),他很快分辨自己最輝煌的議長之一。 1917年,他率領的主要議會委員會,並在1918年成為總統的國會大廈在德意志帝國的歷史最後。後來,一個共和政府成立後,他主持的魏瑪國民大會(1919年)。雖然迎來了在魏瑪時期的第一個非社會主義內閣任命他為共和國總理(1920年6月),但是他曾信誓旦旦地作出了一個社會化的總體方案的延續。然而,他無法贏得盟軍在戰爭賠償問題的讓步促使他辭職(1921年5月)。 1923年,他被選為天主教中心黨主席。

5、 約瑟夫·維爾特(Joseph Wirth )1921年5月10日—1922年11月14日 中間黨

約瑟夫·維爾特(德語:Joseph Wirth,1879年9月6日‐1956年1月3日),德國威瑪共和時期的著名政治家,中央黨人,1921年至隔年期間擔任總理一職,為德國曆史上最年輕的總理

6、 維爾海姆·古諾(Wilhelm Cuno )1922年11月22日—1923年8月12日 無黨派

維爾海姆·古諾(1876年7月2日-1933年1月3日), 德國政治家、魏瑪共和國總理(1922年到1923年)。任期內德國經濟崩潰之後,為了償還國家債務,政府大量印刷貨幣,導致惡性通貨膨脹達到頂點,1923年8月德國開始庫諾罷工,導致1923年8月12日古諾和他的內閣辭職。

7、 古斯塔夫·施特雷澤曼(Gustav Stresemann )1923年8月13日—1923年11月30日 德國人民黨

赫爾曼·米勒(1876年5月18日-1931年3月20日),出生在曼海姆,是德國的政治家。從1916年到1918年,他是國會成員。1919至1920年,作為德國社會民主黨的成員,他被任命外交部長,並代表德國簽署凡爾賽條約。在魏瑪共和國期間,他曾於1920年及1928至30年兩度出任德國總理。1931年,他在進行膽囊手術後死亡,他的死訊同時為德國社會民主黨帶來重大打擊。

8、 威廉·馬克思(Wilhelm Marx )1923年11月30日—1925年1月15日 中間黨

從1923年到1925年,以及1926年到1928年,曾兩次擔任德國總理,曾在在1925年短暫擔任魏瑪共和國普魯士邦總理(Minister-Presidents),1925年曾與興登堡角逐總統寶座,失利,

魏瑪共和國期間,他進入議會,1923年他防止德國被肢解而支持《凡爾賽條約》,任職期間處理了一些戰後經濟和重建問題,他擔任國會議員一直到1932年。

納粹上臺後淡出政壇,在納粹時期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一段時間,他一直住在德國波恩,並在那裡去世。

9、 漢斯·路德(Hans Luther )1925年1月15日—1926年5月12日 無黨派

漢斯·路德出生於柏林,1907年開始從政,成為馬格德堡鎮議會議員。1913年任德國城市協會秘書,1918年任埃森市長,1922年12月開始任威廉·庫諾和威廉·馬克思政府的食品和農業部長,1925年,他被任命為德國總理。1925年2月在弗里德里希·艾伯特總統去世後還短暫代理國家元首。

10、 威廉·馬克思(Wilhelm Marx )1926年5月17日—1928年6月12日 中間黨

從1923年到1925年,以及1926年到1928年,曾兩次擔任德國總理,曾在在1925年短暫擔任魏瑪共和國普魯士邦總理(Minister-Presidents),1925年曾與興登堡角逐總統寶座,失利,

魏瑪共和國期間,他進入議會,1923年他防止德國被肢解而支持《凡爾賽條約》,任職期間處理了一些戰後經濟和重建問題,他擔任國會議員一直到1932年。

納粹上臺後淡出政壇,在納粹時期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一段時間,他一直住在德國波恩,並在那裡去世。

11、 赫爾曼·米勒(Hermann Müller )1928年6月28日—1930年3月27日 德國社會民主黨

赫爾曼·米勒(1876年5月18日-1931年3月20日),出生在曼海姆,是德國的政治家。從1916年到1918年,他是國會成員。1919至1920年,作為德國社會民主黨的成員,他被任命外交部長,並代表德國簽署凡爾賽條約。在魏瑪共和國期間,他曾於1920年及1928至30年兩度出任德國總理。1931年,他在進行膽囊手術後死亡,他的死訊同時為德國社會民主黨帶來重大打擊。

12、 海因裡希·布呂寧(Heinrich Brüning )1930年3月30日—1932年5月30日 中間黨

海因裡希·布呂寧(德語:Heinrich Brüning,1885年11月26日-1970年3月30日)是德國魏瑪共和國時期1930年至1932年期間的德國總理,同時他也是魏瑪共和國在任時間最長的總理。布呂寧是德國曆史上一個有爭議的人物,他使用的緊急狀態法令和針對納粹黨模稜兩可的政策導致了魏瑪共和國的滅亡。1934年離開德國,先後在哈佛(1937~1952)和科隆大學任教。

海因裡希·布呂寧Heinrich Brüning(1885—1970) 德意志魏瑪共和國總理,金融專家。出生於明斯特,早年即受洗禮加入天主教,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應徵入伍,在德國陸軍中服役。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開始從事天主教工會的工作。1924年起,任德國天主教中央黨國會代表團成員,曾以國會中的金融專家而聞名。1929年成為德國天主教中央黨的領袖。1930年任德意志共和國政府內閣總理。同年7月18日,由於國會拒絕批准其頒佈的的緊急法令,而援用魏瑪憲法第48條執行總統緊急法令而將國會解散,開創魏瑪共和國破壞議會制的先例。1931年10月9日起兼任德國外交部部長。1932年5月30日在德國總統興登堡的壓力下被迫辭職。1934年希特勒上臺之後,布呂寧逃出德國。1937-52年,他在哈佛大學教授政治學;之後他返回德國,任教於科隆大學。

13、 弗朗茨·馮·帕彭(Franz von Papen )1932年6月1日—1932年11月17日 中間黨

弗朗茨·馮·帕彭,全名是弗朗茨·約瑟夫·赫爾曼·邁克爾·瑪利亞·馮·帕彭 (Franz Joseph Hermann Michael Maria von Papen),生於1879年10月29日,死於1969年5月2日。是一位德國政治家和外交家,信奉天主教,並在1932年擔任德國總理

14、庫爾特·馮·施萊謝爾(Kurt von Schleicher )1932年12月3日—1933年1月28日 無黨派

弗朗茨·馮·帕彭接任總理,委任施萊謝爾為國防部長。然而,施萊謝爾並非跟帕彭一樣保守。在該年一次電臺訪問中,他模糊地表示反對軍事獨裁或是由軍隊支持的傀儡政權。最後,施萊謝爾與帕彭發生衝突。1932年11月議會大選後,政府未能保持有效的議會大多數,於是帕彭被迫辭職。施萊謝爾接任為德國總理。

為了重獲議會大多數,施萊謝爾的計劃就是組成一個由他領導的"工黨"政府 (Querfront),團結德國數方難以應付的勢力於一個非議會、專政但又有參與性的政府。於是,他就拉攏社民黨工會聯盟、天主教工會聯盟和格里哥·斯特拉瑟領導的納粹黨左翼。然而,斯特拉瑟當時在與希特勒的權力鬥爭中漸漸處於下風。

這個計劃最初略有成果,但最後施萊謝爾遭到兩方的抵制。在那邊廂,先前被迫下臺的帕彭知道,總統興登堡開始懷疑施萊謝爾想秘密實踐議會政治 (cryptoparliamentarianism),也鄙視他願意與社民黨合作。於是,帕彭多番勸諭年老的總統任命希特勒為新總理,並由右派政黨德國國家人民黨在議會做執政黨。按照計劃,該黨會與帕彭控制納粹黨的擴張。施萊謝爾並不知道,帕彭其實分別與希特勒和興登堡在秘密談判。之後,興登堡拒絕為施萊謝爾使用緊急法令和解散議會。總統免去施萊謝爾職務,任命希特勒在1933年1月30日接任總理。

在1934年6月30日長刀之夜中,施萊謝爾與他的妻子伊麗莎白被納粹黨認定為敵人而被謀殺。他十六歲的繼女首先發現他們的屍體。

第三帝國總理(納粹德國)

趣歷史|德國曆屆總理簡介(1871-2019)

1、 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 )1933年1月30日—1945年4月30日 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納粹黨)

趣歷史|德國曆屆總理簡介(1871-2019)

阿道夫·希特勒(德語:Adolf Hitler,1889年4月20日-1945年4月30日),納粹德國元首、總理,納粹黨黨魁,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動者。

1889年4月20日,希特勒出生在奧地利布勞瑙,1914年8月,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1919年9月,加入德國工人黨(納粹黨)並擔任黨主席團委員,1921年7月,成為納粹黨元首,享有指揮一切的權力。1923年11月8日,希特勒發動啤酒館暴動失敗,1933年上臺成為德國元首。1939年9月1日,入侵波蘭,掀起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序幕,1939年到1941年相繼佔領了歐洲的14個國家,並且把羅馬尼亞、匈牙利、保加利亞、南斯拉夫變為自己的僕從國。1941年6月22日,進攻蘇聯,之後陷入蘇德戰爭的不利局面。1945年4月28日希特勒和愛娃·布勞恩正式結為夫婦,1945年4月30日下午3點30分,在德國總理府地下室開槍自殺。

希特勒積極宣揚法西斯主義、極端民族主義、反共產主義、反資本主義、反猶主義,改組並建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即納粹黨)。試圖在歐陸建立以納粹德國為首的新秩序,力主擴大日耳曼人的生存空間並重新武裝德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犯下種種罪行,並迫害和屠殺六百萬的猶太人。

2、 約瑟夫·戈培爾(Joseph Goebbels )1945年4月30日—1945年5月1日 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納粹黨)

趣歷史|德國曆屆總理簡介(1871-2019)

保羅·約瑟夫·戈培爾(德語:Paul Joseph Goebbels,生卒:1897年10月29日-1945年5月1日),德國政治家,演說家。其擔任納粹德國時期的國民教育與宣傳部部長,擅長講演,被稱為"宣傳的天才"、"納粹喉舌",以鐵腕捍衛希特勒政權和維持第三帝國的體制,被認為是"創造希特勒的人"。

戈培爾1921年於海德堡大學獲得哲學博士學位,博士論文關於19世紀浪漫主義喜劇。他先後作為記者、銀行出納和證券交易所傳喚員。他也撰寫小說及喜劇,但不被出版商認同。1923年法國比利時聯軍佔領魯爾區期間,1924年,戈培爾受到希特勒演講的感染,加入納粹黨,謀求通過政治活動而出人頭地,戈培爾與納粹黨開始接觸並於次年入黨,他被任命為在柏林地區的領導人。在位期間,他充分發揮了他的宣傳技能,在納粹報紙和納粹準軍事組織衝鋒隊的幫助下,與當地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政黨聯合。1928年,他已成為了黨內數一數二的人物。

1933年,希特勒及納粹黨執政後,他被任命為宣傳部長。上任後第一件事即是將納粹黨所列的禁書焚燬,他對德國媒體、藝術和信息的極權控制隨之開始。

戈培爾直至最後一刻始終陪伴在希特勒身邊,1945年希特勒自殺前任命他為德國總理,在希特勒自殺不久後,戈培爾在毒殺自己的六個孩子後隨即在晚8時與妻子在帝國總理府地下室外自殺。

3、 路德維希·格拉夫·什未林·馮·克羅西克(Lutz Graf Schwerin von Krosigk)1945年5月1日-1945年5月23日 無黨派

卡爾·鄧尼茨任命、代理臨時政府(弗倫斯堡政府)總理。德國投降後被盟軍逮捕審判、判處10年監禁,後被大赦。

1945年5月7日,納粹德國宣告投降後成立的臨時政府,取代德意志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的政權。

希特勒在1945年4月30日自殺前,指定鄧尼茨和戈培爾為下任總統與總理,但第二天戈培爾自殺,鄧尼茨兼任總理,成為新元首。當時鄧尼茨的指揮部正設在弗倫斯堡,所以這個繼任政府歷史上被稱為弗倫斯堡政府。

鄧尼茨繼任後,由於害怕蘇聯的報復,力圖使德國向英國和美國投降,5月6日,繼任政府召開第一次會議,鄧尼茨下令阿爾弗雷德·約德爾在蘭斯向同盟國的代表簽署了無條件投降書,5月7日指使威廉·凱特爾在柏林向蘇聯簽署了第二份投降書。

丘吉爾在宣告戰爭勝利時,事實上承認了弗倫斯堡政府和鄧尼茨的元首地位,但蘇聯明確反對,宣佈為"鄧尼茨幫",5月23日,英國代表抵達弗倫斯堡宣佈艾森豪威爾的命令,解散弗倫斯堡政府並逮捕其成員,德國出現權力真空,直到6月5日,同盟國簽署《鑑於德國失敗和同盟國接管最高政府權力的聲明》,德國政府權力由美國、蘇聯、英國政府和法國地方政府共同接管。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部長會議主席

趣歷史|德國曆屆總理簡介(1871-2019)

1、 奧托·格羅提渥(Otto Grotewohl )1949年10月11日—1964年9月21日 德國統一社會黨

1920—1925年任不倫瑞克市和州議會議員,州內政、教育和司法部長。1925—1930年,任德國國會議員和德國社會民主黨不倫瑞克州主席。法西斯上臺後,轉入地下鬥爭並多次被捕。1945年6月當選為德國社會民主黨中央委員會主席。1946年4月,與德國共產黨領導人威廉·皮克一起同時當選為德國統一社會黨主席。1949年10月7日,任德意志民主共和國臨時政府總理,後任部長會議主席。1960年9月當選為國務委員會主席。1964年9月21日逝世於柏林。主要著作收集在《格羅提渥文集》中。

2、 維利·斯多夫(Willi Stoph )1964年9月21日—1973年10月3日 德國統一社會黨

1945年4月被蘇軍俘虜。回國後,1945-1948年先後任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中央工業管理機關建材建工處處長、基本材料部部長,1948-1950年任德國統一社會黨中央經濟政策部部長,1950年當選為德國統一社會黨中央委員,黨中央書記處書記,1953年起任中央政治局委員。1952-1955年任內務部長;是部長會議主席團成員之一。1954年任部長會議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警察上將軍銜,1956-1960年任國防部長,華沙條約軍隊副總司令。1959年晉升大將。1960年以後,不再擔任軍職。

3、 霍斯特·辛德曼(Horst Sindermann )1973年10月3日—1976年10月29日 德國統一社會黨

霍斯特·辛德曼(1915-1990),前民主德國政治家,原民主德國黨和國家第二號實權人物。辛德曼14歲加入德國共產黨,已有60年黨齡。他曾在納粹集中營和監獄度過12年。1945年任德累斯頓共產黨黨報的主編,在哈勒專區擔任8年黨的領導人,在民主德國有較高威望。辛德曼於1973-1976年間擔任民主德國部長會議主席(政府首腦)。

4、 維利·斯多夫(Willi Stoph )1976年10月29日—1989年11月8日 德國統一社會黨

維利·斯多夫(Willi Stoph,1914.7.9—1999.4.13)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部長會議主席(政府首腦),國防部長。

維利·斯多夫,1914年7月9日生於柏林的一個工人家庭。早年當過瓦工和建築技師。1928年加入德國共青團,1931年加入德國共產黨。1933年起從事反法西斯地下工作。1938年4月2日,與Marianne Wiegank結婚。

1945年4月被蘇軍俘虜。回國後,1945-1948年先後任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中央工業管理機關建材建工處處長、基本材料部部長,1948-1950年任德國統一社會黨中央經濟政策部部長,1950年當選為德國統一社會黨中央委員,黨中央書記處書記,1953年起任中央政治局委員。1952-1955年任內務部長;是部長會議主席團成員之一。1954年任部長會議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警察上將軍銜,1956-1960年任國防部長,華沙條約軍隊副總司令。1959年晉升大將。1960年以後,不再擔任軍職。

5、 漢斯·莫德羅(Hans Modrow )1989年11月8日—1990年4月12日 德國統一社會黨

漢斯·莫德羅(德語:Hans Modrow),(1928年1月27日-)出生於德國波美拉尼亞省波利採(現屬波蘭西波美拉尼亞省),德國政治家,曾任德意志民主共和國部長會議主席(即總理),現任德國左翼黨名譽主席。 莫德羅是東德最後一位共產黨總理。德國統一後曾繼續擔任德國國會議員,歐洲議會議員。

6、 洛塔爾·德邁齊爾(Lothar de Maizière )1990年4月12日—1990年10月2日 東德基督教民主聯盟

東德基督教民主主義派。1990年4月12日至1990年10月2日期間,擔任東德總理,為東德最後一任總理。1990年3月,東德舉行首次自由選舉,德邁齊爾所在的基督教民主聯盟在選舉中獲勝。4月12日,德邁齊爾出任總理一職。之後,德邁齊爾任總理一直到德國統一。德國統一後,德邁齊爾在科爾政府中擔任德國特別任務部部長。1990年12月17日,洛塔爾·德邁齊爾因為受其曾為史塔西工作傳聞的困擾,辭去特別任務部部長一職。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總理

趣歷史|德國曆屆總理簡介(1871-2019)

1、 康拉德·阿登納(Konrad Adenauer )1949年9月15日—1963年10月11日 基督教民主聯盟

康拉德·阿登納(Konrad Adenauer,1876年1月5日—1967年4月19日),德國政治家,聯邦德國首任總理,他經歷了德意志帝國、魏瑪共和國、第三帝國和聯邦德國等四個重大歷史時期。在他的領導之下,德國在政治上從一個二戰戰敗國到重新獲得主權,進而成為西方國家的一個平等夥伴;經濟上醫治了戰爭的創傷,並通過實施社會市場經濟,創造了德國的"經濟奇蹟"。作為德國公認最傑出的總理,他在德國現代史上已深深地打上了阿登納的印記。他的影響至今仍到處可見。為此,人們把這一時期稱之為"阿登納時代"。

2、 路德維希·艾哈德(Ludwig Erhard )1963年10月16日—1966年11月30日 基督教民主聯盟

路德維希·艾哈德(Ludwig Wilhelm Erhard,1897年2月4日—1977年5月5日),德國政治家、經濟學家、"社會市場經濟之父",是聯邦德國新自由主義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出生於德國巴伐利亞菲爾特市,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歷任德國巴伐利亞政府經濟部部長、德國英美佔領區經濟署署長、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經濟部部長、副總理、總理 。他的最主要貢獻在於論述並實踐了作為聯邦德國戰後經濟政策基礎的"社會市場經濟"理論 。

艾哈德於1919年進入紐倫堡高等商業專科學校學習,1923年進入法蘭克福大學當研究生,獲經濟學博士學位。1947年慕尼黑大學授予艾哈德名譽教授稱號。艾哈德是社會市場經濟的奠基人之一,艾哈德在戰後的德國推出貨幣和經濟改革,建立社會市場經濟秩序;1948年又開始實施貨幣改革,新的德國馬克取代了舊的馬克。1949年前艾哈德是一個自由黨人士,但他認為在一個比較大的黨中他的政見更有可能實現,因此他開始為基民盟出力。1949年9月20日聯邦總理康拉德·阿登納任命艾哈德為聯邦經濟和勞工部長。1950年波恩大學請他擔任教授。1957年大選後他於10月29日被任命為副總理。

1963年10月16日艾哈德繼阿登納成為總理。甫一上臺,艾哈德就一改前任阿登納的親法政策,改為全面倒向美國。1966年在德國發生了財政危機,因此他被迫於12月1日辭職。1977年5月5日艾哈德逝世于波恩,享年81歲。

3、 庫爾特·格奧爾格·基辛格(Kurt Georg Kiesinger )1966年12月1日—1969年10月21日 基督教民主聯盟

1904年4月6日生於阿爾普施塔特市,曾在柏林和蒂賓根接受教育,後當律師,1933年希特勒上臺時加入納粹黨,但在1938年拒絕加入國社黨律師公會,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任外交部廣播局副局長,是戈培爾博士的主要助手之一。戰後曾被判過刑,釋放後繼續在蒂賓根當律師。1948年參加康拉德·阿登納的基督教民主聯盟,1949-1958年任聯邦眾議員,曾任議會外交政策委員會主席。在議會中,他支持阿登納親西方的外交政策和保守傾向的國內政策。1958-1966年任巴登—符登堡州總理,1966年12月1日他即路德維希·艾哈德任聯邦總理,繼續執行前任的親西方外交政策,但稍微緩和了和蘇聯集團的緊張關係。1969年下臺後繼續擔任基民盟主席至1971年。1988年3月9日卒於蒂賓根。

4、 維利·勃蘭特(Willy Brandt )1969年10月22日—1974年5月7日 德國社會民主黨

趣歷史|德國曆屆總理簡介(1871-2019)

維利·勃蘭特(亦作威利·勃蘭特 Willy Brandt,1913年12月18日-1992年10月8日),德國政治家,1969年到1974年任西德總理。16歲加入社會民主黨。1931年加入社會主義工人黨。希特勒上臺後,被迫轉入地下工作。後在異國堅持反法西斯鬥爭。

戰後在1957年10月3日,勃蘭特恢復德國國籍後被選為西柏林市長。1958年勃蘭特當選西柏林社會民主黨主席。1966年12月,勃蘭特出任聯邦德國外交部長。1969年大選後,勃蘭特一舉登上總理寶座。任內以和蘇聯集團和解的新東方政策打開外交僵局,尤其以1970年在華沙的華沙之跪引起全球矚目。為此他在1971年成為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在1974年5月6日他因為東德間諜入侵事件曝光被迫下臺。辭職後的勃蘭特仍舊活躍在國際舞臺上。先後擔任德國社會民主黨主席、名譽主席等職。1976年他又被選為社會黨國際主席。他上任後對社會黨國際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修改了社會黨國際章程。為社會黨國際規定了三大新任務:為爭取緩和與裁軍而鬥爭,為在南北關係上建立起新的世界經濟秩序而鬥爭,以及為人權而鬥爭。

1992年10月8日,勃蘭特在家中溘然長逝,享年78歲。勃蘭特經常以社會黨主席和社會黨國際主席的身份訪問世界各國,輿論稱他為一位"和平使者"。2005年11月28日,德國電視二臺投票評選最偉大的德國人,勃蘭特名列第5位。

5、 赫爾穆特·施密特(Helmut Schmidt )1974年5月16日—1982年10月1日 德國社會民主黨

赫爾穆特·施密特 (Helmut Schmidt,1918——2015年),德國社會民主黨政治家。1918年12月23日生於漢堡。1934年加入希特勒青年團。1937年中學畢業後應徵入伍。1944年被英軍俘虜,戰後獲釋。1945年入漢堡大學攻讀政治和經濟學。1946年加入社會民主黨,1974年至1982年,出任聯邦德國(西德)總理。

2015年11月10日,施密特在德國北部城市漢堡去世,享年96歲。他被稱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是德中關係的開拓者和推動者。

民調顯示,他是戰後最受歡迎的德國總理之一。

6、 赫爾穆特·科爾(Helmut Kohl )1982年10月1日—1998年10月27日 基督教民主聯盟

赫爾穆特·科爾(Helmut Kohl,1930年4月3日—2017年6月16日),生於路德維希港一個軍官家庭。1982年至1998年年任德國總理。他執政期間見證了德國統一的歷史性事件,還力推歐洲貨幣一體化進程,被認為是二十世紀後期最具影響力的歐洲領導人之一。 [1]

2017年6月16日,德國前任總理赫爾穆特·科爾在家中去世,享年87歲。

7、 格哈德·施羅德(Gerhard Schröder )1998年10月27日—2005年11月22日 德國社會民主黨

趣歷史|德國曆屆總理簡介(1871-2019)

格哈德·施羅德,德國前總理。1944年4月7日出生於德國北威州德特莫爾德市莫森貝格鎮的一個工人家庭,自幼家境貧寒。生活的艱辛磨鍊了施羅德自立、自強的性格。身高174cm,1998年至2005年任德國總理。他的政治生涯從左派德國社會民主黨(SPD)展開——他一度作為黨主席。他領導了SPD和德國綠黨組成的聯盟。在成為專職政治家之前,他也是一個成功的律師。

1998年9月27日,在德國第14屆聯邦議院選舉中,擊敗連續執政16年之久的科爾總理,成為德國新總理,同年10月27日宣誓就職。1999年4月12日正式當選為社民黨戰後第八位黨主席。

2017年9月29日,當選俄羅斯石油公司董事會主席

8、安格拉·默克爾(Angela Merkel )2005年11月22日—今 德國聯盟黨/基督教民主聯盟

趣歷史|德國曆屆總理簡介(1871-2019)

安格拉·多羅特婭·默克爾(Angela Dorothea Merkel,1954年7月17日-),德國女政治家,現任德國總理(The Chancellor of Germany)、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Deutschlands Christlich-Demokratische Union)主席。 [1]

1973年至1978年,默克爾在德國萊比錫大學(Universität Leipzig)攻讀物理學,1986年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1989年11月踏入政壇,加入德國"民主覺醒"組織,1991年至1998年任基民盟副主席,2000年4月起任基民盟主席。2005年11月成功當選聯盟黨和社民黨大聯合政府總理,成為德國曆史上第一位女總理,並在2009年和2013年的大選中成功連任。 [2]

默克爾工作認真勤奮,沉穩務實,成績驕人,在德國政壇素有"鐵娘子"之稱。 [3]

2015年3月11日,默克爾在各國領導人工資中,排名第三位。 [4] 同年4月,默克爾在美國《時代》週刊"最具影響力人物"排行第25,獲得0.9%的選票。 [3] 2015年11月4日,默克爾名列《福布斯》全球最有權力人物排行榜第二位。 [5] 2015年12月,默克爾當選《時代》年度人物。 [6] 2016年6月,《福布斯》2016年度全球最具影響力100名女性,默克爾連續六年蟬聯榜首。 [7] 2016年9月22日,彭博全球50大最具影響力人物排行榜,默克爾排第6名。 [8]

2017年9月24日,默克爾領導的聯盟黨在德國聯邦議院選舉中獲得最多選票,領先其他各黨。

2018年3月14日,默克爾第四次被確定為德國總理。 [9] 10月29日,默克爾表示,她將於2021年卸任總理職務。 [10] 2019年1月,默克爾入選"全球十大思想者"。

PS:以上內容整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