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中庸》(一):关于中庸需明确几个问题

今天我们讨论一下《中庸》,在讨论这个话题之前,先看两个问题:

  • 第一,在现代社会,我们基本进入后工业化阶段,这个时候讨论《中庸》的必要性有多大,它的实际指导意义有多大?
  • 答:《中庸》著于春秋战国时期,基于当时——农业社会人们的智慧总结,提出的关于知识分子修养及政治哲学的思想,不像我们现代意义上的具体的学科,如果拿功用方面去看,它确实不是直接产生效用的一门技术或方法。抛开功用层面,我们实际生活中也常看到它的影子,可以说,它不失为我们建立人格基础的修养方法之一。
  • 第二,与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道家、佛家比较而言,《中庸》的指导思想,我们容易学通吗?
  • 答:这个问题是说它的操作性有多强。儒家思想呢,淡而不厌,好像没有东西,但又离不开;好像有东西,用时又不太好把握。道家思想就不同了,清代纪晓岚评价道家思想是“综罗百代,博大精微”,有关于阴阳术数、五行八卦乃至内丹修法等等,虽说了解起来有难度,但相对来说,理说得比较透彻,修法讲的比较清晰。佛家更不同了,逻辑关系更强,比如《瑜伽师地论》把整个的修法、境地一步一步讲的更清楚,像现在的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之类。相比较而言,儒家的著作看似容易懂,但是懂没懂呢?象征性不强,恐怕有时自己也不清楚,说懂都是自己的懂,理没有通。因此秦汉以后的儒家,造成的弊端也很多,明末时候,圣人满街走、贤人多如狗啊,就是见地不够,很严重!所以,本讨论中所称儒家思想,除特别标明外,仅指秦汉之前的原始儒家学派。


漫谈《中庸》(一):关于中庸需明确几个问题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除了上面问题,关于《中庸》本身,我们还需要了解以下几点:

  • 第一,《中庸》是礼记中的一篇,其中心思想源于孔子的“仁”,再追溯“仁”的本源,可以从孔子著的《春秋》和《易传》去找答案。时间后推,孟子提出“心之四端”学说则是源于中庸和“仁”的思想。所以,《中庸》处于儒家思想的核心位置,也是儒家学派的理想,这个理想是否达到了?从儒家政治哲学思想层面来看,是否达到,很难讲。从修养上来说,是达到了,圣人的境界孔子是达到了,曾参、孟子等四圣也至少达到了至诚的境界。子思形容孔子的智慧境界如日月之代明,那境界高了,一般人呢,几块钱都可能怄气的。
  • 第二,中庸是一个方法论,且有辩证唯物观、历史唯物观的片段。一念至诚的方法,这种方法最终得道,彻底了解生命的根源,跟佛家、道家是一致的。当然,在秦汉以前,严格来说,儒、道是没有分开的,追溯到周秦以前儒、道是同根的。
  • 第三,《中庸》的作者子思,从师于孔子的弟子曾参,曾参著《大学》,我们应该都读过的。那么,子思、曾参对孔子之道继承了多少?这个问题,可以说,核心思想是继承了,且没有出现什么偏差,秦汉以后的继承有差别了,宋明理学则有本质的差别了。其实大家看看孔子著的易经系辞与文言,看看《大学》所提出的三纲、七证、八目(注意,要看曾参的原著),就能够明白。从完整的思想体系来讲,《礼记》中的《中庸》《大学》和《礼运》则构成了内明外用思想哲学的核心,所以,内圣外王思想的根源在此。而中庸的道理,主要讲的是人格的养成。
  • 第四,《中庸》上侧重境界的文字很多,而具体操作方法步骤不太细致,人们不易把握,我们一般人都是靠意识去思、想,那么,以理说理哪能说得通?这样,基本上错误的概率就50%了,这么说还是客气的说法。我看到很多仅是字面意思解释,那偏差很大,有曲解原义,有断章取义,有成分夸大,有随意定性,对于作者表达的思想、方法把握不准。所以,本文不对原文进行解释,只提概义,力求把中心意思表达出来。鉴于智慧、学问有限,有不当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对于本文结构,大致分为概要、道的认识、至诚修法、中庸之德等几个部分,以连载形式发文。


漫谈《中庸》(一):关于中庸需明确几个问题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中庸》之内容概要

  • 第一章就是总纲,提出了要我们认识到生命本性的来源以后,修养自己并加以外用的一种思想,达到“中和”的状态,这也是一种境界了,用佛家来说,这是大乘菩萨境界。我们一般认为寺庙那个菩萨像是菩萨了,不然!菩萨实际就在我们生活当中哈,那些一心为民请命的人都在行菩萨道,我们应该学习他们,否则,菩萨只呆在庙里干什么呢。那么,这样讲,中庸之道的落脚点还是在于“用”上,它本身是方法也是追求,这就是儒家思想的特点。
  • 对中庸之道,明朝朱子先生有个概括,谈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我们基本不采用,个种原因,大家去了解《易经》、《礼记》就清楚了,至于后人的解读,那不晓得有多少家了,都是各有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