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八仙”與史料中的“八仙”不是同人?真相在這裡?

尊敬的的各位看官老爺,老聲迴歸的第一篇文章今日便開始重新上線更新啦!老聲說實話也是期待已久,研究文案內容,過審要求,看客喜好,推薦指數,熱門題材等一系列因素,從今日起老聲內容呢,也做了部分調整,打算以連載系列內容來,深度解析影視劇中的歷史背景和史料依據,擯棄以前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習慣。無論各位看官老爺有何種需求,均可以在文章下方的評論區留言,老聲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以前答應各位看官老爺的福利書籍也趁近期逐一發放,感謝各位默默守護老聲的看官老爺們,謝謝!閒言少敘,書歸正文!

民間“八仙”與史料中的“八仙”不是同人?真相在這裡?


提及“八仙”的傳說可謂人人皆知,上至八旬老叟,下至垂髫小兒都能說上一說,民間四大傳說之一的地位,不可動搖,有很多美譽都是讚賞“八仙”的,例如“俠骨丹心,遊戲人間”,還有很多美句“仙山隔雲海,霞嶺玉帶連,據說世外有天仙,天仙休羨慕世人刻苦幹,何難亦有歡樂園。”八仙作為道家的神仙,在他們的身上寄託了人們的美期,千百年來,八仙行俠仗義、仙風道骨的風姿在人們的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成為我國戲曲、小說、電影、繪畫、工藝等創作的題材,家喻戶曉,深入人心,令人神往陶醉。

民間“八仙”與史料中的“八仙”不是同人?真相在這裡?


民間供奉的“八仙”亦是道家傳說中的八位陸地真仙:漢鍾離,原複姓鍾離,名權,燕臺人,字寂道,號和穀子,又號正陽子。全真道派尊其為“正陽祖師”,“北五祖”之一。呂洞賓,號純陽子。由於道教全真道派奉他為純陽祖師,故世稱呂祖。張果老,名果,唐代道士。曾隱於中條山修道。韓湘子,名湘,字清夫,是韓愈的侄孫。李鐵柺,相傳名叫李凝陽,或名洪水,小字拐兒,自號李孔目。曹國舅,名景休,徐州人。宋仁宗曹皇后之弟,故稱國舅。藍采和,唐代的隱逸。常衣破藍衫,只有一隻腳穿著靴子,夏天則披絮,冬無則臥雪,而全身上下氣出如蒸。何仙姑,是八仙之中惟一的女仙,名瓊,永州零陵人。這“八仙”其實是在明代後期的典籍中為後世所知,也是影視劇中常出現的原型人物,民間廣為流傳的典故,其實在明代以前的史料中,確有另外的“八仙”,而且在各個版本中均不同,接下來便跟隨老聲的腳步一起看看這些歷朝的八仙分別是哪些人?

民間“八仙”與史料中的“八仙”不是同人?真相在這裡?


在史料《列仙傳》和《太平寰宇記》中出現的八仙是:蘇飛、李尚、左吳、因由、雷被、伍被、毛周、晉昌,傳說西漢淮南王劉安都壽春,篤好神仙之術,招致賓客方術之士數千人,以求長生不老之術。一日有蘇飛、李尚、左吳、伍被、因由、毛周、雷被、晉昌等八公求見劉安。門吏見是八個白鬍老人,認為他們不會有長生不老之術,不願通報。八公大笑,頃刻間變成八個面如桃花的童子。門吏大驚,趕忙稟報。劉安顧不上穿鞋,赤腳出迎,執弟子禮。八公留下後,與劉安登北山修道煉丹。不久仙丹煉成,舉行大祭,劉安服丹後,遂“白日昇天”,與八公飄然而去。也便後世所說的“淮南八仙”。

民間“八仙”與史料中的“八仙”不是同人?真相在這裡?


到唐代的時候八仙的說法就更加不一,光怪陸離,史料《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之三十七》李太白、賀知章、李適之、汝陽王璀、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此八人被當時人稱“八仙”有興趣的看客老爺可以自行查閱史料。也有的說法是:八仙者,李阿、容成、董仲舒、張道陵、嚴君平、李八百、長壽仙、葛永瑰出自《太平廣記》卷二百一十四。

宋元時期八仙其實也不盡一致,但是基本原型人物已經出現,有了呂洞賓、漢鍾離、何仙姑、藍采和、李鐵柺這幾個個體人物,但也未被總稱為八仙,他們在當時的民間口傳中都屬於個體人物,元代的戲曲發展至頂峰時期,《東遊記》的出現這人物也便相應的出現在同一部作品中,其實在這八仙合體之前也有個別人物與之不同,有:漢鍾離、呂洞賓、李鐵柺、藍采和、韓湘子、徐神翁、張四郎、風僧壽這八位,也有玄壺子、劉海蟾、漢鍾離、呂洞賓、李鐵柺、藍采和、韓湘子、藍采和這八位。

民間“八仙”與史料中的“八仙”不是同人?真相在這裡?


這一集老聲便講到這裡,下集老聲繼續細分上八洞神仙、中八洞神仙、下八洞神仙。

(看官老爺要的書籍已打包發送)

民間“八仙”與史料中的“八仙”不是同人?真相在這裡?


民間“八仙”與史料中的“八仙”不是同人?真相在這裡?


民間“八仙”與史料中的“八仙”不是同人?真相在這裡?


本輯揭秘,終。史料內容網絡皆可查詢,如有見解不妥之處,還望各位看官老爺加以批評指正,老聲碼字不易,蒐集素材也難,希望您多多支持,喜歡的朋友點點關注,點點贊,發表您專業的見解與評論,老聲每日更新後續內容,揭秘更多趣聞。

注:本號旨在揭秘影視文學作品中的文史依據,不設專業知識,不屬資深解答。文學創作,切勿迷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