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抗疫筆記‖益博社工的傍晚,正月十二(下)

正月十二,益博社工抗疫誌(二)‖益見

南陽益博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王玉

2020年2月5日晚,風雪,週三

等我把今天的日誌發到公眾號,不過晚上八點半。老家侄子王洋加我微信,正在網上報名應徵入伍的信息,大學生和非大學生選項怎麼填,我說你沒上過大學就是非大學生,高中畢業證也需要弄好。還是不放心,我又打過去視頻電話,結果對方黑黢黢的,明顯是關著燈在玩手機。大哥說原來一直想讓他學玉貨,但是學一年不感興趣不想學了,整天在屋裡也不是個事。上次回去伯給我說看看能上不能當個兵,大哥和輝娃也說這事。我給王洋打電話,問了身體眼怎麼樣,他說近視度數低,我說先報名。報上來再去看看眼,把高中畢業證再找一個。王洋說他住在樓下,大哥跟嫂子住在樓上,自己從2號過來就沒出過門,原來也是在村裡亂竄,農村大多如此。

朱付新老師發了一個視頻,20:50,天空飄起雪花,南陽商場四方向情況,燈火闌珊,只是沒有了車輛。而烈烈的紅旗招展著,看到每個市直單位都在防控一線值班,政權科張一凡也發了在車站路值班的隨風飄洋的紅旗和雪花,永遠擁擠的馬路,空曠的幾乎看不到人,吶喊一聲也沒人迴響,除了警車和值班的車輛,沒有人,社區的小道都被封堵起來,只有值班的地方是開著門,人們哪怕是放守任何可能引起疫情的蛛絲馬跡,緊繃的神經。

微信大多是指揮部的一個個公告把持,這兩天風靡朋友圈的涼皮小王子逐漸被元宵節的元宵代替。如何安排好生活人們都在變著法子去做美食,有的是存貨多擺的花樣多,有的是挖掘潛力,比如喬治邦老師把幹香菇、粉條、臘肉都弄出來,為明天的早餐準備。我留言說乾貨不少,他調侃到還有兩個幹核桃。原本自己也準備跟孩子一起做一個涼皮試試手,結果社工的事忙的不亦樂乎,博說看看給你慌的,一會接電話,一會回覆信息,一會修改文件,自己還要寫東西,還能若無其事的跟孩子看上半個小時的詩詞大會。我說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輕輕觸壓一下就會有了,這樣說是不是別緻一些。

社旗縣興隆鎮張崗村的紅旗也是迎風飄揚,看到自立、王翀們三劍客在圍著火盆烤火,他們是一群有情懷也有擔當的人,大年下一直在村裡守著,從脫貧攻堅到抗擊疫情。自立是有文藝青年的樊(範),火盆圍著熟悉的身影,圖片上面是樊自立寫的詩:

一籠篝火

熱了胸膛

紅了臉龐

還在冰冷的脊樑

依然向上

扛著滾燙的使命和擔當

我說都是正能量,自立回覆苦中作樂。我想自立喝王翀都是社工,有著社工的理念,對鄉風鄉情有著切身體會,去年在張崗服務,也得到這些夥伴的大力支持。真心的祝福他們這個初春下雪的夜晚依然溫暖安好。

家人都休息了,我泡杯茶,看看一天工作中還有什麼疏漏的地方。也看看朋友圈。看見楊文磊老師說,早就說是已經進入信息時代了,在這個疫情發生的春節,才真正理解了信息時代的含義。你在家裡睡上足夠長的天數,也一點兒也不影響各種信息的接收。同時也證明了,即便是在家,也可以幹好多事情。的確,原來必須在單位集體辦公的,現在分散辦公,什麼事也沒有耽誤。

當一個高速運轉的大車很難停止下來。有人調侃,河南很“南”,南陽“南”上加“南”。 吶喊出中國加油、南陽加油呼聲。連續出三個公告18號、19號、20號,一個比一個嚴厲外地返回南陽人員均需居家隔離、所有城鄉居民(含外地來宛人員)必須接受調查登記、新排查出來的發熱者和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的密切接觸者一律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連著湖北的南陽,似乎在區劃的搖擺中似乎成了河南戰鬥的最前沿,猛然讓我想到了南陽的兵家必爭之地和戰略要地的理解,對於疫情當然如此。

我站在陽臺上,喝杯水看著空蕩蕩的城,怒吼的風聲,還有一隻的貓嗷嗷嗷的叫著,窗外的醫專一附院燈火通明,路上的行人少之又少。街道上空空如也,坐著屋裡你能通過朋友圈,各種職業都有公務員、街道社區幹部、醫生護士,他們都在說著喜怒哀樂。看到第一人民醫院留宏發的朋友圈,醫院的醫護人員正在宣誓一樣喊著口號,似乎有一種如武漢隔空唱國歌的悲壯。

當看到,路口執勤的警察,夾道甚至同樂巷都鐵皮和竹耙擋住,條幅和標語映襯下格外醒目,甚至有些生硬的詛咒。就像朋友圈說的那樣再也不抱怨堵車了,因為那是繁華盛世!以後,再也不要煩“人山人海”了,因為那是國泰民安!辯證施治,否極泰來,這些看似平常的話,有多少智慧和通透啊。

也許我們需要對病毒有一個清醒的認識。病毒像人類一樣是一個生命體 ,我最贊成命運共同體的說法,只有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才是真正到和平與發展的問題,人們的方向錯了,分不清輕重緩急,分不清東南西北,熙熙攘攘的為一些虛浮的命令,沒有腳踏實地。我還是唯有謙虛謹慎不驕不躁,唯有艱苦奮鬥,這些品質才是謙卑與關懷生命的做法。生命就是生命,沒有貴賤之分,人類也僅僅只是生命的一種載體。一切都會釋懷,和則兩利,鬥則兩傷。

我原來給自己起了個筆名,叫子非魚,當時我在想,我們不是別人,怎麼知道別人不快樂。時窮節乃見,如果人生是一場戲,那麼我們會扮演怎麼樣的角色,如果不是一場人生的變故,我究竟會在哪裡?也許就是大街上值守的那個人?或者是正在路上檢查的那個人?或者是寫著彙報材料的人?或者是什麼?但都不是,我只是一個社工。給我們的命題就是如何發揮專業優勢,實現專業價值。前所未有的疫情,前所未有的社會場景。對於社會機構來說,既是開展工作的機遇,同時也提出了挑戰。跟社會大事件一起前行,社會機構有著廣闊的拓展空間。

空調嗡嗡的開著,看著王彬寫著給去世父親的祝福語,竟突然也想起我的父親來。有人說我的思維跳躍,其實大千世界就是如此,那裡來的四平八穩事事如意,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社會也是一個人的群,也會有不如意的事。盡人事聽天命,似乎有些傳統,但是一次次的砥礪中,發現這些才是真真切切能夠說服自己的道理。幹好每一天,我還準備明日早晨再去小道里買點菜。

鎮平一個老朋友給我發信息說終於結束了一天的防控,終於可以歇歇了。一盒鋼絲床,一個充電器和洗漱用品。現在管控措施嚴之又嚴,原來對於外來人員一律進行自我隔離,對發熱病人進行集中隔離,鎖門並且明確村組幹部要建立生活保障措施,還要進一步排查,縣鄉村都在崗在位不敢有絲毫馬虎。那些一起參加過薩斯汶川地震的戰友們,還在不同的崗位上做著工作。最為揪心的是,宛城漢冶辦事處的金虎昨天凌晨因為疫情勞累猝死在工作崗位上,看到這個消息,很心酸,才45歲。保護好自己,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再苦再累也要好好愛護自己的身體。

等我準備休息的時候,我似乎總聽到窗外青蛙的叫聲,中原社工群裡,還有吳處長建的河南省心理援助社工志願服務群裡不斷有人加入,跟我們的社工群一樣,請一些專家授課,讓河南社工更有底氣,提高應對風險和困難的永琪和技能。外面是風雪飄搖的春天,武漢社工援助群裡熱鬧起來,湖北省蔣書記要求晚上統一部署吧發熱的病人集中隔離,通過隔離實現疫情拐點儘快的到來。南陽益博網絡服務平臺上有夥伴發來了一個武漢唱國歌的視頻,很暖也很感染人,但是後來被叫停了,據說也有感染的風險。那只有在心了默唸,給自己信心,沒有過不去的坎,也許苦難才會成就我們,也讓我們成為更好的社工。

十一單四十五,手機上收到信息——【南陽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宣傳引導組】自2020年2月4日起,全體居民“非必要,不外出”。每戶家庭每2天可指派1名家庭成員上街採購生活必需物資,其他人員非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或特殊情況外,一律不要外出。

晚安!

一線抗疫筆記‖益博社工的傍晚,正月十二(下)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一線抗疫筆記‖益博社工的傍晚,正月十二(下)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一線抗疫筆記‖益博社工的傍晚,正月十二(下)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一線抗疫筆記‖益博社工的傍晚,正月十二(下)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一線抗疫筆記‖益博社工的傍晚,正月十二(下)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一線抗疫筆記‖益博社工的傍晚,正月十二(下)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一線抗疫筆記‖益博社工的傍晚,正月十二(下)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一線抗疫筆記‖益博社工的傍晚,正月十二(下)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一線抗疫筆記‖益博社工的傍晚,正月十二(下)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