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帝國雖然把拿破崙入侵打敗了,卻為俄羅斯帶來了起義的種子

俄羅斯帝國在亞歷山大一世統治時期,為了俄羅斯帝國的利益,毅然退出了由法蘭西帝國拿破崙聯合起來的歐洲大陸國家聯盟,此聯盟旨在封鎖大英帝國,以達到臣服法蘭西帝國的目的。

亞歷山大一世的退出很快激怒了拿破崙,他馬上調集軍隊,準備糧草,聯合歐洲盟國一起出兵對俄羅斯進行報復性的打擊。雖然拿破崙率領六十多萬兵力一度把莫斯科城都佔領了,但是俄羅斯帝國的亞歷山大一世在老元帥庫圖佐夫的勸說下,堅決下令執行了焦土政策和堅壁清野策略,加上天氣等各方面的因素,最後拿破崙失敗退出俄國境時只剩下不足三萬人,俄羅斯軍隊一路直追進入了法國巴黎。

俄羅斯帝國雖然把拿破崙入侵打敗了,卻為俄羅斯帶來了起義的種子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這些進入巴黎的俄羅斯軍隊的高級將領很快佔領了巴黎,他們看到巴黎人人都可以自由活動,沒有了專制的君主制度,看到的卻是君主立憲制,民眾可以擁有自己的財物和支配自己人身權利。這些貴族體驗到法國巴黎民眾的自由和制度的先進,而深感俄羅斯的制度太落後,從而引起了俄羅斯一場起義:十二月黨人起義。1825年12月,一批俄國貴族軍官在彼得堡和烏克蘭分別發動起義。因起義發生在當年12月,所以把這批起義者稱為十二月黨人

這些出身高貴,地位顯赫的貴族子弟的軍官,為什麼放棄有著大好前程,過著豐衣足食的生活,享有貴族特權,而要去發起這樣一個與自己沒有關係的起義?為了找到真正的原因,我們還得從彼得大帝時期說起。

俄羅斯帝國雖然把拿破崙入侵打敗了,卻為俄羅斯帶來了起義的種子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彼得大帝是一位非常有政治眼光的沙皇,在他還沒有執政時就接觸到了許多西歐的進步人士,瞭解到西歐在科技、經濟、體制等領域都有非常強的實力。所以一上臺就親自帶使團出訪西歐各國,進行的一系列改革也是以西歐的為基礎展開,他的執政就是向西歐看齊。

後來的幾位沙皇也都是遵照彼得的這個政策執政,特別是葉卡捷琳娜二世,更是還沒有上臺執政就拜讀了大量有關西歐啟蒙思想家的著作,這些在十八世紀中期在西歐非常有影響力的思想風潮的書籍,在很大程度上也引起了當時俄羅斯帝國貴族子弟爭相閱讀。特別是葉卡捷琳娜進行了開明專制後,開放了書刊報社等議論自己的門戶,使得上層民眾可以接觸和了解到西歐的社會現狀,而對俄羅斯國內當時社會存在的各種落後狀況心存不滿之情。

俄羅斯帝國雖然把拿破崙入侵打敗了,卻為俄羅斯帶來了起義的種子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這些上層貴族子弟接受了西歐新思潮的影響,對俄羅斯帝國當時存在的專制制度、農奴制特別的不滿。俄羅斯帝國為了自身利益,不斷地出兵對外擴張,從葉卡捷琳娜大帝開始就不斷的有徵農奴從軍,到後來更是不斷的增加數量。每次大的改革,農奴制不但沒有得到改進,反而不斷出臺更嚴格的法律制度來管制農奴,壓榨農奴已經到了極限的地步,從而不斷地爆發農奴起義。

到了拿破崙入侵俄羅斯之時,俄軍中農奴更是佔了絕大部分,他們在那些受過西歐思想影響的貴族軍官的帶領下,為俄羅斯戰爭做出了巨大貢獻。一方面這些農奴出身的士兵與軍官一起戰鬥,也有了一定的感情,另一方面也受到這些軍官的思想影響。作為貴族軍官同樣對和自己一起出生入死的下屬有這樣的農奴枷鎖在身也非常憤怒和理解。這樣的一群人,一樣都是為這個國家出力做貢獻,而因為出身不同而在社會上相差懸殊,更激起了這群人對俄羅斯帝國現狀的極大不滿。

俄羅斯帝國雖然把拿破崙入侵打敗了,卻為俄羅斯帶來了起義的種子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拿破崙乒敗後,這些俄羅斯軍隊一路追擊到巴黎,這時他們真實地感受到了西歐國家的民主自由,這深深的刺激到他們的靈魂。以前所憧憬西歐的種種美好,就這樣活生生的呈現在他們面前,而俄羅斯國內那種種的落後又深深的刺痛他們的心靈深處。

所以這些貴族軍官從巴黎回來後,就開始密密組織了各種社團,主要是宣傳民主,旨在推翻專制制度、廢除農奴制度。這些社團都是由一群高級軍官組成,他們的發展很快,從幾個人不斷的發展成幾百人,幾千人,還有了大量的支持者,影響力也越來越大。

但是他們不斷地受到當時沙皇政府的鎮壓,通過這些鎮壓他們清醒地認識到,只有採取武裝起義才可以推翻沙皇專制制度的統治和廢除農奴制制度。亞歷山大一世去世後,他們決定在新沙皇登基前發起起義。

俄羅斯帝國雖然把拿破崙入侵打敗了,卻為俄羅斯帶來了起義的種子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在俄歷1825年12月14日(公曆12月26日),這天本來是新沙皇尼古拉一世登基之日,而一大早由一群軍官帶領的一支三千多人的起義軍很快就集合在俄羅斯帝國首都聖彼得堡的元老院廣場。他們還帶了武器,準備對新的沙皇發起起義,但是新沙皇尼古拉一世聽到消息後,馬上調集軍隊對起義軍進行了慘重的射殺和鎮壓,這就是後來被稱為十二月黨人起義。

起義最後被鎮壓了,起義人士被打死一千多人,對參與的軍官及人員有的被殺死;有的被流放到西伯利亞地區。

但是十二月黨人起義精神就像一顆在俄羅斯大地播下的種子,開始不斷的激勵著後來的人,引領著他們為推翻專制制度和廢除農奴制而奮鬥不息。後來的沙皇不得不在這些壓力下,逐漸解除了枷在農奴身上的層層剝削。隨著民眾的思想覺醒、社會的發展、工商業的發展,由列寧領導的勞苦大眾的十月革命,徹底的推翻了沙皇專制制度和廢除了深受其害的農奴制制度。

俄羅斯帝國雖然把拿破崙入侵打敗了,卻為俄羅斯帶來了起義的種子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十二月黨人的理想終於成為了現實,列寧說十二月黨人就是俄國的第一批革命家。1825年12月14日,十二月黨人起義種下的種子,到1917年10月終於結出了豐碩的果實。這顆種子在俄國得到傳播後,也深深的對世界各地產生影響,如中國的五四運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