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熙是不是最早的印象派的畫人?

郭熙是不是最早的印象派的畫人?

郭熙《早春圖》裡散發的氤氳氣象


郭熙《早春圖》寫慘淡冬山如睡後的初醒,轉為春山澹怡應笑未笑那一瞬間的印象:殘雪消融,溪流淙淙,南風輕拂,山澗萌動一種生機與活力。圖中遠山崇峻,春雲鎖腰,近丘蒼松挺然,雜樹枯枝吐芽,半山有樓閣屋宇,山澗有瀑流飛下,匯入下方江潭,右下有行人登山,心態欣然,其形十分渺小,益顯山河的壯麗瑰偉。有學者認為郭河陽是中國最早的印象派畫家,原因是表現大自然的氣節變化,四季的不同景象表現,這不僅體現在其《林泉高致》的藝術理論中,亦體現在其作品創作中,雖然是水墨為上的理念少了色彩的作用,仍然讓觀者讀到四時氣象的有別,此早春圖的景緻如其說的:“春山煙雲連綿,人欣欣。”只不過是:“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的狀態中剛剛甦醒的那個狀態,表現得十分的分明,印象派的畫家會畫同一個景緻的早、中、晚不同時節景象,郭氏作品氣魄大點,是四時的變化,但四時的變化又有早、中、晚之分,畫家對自然的觀察是入微細緻的,反映古代中原人的藝術智慧的高明與早熟。《早春圖》在整體風範上看有點迷朦的感覺,如山霧盤恆在其中,有溼潤的煙雨北山的感覺,這附合當時中原氣候的真實狀態,過去的中原尚不如今時的寒冷,有現時江南那個時節同質的煙雲變滅的感覺,不可以今時的氣候衡量古時的氣候,這樣方讀懂畫中表現的真實時節感覺。郭氏發展了李成捲雲皴為主的藝術風格,圖境中能夠喚起詩意與雲捲雲舒,衝遠淡泊的士人情懷,有一種難言的魄力。


附文:臺北學者李霖燦認為郭熙是最早的印象派的畫人,曾畫同一地點早中晚之景,實際上他的《林泉高致》的表述能夠說明這一點,一個晚照之景便各各不同,一個山景便是如笑如滴如妝如睡,如同歐洲早期印象主義畫人一般,同時又重視詩意表達,兼具後期印象主義的特質,可惜木質建築沒能保存畫跡,為一憾事也---

筆者近讀元代夏文彥 《圖繪寶鑑》,記載:“五代張洵在蜀中為僧夢休作早、午、晚景於壁間,謂之“三時山”,(唐)僖宗幸蜀見之嘆賞彌日”。以為中國畫者畫一日不同之景,若印象主義風情,當是更早在五代而非宋,若閱讀有新的發現,還得更正之。(作者:雷家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