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归来说见闻

朝鲜归来说见闻

从朝鲜旅游回来,很多朋友都要让我说说见闻。我干脆用笔把我的见闻记录下来,作为随笔,以飨众友。

朝鲜归来说见闻

到平壤的第二天,朝鲜方面的旅行社导游崔导就带我们乘了一段平壤地铁。崔导介绍说,朝鲜有世界上最深的地铁系统,最深处达地下200米,平均深度达100米。平壤有两条地铁,一条叫千里马线,一条叫革新线,总长40公里。据介绍,千里马线的复兴车站及荣光车站,拥有豪华的内饰与水晶吊灯及各种大理石。这一段线建在地下100米的深处。

朝鲜归来说见闻

我们从复兴站上车,到荣光站下车。当我从地铁入口进去,站到从地面到地下的电梯,看着“不见底”的深处,确实受到不小的震撼。乘到百米地下的站台大厅,这里的内饰和水晶吊灯富丽堂皇,光彩夺目。这确实是值得令朝鲜人自豪的伟大建筑。据介绍,朝鲜人很喜欢乘坐地铁上下班或出行,两条地铁平日里每天的乘客达40万,而逢节假日更达80万。

朝鲜归来说见闻

地铁的票价实行单一票价,只要5朝元就可以任意坐地铁了。5朝元相当于人民币三角左右。据崔导介绍,平壤的公共汽车票也是5朝元就可以任意坐了。很多单位还给员工配发地铁和公交车月票,月票是一种单位福利。

我观察了一下,平壤市内公交车很多,乘公交车的市民也很多,几乎每个站点都有人在等车,不过,等车的人都站成了队伍,上下车秩序井然。每辆公交车都乘满了人。我想,平壤市民的出行,大多是依靠公共交通的。

朝鲜归来说见闻

第二站,我们参观了朝鲜人民大学习堂。朝鲜人民大学习堂是朝鲜国家图书馆,也是朝鲜人的学习中心。

人民大学习堂由10座楼组成的10层建筑,高大而宏伟,为朝鲜式青瓦屋顶,样子如展翅腾空的群雁,屋顶上色彩淡雅的75万块青瓦,显示了朝鲜建筑的特殊风格。据介绍,人民大学习堂于1982年开馆,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定期举办朝鲜各种外语学习班、讲座等,被朝鲜人称为“社会教育中心”。人民大学习堂提供有座位5000多个,可容纳一万多人。藏书3000万卷,有600多个房间可供读者阅读书籍,设在大小10个阅览室的图书传送装置迅速把读者需要的图书传送到读者面前,17个录音室可录放译成朝语的外国书籍,读者可以借录音带学习。

朝鲜归来说见闻

崔导说,她也经常在这里参加学习,她的汉语专家也是在这里学成的。话语中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

朝鲜归来说见闻

朝鲜人有强烈的学习热情。我在图书馆里,看到前来听讲座的人络绎不绝;阅览室里坐满了人,其中有许多是年长的老人。在我临走时,在一处报刊阅读栏前,看到俩位老人,全神贯注的盯着报纸。在纸媒体正在被人们冷落的时代,朝鲜的图书馆里还有阅报的风景,实在令人感动,我是情不自禁的将他们摄入了手机。

由学习而谈到教育。崔导介绍说,朝鲜实行十二年免费义务教育制度。这种义务免费教育,不仅包括书报费,还包括学习工具、一年夏冬两套校服、每日一瓶牛奶的费用。崔导有点得意的说,朝鲜孩子和家长不懂“学费”的概念。朝鲜学生学习也轻松,每天只上半天课,下午都是活动,是根据学生兴趣爱好自主参加学校或校外活动,如人民大学习堂的讲座等。

朝鲜归来说见闻

由教育的免费又谈到了其他。崔导说,朝鲜人的看病也是免费的。朝鲜每个人有专门的医生,一个社区医生联系一批市民,平时医生负责进行健康教育,市民生病了,医生根据病情处理,需送医院的,根据病情送不同的医院,所有治疗都是免费的。

朝鲜归来说见闻

朝鲜人的住房是政府分配的。崔导介绍,政府根据每个家庭的人数确定分房的类型。年轻人的婚房,由男方的家长向政府提出申请,政府相关部门核实后分配。近年来,国家实施科技与经济发展战略,政府对人才推出了住房激励政策,在平壤,专门辟建了未来科学家社区。崔导还专门带我们参观了“未来科学家大街”,这里高楼林立,充满现代和科技气息,这些高层建筑是分配给人才的住房。我顺便问了一下,这些分配给科学人才的住房面积,崔导说150到200平方米不等。

朝鲜归来说见闻

那天,我们还参观了平壤69中学。这是一所规模较大的中学,有两千多学生。我们观摩了该校学生的艺术表演,从表演中我们领略了朝鲜民族的能歌善舞和孩子们健康快乐的精神面貌。

朝鲜归来说见闻

在69中学,我想到了升学的问题。崔导介绍说,朝鲜学生升学时,如升中学或大学,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成绩选择五所学校,再由学校根据综合情况进行分配。崔导还介绍到了就业,学生毕业后的就业也是这样,自己可以报名,最后由国家根据个人实际能力统一分配。崔导说,她就是因为汉语较好就分配到国际旅行社来,专门接待中国游客。

旅途之中,我们的同行寻问朝鲜的物价,崔导的脸上满是疑惑,她说她真说不出来。原来,朝鲜人的生活资料,全是政府计划供给的,所有的生活必需品,都是凭证领取即可。比如大米,每家的大米凭证一月两次到供应处去领取。要收的钱很少。朝鲜有市场,“市场是计划的补充”,崔导说,朝鲜人很少去。

朝鲜归来说见闻

崔导告诉我们,在平壤生活是安全的,平壤没有小偷,没有乞丐。我观察,在平壤,城市的环境干净整洁,交通有序,行人有范。路口有交警,但不很多。公共场所严禁吸烟,确实也没见到乱扔烟头的。

朝鲜归来说见闻

在平壤期间,我还看到了十分温馨甜蜜的情景。那日天气晴好,大概也是好日子,很多新人穿着朝鲜民族服饰在拍婚纱照。无论在金正日广场,还是在主体思想塔下,或是在市民广场,都可见到拍婚纱照的朝鲜青年。最让我感动的是在战争胜利纪念馆,我看到一对又一对的新人手捧鲜花,献在英雄雕像下,并向英雄三鞠躬,这种很具仪式感的“表达”,是对英雄的崇拜和敬意!

朝鲜归来说见闻

我们这次朝鲜之旅,三天两夜,实际上前后两天都在火车上,只有其中一天,这一天实际就是“平壤之旅”。我的这则随笔,记录的只是我所看到的和听到的,我相信我看到的和听到的是真实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