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怪象:未過十五,開始斷糧斷菜,農村老人:這也算是過年?

讀者朋友們大家好,這裡是《笑對農哥》欄目每日為大家分享的最新三農資訊與故事,如果喜歡農村話題的朋友可以點擊上方關注,今日話題:農村怪象:未過十五,開始斷糧斷菜,農村老人:這也算是過年?

農村怪象:未過十五,開始斷糧斷菜,農村老人:這也算是過年?

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農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新農村生活中,不再看到以往的落後生活水平,談不上個個豪車樓房,但買車和住樓房,也為常態。無疑,農民的生活開始多元化。不再侷限於住房不方便,出行難,購物難。農民感慨,在農村生活也可以享受到城市的便利,我們的生活還真的是越來越好了。

農村怪象:未過十五,開始斷糧斷菜,農村老人:這也算是過年?

國家側重於對農村的政策扶持,農民的生活舉世曙目,農村老人看到現今數不盡智能化的科技產品,也驚奇感嘆現今的美好生活。提倡新風氣,抵制惡習俗是眾多農民響應並支持的事情,而農村老人不解,為啥年間農村的80,90後不再多具備年貨,食品。正月十五未過,農村80,90後出現許多斷糧,斷菜的事情。當然,並不是當父母害怕子女去家中享用年間食品。

對於過去的老人,經歷過舊社會,遇過鬧饑荒。在農村老人眼中。過年應當多具備些年貨,美食。在農村,正月初一到十五,都可以去親戚家拜年。由於隨糧食價格難以滿足農民的生活,農民出門打工成為常象,所以只有不過十五,都會感覺有年味,可走親戚。

農村怪象:未過十五,開始斷糧斷菜,農村老人:這也算是過年?

首先:農村的80.90後認為,過年不需要多備年貨。由於輩分在農村比較偏小,拜年期間,農村又留客在家吃飯的習俗。常言道,親戚,越走才會越親。熟人,只有在一起享受過熟食的人才可以稱為熟人。農村的80.90後留在親戚家吃飯,不僅僅可以促進感情,還可以享受到家鄉的美食。農村年間雞,鴨,魚,肉。做法不一。以魚為例,南方地區農村習慣以煮,炸,而北方一些農村習慣做酥魚,經過大火加小火慢慢靠燉。所以農村80.90後認為,沒有必要多備年貨。

農村怪象:未過十五,開始斷糧斷菜,農村老人:這也算是過年?

再者:農村80.90後認為,農村的購物也比較方便。除可以去實貨店購買,網絡購貨習以為常。隨著村村通網,通電,農村的路面的硬化,過完年可以隨心購買到食品。而以往農村老人都有多備年貨的習俗,殊不知,饅頭髮黴了,餃子餡發酸了,畢竟冰箱存蓄空間有限。而農村銷售地點,除引進新鮮的產品外,還會做肉類,蔬菜,儲存的相關工作,確保農民的身心健康。以自身的服務贏取消費者的熱情。

農村怪象:未過十五,開始斷糧斷菜,農村老人:這也算是過年?

最後:農村80.90後不願意浪費年前的時間。農村成家80,90後事情過多,以製作農村的酥魚為例,需要挑選魚的品質,把魚洗乾淨晾曬,選用大量飼料,蔬菜,大火後,又需小火經過12小時,甚至更久的時間燉魚。以做到魚鮮,賦有蔬菜營養。農村的80,90後,多則創業期,或在外打工。年間除幹些家庭瑣事外,還需要照看孩子。而市面中廠家製作的產品,除質量可以保證外還不失美味的流失。所以農村的80.90後寧願到時候買些產品享用,都不願意浪費自己製作的時間。

農村怪象:未過十五,開始斷糧斷菜,農村老人:這也算是過年?

結語:農村老人不懂為啥未過15農村的80.90後家中缺糧缺菜,生活條件的提高,農村平常吃的饅頭不靠自己蒸了,因為市面的饅頭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無可厚非,農民的生活真的提高了。真正地享受到了新時代發展帶來的成果。

看完{農村怪象:未過十五,開始斷糧斷菜,農村老人:這也算是過年?}你們有什麼不同的看法?想法?歡迎大家在下面留言,分享,與交流。如喜愛更多農村的話題,加關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