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学习?

曾经有人采访过人工智能领域的10来位专家,未来人工智能会取代多少人类工作。各个专家的估计有一定的差别。但共识是:在未来10~20年时间之间,随着机器学习快速发展,人工智能会在各个领域大面积使用,目前的重复性劳作、简单的脑力和体力劳动,未来交给人工智能去做的可能性很大。按照目前的技术趋势看,初级和中级白领工作最容易被取代。

底层劳动力只有工厂工人容易被取代,服务业底层劳动力反而很难被取代。因为机器人的灵活性不如人,非标准工作环境会让机器人无所适从。

但是相对而言,很多白领工作因为工作环境简单、工作内容重复、基本上是与数据和文档打交道的工作,很适合人工智能去做。可以说未来只要是标准化重复性工作,多数都可以交给人工智能来做。面对这样不可阻挡的趋势,我们该怎样让自己和孩子做好准备呢?

人工智能时代,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学习?

未来需要什么样的能力?

与人工智能相处的能力

第一种能力是围绕人工智能发展产生出了需求。这一个领域要求人能理解人工智能、改进或发展人工智能,或者至少能够与人工智能工具和谐相处,并利用工具做事,正如今天我们可以借助移动互联网发展自己的事业版图。

与智能世界相处,基础思维能力仍然是重要的,今天孩子的学习环境中,从小打下语文和数学基础是很好的设置。智能时代知识技术更新很快,需要的是不断自我学习的能力,让自身更新的速度与时代匹配,而自我学习能力,最需要的是良好的自主阅读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自我反思能力。

人工智能时代,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学习?

与人相处的能力

第2种能力是人际沟通领域的需求。即使人工智能进一步大力发展,他们理解人类世界和人类心思仍然有较多差距,因而不可能完全替代人际沟通。尤其人工智能接管大量基础单一型工作之后,人与人沟通会是需求更广的领域,剩下的绝大数职位和需求可能都集中在需要人与人大量沟通协作的板块儿。标准化工作都容易被机器自动化。而非标准化工作,一般都意味着大量不确定性,需要不断磨合、团队协作、沟通、修改、随机应变、相互妥协。未来在情感关怀和与陪护、人的社交娱乐方面,也会有更多基于人心灵沟通的需求。

人工智能时代,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学习?

超越人工智能的能力

第3种能力是我们自己更为看重的,未来更需求的关键性能力。也就是做那些人工智能难以做好的事情,给人工智能指引方向,什么是人工智能做不到的能力?核心中的核心是两条:大局观(世界观)和创造力。

世界观是常识的升级,是我们对世界的全景认知。世界观让我们有跨专业的创新能力,我们能够从物理和生物的结合中做出蛋白质组学,能把音乐领域理论带入建筑设计,能将政治、经济知识与生活场景应对,最终以波普艺术的方式呈现出产品。构建知识的全景舞台,让多学科门类的知识搭配组合,创建更有意义的事物,这是目前的人工智能难以跨越的一步。

创造力是生成有意义的新事物的能力,真正的创造力要么是对问题的深刻洞察,提出与众不同的全新的解决方案,或是对想象的极大拓展,让奇思妙想转化为可实现的全新作品,或是对人性的复杂领悟,把人心不可表述的感触转化为可表达的感人艺术,没有深刻的理解和敏锐的感受,就没有真正的创造力。

人工智能时代,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学习?

未来该如何教育和学习?

情感联结

情感联结是人类特有的依恋,学习让人将依恋对象变为心理意象,他们输入的信息权重会特别大,情感加持是人类学习特有的本领,缺少情感联结的学习很难入心。一岁之前是建立安全依恋关系的重要时段,12个月的时候的安全依恋测试就已经对成年后的行为有一定的预测能力,人工智能时代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思想将是重要的能力需求,而理解他人的能力也需要亲子情感联结作为基础。

人工智能时代,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学习?

基础抽象思维

人工智能能做到符号与符号的连接,而人类能做到真实世界与符号连接。这种能力就是抽象思维,且不说未来我们能不能教人工智能学会理解真实世界。只说另一方面,我们如何让人类的孩子理解真实世界与符号对应,对于人类智能发展十分关键。人类的知识,建立于各种真实感觉到符号之间的对应,人类的学习,重要的是对符号系统的基础理解。

人工智能时代,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学习?

世界观建立

孩子与人工智能相比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孩子的常识系统。常识系统,源于大脑综合加工信息的能力,对尝试系统的升级就是对世界的常识认知,也就是世界观对世界的综合理解能力,需要有系统视角的通识教育,重要的不是记忆所有学科领域的知识碎片,而是知道如何安放和调取这些知识,这就需要有层次、有关联的知识体系,人工智能能记忆所有的碎片,但是难以组合成有意义的图景和故事,遇到事情也缺少如何调用。世界观,不是知识库,而是从高处看待知识的视角。

人工智能时代,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学习?

创造力发展

未来人与人工智能相比最大的竞争优势莫过于创造力,包括对知识的创造性理解和对知识的创造性应用。对知识体系的创造性理解是所有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环,创造性理解的意思是敢于对知识进行质疑,重组搭配和延展。敢于挑战重建现有知识,敢于灵活运用知识去分析,去解决问题。知识是孩子的乐高积木,他们可以充分信赖自己运用的知识的能力,用知识搭建出头脑中最鲜活的花园,而不只是猜测老师想让自己如何安装知识。对“唯一正确性”的过度的强调,对循规蹈矩的过度认可,对错误探索的过度批评,才是压抑孩子创造力的最大阻碍。

人工智能时代,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学习?

​我们要把人类认知发展中最独特宝贵的优势发挥到最大。综合学习各个领域,以创造性思考为学习引导。人类相比人工智能而言仍然有许多优势,有许多未解的秘密,我对人类的潜力充满信心,对孩子充满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