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有人上古時期吃過龍,第二天就死了,後人嘲諷上千年

《山海經》是古代的一本奇書,書中所記神靈四百五十多個,個個奇形怪狀,神通廣大。在《山海經》中有一個離奇記載,歷史上

曾有人以龍為食,卻被嘲諷了千年,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山海經》:有人上古時期吃過龍,第二天就死了,後人嘲諷上千年

相傳孔甲在黃河和漢水中抓獲了雌雄兩條龍,但是卻無人能養,堯的本家陶唐氏有個後代叫劉累,劉累也是劉姓的始祖

他曾經在豢龍氏那裡學習過馴服龍的本領,於是孔甲就將其招來,併為這兩條龍建造了兩個大池。劉累餵養龍非常有耐心,龍在他的餵養之下非常健康且體大力強,孔甲非常高興,於是就將其封為"御龍氏"

《山海經》:有人上古時期吃過龍,第二天就死了,後人嘲諷上千年

但是龍這種神物是非常難養的,劉累雖然專業,但是也難免有失誤。一段時間過去後,雌龍突然死去,劉累心生惶恐

於是偷偷將這條龍剁成肉醬,煮了給孔甲吃,孔甲吃後讚不絕口。幾天之後孔甲竟然還要吃,劉累不可能殺了活龍,於是他害怕地逃跑了,逃到了現如今的河南魯山縣

《山海經》:有人上古時期吃過龍,第二天就死了,後人嘲諷上千年

劉累逃走之後,孔甲大怒,命令三百武士前去養龍池捉龍,殺了吃肉,但是在武士放乾池水之後,龍翻身一搖,將三百武士,皆捲入池中。霎時間,天昏地暗,大雨滂沱,龍騰雲而去。

《山海經》:有人上古時期吃過龍,第二天就死了,後人嘲諷上千年

三百武士,可憐死於非命。帝都亦滂沱大雨,雷電三日方息,漂去民房無數,平地水深丈餘。孔甲得知此事之後,非常吃驚,從此

大病不起,旬日而崩,在位三十一年,壽六十歲。

《山海經》:有人上古時期吃過龍,第二天就死了,後人嘲諷上千年

而劉累所養的龍,是上古時期存在的巨型水獸,也有可能是真龍存在。因為在當時的自然環境,人類活動的範圍還很小,從另外一些古籍中,我們也能看到很多關於龍和怪獸的描述

,我們也能有理由相信,龍在上古時期或許真實存在,只不過有很多被馴化,用以駕車負重戰爭。

《山海經》:有人上古時期吃過龍,第二天就死了,後人嘲諷上千年

這也是為何在劉累時期會有"豢龍氏""御龍官"的原因,而孔甲因為貪戀龍肉的味道,而忘掉了養龍以祈求國家祥瑞、風調雨順的初衷,做了一個貪圖享受的君王,甚至被載入了史冊,遭遇了千古嘲諷,被世人

嘲諷了上千年

《山海經》:有人上古時期吃過龍,第二天就死了,後人嘲諷上千年

也有很多網友猜測,這記載的可能真的是上古歷史,只是時間太過久遠,而那時人們也有很多事情有誇張嫌疑,所以才還有現在所謂的神話。

《山海經》:有人上古時期吃過龍,第二天就死了,後人嘲諷上千年

雖然《山海經》的真實性,以現在的科技想證明還是有些難的,畢竟年代太過久遠。但不可否認的是,《山海經》是一本包羅萬象的書,是非常值得我們研究的。

一代文豪魯迅先生在我們讀到的《百草堂與三味書屋》這篇文章中,也提到了《山海經》,被收錄我們的語文課本中。

《山海經》:有人上古時期吃過龍,第二天就死了,後人嘲諷上千年

在文中,魯迅先生寫到的“長媽媽”就買過一本,就是在這本書裡面,魯迅先生知道了"九頭的蛇、一腳的牛、袋子似的帝江和執干鏚而舞的刑天",雖然聽起來有些荒誕,但是卻給魯迅帶來了極大的好奇心和無窮的想象力,讓他終生難忘。

想仔細研究的朋友可以來一套,追索其來龍去脈,或許你就能出其不意的解開了其中的秘密,破解了這個史前文明的千古難題呢。

《山海經》:有人上古時期吃過龍,第二天就死了,後人嘲諷上千年

不過可能很多人比較擔心山海經是文言文,自己看不懂,那這裡給大家推薦一本全注全釋的白話文版本的《山海經》。

全書一共6本,是全注全譯白話版本,內容通俗易懂,包裝也精美,而且還配有插畫,可以增加閱讀時的樂趣。不僅可以自己讀,也可以給孩子看,勾起他們學習的興趣,從而拓寬視野。

《山海經》:有人上古時期吃過龍,第二天就死了,後人嘲諷上千年

整整6部經典,只需要98塊錢算下來一本才16塊多,也就是一頓飯錢,但是卻可以給自己帶來很多趣味知識。

開卷有益,此卷更甚!

僅需不到100元,您將獲得的,是一整個神秘的上古世界!

請上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