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流水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焦家店人

2020-01-29 閱讀 1492

關注

歷時近一年,萊陽市政協編纂、四川美術出版社出版的《萊陽曆代書畫選》終於問世。翻撿一年來的微信相冊,幾行零星的文字尚存,幾幅原創的照片也在,於是輯為美篇,圖書編纂的印跡便依稀可循。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2019.3.11

國務院原副總理李嵐清,古稀之年,自學篆刻,但定了一個規矩:只刻閒章,不治名印。我的理解:他玩藝術但不為別人服務,換言之,他是有身份的人,普通人也用不起他鐫刻的印章呵。由此,聯想到萊陽畫家趙擢彤,一般人可以支使他畫畫嗎?他多年秉權,曾先後任過五個縣的縣令。他需要給一般人畫畫嗎?他會為普通人畫畫嗎?當然不會。以為七品縣令是芝麻官,那是小民百姓的調侃,君不聞“破家的知府、滅門的縣令”嗎?今人不易理解古代縣令的辣害,當然也不易領略他的書畫藝術了。近三十年來,萊陽曆史上的古舊書畫作品過眼無數,而趙擢彤的畫藝雖多有著錄,可是畫作極其罕見,於我僅僅是第二次相見。物以稀為貴。這幅八尺山水長卷,筆意超邁,意境深遠,今日得見,緣分不淺呵。——多承諸友相助,搜求海量素材,政協文史委今年組織編撰《萊陽書畫》精品圖冊,就此拉開了帷幕......

(通過紙質媒介,傳播書畫珍品,讓更多的普通人享受到,在古代只有達官貴人才能享受到的高雅藝術,是編撰《萊陽書畫》的原始衝動。)

趙擢彤山水長卷(東方藝術館藏)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趙擢彤墨竹(敦睦堂藏)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2019.4.2

為編撰《萊陽書畫》冊而蒐集資料,萊陽曆史文化研究會一行數人,赴萊西市博物館、崔子範美術館實地交流、學習、拍照,得到最優化的參觀待遇,真心覺得至今兩萊仍是一家親!

萊西市博物館藏牧南山人《雙贏圖》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萊西市博物館藏張銑熙對聯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萊西崔子範美術館藏崔氏1961年畫作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萊西崔子範美術館藏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萊西崔子範美術館藏《三秋》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萊西崔子範美術館藏《艱苦歲月》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萊西崔子範美術館藏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鍾藝齋藏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2019.4.4

《萊陽書畫》冊的編纂,不去萊西博物館不行,不去崔子範美術館不行,不去萊西古玩大伽李彥卿先生的昌藝書畫社行嗎?自然也不行。

暮春三月,晚風和暢。

點點彤花,青青柳楊。

大沽河畔,上海路旁。

李氏華府,巍峨堂皇。

三五同人,驅車來訪。

主人大雅,品藝話藏。

五道二姜,南孫北王。

展公石公,荔浦荔裳。

翰墨風流,昌陽無疆。

拍照著錄,傳之八方。

念此重任,誠恐誠惶。

夜半東返,洙水湯湯。

心曲一支,悠悠揚揚。

蘇子丹指畫(萊西昌藝書畫社藏)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王垿六屏(萊西昌藝書畫社藏)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2019.4.12

4月12日13時30分。

南關社區昌山路南攝影棚。

因編撰《萊陽書畫》,而拍攝博雅軒的一批珍貴藏品,故邀高人而畢集。一刻不停地工作,至17時許,拍攝作品百餘幅,圖片空間累計達到12G。我忙中偷閒,囫圇咔嚓幾下,進入鏡頭的書畫都是局部,進入鏡頭的人物,都是主角,從左至右依次為:朱彥慧、李國喜、徐本傑、宋玉國、劉為群。當然還包括未進入鏡頭的幕後總策劃蓋新章局長、丁信忠主任等,他們是為萊陽曆史文化的傳承,而默默奉獻的人兒。讓微信記住這難忘的瞬間,讓歷史記住這一群無私奉獻讓我感佩的家鄉人吧!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博雅軒藏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博雅軒藏王景崧巨幅大作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博雅軒藏虎皮宣對聯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博雅軒藏王景崧另類書風大中堂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博雅軒藏王蘭升大中堂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博雅軒藏唐綬亭山水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2019.5.20

《萊陽曆代書畫選》採編工作正在緊張而有序地進行中,地點:萊陽市博物館,這裡是萊陽曆代經典書畫作品收藏的無與倫比的美麗殿堂。5月17日上午10時許,正在拍攝著名書法家王垿的代表作大中堂“五湖三島在胸中”。燈光兼拍照:萊陽攝影家協會原會長劉為群。參與服務人員:徐本傑、趙松枝、李琢之、鄭博陽及博物館工作人員數名。本次活動策劃:地方文化研究會長丁信忠、司法局長蓋新章、博物館長張紹文。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萊陽市博物館藏王垿代表作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萊陽市博物館藏王垿名作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王垿對聯(魯東大學膠東清代書畫館藏)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王垿自題肖像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王垿精楷(東方藝術館藏)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萊陽市博物館藏悔道人指畫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萊陽市博物館藏張允掄橫幅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萊陽市博物館藏吳懋修對聯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萊陽市博物館藏王景崧《擬董香光大意》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萊陽市博物館藏王文祥《桃花流水》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萊陽市博物館藏馮憑《馬蹄蓮》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萊陽市博物館藏修軍《春滿人間》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2019.5.26

又見題寫“蜆河公園”的萊邑書法家於君葆先生,及其書畫新作。書畫家,畢竟要靠書畫作品本身說話。他,是萊陽當代書畫翹楚,毋容置疑。我,作如是觀。

於君葆教授,出身於世代書香門第,深諳萊陽地方文化。這次從哈爾濱師大回鄉,熱心為《萊陽文史》第2輯提供優質文稿數萬字;為《萊陽曆代書畫選》提供傳家寶照片數十幀,計有曾祖於雲峰、祖輩於元瑞、於元珍以及王垿、劉石泉、劉廷璐等人的精品力作,均極其罕見,彌足珍貴。自然,其中不乏存世孤品。

腕下有鬼,迥異當代袞袞諸公;

筆頭生花,再續吾邑煌煌書史。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於雲峰(君葆曾祖父)題簽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於元瑞(君葆叔祖)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於元珍(君葆叔祖)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於元珍(君葆叔祖)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於君葆藏劉廷璐山水(平生初見璐畫)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劉廷璐子劉瞻五冊頁(喬先生藏)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劉瞻五冊頁(喬先生藏)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於君葆所藏王景崧中堂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於君葆所藏(以此為垿之典型書風)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2019、6、1

收藏之價值與意義,是個大話題,一言難盡。但是,收藏之樂樂無邊,眾樂總比獨樂強,基本成為當代社會各界收藏者的共識。故而,藏家踴躍參與,不遺餘力地提供萊陽曆代書畫家的作品,當然,也包括那些平日裡秘而不宣的珍品、孤品和極品。這樣,編纂的工作量無形中大大增加了,無疑,也為挑選作品入書帶來了極大的迴旋餘地。語云,觀書到老眼如月,得句驚人胸有珠。此刻,圖書編纂成功與否,關鍵取決於編者的見識和眼界,這個問題已經明晃晃地擺在了編者們的面前。

萊陽當地藏而不露的古字畫私人藏家,大抵是不計其數了。在徵集書畫作品過程中,東方藝術館貢獻最多,姜氏敦睦堂、七星美術館和博雅軒等私人藏家提供作品亦不少。

東方藝術館藏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周繭園論書(東方藝術館藏)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東方藝術館藏王蘭升六屏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東方藝術館藏王蘭升六屏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王蘭升大中堂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鄒伯衡月季(東方藝術館藏)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宋新濤花鳥(東方藝術館藏)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東方藝術館藏蘇子餘指畫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敦睦堂藏(平生初見昣作)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萊陽名師董築之(敦睦堂藏)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七星美術館藏王文祥最美四屏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七星美術館藏王文祥最美四屏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東方藝術館藏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東方藝術館藏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七星美術館藏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鍾藝齋藏唵道人六尺四屏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唵道人六尺四屏局部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七星美術館藏王景崧精品花鳥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王景崧之父王秋航對聯(敦睦堂藏)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博雅軒藏王景崧魏楷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尉致平行書(敦睦堂藏)不輸王半啞,惟因時間倉促未及入書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東方藝術館藏王文祥精品《封侯圖》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東方藝術館藏鄒伯衡精品《蒼松圖》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東方藝術館藏孫天牧山水稿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博雅軒藏鄒伯衡精品四聯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博雅軒藏鄒伯衡精品四聯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孫先生舊藏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李雪皋是畫家,更是收藏大家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敦睦堂藏師瞻道人小品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博雅軒藏周繭園人物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東方藝術館藏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2019.6.12

昌陽風流今尚存,徵稿今日到君門。

《萊陽曆代書畫選》第二輪組稿之際,應邀造訪以擅長畫馬著稱的萊山區美協周殿平主席,豪宅補壁,竟無馬匹,所見多小雞、小鳥、小貓之類也。

周殿平藏毛伯石人物畫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於周殿平家所見小動物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悔道人佳作(東方藝術館藏)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宋弘睿(宋汲父親)書法小品(東方藝術館藏)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馮憑佳作(東方藝術館藏)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罕見的王蘭升小楷(呂先生珍藏)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2019.9.11

工作日誌一則

近日,在萊陽西南鄉搜尋和拍攝書畫作品時,意外發現了宋海秋的一副對聯。

宋海秋何許人也?他是萊陽著名的紅色人物,是宋海艇發展的萊陽第一批共產黨員(共八人),入黨後積極投身革命,在石龍溝村發動成立了煙臺市第一個農村黨支部。

古人說,見字如面。這一副對聯,極可能是他的存世孤品,仔細拜讀,激動不已,進而欣喜若狂。拍照之後,乃求證於在萊陽紅辦時結識的老朋友、萊陽農學院退休教師、宋海秋的次子宋化南,方得知萊陽第一個共產黨員宋海艇(原名濤)與宋海秋(原名波)雖然同是萬第水口村,但不是同一家族,更不是坊間誤傳的什麼親兄親弟關係了。

至於宋海秋的書法情況,宋化南卻是一無所知,復徵詢於其兄宋景南。

年逾八旬的宋景南老人回憶說,宋海秋小時候很調皮,在父親的督教下寫對聯,寫不好就會挨板子,所以大人不在時嗖嗖地快寫(笑)。後來他曾給霞坊村宋氏家廟題字,城陽完小老師的運動服汗衫上所印的“鐘聲”二字,也是出自他手。

聽了這番介紹,心中跟明鏡似的,新發現的這幅宋海秋對聯,斷然入編《萊陽曆代書畫選》。

常態化的夜間工作場景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長夜漫漫,無心睡眠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此聯填補了萊陽紅色文化研究的空白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2019.11.15

糾結中(工作日誌一則)

《萊陽曆代書畫選》一書的“序言”中有句:“萊陽最傑出的人物畫家崔子忠,在中國美術史上是一顆璀璨奪目的巨星,與浙江陳老蓮並稱南陳北崔。”出版社的責任編輯,第一次審稿時,即動議將“巨星”改為“明珠” ,這算咋回事呢?把人比喻成明珠,聞所未聞,而把人比成星星,絕非無稽。人與星星、星座的對應關係自古有之,而今在日常用語中還是沿襲成說,如文曲星下凡、我是大明星、體育明星、藝壇新星,甚至還有罵人的掃帚星、喪門星……等等。於是不做更改,原樣返回了出版社。不料昨天責任編輯的修改指示又發過來了,一仍其舊。我那個糾結啊,腸一日而九回!依指示改,違心不說,出書後,必然貽笑大方;不改吧,違命不說,審稿不會通過。看來,責任編輯是下定決心與我們較真到底了!為了兩全,試迂迴改之如下:“萊陽最傑出的人物畫家崔子忠,傳世之作並不多,至今仍無愧為中國美術史上的一顆顆光彩奪目的明珠,他與浙江諸暨的陳老蓮並稱南陳北崔。”且將畫作擬明珠,但願過關不糾結。好運隨我,我屬摩羯座。

(在朋友圈廣泛徵求意見後最終定稿:萊陽最傑出的人物畫家崔子忠,容辭質茂,畫亦追古,尤擅戰筆水紋描,非唐非宋,別開生面。他的傳世之作並不多,至今仍無愧為中國美術史上的一顆顆熠熠生輝的明珠,他與浙江諸暨的陳老蓮齊名,世稱“南陳北崔”。)

(另:本書封面選用崔子忠《藏雲圖》局部。崔子忠,字道毌guan,號青蚓。封底選用宋琬信札手跡。)

修改中的封面設計之一瞥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出版社已確認封面併發送手寫體社名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出版社之修改意見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序言(定稿)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序言(定稿)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2019.12.10

今天一大早,蓬萊潮水的朋友發來微信圖片,圖片上的“朝霞送福”是袁經道老先生的書法遺蹟。可惜 《萊陽曆代書畫選》徵集工作早已結束,而且早已定稿,因而不得入編。在此之前,編纂人員多次聯繫袁老之子袁承光(現蓬萊書協主席),均未遂願。作為萊陽書法史上一個不可或缺的人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袁老是萊陽地委的一枝筆,在萊陽專署文教科供事期間,曾先後題寫過“萊陽通訊”和“萊陽影院”等,以精妙絕倫的藝術創作帶動一大批萊陽學人研習何紹基書法,可謂影響深遠。如此人物之書法原作,竟然無從查找,一幅未見,從而不得入書立傳,豈不憾哉!

袁經道晚年手跡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袁經道所題“萊陽影院”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袁經道所題“萊陽通訊”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2019.12.18

閱讀與寫作一樣,都是很私人的事,經常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因此編輯是一種冒險的職業,它不但暴露了你的喜好,同時也押上你的全部人品、文品和才華。幸而,編者們已在一起,摸爬滾打,同行多年!——《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任務業已完成,那可以喘口長氣了嗎?

我想起了去年編譯《宋琬詩文選》之後恣意杜撰的長短句《一剪梅.思閒作》:

編述文史劇可憐,朝也伏案,暮也伏案。

愁中難解好詩篇,直譯茫然,意譯茫然。

走進荔裳佳山川,安雅堂前,二鄉亭前。

編輯何日得賦閒,說是今年,又是明年。

明年在向編者們招手。明年的任務已然確定:編撰《萊陽科舉文化》,出刊《萊陽文史》第三輯。編者們一直在路上……

2018年編譯的《宋琬詩文選》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萊陽文史》(第一輯)2019年獲山東省文史書刊評比二等獎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萊陽文史》(第二輯)目錄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2019年12月18日日籤

《萊陽曆代書畫選》編纂隨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