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孟海談明末清初四書家,值得收藏


沙孟海談明末清初四書家,值得收藏

沙孟海(1900年--1992年)

沙孟海,名文若,字孟海,浙江鄞縣人,二十世紀書壇泰斗。

出生於名醫書香之家,幼承庭訓,早習篆刻,曾就讀於慈溪錦堂學校,畢業於浙東第四師範學校。1922年,沙孟海到上海擔任家庭教師期間,有幸接觸令他十分仰慕的康有為、吳昌碩等大師,對以後沙孟海的書法和篆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925年他任教商務印書館圖文函授社,其間,從馮君木,陳屺懷學古文學,使他學藝大進。章太炎主辦的《華國月刊》,多次刊載他的金石文字。曾任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常務委員、浙江省博物館名譽館長、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浙江省書法家協會主席、西泠印社社長、西泠書畫院院長、浙江考古學會名譽會長等職。其書法遠宗漢魏,近取宋明,於鍾繇、王羲之、歐陽詢、顏真卿、蘇軾、黃庭堅諸家,用力最勤,且能化古融今,形成自己;獨特書風。兼擅篆、隸、行、草、楷諸書,所作榜書大字,雄渾剛健,氣勢磅礴。沙氏學問淵博,於語言文字、文史、考古、書法、篆刻等均深有研究。

沙孟海談明末清初四書家,值得收藏

在2019年保利春拍中,沙孟海此作品105.8萬成交


沙孟海談明末清初四書家,值得收藏

董其昌(1555-1636)

董其昌晚年還值著崇禎的時代,當崇禎元年,他已有七十四歲了(後九年卒)。他的字是遠法李邕,近學米芾的。明末書家邢侗、張瑞圖、董其昌、米萬鍾並稱。他的造就本也了不異人,可是他後運好,作品為清康熙帝所酷愛,一時臣下,如蓬從風。自來評董字的,大抵言過其實。梁巘說他“晚年臨唐碑大佳,然大碑版筆力怯弱。”,這話比較公允些。最說得恰當的是康有為《書鏡》:香光俊骨逸韻,有足多者。然侷促如轅下駒,蹇怯如三日新婦。以之代統,僅能如晉元宋高之偏安江左,不失舊物而已。

沙孟海談明末清初四書家,值得收藏

在佳士得2012年春拍中,董其昌此作品4697萬成交


明季書學極盛,除祝允明、文澂明年輩較早,非本篇所能說及的外,餘如張瑞圖、孫克弘等,並不在董其昌下。至於把董其昌去比黃道周、王鐸,那更是“如嫫對西子”了。藝術的真價值是一個問題,作者名望的大小又是一個問題,本不能相提並論的。

沙孟海談明末清初四書家,值得收藏

王鐸(1592年--1652年)

王鐸,一生吃著二王法帖,天分又高,功力又深,結果居然能夠得其正傳,矯正趙孟頫、董其昌的末流之失,在於明季,可說是書學界的“中興之主”了。他的作品固然流傳很多,我們只要翻開他那部《擬山園帖》就可以概見他這副優越的本領。歷來論藝事的,並注重到作者的品格,王鐸是明朝的閣臣,失身於清朝的,只這一個原因,已足減低他的作品的價值好幾成。隨後還有人刊行《明季十五完人手札》,那部《擬山園帖》,怎不要對之汗顏呢?所以我說,假使他也跟著這十五人中的幾人同時上了斷頭臺(其實這十五人中有幾個是不曾研究過書學的),他的聲價,自然還要更隆重些。

沙孟海談明末清初四書家,值得收藏

在嘉德2016年春拍中,此王鐸作品2587萬成交


沙孟海談明末清初四書家,值得收藏

黃道周(1585年 --1646年 )

黃道周,明季書家,可以奪王鐸之席的,只有黃道周。黃道周學問品格,皆第一流。他對於書法,要在二王以外另闢一條路徑出來。他大約看厭了千餘年來陳陳相因的字體,所以會發這個弘願。我們看了鄭枃的《書法流傳圖》,便見到羊欣、王僧虔以下的歷代許多書家都是王羲之一本相傳的。王羲之的字,直接受自衛家,間接是學鍾繇的,圖中對於鍾繇系下,除卻他的兒子和外甥外,更沒有嫡傳的人。黃道周便大膽地去遠師鍾繇,再參入索靖的草法。波磔多,停蓄少;方筆多,圓筆少。所以他的真書,如斷崖峭壁,土花斑駁;他的草書,如急湍下流,被咽危石。前此書家,怕沒有這個奇景罷。

沙孟海談明末清初四書家,值得收藏

在保利2012年秋拍中,此黃道周作品862萬成交

沙孟海談明末清初四書家,值得收藏

倪元璐(1594年-1644年)

他和黃道周同時,而且道同志合,很交好的。明亡時,他們都殉國而死。他們平素為學,崇尚節概,嚴正之氣,流露於行間字裡,和趙孟頫、王鐸一輩子,自然兩樣。倪元璐的字,用筆和黃道周方法相同,比較的有鋒稜,有色澤。他們都會寫字,也都會寫畫。黃道周字的功力較深,畫的功力少些;倪元璐剛反一個面,所以倪字沒有像黃字那樣規模之大。

倪元璐、黃道周、王鐸三人,天啟二年進士同年。他們在京裡,相約學書,都很要好,後來便分做兩路了。最稀奇的是字的體制也截然兩路。說藝術是人性的流露,引他們三人做例子,再恰當沒有了。

沙孟海談明末清初四書家,值得收藏

在香港佳士得2011年秋拍中,此倪元璐作品803萬成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