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的套索:二戰德軍差一點掐死蘇聯的石油工業

長期以來,因為德軍第6集團軍最終在斯大林格勒被殲滅,希特勒進攻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的決定都被視為是戰略上的愚蠢行為,被後世各路軍事歷史學家和愛好者所抨擊。德國發起藍色作戰向高加索進攻的基本目的便是獲得高加索的石油,同時打擊蘇聯的石油生產。近年來,在我國民間軍事圈頗為流行一種空穴來風的觀點:高加索的石油對蘇聯並沒“西方學者”說的這麼重要,蘇聯同時還可以依靠西西伯利亞的石油,由於德軍遠沒有推進到巴庫油田,因此德軍的這一攻勢並沒有對蘇聯石油及石化製品的生產造成什麼影響。

  這一說法乍一看似乎有些道理,但如果略微認真查證一下相關資料便能發現,這一說法實際上不過是一些鍵盤軍事愛好者的臆想。出版在勃列日涅夫時代的蘇聯官方出版物《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史》清晰不過地指出了在整個偉大衛國戰爭期間,絕大部分液體燃料資源都集中在南高加索地區,在1942年時,蘇聯石油總產量的超過80%集中在高加索!同時蘇聯石油加工工業的80%左右也同樣集中在高加索。

  具體到當時蘇聯最大的石油產地-位於阿塞拜疆的巴庫,在整個戰爭期間生產了7500萬噸石油!生產的汽油佔到全蘇汽油產量的80%,石腦油產量為全國總量的90%,更為重要的是蘇聯戰爭期間96%的潤滑油均生產於此!離開了巴庫生產的潤滑油,蘇聯紅軍引以為驕傲的坦克大軍無異於廢鐵,整個蘇聯的運輸和工業都會變得舉步維艱。1942年,巴庫單單78號汽油就生產了34萬噸!這些辛烷值相對較高的汽油成為了蘇聯空軍的血液,驅動著蘇聯空軍數以萬計的各型飛機。

  

致命的套索:二戰德軍差一點掐死蘇聯的石油工業

高加索的蘇聯油田


  在蘇德戰爭開始時,蘇聯擁有充足的石油儲備,但在燃料補給上卻計劃出現了不小的問題。在戰前制定的計劃中,戰爭開始時將有大量囤積在高加索的燃油送往前線,前線各軍區本身的儲備卻相當匱乏:直接拱衛明斯克-斯摩稜斯克-莫斯科這一戰略方向的西部特別軍區在開戰時只有300噸的軍區儲備油!西部特別軍區中最精銳的機械化第6軍是整個蘇軍中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T34中型坦克和KV重型坦克的部隊(兩型新式坦克數量合計350輛!),但該軍因為缺乏燃油加之指揮不當,幾乎沒有發揮任何作用就被德軍消滅的乾乾淨淨。

  越來越多的蘇軍部隊陷入包圍圈淪為了德軍俘虜,原定送到他們手中的燃料也不得不緊急疏散到後方,在一片混亂的情況下,大批運載燃料的油罐車擠成一團,無助地丟在鐵路線或貨車編組站附近,或被飛速前進的德軍裝甲部隊整列整列地繳獲,或者在撤往後方的路上被德國空軍的飛機炸燬,這一時期蘇聯損失了超過8000節油罐車!更有大量還沒裝車疏散的石油被德國空軍炸燬。

  在莫斯科保衛戰時期,石油供應再次成為了蘇聯人的一大難題。不過,國防委員會委員阿列克謝·柯西金出色地組織了石油供應和分配。他清查了莫斯科周圍所有的燃油儲備,並制定了詳細周全的計劃確保莫斯科城市和城下蘇軍的燃油供應,並從巴庫調來了大量石油,從而使得蘇軍在保衛莫斯科期間沒有出現燃油匱乏的問題。柯西金也因為這一出色的表現隨後逐級而上,在二十餘年後成為了蘇聯總理。

  當德軍在1942年春天恢復了部分實力後,希特勒做出了進攻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的決定。,斯大林格勒,這座位於伏爾加河畔的城市本身便具有極大的戰略價值:控制了斯大林格勒,實際上就基本上切斷了蘇聯內地和高加索最為重要的鐵路聯繫,同時蘇聯經濟的另一大動脈-伏爾加河的內河船運也被基本切斷。在烏克蘭等蘇聯西部地區的工業疏散到烏拉爾地區,還未徹底恢復過來,列寧格勒被切斷了同蘇聯內地陸上聯繫的時候,斯大林格勒城北的工廠區是蘇聯除去莫斯科外最為重要的軍工基地。

  此外一直以來少有人注意到的是斯大林格勒本身便是蘇聯的一大石油儲存基地。在巷戰中因為儲油設施損毀,大量燃油流入了伏爾加河,使得伏爾加河河面上一度燃起了大火!與此同時,德軍在斯大林格勒段的伏爾加河上佈設了大量水雷,嚴重影響了伏爾加河的內河航運。

  

致命的套索:二戰德軍差一點掐死蘇聯的石油工業

切斷蘇軍石油供給鏈的德軍裝甲部隊


  雪上加霜的是,德國空軍轟炸了位於薩拉托夫的基洛夫石油精煉廠,使得該廠一度暫停了煉油工作。這樣,全蘇的燃料幾乎都需要依靠巴庫的燃油工業。

  《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史》則充滿無奈地使用春秋筆法記述到“1942年8月22日晚,敵人突破防線,進抵伏爾加河(指德軍在斯大林格勒城北推進到伏爾加河一事),石油工業受到了極大損失······連接巴庫與中部地區的伏爾加河被封鎖後,巴庫的石油幾乎已經不再運出”無奈的蘇聯人不得不將500多萬噸蒸去輕油的石油裝滿可以使用的所有容器後,剩下的統統倒回油井,重新回到地下作為儲備以供將來使用!


致命的套索:二戰德軍差一點掐死蘇聯的石油工業


  自然,為了設法儘量運出一些巴庫石油,蘇聯人也絞盡腦汁想出了一些“沒有辦法的辦法”——他們把油罐裝滿石油後連在一起推進裡海,然後由裡海中為數不多的拖輪拖拽著一路橫穿裡海,運到中亞的土庫曼斯坦,再從那裡運往蘇聯內地的工業區!由於連接伏爾加河口阿特斯拉罕同蘇聯內地的鐵路幹線也在斯大林格勒被切斷,經過裡海運到這裡的石油也無法有效運往蘇聯內地,為此蘇聯鐵路部門不得不臨時修建了一條鐵路支線從這裡將石油儘量運到蘇聯內地!

  而德軍在高加索的推進則對蘇聯的石油開採造成了更為直接的打擊——後世的戰爭史研究者多集中於指出德軍奪取高加索油田行動的失敗,指出這些油田在落入德軍手中前被蘇軍破壞相當徹底,卻鮮有指出德軍的行動對蘇聯石油開採造成的極大打擊:在1942年一年內蘇聯的鑽井數量減少了73%,石油全年總產量從1941年的2870萬噸暴跌到了1780萬噸!這還是在當年前半年石油生產幾乎沒有受到德軍影響的情況下!


致命的套索:二戰德軍差一點掐死蘇聯的石油工業


  儘管日後蘇聯經濟史學家聲稱“國防委員會在1942年9月作出了開發東部油田的戰略決議”並竭力描繪蘇聯東部大量新油田投入生產,為蘇聯燃料工業作出瞭如何如何的貢獻,但實際上蘇聯東部的石油產量不過從1942年的420萬噸增加到了1944年的480萬噸。

  好笑的是這增加的60萬噸原油產量不過是1942年蘇聯原油減產的一個零頭——1945年9月13日的《真理報》刊文指出單單在格羅茲尼和克拉斯諾達爾,德國侵略者就拆毀了3000多口油井,年產量達到500萬噸。不過真理報這裡也再一次採用了蘇聯傳統的春秋筆法來敘事——這些油井的確是因為德軍入侵被毀,但動手拆毀油井的卻是蘇聯紅軍——實際上德軍並未能攻入格羅茲尼,為了不讓油井落入德軍手中,蘇聯紅軍先行炸燬了這裡的油井,結果反倒坑害了自己·······

  即使到了德軍被趕出高加索的1943年,蘇聯石油工業仍舊遠未能從1942年德軍帶來的重創中恢復過來。恰恰相反,由於大量人力物力用於恢復被德軍和蘇聯人自己破壞的設備,蘇聯原油產量在1943年再創新低,從1942年的1780萬噸年產量進一步下跌到了1350萬噸,並在隨後兩年維持在了這一數字,整個戰爭期間都沒能恢復到1942年水平,只有1940年原油產量的一半!即使在遠離德軍的巴庫,1943年也有多達5600口油井處在完全停工的狀態!


致命的套索:二戰德軍差一點掐死蘇聯的石油工業


  由於蘇聯將大量機械製造廠工廠轉產各種武器彈藥,1942-1943年蘇聯本國的各種採油設備也幾乎完全停產,尤其是管子的供應——1940年管子供應為30.1萬噸,1942年只有6950噸,1943年也不過恢復到了3.57萬噸。如此低的供應量使得蘇聯人不得不拆東牆補西牆,諸如把一些鑽管挪用做油井套管。在1942年,蘇聯人拆東牆補西牆地“重新利用”了近8000噸各種套管!

  自然,由於石油原料不足,1943-1945年蘇聯煉油工業也受到極大影響,石油加工廠生產能力只啟用了三分之二左右,蘇聯後方的汽車不得不盡可能“採用固體燃料”,通過加裝氣體發生器改燒煤氣。《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史》哀嘆到“由於石油工業損失巨大,煤炭工業取得的成就對國家的燃料平衡意義極為重大”並進一步指出因為石油大幅減產,蘇聯後方不得不大量採用木柴作為燃料——1943年蘇聯西北部燃料消費總量有三分之二來自木柴,中部也接近三分之一!”


致命的套索:二戰德軍差一點掐死蘇聯的石油工業


  不過蘇聯人一如既往地打腫臉充胖子聲稱“蘇聯液體燃料問題是靠內部潛力解決的,從國外購進的液體燃料只有259.9萬噸”,全然不顧這些來自英美援助的汽油中有超過60萬噸蘇聯幾乎無法自產的,辛烷值超過99的高標號航空汽油。更有76萬噸各種煉油添加劑!

  而蘇聯人用了什麼“內部潛力”的高招來充分挖潛呢?筆者不經意間在《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史》“許多人民委員部和主管機關興建並投產了低溫乾餾裝置來提取燃料”,自然,考慮到蘇聯經濟煤炭大多由中央計劃統一分配的特點,這些人民委員部和主管機關實際很有可能為了解決液體燃料問題,砍掉附近一切可用的木柴乾餾,獲得了“清潔能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