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武靈王搬起兩塊石頭,一塊砸垮齊國脊樑,一塊砸斷自己雙腳

三家分晉,田氏代齊,成為戰國時代正式開啟的重要標誌,趙國橫空出世。

三家分晉,魏國開局就是王者,在魏文侯的帶領下,轟轟烈烈的改革,轟轟烈烈的發展,成為戰國初期霸主。

然而,趙國自獨立成國後,卻一直默默無聞,不見大的發展,國力不比韓燕兩國強多少。

趙武靈王搬起兩塊石頭,一塊砸垮齊國脊樑,一塊砸斷自己雙腳

直到趙武靈王趙雍成為趙國國君,看著強鄰環伺、危機四伏的境況,趙雍決定胡服騎射,改革軍事制度,立志讓趙國雄起來

經過趙武靈王強有力的自上而下改革,趙國建立起一支強大的軍事力量,趙國騎兵絲毫不遜色秦國新軍,在野戰中甚至比秦軍戰鬥力更強悍。

憑藉著強大的軍事力量,趙國終於滅掉心腹之患中山國,使晉陽地區(趙國舊都)和邯鄲地區連接成片,向北和西北地區打敗婁煩、林胡和匈奴等少數遊牧民族政權,擴地千里,把趙國疆域擴張了三倍,趙國彷彿在一夜之間崛起成超級大國。

趙武靈王搬起兩塊石頭,一塊砸垮齊國脊樑,一塊砸斷自己雙腳

趙國在吞併婁煩、林胡、中山國等遊牧民族政權的同時,更是獲得更多英勇善戰的騎兵來源和良種兵馬來源,軍事力量得到進一步加強。

大凡強大起來的政權,在滿足國內統治需求後,往往會幹起干預別國內政的事,強大起來的趙國也不例外。

趙武靈王志得意滿,趁著北方的燕國發生子之之亂,想讓燕國建立一個親趙的政權,以牽制齊國,於是派人將正在韓國為質的公子職接回,迎立公子職為新的燕國國君,是為燕昭王。這便是趙武靈王搬起的第一塊石頭。

趙武靈王搬起兩塊石頭,一塊砸垮齊國脊樑,一塊砸斷自己雙腳

燕昭王是趙國所立,對趙國心存感恩,燕趙兩國保持了相當長時間的和平。

燕昭王即位後,發誓要報齊國的破國之仇,於是建黃金臺,重金聘用賢才,燕國在創傷中慢慢恢復。

此時的齊國經過幾百年數代國君的努力,實力達到了頂峰,向西打敗秦國,向南佔領楚國大片土地,在中原地帶又與趙魏兩國相互爭奪,戰國七雄,齊國幾乎挨個得罪了一個遍。

當齊國吞併最為富饒的宋國後,列國意識到齊國的壯大已經嚴重威脅自己的利益。燕昭王看時機成熟,派遣使者去各國聯絡,組成燕趙韓魏秦五國聯軍,讓大將樂毅統領,開始了攻打齊國的復仇行動。

面對多國聯軍的共同進攻,齊國轟然倒塌,七十多座城市被攻陷,僅僅剩下即墨和莒兩個小城繼續頑抗。後來齊國在田單的帶領下,打敗燕國軍隊成功恢復國土,但是

經此一役齊國元氣大傷,失去強國地位。

趙武靈王搬起兩塊石頭,一塊砸垮齊國脊樑,一塊砸斷自己雙腳

趙武靈王搬起的第一塊石頭,可以說達到了最初的政治目的,燕昭王時期的燕國是親趙的燕國,成功牽制了齊國,並砸垮了齊國的脊樑,齊國元氣大傷,再沒有擴張的雄心壯志,趙國得以在東南部發展。

如果說趙武靈王搬起的第一塊石頭砸垮了強有力的對手齊國,那麼接下來趙武靈王搬起的第二塊石頭則是砸垮了自己。

趙武靈王搬起的第二塊石頭是誰呢?他就是秦昭襄王贏稷。

秦國自從商鞅變法以來蒸蒸日上,秦武王即位後更是崇尚武力,秦軍成為令天下諸侯膽寒的虎狼之師。

趙武靈王搬起兩塊石頭,一塊砸垮齊國脊樑,一塊砸斷自己雙腳

秦武王四年,秦武王與大力士孟說在洛陽周王室的太廟比賽舉龍文赤鼎,不幸脛骨被砸斷而死。武王突然死去,又無子,秦國為了繼任者的問題發生爭執。宣太后想立公子芾,與惠文後想立的公子壯爭秦王,並得到樗裡疾的支持。但是趙武靈王非要迎立在燕國為質的公子稷為秦王,屈從於趙國的壓力,最後立公子嬴稷為秦王,是為秦昭襄王。

秦國大臣大多反對立贏稷為王,而且贏稷年少,母宣太后聽政,以魏冉(宣太后異父長弟)為將軍,秦昭襄王只是個“架子”、“傀儡”,沒有實權,這也許是趙武靈王非要迎立贏稷為秦王的真正原因吧!

但是趙武靈王卻忽略了一點,那就是自己會慢慢老去,而年少的贏稷卻在一天天長大

贏稷隨著年齡漸長,一步步的掌控權力,在范雎​到來後,秦昭襄王聽從范雎之言,

奪取宣太后、魏冉的權柄,正式親政。文以范雎為相,武以白起為帥,施行“遠交近攻”的策略。

趙武靈王搬起兩塊石頭,一塊砸垮齊國脊樑,一塊砸斷自己雙腳

贏稷在位56年,成為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國君之一。秦昭襄王半個多世紀,極大的削弱了韓魏兩國,使韓魏基本上喪失抵抗力;楚國元氣大傷,丟失西北大片土地;齊國經過五國伐齊的浩劫,也龜縮到幕後。

扶持贏稷即位的趙國,更是搬起了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經過長平之戰趙國元氣大傷,再也沒有能力與秦國在軍事上單獨抗衡。

當初趙武靈王搬起公子職這塊石頭砸垮了齊國,搬起贏稷這塊年少皮薄的石頭使秦國放慢了擴張腳步,但他估計怎麼也不會想到,“硬起來”的贏稷最後砸斷了趙國的“雙腿”,胡服騎射以來的精銳騎兵全軍覆沒。

趙武靈王搬起兩塊石頭,一塊砸垮齊國脊樑,一塊砸斷自己雙腳

趙武靈王搬起的兩塊石頭,竟然間接的幫助秦國清除了兩塊最大的障礙,趙武靈王花費心思營造的有利“國際環境”白白的為秦國做了嫁衣賞,頗有些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味道。

趙國沒有在戰國紛爭中笑到最後,最主要的是趙國僅僅只有趙武靈王一代國君的開拓,之後的趙國國君和趙人並沒有繼續發展壯大的志向。僅靠一代國君,趙武靈王再怎麼厲害,也無法左右趙國的歷史命運。

賈誼在《過秦論》中寫到

“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

就有力的說明了秦國的勝利,是經過數個國君、數代秦人的先後努力,代代繼承祖先的志向不斷傳承發揚光大,最終才有了秦國一統江山的成就

個人在歷史長河中滄海一粟,僅靠一個人、一代人的拼搏,難以改變歷史進程,必須經過數代人、甚至數十代人的不斷努力和繼承,才會不斷達到歷史的新高峰。

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正是一代代人的繼承和不斷髮展,才有了今日的輝煌,才有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趙武靈王搬起兩塊石頭,一塊砸垮齊國脊樑,一塊砸斷自己雙腳

中華文明的復興之路,也同樣需要我們數代人的不斷努力,才能真正的實現。中國步入21世紀,社會發展迅速,離不開革命先輩們的犧牲精神,離不開一代代人的共同努力,未來之中國,在中華兒女前仆後繼的奮鬥中,必將更加強盛,中華文明,必將更加輝煌燦爛!

知歷史,明興替,懂得失,本文由津城沐雨原創,歡迎大家積極評論交流,喜歡戰國曆史的朋友,歡迎繼續閱讀。

參考文獻:

《史記》,

《東周列國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