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蘭微:生產井然有序,建設穩步推進

自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發生以來,士蘭微及下屬各相關製造部門積極應對,採取科學防控和保障生產舉措,確保產線生產和新廠建設正常有序。

士蘭集成 6 英寸工廠和士蘭集昕 8 英寸工廠春節期間正常運轉,生產井然有序,產量維持在正常時期的 90%。按照杭州市政府的規定,2 月 10 日才能完全恢復上班。

士蘭集科12 英寸廠房目前處於建設期。公司積極加強疫情防控工作,監督各項應急措施落實到位,做到嚴防嚴控,把員工安全放在第一位,儘量把影響降到最低,確保新廠建設安全有序推進。

成都士蘭和成都集佳是公司 MEMS 封裝和模塊封裝的重要基地,春節期間正常運轉,生產井然有充。2 月 3 日凌晨,成都發生 5.1 級地震,對生產沒有造成影響。

士蘭微介紹

從集成電路芯片設計業務開始,經過 20 多年的探索和發展,逐步搭建了特色工藝的芯片製造平臺,並延伸至功率器件、功率模塊和 MEMS 傳感器的封裝領域,建立了較為完善的IDM(設計與製造一體)經營模式,在電源管理、功率驅動、半導體功率器件與模塊、MCU、音視頻 SoC、MEMS 傳感器、LED 芯片等多個技術與產品領域取得了進展,成為可以綜合性地向客戶提供集成電路、半導體分立器件、半導體化合物器件、功率模塊、MEMS 傳感器等半導體產品及方案的供應商。

IDM 模式可有效進行產業鏈內部整合,公司設計研發和工藝製造平臺同時發展,形成了特色工藝技術與產品研發的緊密互動,以及器件、集成電路和模塊產品的協同發展。公司依託 IDM 模式形成的設計與工藝相結合的綜合實力,提升產品品質、加強控制成本,向客戶提供差異化的產品與服務,提高了其向大型廠商配套體系滲透的能力,成為國內目前唯一為白電提供功率半導體產品的本土企業。

公司創始人“士蘭七君子”陳向東、範偉宏、鄭少波、江忠永、羅華兵、宋衛權、陳國華都來自紹興華越微電子,有著長期從事集成電路設計和製造的從業經驗,深知特色工藝產品設計和製造銜接的重要性,在尋求特色代工資源未果後,開始啟動 IDM 模式。2002 年 12 月士蘭微旗下士蘭集成開始在杭州運營 5 英寸兼容晶圓生產線;在 2003 年上市後,再建設一條 6 英寸晶圓生產線;2004 年測試工廠開始投產;2010 年進入功率模塊封裝領域;2014 年硅外延廠房投入生產;2017 年 3 月,在大基金的支持下,公司旗下士蘭集昕 8 英寸晶圓生產線開始投產;同年 6 英寸的硅基氮化鎵功率器件中試線通線;2019 年 10 月 12 英寸 miniLine 通線。

隨著士蘭集昕 8 英寸芯片生產線產能持續爬坡,加上士蘭微廈門基地兩個項目,將進一步夯實士蘭微 IDM 策略,持續推動士蘭微整體營收邁向新臺階。

關於士蘭集科

士蘭集科項目總投資 170 億元,建設兩條以 MEMS、功率器件為主要產品的 12 英寸集成電路製造生產線。第一條 12 英寸產線,總投資 70 億元,工藝線寬 90 納米,計劃月產 8 萬片,分兩期實施:其中一期總投資 50 億元,實現月產能 4 萬片,將於 2020 年投產;項目二期總投資 20 億元,新增月產能 4 萬片;項目三期預計總投資 100 億元,將建設工藝線寬 65 納米至 90 納米的 12 英寸產線。

2018 年 10 月 18 日,項目舉行開工典禮;2019 年 5 月開始土建;8 月完成樁基工程,開始主體施工;2019 年 12 月 23 日主廠房封頂;預計 2020 年第四度試投產;2021 年正式量產。

據悉,計劃將在杭州下沙基地完成產品研發、人才培養, 待廈門廠房建設完成後,實現研發與量產的無縫對接,實現研發與量產的無縫對接。

廈門士蘭集科微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黃軍華在封頂儀式上表示,2019 年士蘭集科員工總數達到 350 人,其中 98%是本科及以上學歷。目前 12 英寸產品良率已達 98.5%以上,符合預期,可靠性驗證基本達到國際標準,和多家廠商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