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真的有茶氣嗎?何為茶氣呢?

西雙版納易武天普茶葉


品茶是一種非常高雅有意境的事情,人們在喝茶時,經常會說到茶氣,用茶氣來評價飲茶之後的感覺。那麼,什麼是茶氣呢?

一、茶氣是什麼

茶氣是飲茶文化中的術語。是指人在飲茶時,茶入體內,經過一番藥理作用後給人帶來的知覺感受。茶氣的體感表現為肢體發熱、出汗,體內激盪著一股熱氣,讓人從內而外達到一種舒暢愉悅之感。

二、茶氣的解釋

說到喝茶之後茶氣很強,這種發熱感,現在一般用茶水中的物質成分進入人體產生的能量來解釋的。

我們都知道葡萄糖在體內氧化後釋放能量。茶中含水解單寧,其結構就是葡萄糖的沒食子酸酯。在飲茶時,該結構分解為沒食子酸和葡萄糖的分離結構。在喝茶時,茶入體,人體吸收葡萄糖,通過靜脈進行血液循環,此時伴隨著葡萄糖的氧化釋放能量過程,因此,品茶人就會有發熱感。

茶需要細品,我們在飲茶時切不可牛飲,只有慢慢品味,才能知道其中韻味。

茶氣,從醫學生理角度去窺探茶氣, 實質是茶進入人體後引起的藥理作用與人的精神活動相結合的綜合作用。茶氣對人和人與茶氣的互動產生的效應,不同的人感覺是不一樣的,同一個人在不同環境和心境下的感受也不一樣。感受茶氣也有層次之分、輕重之別,有直觀感受,有重疊感受,也有多重感受,包括參與了文化、藝術、宗教的文化感情。

普洱茶(學名:Camellia sinensis var. assamica),大喬木,高達16米,嫩枝有微毛,頂芽有白柔毛。葉薄革質,橢圓形,上面幹後褐綠色,略有光澤,下面淺綠色,中肋上有柔毛,其餘被短柔毛,老葉變禿;側脈8-9對,在上面明顯。花腋生,被柔毛。苞片2,早落。萼片5,近圓形,外面無毛。花瓣6-7片,倒卵形,無毛。雄蕊長8-10毫米,離生,無毛。子房3室,被茸毛;花柱長8毫米,先端3裂。蒴果扁三角球形。種子每室1個,近圓形,直徑1釐米。

普洱茶主要產於雲南省的西雙版納、臨滄、普洱等地區。普洱茶講究沖泡技巧和品飲藝術,其飲用方法豐富,既可清飲,也可混飲。普洱茶茶湯橙黃濃厚,香氣高銳持久,香型獨特,滋味濃醇,經久耐泡。

以地理標誌保護範圍內的雲南大葉種曬青茶為原料,並在地理標誌保護範圍內採用特定的加工工藝製成,具有獨特品質特徵的茶葉。按其加工工藝及品質特徵,普洱茶分為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兩種類型。

價值功能

保健

普洱茶具有降低血脂、減肥、抑菌助消化、暖胃、生津、止渴、醒酒解毒等多種功效。可清胃生津、消食化痰、解酒解毒、利尿散寒,止咳化痰、降低血脂膽固醇。

降脂、減肥降壓、抗動脈硬化。長期飲用普洱茶能使膽固醇及甘油脂減少,所以長期飲用普洱茶有治療肥胖症的功用。飲用普洱茶能引起人的血管舒張、血壓下降、心率減慢和腦部血流量減少等生理效應,對高血壓和腦動脈硬化患者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養胃、護胃。在適宜的濃度下,飲用平和的普洱茶對腸胃不產生刺激作用,黏稠、甘滑、醇厚的普洱茶進入人體腸胃形成的膜附著於胃的表層,對胃產生有益的保護層,長期飲用可起到養胃、護胃作用。







一米廚房


普洱茶會有茶氣,生普、老茶會多一些。尤其是品飲老茶的時候,我們除了感受到感官方面的刺激,比如陳年老茶的陳香、陳韻、茶湯的的醇厚甜潤,回甘生津等,甚至還會感受到身體發熱、出汗、打嗝、排氣等一系列的生理反應。

  • 茶氣是什麼?

簡單來說就是喝完茶之後身體出現的反應(體感)。

人體在品茶過程中或品茶後使人體產生的一系列的上述這些生理反應,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茶氣但是對這種茶氣的感受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對茶氣的敏感度也就不同,茶氣的作用對於不同的人就會有不同的感應及呈現方式。

茶氣對身體作用的呈現形式有哪些呢?

身體對茶氣的反應會受到個人的體質以及自身靈敏度不同而存在差異,茶氣的表現通常有以下幾種形式:

1、頭部:通常有臉頰發熱、發麻,頭皮發麻,毛孔張開,頭髮有豎直感。額頭出汗,氣上腦門,直衝百匯之感。

2、身體:通常有飽肚的感覺,打嗝、排氣,腸胃有蠕動感,後背發熱、發麻、出汗,後背感覺氣往上升至頸部,毛孔張開,有愉悅感。

3、手:手臂發熱、發麻、毛孔張開,手掌有麻、脹感,掌心出汗,指尖有針扎感。

4、腿:小腿有下墜的感覺,腿部外側有麻、腫脹。

茶葉的品質、品種和貯藏時間也是影響茶氣的因素,但茶氣的物質基礎是茶葉的內含物質,主要有茶多酚、氨基酸、糖類、生物鹼、芳香物質等,這些物質在茶葉陳化過程中也會發生豐富的變化。

在品茶的過程中,不僅能夠體驗到茶的湯色、香氣、滋味、口感、喉韻等感官的感受,更能夠體驗到茶氣,這才是喝茶的最高境界和完美過程。


懂茶帝


茶氣,是作為一種喝茶的個人主觀體驗,由於每個人身體狀況不同,敏感度不同,所表現出來的狀況也不同,所以,關於茶氣也有很多種說法,優質的普洱茶必然有茶氣,那麼大家嘴裡講的茶氣具體是什麼呢?


說法一:氣是茶葉本身毛料的香氣,所以很多茶友在品茶前會聞一聞幹茶的味道;

說法二:茶氣是茶葉在出湯後的氣味,是在洗茶後留在杯底的香氣,很多茶友也在品茶時通過這點來鑑別品質;

說法三:茶氣是茶葉喝下去以後帶給身體本身的一種氣,是茶葉當中豐富的內涵物質,可以疏通筋略,排毒養顏,多在老茶中出現,長表現為打嗝、身體發暖、發熱、發輕汗等。


普洱茶的茶氣

茶氣在普洱茶品茗中具有極重要地位,也是普洱茶最主要的特色之一。但茶氣在很多時候是一個形而上的概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覺,很難有確切的評判標準。一般來說,茶氣是指,有形的茶通過無形的氣作用到人體相關部位而引起的人體知覺的變化。

我們常常由這種知覺的變化大小來確定茶氣的強弱。具體來說,喝茶品茗時由於有機鍺隨茶湯進入品茗者體內使人體微循環運轉得以改善,從而使得品茗者除能夠感受到強勁口腔感覺外,還能感受到打嗝、排氣、熱氣在體內激盪升騰、毛孔松馳微張、微汗等的身體感覺,很多人常常以這樣的體感來評判普洱茶茶氣的強弱。


為什麼喝普洱茶會有這樣的體感呢?

人體消化的原理告訴我們,食物進入人體後,人體會利用食物中的三大營養成分,即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製造人體所需要的氨基酸、葡萄糖和脂肪酸。這些化合物的轉換,產生了大量的能量(熱量)。普洱茶由於其澱粉、果膠、纖維素等碳水化合物較高,過多攝入均會引起與進食類似的發熱和出汗。此外,普洱茶中過多酚性物的刺激也會引起肌肉和神經系統的強烈收斂。

這種收斂會使人體興奮而產生大量熱能,當這些熱能超過人體正常體溫時,它就會釋放到人體的皮膚表面,形成發熱,多餘的水分通過皮膚排出體外,形成出汗。飲茶時產生的熱量越大,說明茶葉內含物質中多酚類化合物的含量越高。如果簡單地把飲後讓人體發熱和出汗的茶叫做好茶,那是不全面的,也是不科學的。畢竟某種內含物質的相對較高並不能代表所有內含物質之間比例關係的相對協調。


小結

關於茶氣,是品茶人對於製茶人,以及品鑑的這款茶的一個很重要的肯定,在茶文化和茶知識還需要普及的情況下,普通茶友對於茶氣這樣的詞彙,多多少少有些懵懵懂懂的感覺,我想不僅普洱茶,我們日常喜歡喝的任何一款茶,都有的這款茶獨特的茶氣,要非要說普洱茶的茶氣,大家更多的是受到市場宣傳與推廣的引導。

在這裡,茗芯還是希望大家健康飲茶,茶氣只不過平添了一份飲茶的樂趣罷了,簡單來說,我問您,這款茶您覺得好喝嗎?您喝著感覺也不錯,韻味很好,我們不妨也可以講這款茶的茶氣很足。

歡迎關注【茗芯茶緣】帶您走進有滋有味的茶世界

茗芯茶緣


肯定有茶友喜歡喝茶,喝完有的茶友大汗淋漓,渾身發熱,有的茶友不停打嗝,有的茶友可能感覺不到身體有什麼反應。茶氣,作為一種喝茶的個人主觀體驗,由於每個人身體狀況不同,敏感度不同,所表現出的狀況也大不相同。

關於茶氣有很多種說法:

(1)氣是茶葉自身毛料的香氣,所以很多人品茶之前要拿鼻子聞一聞毛料或者餅的味道。

(2)茶氣是茶葉出湯後在蓋碗上的氣味,是在頭兩道洗茶以後留在茶杯中的香氣,很多人也在品茶的時候會通過這個鑑別品質。

(3)茶氣是茶葉喝下去以後帶給身體本身的一種氣。有一種說法是普洱茶當中的豐富內質可以疏通經絡,排毒養顏,當古樹茶喝進肚子以後會喝血液一起流走身體的奇經八脈,打通身體的各個穴位。每個穴位受到普洱茶的作用以後都會發熱。人就會流汗,發熱,犯困等等!

茶氣在普洱茶當中,對於評判一款茶是具有重要的評判作用。有些茶喝完以後,苦澀不堪,凝聚在舌苔面上化不開,這種茶也是屬於茶氣帶來的一種不好的身體感受。而往往遇到苦澀,不化的我們往往會說這個普洱茶的品質不算好。或者是因為農藥殘留,或者是因為樹齡太小,導致了苦澀不化,悶而不破。有的普洱茶在喝完之後,感覺胸口發悶,阻塞。不可忽視的感覺。往往這種茶帶來的不好的感受,會讓我們覺得是茶葉對身體起到了一個不太好的作用。如果喝茶感覺到不舒服,我建議立馬停止飲用。


龍貓不會飛飛呀


老茶客口中的茶氣,是在吞嚥茶湯後,伴隨著喉韻的身體自然反應。它就像一種能量,茶湯裡除了苦澀甘甜香的滋味融合,還有能滲透到人體經絡的能量,就像喝了熱姜水,一股暖流在身體裡遊走,是一種身體的感受,當茶氣給人以通透感時,便能達到氣和的狀態。


茶氣是一種能量的釋放過程,使身體有所感受

當茶湯中含有大量水解單寧,水解單寧的結構就是葡萄糖的沒食子酸酯,這個結構並不太穩定,容易裂解,在品飲過程中,可分解為沒食子酸和葡萄糖的分離結構。當茶水到達人體小腸時,小腸絨毛會主動運輸吸收葡萄糖,通過靜脈將其轉運到血液循環當中。此時伴隨著葡萄糖氧化釋放的能量,飲茶人就會感覺到發熱,這就是所謂的“體感”,同時,咖啡鹼等填充物質也能有效促進循環代謝,使得代謝加速,“體感”加劇。


樸陌君


對於剛剛接觸普洱茶的小白來說,老茶客口中的“茶氣”的確是一個很玄奧的詞語,而且就算是對於一些老茶友來說,茶氣也是一個神奇而玄奧的東西。


從現代科學機理闡述

普洱茶的色、香、味其本質都是茶葉內含物質的組合與協同的外化表現,如湯色金黃是茶黃素在起作用,湯色褐紅是茶褐色在起作用,口感中的苦是咖啡鹼在起作用,澀是茶多酚在起作用,回甘和鮮爽是茶氨酸在起作用,茶氣也是由茶葉內含物質來決定的,不是憑空產生的。


對於茶氣,雖然不同的人在細微之處的感受會有所不同,但較為顯著廣泛的表現就是身體微微發熱、出汗,以及伴隨著打嗝等排氣現象,有的茶友會還會覺得身體舒適、輕鬆。

而根據現代科學檢驗,普洱茶茶氣產生的關鍵物質是茶葉內含物質中的有機鍺,而有機鍺具有輔助人體新陳代謝、舒緩疲勞、增強機體免疫力等功能。


通過對有機鍺的功能稍加分析,我們就不難理解茶氣了。發熱、出汗、打嗝、排氣都是人體新陳代謝的基本方式之一。更為準確來說,發熱是新陳代謝中的能量代謝;出汗、打嗝、排氣是新陳代謝中的物質代謝。而有機鍺的功能正是輔助人體新陳代謝,所以如果茶葉中有機鍺的含量高,人體就會出現諸如上述的感受。

再者有的茶友喝了茶氣強的茶後,會覺得身體舒適、輕鬆,這就是有機鍺的其他兩個功效——舒緩疲勞和增強機體免疫力。現代人因為環境因素和生活因素長期處於亞健康狀態,喝到茶氣強的茶感覺舒適自然是因為疲勞被鍺舒緩,感覺輕鬆自然是因為鍺使得機體免疫力增強亞健康得到改善所致。


並且,天然有機鍺是許多藥用植物的有效成分之一,人參、靈芝等稀有珍貴的藥用植物之所以具有獨特的保健功能,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它們富含有機鍺。從這一點來思考也就能夠明白為何茶氣強的茶少且貴了。

而普洱茶之所以茶氣較為強烈而顯著也是和雲南當地土壤以及普洱茶樹品種有極大的關係。雲南的普洱茶樹以大葉種喬木為主,喬木具有更為發達的根系,能夠吸收到更多土壤深層的礦物質(鍺是礦物質元素之一);而普洱茶古茶園多在森林之中,雲南的森林土壤多為紅壤土,紅壤土礦物質含量高,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土壤之一,在土壤和樹種兩大因素共同作用之下,普洱茶有機鍺的含量自然更高。


從傳統理論闡述

氣、經絡都是我國傳統中醫理論中的基礎,古人對茶氣的解釋也多是建立在傳統醫學理論之上,傳統理論認為好的茶會帶有茶氣,而茶氣進入人體內部,運行於經絡之中,如果達到了一定強度就能被感覺到,打嗝、發熱、出汗等是茶氣在經絡中運行帶來的外在表現。

其實無論是現代科學機理,還是傳統理論闡述的都是同一種東西,只不過表述方式不同。在中國人的傳統哲學和中醫學中,都將能量、物質稱呼為氣,古人所謂的氣的運行,用現代科學理論來表述就是能量、物質的代謝傳遞。所以中國人形容一個人狀態很好,會說一個人很有精氣神,用現代科學理論表示,也就是這個人處於健康狀態,體內的新陳代謝良好,茶氣也是如此。(注:本文系說茶網原創文章,圖片來源:說茶網圖庫,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說茶網


茶氣對大多數品茗者來說還是非常含糊的,有人說“這道茶氣較強”,大致上可以從以下幾個層面去理解:一是指茶香很強;二是指茶湯很濃;三是指茶葉所含的成分很足,茶湯的口感很烈;四是指茶葉中成分很重,茶湯苦,澀味很強;五是指少數品茗者由於體內茶氣的氣感,而正確指出了茶氣很強。

茶氣進入人體內部,而運行於經絡中,如果達到了一定強度,促使毛孔打開發出微汗,並且漸漸凝聚在骨骼中,成為一股清流,浸養著全身的肌股。所以感到肌股在收斂,肌膚漸爽化。如果此時再增加茶氣,清斂爽化逐漸浮現,交匯成一股清流溫暖而鼓盪,潛在體內竄激,最後浸沐在一股飄然且舒服的意境裡,飄然欲仙。

一般品茗者,茶氣斂進其經絡後,只感覺到全身體內激盪一股熱氣,前胸後背發熱,接著毛孔發出微汗。但也有人誤以為是喝了太熱的茶湯之後產生茶氣。喝了太熱的茶湯,如喝了烈酒一樣,促進血液循環加速促使體溫升高而發汗。真正茶氣到了體內,是促進經絡中真氣運行的加強,使體溫升高而發汗的。當然茶湯太熱和茶氣同時在身體內部,促成體內發熱發汗者,應該是最常見的。茶氣所激發出的是微汗,是細微輕薄的汗。而茶湯所逼出來的是濃熱汗,甚至是汗流夾背。

品茗普洱茶,以溫喝最為適宜,如太熱喝,熱氣蓋過了茶氣,結果只是血液循環加速而發汗,如果茶湯涼後才喝,不易引起熱感,無法達到飄然欲仙進境。故普洱茶品茗,以慢喝最為適宜。如太急促或匆忙的喝,緊張的心緒,無法使茶氣在體內發揮功效。正如氣功功法中講“以意行氣”匆忙之行為,必然心神不穩定,注意力不集中,無法以意行氣。即使茶氣在經絡中起了作用。但意識渙散也無法體會,更可能引起“氣化不良”,無法將茶氣納入筋絡之中運行。

如要品出普洱茶茶氣,以陳化的好普洱茶最為適宜,好普洱茶之所以能將茶氣沖泡出來,其茶經過長期陳化及後發酵,才能沖泡出較強烈茶氣來。這才是今天真正懂茶人追捧收藏老茶的真諦。

茶品的品質是非常重要的,茶葉內所含物質成分決定了茶的品質,茶的真正品質是與生俱來的。大葉種普洱茶有機鍺元素特多,對滋補真氣,通經活絡功效特別好,這也是品茗者特別喜愛陳年好普洱茶的緣由。

有經驗的普洱茶品茗者,對茶氣是特別敏感的,當茶湯入口中,就能分辨出茶氣的強弱,氣強者對口腔會形成一種【勁道】的感受。喝了茶氣強的茶湯,很快就會打嗝,接著又一股熱氣在胸腹中鼓盪,騰昇,毛孔也因此鬆弛開放,微汗或汗氣徐徐得以舒發。在繼續品飲,正如茶仙玉川子所描述的,一直喝到七碗茶時,茶氣生清風,使人飄然欲仙。



普洱藏家收藏


一款合格普洱茶是有茶氣的,那什麼是普洱茶的茶氣呢?這個問題就看每個人的理解了,弄明白什麼是茶氣後自然就知道普洱茶有沒有茶氣了;所以,根據個人的理解作以下幾點表述。

第一:個人理解茶氣就是普洱茶茶葉釋放能量的總和

經常在和朋友一起品普洱茶的時候,都會有茶友談到“茶氣”,這是品普洱最常談到的問題。每個人理解可能不一樣所以感受也不一樣。但是其本質都是一樣的,就是談論這款普洱茶的能量釋放情況,更加通俗就是在討論這款普洱茶的優劣。

很明顯,茶氣重(濃郁)的就是優質普洱,茶氣不足的當然就談不上好普洱了;但是每個人的感官是沒有統一標準的,所以結果也是不會完全相同的。

所以,普洱茶的茶氣實際上就是茶葉中所含茶多酚、兒茶素、纖維素、氨基酸、咖啡鹼等茶葉所含物質在品茶時帶給茶友的感受,實際上就是普洱茶的藥理體驗。

第二:普洱茶的茶氣表現形式主要包含兩方面

1.口感(個人認為其實應該還包含嗅覺感受),其主要表現形式為,口腔對普洱茶湯的感覺,包含苦澀、香甜味、回甘等具體表現。

2.體感更是覺得茶氣的重要因素;在品普洱茶的過程中,身體會產生髮熱、發汗、打嗝和毛孔伸張現象就是茶氣最明顯的體感表現。

當然,不同的人或者同一個人,在不同時間和心境下對同一款茶的茶氣感受也是有差異的,資深茶友應該深有體驗;個人認為,一款合格的好普洱茶在第五泡到第十泡茶氣應該是表現最強烈的階段。

第三:影響茶氣的四個形成條件

1.生長環境的光照、土壤決定了茶葉內部物質的成分,從根本上影響茶氣的形成;

2.製作過程的工藝是對茶葉的再造,是使茶葉內部物質再次融合,所以也算影響茶氣的因素;

3.儲存方法是對茶葉的再發酵,存放的過程不光中和茶葉內涵,讓茶氣更加融合、純正、醇厚;

4.沖泡過程中因為水質、水溫和時間控制,影響茶葉內部物質的釋放,當然也就會影響茶氣的釋放。

總的來說,普洱茶是有茶氣的,但是影響茶氣的原因是多樣的,感受茶氣的感覺也是多樣的,影響茶氣的原因也不盡相同;但是茶氣是茶湯與品茶人互動過程中帶給品茶人最直觀的感受,也是體現普洱茶好壞的標準。資深茶友還能通過對茶氣的體感感知自己經絡,這確實是品普洱茶神奇的地方!


戀茶君茗韻添香


從感官上來說茶氣,我們經常在喝完普洱茶的時候,喝著喝著會有一種全身毛孔細細的發汗的感覺,而這種感覺持續一段時間會在體內慢慢的流竄。時間一長讓人會有一種飄飄然的感覺,這是茶氣的感覺。

含糊的說茶氣,大多數在喝普洱茶的人,喝完一杯茶之後會說一句這款茶茶很強,一般這麼說是比較含糊的概念,有些人是想說茶的香氣很高揚;也有人想表達說茶湯泡得比較濃,所以味道偏苦澀了;還有人想說的是茶葉泡的比較濃了,口感比較重。這些都是各種人眼中所謂的茶氣。

茶氣的由來是因為普洱茶可以為人體補氣,因為普洱茶經過許多年的轉化,茶葉中的多糖類元素與茶葉中的有機鍺發生了化學反應。在茶葉被沸水沖泡的時候溶於水中,有機鍺和茶湯一起進入人體對人體有著非常好的補氣的作用。真正能懂茶氣的人真的不多。因為好茶本不多,能懂好茶的人更不多!


瀨河之水


看了許多回答都是神呼其神的,不是微微發汗就是故弄玄虛。

茶氣:是否可以理解為茶的氣味?

氣味是否可以細分為:苦味,香味,甜味,澀味?

二麻認為茶氣,無非就是茶的苦味,香味,甜味,澀味等濃一點,淡一點而已,大熱天的不喝茶都冒汗,更何況喝熱茶水。

或者說比如:一個人擦了香水,我們聞著香氣太濃了,或者很遠就能聞到香味,是不是和茶氣一樣?

二麻認為那些故弄玄虛的就是練氣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