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物资紧缺,药企在行动

抗疫仍在紧张进行中!

国家卫健委官网最新数据,截至到2月3日24时,国家卫健委收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0438例(黑龙江省核减2例),现有重症病例2788例,累计死亡病例425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632例,现有疑似病例23214例。

抗疫物资紧缺,药企在行动

日前,武汉多家救治医院物资告急的消息牵动着全社会的心,他们紧缺口罩、防护服、医用手套、消毒药水……甚至有的“不是紧缺”,是“已经没有了”。

就在武汉向外界发出物资紧缺求助信号之后,社会各界的援助行动逐渐提速。

国家层面,由工信部牵头,调动资源推动全国医疗物资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尽力保障供应。

社会层面,以药企为代表的捐赠行动同样在加紧进行。连日来,各级药企或利用自有库存,或进行全球采购,或向疫区捐赠专款,为保障抗疫物资供应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抗疫物资紧缺,药企在行动

据不完全统计:

1月30日晚,复星医药联合腾讯,从英国和日本采购的约4.5万套防护服已抵达武汉;此前,复星医药已经在德国、葡萄牙、日本、印度等地紧急采购、调配了第一批疫区急需医疗物资,包括超过5万件防护服和11万个口罩。

2月1日下午,强生又一批驰援武汉物资从上海仓发出,包括4.8万瓶跨国调度的邦迪抗菌洗手液;此前,强生及旗下制药子公司西安杨森已捐款100万元用于采购武汉市一线医务人员防护服、口罩、消毒液等医疗防护用品。

恒瑞医药向武汉市慈善总会和部分医疗机构捐赠共计500万元专项善款和医疗防护物资。除了在国内寻求符合资质的供应商外,恒瑞医药还启动全球采购,紧急联系意大利、英国、奥地利、美国等国供应商,洽谈购买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等物资。

云南白药积极利用海内外渠道,在国内,越南、韩国等国紧急筹措防护物资货源,向云南省防控一线捐赠了40万只口罩、1000件医用防护服、1000个医疗护目镜。

科伦药业紧急调运三批物资,驰援湖北医疗物资4万余个口罩,近5000瓶消毒液,2万只一次性PE检查手套和6000件防护服。

羚锐制药从除夕到大年初三,持续在国内各方筹集口罩、消毒液等物资。截至目前,已捐赠达500万元的口罩、消炎抗菌药品、消毒液等物资。

此外,葵花药业将库存价值超百万的10万个医用口罩,火速送达湖南岳阳疾控中心;正大天晴向武汉捐赠价值50万元的N95型口罩;太极集团紧急向重庆市捐赠1万个医用口罩;美宝集团通过自身多年国际合作网络,将于印度、东南亚、日本等国加急采购口罩防护服等医疗物资……

药企在此次疫情中所展现出来的责任和担当令人印象深刻!

抗疫物资紧缺,药企在行动

“医用手套全球龙头”企业——蓝帆医疗,自疫情发生以来,前后已经进行了两次捐赠,除夕当天捐赠给武汉100万只医用手套;1月29日,联合光大信托向湖北省黄冈等地又捐赠了100万只医用手套。

除了捐赠以外,蓝帆医疗还千方百计恢复生产,从除夕的1条专线,到初三、初四的5条专线,到目前的9条专线,日产量接近700万只。

正是这些医疗物资生产企业千方百计复生产保供应、医药企业于全球范围搜集货源的努力,让抗疫物资紧缺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缓解。

抗疫物资紧缺,药企在行动

短期靠库存,长期靠生产。好消息是,1月30日,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组织做好疫情防控重点物资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和调度安排工作的紧急通知》之后,多省份也先后发文,要求各相关企业全面复工复产。

据2月3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最新通报,连日来,在迅速调动全系统力量、动员重点医疗物资生产企业加快复工复产的艰苦努力下,医用防护服等重点医疗物资生产企业复产复工比例稳步提升,重点物资产量逐步增加,医疗物资保障工作取得一定进展。目前我国口罩实际产能已恢复到60%-70%之间,产能已经开始逐步显现,从开始的应急状态已经进入到了优先保障武汉及湖北其它地区供应的“紧平衡”状态。

而湖北,作为国家医用物资的重要生产基地,产能恢复也相当快,特别是在医用防护服、护目镜等医疗物资上,大大缓解了前线医用物资紧缺问题。

但是整体而言,目前医用防护服、N95口罩仍然处于“紧平衡”状态,药企们依然在筹集物资的路上奔忙!

抗疫物资紧缺,药企在行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