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物資緊缺,藥企在行動

抗疫仍在緊張進行中!

國家衛健委官網最新數據,截至到2月3日24時,國家衛健委收到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累計報告確診病例20438例(黑龍江省核減2例),現有重症病例2788例,累計死亡病例425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632例,現有疑似病例23214例。

抗疫物资紧缺,药企在行动

日前,武漢多家救治醫院物資告急的消息牽動著全社會的心,他們緊缺口罩、防護服、醫用手套、消毒藥水……甚至有的“不是緊缺”,是“已經沒有了”。

就在武漢向外界發出物資緊缺求助信號之後,社會各界的援助行動逐漸提速。

國家層面,由工信部牽頭,調動資源推動全國醫療物資生產企業復工復產,盡力保障供應。

社會層面,以藥企為代表的捐贈行動同樣在加緊進行。連日來,各級藥企或利用自有庫存,或進行全球採購,或向疫區捐贈專款,為保障抗疫物資供應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抗疫物资紧缺,药企在行动

據不完全統計:

1月30日晚,復星醫藥聯合騰訊,從英國和日本採購的約4.5萬套防護服已抵達武漢;此前,復星醫藥已經在德國、葡萄牙、日本、印度等地緊急採購、調配了第一批疫區急需醫療物資,包括超過5萬件防護服和11萬個口罩。

2月1日下午,強生又一批馳援武漢物資從上海倉發出,包括4.8萬瓶跨國調度的邦迪抗菌洗手液;此前,強生及旗下製藥子公司西安楊森已捐款100萬元用於採購武漢市一線醫務人員防護服、口罩、消毒液等醫療防護用品。

恆瑞醫藥向武漢市慈善總會和部分醫療機構捐贈共計500萬元專項善款和醫療防護物資。除了在國內尋求符合資質的供應商外,恆瑞醫藥還啟動全球採購,緊急聯繫意大利、英國、奧地利、美國等國供應商,洽談購買口罩、護目鏡、防護服等物資。

雲南白藥積極利用海內外渠道,在國內,越南、韓國等國緊急籌措防護物資貨源,向雲南省防控一線捐贈了40萬隻口罩、1000件醫用防護服、1000個醫療護目鏡。

科倫藥業緊急調運三批物資,馳援湖北醫療物資4萬餘個口罩,近5000瓶消毒液,2萬隻一次性PE檢查手套和6000件防護服。

羚銳製藥從除夕到大年初三,持續在國內各方籌集口罩、消毒液等物資。截至目前,已捐贈達500萬元的口罩、消炎抗菌藥品、消毒液等物資。

此外,葵花葯業將庫存價值超百萬的10萬個醫用口罩,火速送達湖南嶽陽疾控中心;正大天晴向武漢捐贈價值50萬元的N95型口罩;太極集團緊急向重慶市捐贈1萬個醫用口罩;美寶集團通過自身多年國際合作網絡,將於印度、東南亞、日本等國加急採購口罩防護服等醫療物資……

藥企在此次疫情中所展現出來的責任和擔當令人印象深刻!

抗疫物资紧缺,药企在行动

“醫用手套全球龍頭”企業——藍帆醫療,自疫情發生以來,前後已經進行了兩次捐贈,除夕當天捐贈給武漢100萬隻醫用手套;1月29日,聯合光大信託向湖北省黃岡等地又捐贈了100萬隻醫用手套。

除了捐贈以外,藍帆醫療還千方百計恢復生產,從除夕的1條專線,到初三、初四的5條專線,到目前的9條專線,日產量接近700萬隻。

正是這些醫療物資生產企業千方百計復生產保供應、醫藥企業於全球範圍蒐集貨源的努力,讓抗疫物資緊缺問題得到了一定程度緩解。

抗疫物资紧缺,药企在行动

短期靠庫存,長期靠生產。好消息是,1月30日,在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組織做好疫情防控重點物資生產企業復工復產和調度安排工作的緊急通知》之後,多省份也先後發文,要求各相關企業全面復工復產。

據2月3日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最新通報,連日來,在迅速調動全系統力量、動員重點醫療物資生產企業加快復工復產的艱苦努力下,醫用防護服等重點醫療物資生產企業復產復工比例穩步提升,重點物資產量逐步增加,醫療物資保障工作取得一定進展。目前我國口罩實際產能已恢復到60%-70%之間,產能已經開始逐步顯現,從開始的應急狀態已經進入到了優先保障武漢及湖北其它地區供應的“緊平衡”狀態。

而湖北,作為國家醫用物資的重要生產基地,產能恢復也相當快,特別是在醫用防護服、護目鏡等醫療物資上,大大緩解了前線醫用物資緊缺問題。

但是整體而言,目前醫用防護服、N95口罩仍然處於“緊平衡”狀態,藥企們依然在籌集物資的路上奔忙!

抗疫物资紧缺,药企在行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