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歡的話,就別拿“迴避型依戀”當藉口了

心理學人們對科普“迴避型依戀”時常常會說,“ta不是不喜歡你,只是ta依戀風格如此”;但我看到,可能有朋友把“不喜歡”當成了“迴避型依戀”,比如“覺得對方噁心”,還覺得是自己依戀風格的錯;也有單純的朋友受渣男騙,明明渣男在外面勾三搭四,她還能被一句“我不是不想見你,我是迴避型依戀”矇蔽……

不喜歡的話,就別拿“迴避型依戀”當藉口了

所以,本文中,我們就區分一下“迴避型依戀”和不喜歡。

嬰幼兒的迴避型依戀

依戀相關的研究起源於嬰幼兒。嬰幼兒的依戀類型最初是靠研究者觀察兒童行為來區分的[1]。網傳的“FBI親媽測試”,其實就是研究者做這個研究的示意圖。

不喜歡的話,就別拿“迴避型依戀”當藉口了

18到24個月的幼兒,就已能在實驗室中展現出不同的依戀類型。

迴避型依戀的幼兒,在主要照顧者(比如媽媽)離開實驗室時,不會出現明顯的沮喪和煩躁,當與主要照顧者重聚時也不會主動靠近和尋求安慰——好像主要照顧者在不在身邊,對他們的影響不大。他們會對陌生人保持距離,但在陌生人靠近時也沒有強烈的反應,對陌生人的態度與對主要照顧者沒有明顯不同。

迴避型幼兒的主要照顧者往往是不可親且缺乏回應的,也就是說,在嬰幼兒有需要時,主要照顧者既不在身邊,對嬰幼兒的需求也沒有響應。幼兒習慣了自己解決問題並滿足需求,不認為可以依靠主要照顧者,也不覺得自己需要他人照顧。

如果幼兒不喜歡誰,那表現是很明顯能與迴避型依戀區分的:他們會哭叫,會推開不喜歡的人。


成人的迴避型依戀

成人依戀關係與嬰幼兒和主要照顧者的關係類似的是:伴侶彼此的可親性與響應性。對伴侶而言,影響關係安全感的關鍵問題是:“你會支持我嗎?當我需要你時,你會站在我身邊嗎?當我需要時,可以親近依靠你嗎?你在乎我嗎?在你心目中我是重要的嗎?”[2]

迴避型依戀的人認為自我是不值得被愛、不夠好、無能、被看不起、沒有掌控的,這個世界和他人並不讓人信賴,也不需要有所期待或依靠,表面上看起來並不需要親密關係,寧願保持獨立,不依賴他人。

總之,成人迴避型依戀的底層邏輯是,害怕自己被拋棄,害怕“你不喜歡我”;而不是“覺得對方噁心”,後者是很典型的“不喜歡”。

後來的研究者提出,成人的迴避型依戀分為兩種:一種是“恐懼型”——害怕被拒絕,為了避免自己在關係中被傷害,而採取迴避態度,也就是我們在上面提到的這種;另一種是“淡漠型”——強調自立, 認為依戀對自己沒那麼重要,而採取迴避態度[5]。但即便是後者,也只是覺得“沒有必要過於親近”,而不會是“覺得對方噁心”。

不喜歡的話,就別拿“迴避型依戀”當藉口了

成人依戀的維度和類型

成人的依戀在測量時,主要是靠自陳的感受和行為。比如成人親密關係經歷量表(Experiences in Close Relationships Inventory,ECR)[3]:

不喜歡的話,就別拿“迴避型依戀”當藉口了

問卷項目舉例

最後,我有時會收到一些問題,有人會列舉一些男/女朋友的行為,然後說想知道“怎麼判斷迴避型依戀”,看起來是想知道,自己的另一半是迴避型依戀,還是不喜歡自己。

其實,這樣的提問在我看來主要是溝通上的問題,“ta這種行為是什麼意思”,這個問題可以有很多種解答,就連情侶兩人都會有不同的回答。

兩人差異的來源,也許是生活背景,也許是文化習俗。這是背景水平的溝通。雖然我們總把地域差異等當成娛樂話題,津津樂道,但我們很難在愛人表現得跟我們觀念不同時意識到這一點。更多人,需要在外部力量——有時是家庭治療師——的幫助下,才能進入一種“對溝通的溝通”,有治療師稱之為“元溝通(metacommunication)”[4]。

最準確的答案還要從行為者本身得到——你在做這件事的時候想法和感受如何?區分不喜歡和迴避型依戀,讓每一位心懷喜歡的人都得到回應吧。


參考文獻:
[1]Ainsworth, M. D. S., Blehar, M. C., Waters, E., & Wall, S. N. (1978). Patterns of attachment: a psychological study of the strange situation. , 23.

[2]劉婷 等(譯). (2011). 婚姻治療的九個步驟:情緒取向的婚姻治療

[3]李同歸, 加藤和生. (2006). 成人依戀的測量:親密關係經歷量表(ecr)中文版. 心理學報, 38(3), 399-406.

[4]Bernal, G. , & Baker, J. (1981). Multi-level couple therapy: Applying a metacommunicational framework of couple interactions. Family Process, 19(4), 367-376.

[5]Bartholomew, K. , & Horowitz, L. M. . (1991). Attachment styles among young adul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1(2), 226-4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