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鬆:中國人討論死亡的時候簡直就是小學生,因為沒有死亡教育

白巖松:中國人討論死亡的時候簡直就是小學生,因為沒有死亡教育

2016年5月,在“追問生命尊嚴:醫學的使命與關懷”的專題圓桌會上,白巖松說:中國人討論死亡的時候簡直就是小學生,因為中國從來沒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其實大家很清楚,我們現在絕大多數疾病是治癒不了的。死亡是一個必然會達到的終點。印度的“生如夏花般燦爛,死如秋葉般靜美”(注:泰戈爾詩句),在他的背後有對生命的認識,在於宗教的某種因素在起作用。而中國呢?我們就一句話:好死不如賴活著,你給我戰勝它。

白巖松:中國人討論死亡的時候簡直就是小學生,因為沒有死亡教育

在“好死不如賴活著”這種觀念下,醫學界探討“如何讓死亡有尊嚴”是一個具有極大挑戰的事情。

其實所有的醫生都很清楚,最後幾天的醫療費用在人生的全部醫療費用中佔比是極高的。這麼高的佔比,既有孝順,也有圍觀者施加的龐大的社會壓力。因此這不是醫學能夠解決的問題,這是社會學的問題。需要解決的是對死亡的正確認識。

我們從小避諱孩子談論死亡,瞭解死亡,但從來沒有意識過:如果不能正確的對待死亡,就很難正確的對待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