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马:我的抗疫防疫日记

全国冠状病毒疫情漫延,防控、阻击战打响,各地的医务工作者奔赴武汉,可见疫情有多严重。远的不说,这几日我们金塔边陲之城防疫也骤然升级,城市公交、出租车、班车全部停运,每天县城各个路上,青年自愿者的小喇叭声不断,我住的小区临街,站在阳台上就能听到和看到宣传的车辆.街道一片冷清和安静,行人少至又少,街面的门店开得很少,县政府,应急中心,社区,各单位宣传横幅,标语挂地满街都是,我们小区和清华苑小区年前合并交物业统一管理后,在冠状病毒防治期间,我们小区的大门就挂上了一把将军锁,进出极为不便,只能从后面过拆开的过道,从清华苑小区大门出进。这个大门一边设有车道,一边留有人行道,疫情爆发后,社区便在门口设了进出登记的关卡,进出车辆,人员都需严格登记,外来人员坚决不让入内,武汉疫区来的人员一经查出,就会报送到锦城国际大酒店隔离观察,返城的小区探亲人员需每天向社区电话汇报自己的身体状况,体温高低,并在家中自行隔离观察14天。

也马:我的抗疫防疫日记

我的苏泊尔专卖店大年30关门至今己有10天了,这10天时间里,每天宅在家中,足不出门,看书、写小说、小诗歌,过的也很充实,有购买日用品什么的,妻子都严格按要求戴口罩去附近的海舟超市采购,妻子说超市进门就先测体温,还说超市一小时已消毒,虽然人多点,但菜品干净,物品丰富,购买放心.县城各药店都开着,遗憾的是各种口罩,消毒液都断货,我几个同学电话都打我这儿了,问我这儿有没有口罩和84消毒液出售,让我哭笑不得,疫情严重,人人自危啊,不过至目前,酒泉地区还没有发现疑似病例,我就安慰他们,在家好好呆着,不要外出,不要恐慌,不要传谣,不要群聚,进出戴口罩,房屋要通风,按时要洗手,他们说我:马诗人,马作家,你怎么和政府,社区一个声音,是不是政府的宣传员,我暗自高兴,非常时期,能做宣传员,不给国家和政府添堵添乱,这是一个文艺工作者的良心所在。

1月31日早8点,我正爬在电脑前写小说《表姐》,忽然放在茶几的手机响了,外孙一鸣拿着手机边走边喊:“姥爷,姥爷,电话”,我想,这时谁给我打电话呢,亲戚都已通知今年不走亲拜友,社区和村庄都已封路,谁会打电话呢,我犹豫再三,还是接通了电话,电话是镇卫生院的一位工作人员打来的,听着她那在电话里急促的声音,我方知是医院暖气坏了,医护人员昨晚上挨了一晚冻,今天还要在在防疫室值班,要买几个电暖气应急,这年头节下的,加之防疫非常时期,人员不得外出,电器门市部都关门,她们怕病人和医护人员挨冻,心里着急啊,通过电话,知道她是通过我医院上班的侄女找到我电话的,时间紧迫,我二话没说,喊了正做饭的妻子,带好口罩,下楼去门市部,门口,两位值班大爷挡住我们要登记,我想,不关天大的事,一定按社区防疫规章办事,适值上班高峰期,门口进出的车辆,行人很多,我们不能给社区添乱,添堵,大爷看我们排队着急的样子,过来热情征询我们,我给两位大爷说明情况,大爷也知道我是开电器门市部的,便给我们开绿灯,给排队登记的居民说明情况,让他们让让,让我们先登记,多好的人啊,我和妻子再三致谢,匆匆赶往步行街。


也马:我的抗疫防疫日记

赶到门店,两位医务人员已在门口焦急等半天了,我们问了她们需要的电暖气样式,数量,型号,便直接从库房给她们取了电暖气,由于量大,她们拿不上,我们简化售货手续,只让他俩在出货单签了名,就帮她俩把暖气送到医护车上。

2月2日晚,网传双簧连口服液能防疫情,一夜之间此口服液被抢购一光,同学打电话问我有没有抢购上,我说门都没出,看来这次疫情多少给普通人心理上造成了恐慌,这使我想起2003年的那次非典,小县城板蓝根一夜间也被抢购一光,结果都是网传惹的祸,作为普通老百姓,这一点可以理解,但回过头来想想,每次疫情爆发,都会谣言四起,这就有点不正常了,我们的舆论引导,疫情发布的透明度,政策宣传不到位的问题还是有的.

宅在家中,有在平凉工作的女儿女婿带着俩个小外孙来家过年,和调皮,活泼可爱的外孙玩,一点不感觉寂寞.因女儿一家要来,年前购置了很多过年的食物,原想请女儿的七大姑八大姨来家里小聚,热闹一下,必竟女儿一家二年才回一趟家,亲戚走动一下,加深一下感情,但这个冠状病毒突发,一切计划都泡汤了,作为一个守法公民,在国家有难时,不添乱就是对防治疫情最大的贡献,所以没能聚会,在家陪家人.孩子,也是一种乐趣。每天一日三餐无忧,想想在疫区不能回家的乡愁,想想日日夜夜,奋战在疫区第一线的白衣天使,想想84岁高龄的钟南山,想想抢建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筑工人,想那些日夜坚守在关卡路口,检查每辆车辆,给每个乘车人员进行测量体温,进行登记的民警,医护人员,志愿者,他们不畏艰险,不怕寒冷,风里雨里,24小时坚守,特别是疫区,在医疗和防护设施急缺的恶劣条件下,一线医护人员与死神搏,与疫情斗,与内心博,把稀缺的床位都让给病人,自己穿着防疫服,有的甚至连防护服都没有,困了,就曲倦在地板,桌椅,趴在工作台打个盹,每天超负荷工作,这种付出,是常人难以想象和做到的的.他们有家不能归,有节不能圆,舍生忘死,全力以赴,他们才是我们普通老百姓心里最可爱的人。


也马:我的抗疫防疫日记

疫情蔓延,我们一家安心宅着,就是对国家,对疫区工作最大的支持。前几天酒泉的一位大妈,在小区登记处不配合工作人员登记,还出言不逊,辱骂岗位工作人员,这是多么的令人不齿的自私自利行为,非常时期,我们应该给每一位战斗在疫情第一线的工作人员多一分理解和支持,这几天,也有爱心人士,商家给坚守一线的公安干警,医务工作者送去面包,饼干等,这种义举和善举,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主流,美德,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面对这场无硝烟的战争,我们应该学会理智,宽容,严格按照疫病防治要求去做,配合政府做好预防和自防,打赢这场无硝烟的冠状病毒抗疫阻击战。

我是一位在战火硝烟中过来的复退军人,深知战争的残酷,我在猫耳洞宅了一年多时间,那时在战区,吃饭喝水都很困难,每天吃压缩干粮,喝水得冒着炮火,穿越百米生死线,从海拔1400多米高的山上下去,到八里河去背水,那么艰险困难的时期都熬过来了,这点困难算得了什么。况且家里过年准备的美味很多,安心宅着衣食无忧,不出门,不聚会,就是给国家做贡献。这几日,社区总是打电话来,有时给我打,有时给女儿打,询问从平凉回来的女儿一家身体状况,体温是否正常,需不需要帮助,毕竟平凉已发现了一列冠状病毒重病患者,对于社区的嘘寒问暖,关心,关怀和负责任的工作态度,我们全家深表感谢.正是有像他们一样兢兢业业,坚守岗位的千千万万个白衣天使,公安民警,社区工作人员,青年志愿者,党员干部按照党中央的防疫战略部署,艰辛付出,有序工作,让一个个生命垂危的病人起死回生,没让疫情大面积蔓延,让这场无硝烟的抗疫防疫战一步步走向胜利。

也马(马幸福),笔名漂泊的心、大漠孤雁。甘肃金塔县人,大专文化,中共党员,中国散文诗作家协会会员;南边文化第二届签约作家;《江山文学》签约作家、编辑;《诗刊》子曰诗社会员。有200多篇散文、诗歌、小说、报告文学、新闻稿件发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