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吃奶會撐到嗎?

小凡xfz


新生兒會不會吃撐,這是很多媽媽都會遇到的問題,尤其是面對剛出生的寶寶頻繁要吃奶,媽媽們也會困惑,孩子究竟能不能吃飽?為什麼要不停地吃奶?這樣不停地吃是不是會吃撐?

那麼嬰兒究竟會不會吃撐?答案是不同的餵養方式結果也會不同。嬰兒知道飢飽,但是也會吃撐。

母乳餵養的寶寶不會吃撐

世衛組織建議對新生兒採取按需餵養的方式,因為孩子知道飢飽,所以不會被撐到,之所以孩子吃奶頻繁是因為新生兒的胃容量有限,出生前三天,新生兒的胃只有5-7毫升。每次吃飽之後,孩子會有飽腹感,這種飽腹感會傳遞到大腦,寶寶會自己吐出乳頭。


為什麼母乳寶寶不會吃撐?

首先,母乳是按需餵養,按需餵養吃奶的主動權在寶寶,而不在父母,孩子餓了會哭鬧,飽了會睡覺,所以不存在會被撐到。

其次,母乳更容易消化,母乳中有益菌群,加上母乳本身滲透壓和人體的血壓滲透壓更接近,所以母乳和奶粉相比更容易消化,吸收。

第三,孩子吃母乳也要耗費力氣。我們常說吃奶的勁,就是形容孩子吃奶要耗費全身的力氣,每次吃母乳掙的臉通紅所以吃母乳補充能量的過程,本身就是消耗的過程。

奶粉餵養方式不對會造成過度餵養

和母乳寶寶的按需餵養不同,奶粉寶寶需要按時餵養,所以奶粉寶寶很容易造成過度餵養。很多時候這種過度餵養都是因為大人不瞭解孩子生長髮育的規律才導致的。



首先,孩子的胃像是一個有彈性的口袋,吃下去的奶水過多,口袋就會被撐開,如果長時間的吃得奶水過多就會造成胃被撐大。

其次,奶瓶喝奶更省力氣,很容易造成吃多。母乳餵養每一口乳汁都要通過寶寶擠壓乳暈,但是奶瓶餵養不同,和母乳相比奶瓶吃起來不用用力擠壓,所以很容易造成寶寶吃多。

第三,奶粉中都是牛奶蛋白,和母乳相比,牛奶蛋白不易消化,需要的消化時間也會更長,所以奶粉餵養需要間隔更久的時間。

綜合以上三點,如果家長在奶粉餵養中還是按照母乳餵養的原則來餵養就很容易造成嬰兒吃撐。

如何分辨奶粉寶寶是否吃撐?

老人都喜歡孩子看起來白白胖胖有福氣,所以在餵養方面總是認為孩子吃得越多,就會長得越胖,其實孩子自身吸收的營養是有限的,一旦營養過剩,孩子身體吸收不了,就會出現停滯不前的狀況。

吃撐的孩子會有下面這些表現

  • 開始頻繁吐奶。如果寶寶經常被吃撐,吃完奶後就會出現吐奶的症狀,就是經常性的拍嗝吐奶的症狀也不能緩解。
  • 腹部鼓脹。孩子的肚子經常是鼓起來的會因為腹脹或者腸脹氣經常感到腹痛而哭鬧,去敲寶寶的肚子,會聽到清脆的聲音。
  • 大便呈水樣綠色便。經常吃撐的寶寶,大便會比較稀,大便中會有泡沫和綠色。
  • 體重不增長。看起來孩子吃的挺多,但是因為身體的營養已經超負荷,所以孩子雖然吃得多但是吸收差,所以經常吃撐的寶寶反倒不長,甚至體重會變輕。

奶粉餵養的寶寶如何避免吃撐

奶粉寶寶如何避免吃撐,父母需要掌握以下原則。

掌握孩子吃奶的時間間隔

  • 0-1個月,出生1-3天寶寶胃容量5-7ml,出生2周胃容量30ml左右,滿月後胃容量在60-90ml。

出生28天之內的新生兒,吃奶間隔時間在1-2個小時,具體的吃奶量,可以逐漸增加,每次吃奶的量不要過多。每天的吃奶頻率在8-12次。

  • 1-3個月,孩子吃奶和睡眠時間逐漸可以找出規律,可以適當延長吃奶時間,增加奶量。每次吃奶時間間隔在2-3小時。每天的吃奶頻率在8次左右。
  • 4-6個月,寶寶清醒的時間越來越長,清醒的時間間隔在3-4小時,吃奶量可以繼續增加,吃奶時間間隔延長。每天的吃奶頻率在6-8次。
  • 7-12個月,寶寶開始添加輔食,輔食從一頓逐漸增加到3頓,一頓輔食代替一頓奶,寶寶每天的吃奶頻率在4-6次,吃奶時間間隔拉長到4-6小時一次。



觀察寶寶體重增長

每個月評估孩子身高體重的增長值,如果孩子的體重增長過快,已經超過同齡人中的93%,就需要格外注意,孩子的體重增長速度可能過快,可以諮詢醫生是否需要適當控制奶量。

觀察孩子的大便

孩子的便便可以反應出孩子身體健康的狀況,可以觀察孩子的便便,一旦寶寶長期腹瀉或者便秘,肯定是和餵養方式有關。如果孩子經常被撐到就會容易排綠色泡沫便或者便秘。

總結

母乳寶寶不會吃撐,但是奶粉寶寶可能會吃撐,所以如果寶寶是奶粉餵養,千萬不要追求孩子體重上的“胖”。


豌豆媽媽育兒


嬰兒吃奶不會被撐到的,大家放心。

生二寶之前看到一篇文章,講的是剛出生的孩子胃有多小,文章寫的剛出生的小嬰兒第一天只要吃5ml就好,生完2小時回到病房,還沒有母乳,我們就弄了大概10ml的奶粉,大夫說趕緊給孩子吃奶粉,別餓壞了。孩子吃了5ml,還是哭,沒拉沒尿,就是要吃,然後就把剩下的5ml接著給她吃。一會兒就吃完了,護士進來查房發現孩子在哭,就問我們餵奶粉了沒有,瞭解過後告訴我們孩子如果莫名其妙的哭就是餓的,如果她吃就給,我媽怕撐到,大夫也說孩子雖然小,但也是有本能的,餓了就要吃,飽了就不會鬧了。而且小孩子代謝很快,消耗很大,新生兒多吃多尿,才能把體內的胎便等廢物排出來,排不乾淨就會生黃疸,如果吃的很少的寶寶就很容易得嚴重的黃疸,危害會很大的。我們嚇了一跳,趕緊又弄了奶粉喂二寶。二寶出生是早上,到了晚上的時候睡前一次能吃20ml的奶粉,護士開玩笑說寶寶也是小吃貨了,沒關係,要吃就給她吃,孩子不傻的,知道飽的。


其實新生兒都知道飽,吃奶的嬰兒不會撐到的。我們應該擔心的吃撐是在添加輔食之後,我兩個女兒,平時吃飯都不會吃撐,除非是做的飯太好吃了,前幾天我媽烙了盒子,真的很香,二寶吃了2個,屬於正常飯量;大寶竟然吃了4個,和我吃的一樣多,可她才6歲,我們就擔心她會撐到,果然,她當時就說:“吃的太飽了,怎麼辦?”其實我們都有點擔心,但也沒給她吃健胃消食片,因為平時活動量不小。到了晚飯的時候,大寶已經一切正常了。所以孩子遇到愛吃的,好吃的,偶爾吃撐一兩次也沒有關係,只要不是涼的就可以正常消化的。


努力做更好的媽媽


娃剛一週歲,吃奶會撐到。

雖然娃知道飢飽,但是寶媽也一定要按時按量餵養。我家娃愛吃夜奶,翻身放屁尿尿都會醒了吃兩嘴奶,有時不是餓只是習慣了。所以很多時候就會吃到噁心乾嘔,或者直接吐。

所以寶媽一定多用心,總結規律,按時按量餵養


檸檸檸666


您好,我是「京媽說」,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寶寶沒出生之前,每天都盼著寶寶出生,但等寶寶真出生了,才發現原來“照顧寶寶”並沒那麼輕鬆,需要媽媽們耐心、細心的去呵護。儘管如此,但每次看著寶寶熟睡的面孔,會覺得其實這就是“簡單的幸福”;可正當媽媽們陶醉在幸福之中,或者好不容易等到寶寶睡著能夠好好休息了,寶寶又“哇哇大哭”,找媽媽要奶喝了。接下來就來說說“小寶寶喝奶的事兒”。

嬰兒吃奶會撐到嗎?

其實,這個問題,不少新手媽媽都擔心,畢竟小月齡的寶寶,每天日常就是吃了睡然後醒來再吃,但到底吃沒吃飽、撐沒撐著?媽媽們自己也不是很清楚。

1. 小嬰兒的生理和發育特點

小寶寶有著與生俱來的本領:他們知道餓了要吃、飽了就不吃,而且他們還有覓食反射,知道在餓的時候尋找要吃的,雖然他們不會說話,但會通過動作和哭鬧來告訴媽媽,“我餓了,我要吃奶了”。

新手媽媽們也發現:寶寶吃奶很頻繁,越小月齡的嬰兒,每天吃奶次數越多

這是因為寶寶的胃容量非常的小,吃一次奶排空的時間非常快而且母乳非常容易被小寶寶身體消化吸收;再加上個別小寶寶吃奶能力偏低,一次可能吃不了太多,有可能吃著吃著就睡著了,但實際並沒有吃飽,一會兒醒來還想吃,所以就顯得一天好像總是在吃奶。

2. 頻繁吃奶,寶貝會不會被撐著?

其實,是不會被撐到的。

母乳餵養的寶寶,講究“按需哺乳”。也就是說,寶寶餓了就喂,想吃多少吃多少是按需哺乳的精髓,也是母乳寶寶的特徵,他們拉便便了要吃、尋找安全感要吃、肚子餓了要吃。

3. 如何判斷寶寶要不要吃奶?

方法很簡單,只要媽媽把手放寶寶嘴角邊,寶寶有來尋找,就是需要吃奶的表現,不用擔心寶寶會因為頻繁吃母乳而撐到的。

4. “母乳餵養”和“奶粉餵養”也有所區別

母乳餵養是按需哺乳,奶粉餵養是按時哺乳。

  • 如果奶粉餵養 不當,確實是會撐到寶寶,導致肥胖,甚至身體為了供養這些不必要的脂肪,心臟、肝臟、腎、腸胃進行超負荷的勞動而得不到休息,影響了寶寶的正常進食。

  • 母乳餵養,雖然也有發胖的寶寶,但母乳非常容易消化,即使過量撐到了寶寶,也不會使腎臟和腸胃道疲勞。

嬰兒在不同時期的吃奶量如何安排?

2個月寶寶

  • 母乳餵養:食量比較小的嬰兒白天即使過個2-3小時也不會餓,喝奶的次數相對比較穩定;食量比較大的嬰兒時不時要喝奶,會把兩個乳房一次性吃乾淨,還會經常吃的把吃多的奶吐出來。

  • 牛奶餵養:出生時體重在6-7斤的嬰兒,每天喝奶700毫升左右;出生時體重在7斤以上的嬰兒,每天喝奶800毫升左右。

3個月寶寶

  • 母乳餵養: 寶寶喝奶量有所增加,不過每次喝奶間隔時間變長,因為胃容量增大,再加上母乳質量的提升,寶寶“按需哺乳”可以慢慢過渡到“按時哺乳”,但不用太急著改變。

  • 牛奶餵養: 寶寶每次奶量在100-120毫升,每天的總喝奶量在700-800毫升。

4個月寶寶

  • 母乳餵養:繼續堅持母乳餵養,按需哺乳或者按時哺乳。

  • 奶粉餵養:一般情況下,寶寶每次150毫升就能吃飽,而生長髮育快的寶寶每次可能要180毫升才夠,但每天總奶量儘量不超過1000毫升。

5個月寶寶

  • 母乳餵養:繼續按需哺乳或者按時哺乳。

  • 奶粉餵養:

    每次150-200毫升,每3-4小時餵養一次,可以根據寶寶發育情況,適當開始添加輔食,以高鐵米糊為首選,剛開始吃每次1湯勺即可,逐漸加量加次。

6個月寶寶

  • 母乳餵養:為了孩子健康,繼續堅持母乳餵養,並開始添加輔食

  • 奶粉餵養:每次180-200毫升,每天喂3-5次,根據寶寶的實輔食適應情況,可以在上午9-10點和下午3-4點添加輔食,可以吃點米粥、麵條、水果等。

7個月寶寶

  • 母乳餵養:繼續按需哺乳,開始添加輔食。

  • 奶粉餵養:每天的用量在800-1000毫升,輔食除了給孩子兩頓米粉或者粥,逐類多樣的添加多種類輔食;在寶寶長牙期間,還要給寶寶吃些小餅乾、水果片等,讓他們鍛鍊咀嚼能力。

8個月寶寶

從這個月開始開始,母乳餵養和奶粉餵養次數相對減少,輔食量稍微增多,以滿足小寶寶生長髮育需求。而奶粉餵養的寶寶因為消化蛋白質的胃液已經充分發揮作用,所以可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比如瘦肉、豆製品、魚肉等。

1歲的寶寶

逐漸要以一日三餐為主,白天和晚上的牛奶或母乳為輔,慢慢過渡到安全斷奶。以三餐為主後,家長一定要注意保證寶寶輔食的質量,肉類、蛋黃、動物肝臟等含有豐富蛋白質是孩子補充熱量的來源蔬菜、水果是補充維生素、纖維素、礦物質的來源,能夠促進消化和新陳代謝。

以上所說的“不同月齡的寶寶奶量”只是大概的一個標準,畢竟每個寶寶都是個體,發育是存在差別的,

實際生活中,家長根據寶寶的個體差異靈活掌握,以吃飽、能消化為主,不用特意讓寶寶吃多。希望我的解答可以幫到您,也祝寶寶健康成長!


京媽說:醫學專業、營養師媽媽,母嬰原創作者,分享專業實用又接地氣的孕產育兒知識,幫助您做靠譜家長,歡迎點贊、關注和轉發。


京媽說


媽媽們喂寶寶吃奶的時候,總怕他們吃不飽,影響長身體。因此會很頻繁的餵奶,但是一些媽媽覺得小寶寶似乎不知道飢飽,只要喂,他們就吃。那麼,寶寶吃奶會撐到嗎?

即便不停地吃奶,小寶寶也不會撐到的,媽媽不用擔心。小嬰兒都非常聰明,如果吃飽了,他們就不會再繼續吃了。要是他們想吃奶,就是餓了的表現。媽媽不要怕寶寶撐而不喂他們。

寶寶雖然不停地吃奶,但他們一次吃的量並不多,如果平時排尿或者拉臭臭多,一會兒就餓了。還有的寶寶消化系統好,吃進去的奶很快就被身體吸收了,餓得也會比較快。

媽媽們放心讓寶寶吃就可以了,等吃飽後,他們自然就會停止,然後會比較開心的玩耍或者睡覺。

但是媽媽們也不要一直喂,如果寶寶沒有表現出想吃奶的情況,就不要硬喂他們吃,每次喂完奶後,最好間隔2-3小時左右再喂,這樣子寶寶的胃腸才能正常的休息。如果寶寶肚子鼓鼓的,摸起來硬硬的,多是脹氣,不消化的表現,這時就要停止餵奶,給他們做腹部按摩,等到排氣後再餵奶。

睡前可以讓他們多吃些奶,不然夜間寶寶容易餓醒,會影響自身和大人的休息。

我是幫媽,一名高級育嬰師,私信“育兒”,幫您解答帶娃路上的困擾~


孕嬰幫幫媽


人體就是一部高級智能機器,從人體能量不足到肚子餓,然後大腦反饋飢餓信息,發出進食指令,找食物,當食物進入口腔開始,腺自動分泌消化酶再到進入食管,賁門自動根椐吞食節奏控制開合,避免食物進入氣管,食物進入胃裡後自動分泌胃酸、蛋白質酶和胃液消化因子;然後胃將食物加工後,進入小腸的同時膽汁、膽鹽等消化液從膽管中進入腸道,同時胰腺分泌的消化液也進入腸道促進消化吸收,當人吃飽時,大腦發出吃飽了的信息指令並停止進食。這是一個高度智能化的管理系統,所以不會吃撐到,小孩吃飽了就會停止了,除了你硬塞。

寶媽請放心!



虎媽幫


你好,我是香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很多人覺得寶寶還小,沒有自主意識,吃奶撐到吐奶還想吃,所以感覺寶寶會不由自主的吃撐。

但其實,寶寶知道自己吃沒吃飽的。

家長看著孩子大口大口吃奶,其實母乳的吸入量是很小的,吃進肚子的其實沒有多少。


家長可以通過孩子以下行為判斷孩子吃沒吃飽。

1.吃飽的寶寶會自己放開乳房,表情滿足有睡意。吃到後面開始玩耍,不專心吃奶,這些都表明寶寶吃飽了。

如果孩子不停地找奶喝,可能是母乳不足或者配方奶衝調過稀。

2.觀察吞嚥動作:吸吮慢而深,可看見吞嚥的動作,聽到吞嚥的聲音。

3.觀察體重增長:如果寶寶體重增長在合理範圍內,說明寶寶食量滿足寶寶生長需求。

4.排尿狀態:一般吃飽的寶寶24h排尿量會大於六次,顏色淡無味。

5.排便狀態:母乳寶寶每天排便次數約為4-5次,次數過多或過少,媽媽都要多留意。

一個兩歲番茄的在職媽媽,育兒經驗,幼兒教育,私信我交流哦。


香印育兒


您好,我是開心爸爸的日記,很高興能夠回答您的問題。

作為新手爸爸媽媽,突然間面對著一個嬌嫩的寶寶,需要學習的東西是很多的。

比如寶寶需要按照一個什麼樣的頻率來餵養,每次餵養的量是多少,寶寶什麼表現是正常情況,而寶寶一般會出現什麼樣的不適症狀,寶寶的睡眠是否正常,寶寶生病了該如何處理等等。

其中寶寶的餵養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前段時間就有粉絲媽媽在後臺私信開心爸爸,說她看到寶寶在那裡不停的吃奶,一直吃了10分多鐘才慢慢的停下來。因為是母乳餵養,她也不能確定寶寶到底吃了多少,但是看寶寶這樣的能吃,心中隱隱的有擔憂了,會不會吃撐啊?

那麼寶寶到底會不會自己吃奶吃撐了呢?今天開心爸爸就和大家一起聊聊這個話題。

首先說答案,對於寶寶來說,什麼時候吃奶,每次該吃多少奶,這都是屬於他們與生俱來的本能,他們會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每次吃奶的量,而不是像上面那位粉絲媽媽心裡擔心的那樣,會吃撐會吃多。

雖然說新生寶寶自己還沒有一個獨立的意識,但是飽不飽、餓不餓這都屬於本能,他們完全可以自己掌握這個量。當然像媽媽們看到寶寶在那裡一刻不停的吃奶的現象,一方面呢,寶寶的嘴巴實際上很小,別看他們在那裡大口大口的吸著吃奶,但實際吃進去的奶量並不多;另外一方面呢,有時候媽媽們的奶量並不是很多,看上去好像寶寶吸了好久,但是吃進去的奶量還是很有限的。所以,他們才會出現不停吃的現象。

另外有些媽媽們說寶寶吃奶吃的都吐了,這還不是吃撐了嗎?

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剛開始的時候寶寶的胃是水平的,如果媽媽們餵奶的姿勢不對的話,寶寶在吃奶的時候就會同時吃進去很多的空氣,而這種一段母乳一段空氣的吃進去,就會導致寶寶吐奶了。所以媽媽們在餵奶的時候需要注意姿勢,儘量讓寶寶把乳暈都含在嘴裡面,不要留出太多的空隙。另外寶寶吃完奶後,媽媽們最好能給他們拍嗝一下,把空氣拍出來寶寶就會舒服很多的。

總的來說,寶寶雖然小但是吃多少這件事,屬於他們的本能,一般是不會出現吃撐的情況的。而且媽媽們常見的寶寶吐奶,更多的是吃奶的時候同時吃進去了空氣導致的,而不是像我們經常想的,寶寶這是吃的撐了導致的。

最後,您的寶寶出現過吐奶的情況嗎?您是如何處理的呢?留言一起來說說吧!


開心爸爸的日記


寶寶出生以後,究竟該如何餵養他,這成了不少新手媽媽所要面對的難題。

很多媽媽總感覺自己拿捏不好寶寶的吃奶量,所以總得擔心他會不會吃不飽,或者是不是吃撐了。

小寶寶的餵養問題,可以說是讓寶媽們“一個頭兩個大”了。



那麼,寶寶餵奶量的標準究竟是怎樣的呢?那要是不去控制孩子的吃奶量,他還那麼小,什麼都不懂,會不會不小心吃撐了,對他造成傷害呢?

答案是不會的。因為懂得飢飽是我們人性的一種本能。所以,寶寶吃奶的時候,是不會把他自己撐到的,只要吃飽了,他自然也就不吃了

所以,在這個問題上,寶媽們根本就不用過分的去擔心。

但是,不管是母乳餵養,還是給寶寶喝配方奶粉,餵奶量的指標只能是作為一個參考值,具體的奶量還是得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做決定。



寶寶不同階段的吃奶情況,寶媽們都知道嗎?

小寶寶在不同階段的吃奶情況是不一樣的。隨著寶寶的成長和發育,在給他餵奶的時候,奶量是需要適時做出調整的。

新生(未滿月)寶寶

新生寶寶的餵奶量為每天6~8次,每次30~60毫升,但這只是作為參考值

特別是母乳餵養的小寶寶,更不要去限定餵奶量和寶寶吃奶的次數,只需遵循一個原則,那就是寶寶什麼時候餓了,就給他餵奶



一~兩個月的寶寶

面對一個月大的寶寶,還是他能吃多少就喂多少,按需餵養。孩子要是吃飽不吃了,也就別再餵了,要根據寶寶的生活特點和習性來餵養他。

每天給寶寶餵奶6~7次,每次80~120毫升,這個也是作為參考的餵養方式



三~四個月的寶寶

這個時候的寶寶,每天奶量在800毫升左右,每天建議餵奶5~6次。此外,可以慢慢將寶寶兩次吃奶的時間間隔拉大,開始幫寶寶戒掉夜奶的習慣。



五~六個月的寶寶

五、六個月大的寶寶,每一頓的奶量可以在200毫升左右。這時,在兩次吃奶之間,可以開始給寶寶添加一些容易消化的輔食。可以先從餵食米粉開始,讓寶寶的腸胃慢慢適應。



七~九個月的寶寶

寶寶在七~九個月的時候,飲食上已經慢慢適應輔食了。所以,每天可以只讓寶寶喝三頓奶,剩下的一頓,用輔食代替即可每次的餵奶量可以在200~250毫升之間



十~十二個月的寶寶

在這個時期,寶寶每頓的奶量最好還是在250毫升左右。不過,餵奶的次數就可以不用那麼頻繁了,一天給寶寶喂兩次奶就可以了,其它頓直接用輔食替代上。



雖說不同階段的寶寶,他們的吃奶量和吃奶的次數都有標準值可以作為參考。但不少寶媽還是不大放心,畢竟很多時候還是得根據寶寶的自身表現情況去餵奶的。

因此,寶媽們要想更加明確的知道寶寶是否有吃飽,或是會不會吃撐了,還可以通過這兩個方面去協助判斷。

透過兩個方面,進一步判斷出寶寶的吃奶狀況

寶媽們要想更進一步判斷出寶寶的吃奶狀況是否良好,其實不妨觀察下寶寶的大小便情況。我們可以通過寶寶的排洩反應,來調整給他餵奶的量和次數。

寶寶小便情況

寶寶如果吃得飽的話,每天的小便次數會在6次以上但要是沒吃飽的話,小便次數可能就不足5次了。

寶寶大便情況

寶寶的大便各方面情況正常的話,就證明他已經吃飽了;但如果他的大便量少,而且夾帶有綠色泡沫的話,那估計就是沒吃飽了。



總而言之,寶寶的大小便情況,是他吃奶狀況好壞最明顯的表現因素。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寶媽們需要細心觀察寶寶的大小便。

而在給寶寶餵奶的時候,寶媽們肯定多多少少都會遇到這種情況。那就是有時判斷不準確,給寶寶衝了過多的奶粉。寶寶可能喝了一小半就飽了,不願意喝了。

那寶寶一次喝不完、剩下的奶該怎麼處理才最好呢?怎樣才能做到既不浪費,又不危害到寶寶的身體健康?



寶寶一次喝不完的奶,這樣子處理便不浪費了

有時,我們可能會不小心給寶寶衝多了奶粉。但要是他吃飽了,寶媽們可就彆強迫他繼續喝了。否則,就容易導致寶寶腹脹積食,或者是厭奶。

有些寶媽可能覺得把奶粉直接倒掉太浪費了,畢竟嬰兒奶粉還真不便宜。但直接放置到下一頓給寶寶喝,又不好,這可讓不少寶媽感到困擾。

但事實上,要是想把寶寶一次喝不完的奶留到下一頓繼續給他喝的話,大可這樣子做:可以將剩奶放置到冰箱的冷藏室裡面,但注意時間不能超過3個小時哦!下一頓在給寶寶喝之前,再用溫奶器加熱一下就可以了



當然,如果是母乳餵養寶寶,自然就不用擔心這個問題了。但是,母乳餵養的時候,卻有一個更為重要的事情需要注意,那便是母乳的質量了。

對此,寶媽們需要注意做好這五點,進而提升母乳的質量。

做好五點,提升母乳質量

母乳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了寶寶的健康和成長。所以,在餵奶期間,寶媽們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才行,一切都要以寶寶為中心。

適量運動,增強體質。寶媽身體健康了,母乳的質量自然也就高一些。

心情愉悅,情緒穩定。母乳餵養期間,寶媽們情緒穩定是很重要的。寶媽如果發脾氣,體內就會產生毒素,餵奶時可能就會導致寶寶中毒。



生活規律,多加休息。寶媽只有睡眠充足了,才能保證奶量的持續供給,滿足寶寶的需求。當然,奶水的質量也才比較好。

禁止喝酒和抽菸。哺乳期寶媽喝酒的話,會致使奶水的分泌量減少。而寶媽要是抽菸的話,香菸中尼古丁會在奶水中被寶寶吸收,危害寶寶的呼吸道。



不要吃過於辛辣的食物。寶媽如果吃了辛辣的食物,就容易影響腸道的蠕動性,攝入的各類營養物質難以吸收,也就無法給予寶寶高質量的奶水了。

因此,建議寶媽們可以多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例如,小米粥、排骨粥、五穀雜糧等,確保自己腸道的健康。



所以說,如果選擇了母乳餵養寶寶的方式,就要對他負責才行。要想讓他健康的發育和成長,就必須養成良好的生活和飲食習慣。

【賢思媽媽有話說】

不管是母乳餵養寶寶,還是讓他吃配方奶粉,吃奶的時候估計就是他最開心的時刻了。所以,對於寶寶吃奶的量和次數,我們可以根據寶寶的自身情況靈活變動,這樣也才能讓小寶貝快樂的進食。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保證奶水的質量是特別重要的哦!願每一位“小天使”都可以健康、茁壯的成長。


賢思媽媽


當然不會!雖然,嬰兒很小,但是,她吃飽了就會停止吮吸。如果他是母乳餵養的,寶媽根本不用擔心,吃飽了,他就會停止吮吸。但是,如果他是奶粉餵養的,寶媽就要根據寶寶的情況,及時調整奶粉量,不要強迫孩子喝奶。當她放掉奶瓶,頭轉開,就代表她可能已經飽了,或者她還沒有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