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有的大口徑火炮的炮口附著一根跟避雷針式的鋼棍,是起什麼作用的?

香菸飄渺35


牽引式火炮的機動需要牽引車拖拉、行軍、陣地轉移那麼,火炮在設計時必須要設計牽引環或者牽引勾用於和牽引車連接。

火炮牽引環有的設計在炮架助鋤末端、也有在設計炮口制退器下面。
牽引式榴彈炮的牽引環設置在炮口制退器下方。


蘇式D30型/122牽引式火炮牽引勾也設計在炮口。

炮口牽引環
著名的M777牽引式火炮的牽引環也是在炮口制退器下。

火炮打開作戰模式、可以清楚的看見牽引勾狀態。

可摺疊式火炮牽引環。
牽引式火炮機動行進狀態。

之所以將牽引式火炮的牽引勾設置在炮口、其原因之一是縮短火炮長度有利於行軍機動性。


孔乙己亂彈


你看這張圖片裡面的“避雷針”還摺疊回去呢,是不是有一種大炮上刺刀的感覺?

而實際上這種設計通常僅僅在“牽引式”火炮上出現。

關鍵的問題點也出在“牽引式”三個字上面了。這種火炮通常還帶有輪子,但是並沒有任何動力裝置讓這些火炮運動起來。所以得找一個能夠掛在其他車輛上的裝置方便移動。

有時候我們會看到火炮炮架尾部有一個環狀物

這個通過這個環狀物就可以將火炮掛到汽車甚至馬車上拉著滿世界跑了。

但是……這樣的設計實際上並不緊湊,如果火炮可以在更“短”的狀態下運輸就比較好了。

於是就又有了前部牽引的方式

火炮炮架收起,炮管固定,拽著炮管走——這樣運輸火炮的時候長度就大為減小了。

但是總不能弄個繩子穿在 火炮的制退器上拉火炮吧,於是就也裝了一個可以摺疊(甚至不折疊)的牽引環。

火炮呢,就可以這樣拽著走了。

但是由於牽引環比較扁,因此在遠距離特定角度上看就成了題主說的“避雷針”了。

走進點,換個角度看看——

這就不是避雷針了吧?


至於為什麼要拖動著炮管滿山跑呢?這麼抻著炮管會不會影響精度?其實從結構上來說,炮管是火炮上最結實的部件。完全扛得住的。


軍武數據庫


紙上的宣仔,為您解答。

避雷針還是刺刀?

這個避雷針式的鋼棍其實是牽引環,它不具備任何火炮發射過程中的實際功能,只是用來方便汽車牽引機動的。牽引式火炮有的是用炮口牽引環和牽引車輛對接。有的是用尾部的大架上的鉤子與牽引車輛對接。二戰後由蘇聯率先應用,當時西方國家並未出現牽引環在前的火炮,所以這也成了蘇式火炮一大特色。咱們以D-30 122mm火炮舉例,牽引式D-30在制退器下面有牽引環,這個環可以摺疊,不用的時候可以摺疊到炮管下方,和56式步槍的摺疊軍刺很像:


而同樣是D-30,自行火炮型號由於自身有機動能力,就不需要這個環了:


實際上這種牽引方式是二戰之後才出現的。二戰期間,蘇聯的全部火炮也都是尾部牽引的,即在炮架子上安裝牽引環。比如這個M-30:

M-30大架上的牽引環

大炮上“刺刀”,並非什麼火炮都能辦到

在炮口制退器安裝牽引環是有條件的,並非所有火炮的設計都能做到,那就是身管放到最低射界到角度時,高度要足夠低,這樣牽引車才能和牽引環對接上。否則就不能用頭部牽引。二戰後到D-20 152mm榴彈炮就無法使用頭部牽引到方式,依然是炮架上安裝牽引環。因為D-20火炮即便放到最低射界,高度也顯得過高,根牽引車對接不上:


D-20火炮

這主要是炮架設計的問題。D-30 122mm火炮之所以放平後炮管低,是因為D-30採用了三足式大架,可以完全放平,此時輪子是懸空的;少了輪子的高度,自然炮管可以放得很低,於是就可以使用這種頭部牽引的方式了。這種三足式大架其實二戰就有了,但主要用在反坦克炮上。D-30借鑑這種炮架設計實屬天才之作。憑這種炮架設計和牽引設計,D-30可以說是牽引式火炮中的一代經典,毫無爭議。

D-30火炮調整到最低射界的時候,高度已經非常低了,恰好可以和牽引車對接

三足式炮架最早用在戰防炮上,圖為英國QF2 2磅戰防炮

二戰後,從蘇制D-30 122mm火炮開始,出現了頭部安裝的牽引環。這種牽引方式的一個好處就是反應速度夠快。火炮炮口始終朝前,到達目的地後可以很快就完成部署,不需要調轉火炮,也不需要車輛掉頭,相當於縮短了準備時間。所以這種牽引方式深深影響了下一代牽引火炮的研發。BAE系統研製的M777超輕榴彈炮、我國的AH4超輕榴彈炮和新加坡的155mm超輕榴彈炮也都採用了這種這種蘇式的牽引方式,已經成為了牽引式火炮的標準配置。當然了,這三種火炮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使用了像螃蟹爪一樣的H形大架,有利於讓炮口高度放低。

AH-4超輕榴彈炮,制退器可以安裝牽引環

M777,也出現了炮口的牽引環

新加坡自行研製的柏伽索斯輕型155毫米榴彈炮


紙上的宣仔


這根鋼棍是用來牽引火炮的牽引杆,它與牽引車上的牽引栓對接後,便可以把火炮固定在牽引車上,這樣牽引車就可以拉著火炮進行機動。雖然這根鋼棍很不起眼,但它卻很實用,一般在中型火炮上都可以看到它的存在。牽引栓可以隨時拆卸,簡單而又實用。

(火炮炮口的牽引杆)

牽引栓的發明是為了加快火炮的部署速度,方便火炮機動部署。它最早由蘇聯人首創,後來被各國廣泛借鑑,紛紛用在了自己的火炮上。牽引式火炮具有結構簡單、造價、易於操作和維修、可靠性好、機動部署靈活等特點,自一次世界大戰以來,成了各國軍隊的重要武器裝備。早期的牽引式火炮主要採用車輛牽引火炮尾部的方式進行機動,也就是用車拉著火炮的“屁股”到處跑。不過這樣的方式帶來了諸多不便,每次部署時車輛都要調整到合適的位置才能將火炮放下,加之後拉式牽引杆的長度比較長,這也對場地有比較高的要求。這樣的方式並不利於火炮的快速部署,同時也帶來了諸多不便。

(早期牽引火炮都是採用牽引火炮尾部的方式)

於是,蘇聯人想了個好辦法,那就是用車輛拉炮管,這樣既可以節省空間,也省去了車輛調整安放位置的過程,簡化了火炮的牽引和部署流程,進而極大地提高了火炮的部署效率。後來這個實用的小技巧被很多國家所採納,所以我們才會經常在火炮上看到這個形似避雷針的鋼棍。不過由於火炮炮口最小角度和底盤的限制,並不是所有火炮都可以安裝牽引杆,這種方法大多用於中型或者輕型火炮上。

(採用前置牽引的火炮)

(前置牽引到達目的後可以立刻進行部署)

(美國的M777超輕榴彈炮也採用了這個設計)


戰情解碼


那是牛鼻子上的拉環,牽引火炮,不能牽著走怎麼叫牽引火炮?

呵,說笑了,這其實是炮口的一個小裝置,名為牽引環,之所以放在制退器下部,是為了方便通過索系的方式拉動火炮,讓炮兵們能快速的拖著火炮轉移。

拴在制退器上也是有門道的,畢竟這是個最不值錢的部位,即便損壞,對炮身的整體作戰性能影響相對較小。而且炮管本身就處在火炮的重心中軸線上,掛上就能拖著走,不像一分為多的助鋤那麼麻煩,更不像炮閂那麼金貴。

某些火炮需要將炮身反過來摺疊牽引,這時候牽引環也起到吊拖作用,直接把炮身拖著翻個面,固定好後掛上卡車就能馬上跑。這可是要命的東西,打完炮後撤的速度越快,活命的機會就越大。

不過重型火炮一般見不到這種東西,它們太大太重,還貴,靠細細的牽引環連接未免太不穩當,如果因為應力作用在拖行時把炮掄出去可就糟了。所以,牽引環的牛鼻子一般只安在重型以下的火炮上。


王司徒軍武百科


我是雪松,我來告訴你:大型榴彈炮或加農炮炮口都有衘接口,那是牽引用的銜接口。


雪松127947852


你是說這玩意麼?這是一種三腳架駐鋤式火炮上的牽引環

我唯一知道用炮管牽引鉤的只有毛子的D-30 122mm牽引式榴彈炮,當然,我們抄毛子的96式榴彈炮也有這個

這批榴彈炮收起來的時候,因為駐鋤沒炮管長,所以靠炮口那根杆子掛在車後邊

而其他一些長腿歐巴就直接用駐鋤上的鉤子掛車

或者乾脆就收起駐鋤就跑的


瘋狗的輕武


那是大炮的刺刀啊


chenjl_034


那是大炮的刺刀(牽引栓)

部分大炮炮口下面,會有跟尖狀突出物,這不是“大炮上刺刀”,而是火炮的炮口牽引栓。這些火炮必要時,可以炮身向後旋轉180度,引牽引車後方牽引杆可以直接套在這個牽引栓上進行機動。

我軍的86式122mm榴彈炮,炮口前方就是牽引栓
使用的時候是這個樣子的,這種牽引栓多用在中等重量火炮上,重炮的牽引栓是在助鋤上。
炮口牽引栓大多是採用可拆卸設計,並且開炮的時候是可以向後收的,避免影響炮彈出膛的氣流。
炮口牽引栓屬於較實用設計,像美軍的M777超輕型火炮上,也都有保留。


五嶽掩赤城


你說的是老式的蘇制火炮吧,上下分別為復進機和制退機,實際是兩個液壓油缸;但現在新式的火炮已經看不到這兩個油缸了,都被更小巧的機構代替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