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消化道出血急救措施和护理

急性消化道出血急救措施和护理

前言

急性消化道出血急救措施和护理

急性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的病症之一。

大多是由于消化道本身疾病引起的。

还有四种其他出血原因:

消化道邻近器官患病,如胰、胆的炎症或肿瘤等可引起消化道出血;

少数是由于全身性疾病造成消化道局部出血,比如某些血液病、再障性贫血、血友病等等;

第三是慢性肾病尿毒症期、心脏病合并严重心衰、脑出血、脑炎等疾病均有消化道出血的可能。

第四某些药物也能造成消化道操作引起出血,如阿司匹林类、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等。

如果家庭有上述病人时,要警惕发生消化道出血。

急救措施

拨打120

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等到救援期间,应安慰病人静卧,消除其紧张情绪,注意给病人保暖,嘱其保持侧卧、取头低足高位,以防剧烈呕吐时引起窒息。

保留呕吐物

病人的呕吐物或粪便要暂时保留,粗略估计其总量,并留取部分标本待就医时化验。

禁忌

少搬动病人,严禁让病人走动,同时严密观察病人的意识、呼吸、脉搏,随时与急救人员保持联系,听从急救人员指挥。

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是呕血和便血,呕出的血可能是鲜红的,也可能是咖啡色的;便出来的血可能是鲜红的或暗红的,也可能呈柏油样黑色。

护理措施

急性消化道出血急救措施和护理

一般护理观察

密切观察和判断病情,应做到及时、细致、准确地观察并记录生命体征:神志,瞳孔,呕血及便血的量、颜色、性质、次数,尤其是要密切观察血压变化以及尿量;

对休克患者要注意肢体温度、湿度、皮肤与甲床色泽以及周围静脉充盈度,并观察记录每小时尿量,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饮食护理

对休克、急性大出血伴恶心、呕吐、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应禁食;

急性消化道出血急救措施和护理

对少量出血无呕吐、无活动症状者,可进食温凉、清淡、无刺激性的流质饮食。

流质饮食温度不宜过热,以后逐渐改为半流质饮食、软食,选择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开始少食多餐,以后改为正常饮食,不食生拌菜、粗纤维多的蔬菜、刺激性食品、硬食、饮料,如浓汁鸡汤、肉汤、浓茶、咖啡等。

进食过程应细嚼慢咽,避免损伤黏膜等再次出血。

120提示

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止血药物时,需了解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用药时的注意事项,观察要及时,如发现腹痛、血压升高、心律失常、心绞痛等严重不良反应时,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在家用药如出现不良反反应,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寻求救援。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