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的事情遷怒於孩子,動不動就對小孩大吼大叫,很是痛心,怎麼辦?

凌空翱翔


首先要從父母自身找問題,這樣做肯定是不對的,對於解決問題也不利,最重要的是對於孩子的身心健康、性格也不好,具很多研究發現,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的家庭,對於孩子以後的成長甚至於建立家庭以後的婚姻關係處理都有不好的影響。出現這種情況,夫妻雙方要積極溝通,一定要冷靜,多看一下有關方面孩子教育的書籍,有條件的可以參加一下有關家庭關係處理的教育培訓!希望這些對你有所幫助。


王任牛


這問題我太有發言權了,當然我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因為我就是在這樣的家庭氛圍長大的。

我爸是個粗人,脾氣很差,但不會對我施暴。小時候的記憶就是我爸媽經常吵架甚至打架,我很害怕的坐在一邊,人微言輕默默看著。剛開始還會哭,後來次數多了就不哭了,離得遠遠的,眼不見為淨。

我爸是個可以在任何場合都對你大吼大叫的人,包括公共場所,不管人多人少,只要他撒氣就行了。我小時候幫他做事他不滿意就可以隨時的在我頭上來一個拳頭,當然不是那種用力氣的,可依舊很疼,嘴上還繼續罵著說我這不行那不行,我不敢反駁流著眼淚繼續幫忙。從小我雖然看起來很自信,但沒人可以看出我其實很自卑。我媽經常說我爸在我很小時候特疼我,我既沒記憶也不敢信。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深,我也敢去反駁了。有時候覺得自己像小狗,我爸心情好了可以和顏悅色的和我說話,心情不好了就對我生氣,所以我離得遠遠的。上學期間看到同學和他們父親得相處方式我很驚訝也羨慕。

言歸正傳好的家庭教育在孩子的童年和青少年時期是非常重要的,不僅關於孩子的品行,甚至孩子以後的成就。作為孩子,我真心希望父母感情好,可以多聽聽孩子們的想法,不要一言堂,不要對孩子實行打罵或者冷暴力,因為你永遠不會想到這對你孩子的傷害有多深,雖然你很不以為然。

題主的這問題有個前提,就是遷怒,那不知是否排除非遷怒的情況下對孩子打罵。從孩子的角度建議父母多去讀讀有關教育的書和視頻,希望可以從孩子的角度真心去為孩子想一想。可從根本上是因為你們的夫妻感情,這方面我還沒有經歷,沒有發言權。但是若我想說夫妻關係不好對孩子的影響有時比離異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更深,畢竟我曾經面對父母一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的時候真心希望他們離婚來著。

面對這樣的家庭,這樣的父親,我總會想將來找老公絕不找像我爸這樣的,婚姻不要這樣的,也絕不會這樣對孩子。希望自己能夠真正的做到。


夢夢要崛起


我記得小時候,我媽就是上班特累,回家就發火,動不動就罵我那種,我爸就是特累的時候對著我媽發火,我媽對我發火,她發火的時候我幹什麼也不順眼,我說想看個電視,或者想玩,或者幫著做家事,都會被罵,罵的特狠的那種,有時候我就會有種錯覺,是不是我媽恨我啊!總是看我不順眼,搞的我天天看臉色行事,稍不注意就會罵,搞我現在對我媽還是耿耿於懷,只要回家還是會下意識的去看臉色行事,就怕她不高興。其實你對家裡的關心不夠,對孩子陪伴不夠,總是讓對方覺得你在挑她的錯,讓她沒有感受到愛的溫暖,沒能體貼她的辛苦,你只看見孩子玩手機,沒看見他們之間其他的相處模式,不要老是挑錯,多給他們說說暖心的話,讓她感受到你的付出和體諒,女人在婚姻裡要的不多,就是想要你的疼愛和體諒,你可以不看監控,讓他自己把握孩子看電視手機的度,不要讓孩子覺得你是罪魁禍首,或者你和孩子直接溝通,約定好看手機時間,讓媽媽監督,所有的責任不要壓在媽媽的身上。希望能幫到你。


豆芽菜媽


首先,在一段家庭關係中,夫妻關係應該優於親子關係,排在第一位。所以,想要改變現狀,首先要改變和妻子之間的關係。

我們家也是我自己帶孩子,我經常在空閒時間和老公視頻,給他看看孩子。前不久他跟我說,他想在家裡裝上監控,這樣他就能隨時看到孩子了。我笑著說:“人家都是家裡由保姆看孩子,父母不放心才會在家裡裝監控,你裝算怎麼回事啊,怎麼,不放心我,怕我揍你兒子?”然後我老公居然笑著說:“那有啥不一定,萬一你真的揍他呢?”

雖然我也知道他這是句玩笑話,但我心裡還是很不舒服,就是那種不被信任的感覺。所以,我能理解,每當你建議你的妻子少讓孩子看會手機時,她就藉故吼叫孩子的原因。

就是因為你以一個旁觀者的姿態,以一個監控人的身份,對她的教育方式進行批判。這會讓她覺得不被信任,畢竟她在家的主要任務就是帶孩子,你這樣的建議會讓她覺得自己的付出不被肯定,你只看到缺點,不看優點,不看辛苦,不看原因…

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的妻子在你工作的地方也裝上監控,只要你休息了,或者沒有好好工作了就提醒你要努力賺錢,你會怎麼想?

全職媽媽,尤其完全沒有其他人幫忙的,真的是特別辛苦。我們不可能一整天都帶孩子在外面,也不可能時時刻刻陪著孩子玩,隨著孩子越長越大,他肯定會接觸到電子產品。適當的看手機電視並不會有很大影響,如果孩子確實看的比較多,你可以抽個空好好和妻子聊一下,但是千萬不要在事情發生時聊這個事情,可以等孩子睡了抽空溝通下。否則很容易破罐破摔。

提建議前,首先要肯定妻子的付出,對妻子的努力表示心疼和感謝,然後再提建議。養育孩子是你們共同的事,不能把它看做是妻子一個人的責任,進而對妻子進行指責。好好和妻子溝通吧,她的心情好了,付出被肯定了,她才有動力心甘情願地改變自己。


小阿壯的寶媽


首先大人之間溝通不暢,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對孩子大吼大叫,肯定是不對的,這會對孩子幼小的心靈造成極大的傷害,一定要好好和媽媽溝通這件事。

另外,我覺得媽媽也需要理解,大吼大叫是她對自己情緒的一種宣洩。

我是一位三歲寶貝的媽媽,因為工作的原因,老公經常不在家,老人們在異地,也幫不上忙,孩子基本上是我一個人帶大,我也知道看手機和電視對孩子不好,可是有的時候是真的沒有辦法。

記得有一次我在廚房做飯,沒有注意到孩子什麼時候進來廚房,轉眼,她動了案板上的碗,碗掉在地上,摔碎的玻璃渣,劃破了她的小腿(夏天,小腿露著),我是又心疼又愧疚,後來就是等她睡著了,在幹別的事,或是讓她用電腦看會動畫片再幹著急的事情,從那以後孩子才知道看動畫片。

所以提問的爸爸,你不在身邊,孩子和媽媽的生活你根本就不能參與,有很多事情你是看不到的,媽媽也是人,她有她的情緒需要排解,辛苦,勞累,不被理解,這些東西時間長了,累積在心裡,孩子不聽話,很容易著急上火。

誰也不是天生就會做一個好媽媽,也不知道,怎麼樣才能做一個好媽媽,你說的委婉地、慢慢地去控制一下,怎麼樣委婉,怎麼樣慢慢控制,這都需要具體的方法,那你有沒有自己通過打電話、視頻的方式,與孩子溝通,教育孩子老是玩手機、電腦是不對的,對於這件事你除了交代媽媽,自己有沒有具體做什麼,如果沒有,那你也無權指責媽媽,因為教育孩子不只是媽媽的事情,孩子是你們兩個人,教育孩子雙方都有責任的。

孩子沒有教育好,不是埋怨對方,而是兩個人溝通一起想具體的辦法,比如不讓孩子玩手機電腦,媽媽這邊到底有什麼困難,怎麼樣才能有時間多陪陪孩子,不讓看手機和電腦,有沒有具體的事情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比如我們家,爸爸在家,就是夫妻兩個,輪流陪著孩子搭積木,給她講繪本故事。如果有時間,天氣允許,儘量帶孩子進行戶外運動。

動畫片也不是完全不能看,但看動畫片之前一定要講好時間,到時間必須關掉電視,孩子哭鬧時,也不能心軟,孩子很聰明,如果一次妥協,那她下次也不會同意關掉電視的。

壞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次兩次造成的,所以好習慣的養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在育兒路上,爸爸媽媽都要參與進來,現在不是有很多媽媽都在喪偶式育兒嗎?無論是好的夫妻關係還是親子關係,都需要多陪伴、多溝通、多理解。

你說你有控制吵架的衝動,我覺得你是不想和媽媽吵架的,吵架也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好的溝通也是有方法的,如果想要學習,我想推薦一本書《非暴力溝通》,溝通的正確地打開方式是什麼,可以看下這本書。

有問題的,不可能都是別人的,有時改變別人,不如改變自己, 如果你有好的方法教育孩子,就可以分享給媽媽,有了具體的辦法,遙控指揮才更有效。

涓涓育兒記,文字背後有一顆溫暖的心,感恩被看見。


涓涓育兒記


對於這個問答,做為一個有兩個孩子的媽媽,我有很深刻得體會,和老公吵架心情不好的時候,會把火撒在孩子身上,認為沒有孩子,就可以自己過了,就不會有牽掛,就說說我的經歷吧, 和老公都是河南農村人,在我們那個年代,婚姻基本都是靠媒人介紹的,當然我們就逃脫不了被父母安排命運了,雖然也想過自己能經歷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遇見一個帥氣,懂得疼我浪漫的大男孩,開始我的美好人生,可這一切只是我的美好向往和想象,我和他在最初的交往中,還算美好,但是我感覺他並不是我想要的那種男人,我認為他不夠上進,不夠有野心,想過和他分手,可最終因為他的一滴眼淚,感動了我,也許是我缺少愛的緣故,當時的我就天真的認為,或許她給不了我好的生活,但找個對你好的男人,平平淡淡的過一生也挺好的,在掙扎,迷茫的時期,我發現我懷孕了,這對於我來說真的接受不了,我也去過醫院不打算要這個孩子,可是當醫生給我完抽血,做術前那一刻我逃脫了,我害怕極了,想起媽媽說的話,做人流可能會導致以後的不孕,也想到如果不要這個孩子,我和他的關係也將終結,要了這個孩子,我又感覺這一切都不是我想要的,不甘心,卻又很迷茫,最終我優柔寡斷的性格決定了我以後的生活,迎來了女兒的到來,也算是開心了一段時間,在女兒四個月的時候夜晚,我們的一次爭吵,讓我想到了離開這個家庭,我收拾好行李,拿了他給我的幾百塊錢,準備南下深圳打工,那個時候交通還不發達,尤其是鄉下農村晚上很少有車,在走了一段小路時,後面來了一輛拉鴨子的小貨車,我就壯著膽子攔著那輛車,還好開車的司機停了下來,問我去哪裡,我說去信陽火車站,當時是快過年了,一般人不往外走的,路上那個司機一直問我是不是和家裡人吵架了,我說沒有,請假回來的,要去深圳打工,當時我就怕司機發現我是離家出走不拉我,我就一直沒話找話,還好最後那個司機把我帶到縣城,還幫我找了去火車站的公交車,還是很感謝那位好心的人,我連夜趕到了火車站,買了第二天中午去深圳的車票,又找了家旅館住了下去,那時候女兒還在吃奶,到了半夜奶水漲的很疼,又加上很想女兒,心裡很難受,一夜無眠,到了第二天,還是忍不住給他打了電話,當時想著打個電話,一算是告別,二是捨不得女兒,當電話接通後,他問我在哪裡,說我不要走,他來接我,也許是對他還有留戀,也許是對未來很迷茫,總之最後我答應他來接我,不走了,就這樣過完了春節,2007和他和他弟弟一起來到了杭州,而我在家帶女兒,同年的四月份,他安頓好了,我帶著女兒也一起來到了杭州,在杭州盤了個小菸酒店,日子也算平穩,婆婆來幫帶女兒,他去找了份工作,再後來,我們會為各種事情吵架,冷戰,店也盤出去了,女兒也回到了老家,13年把女兒接到了身邊上幼兒園大班,我們依舊還是吵架,冷戰,我感覺他對我關心很少,基本不懂得去愛,他言語很少,性格很固執,基本他做事情不商量,他認為他要做的事情不需要和你

商量,只告訴你一聲就行了,他家人也沒有愛,錢看的比較重,缺少了應有的人情味,基本過年我都沒怎麼回去過,這讓我很窒息,因為女兒算是他們帶的,性格,習慣和她們家人一樣,很難溝通,每次和他吵架,很傷心的時候,一想到她們家人都一個德行,就會怪女兒,當初不是因為捨不得她,也不會和他走到現在,那種積壓怨恨就會一點就爆,當然這所有的恩怨,過錯都是我自作自受,不應該歸咎於孩子身上,畢竟孩子是無辜的,她也是受害者,如果不是自己當初那麼,輕率無知,對他和他的家人都點了解個認知,也不會有現在,當然,我身上也有很多人缺點和不足,也會讓人很崩潰吧,畢竟人無完人,我們應該更多的看見別人的優點,時刻修正自己的缺點。時隔十一年後,現在迎來我的第二個孩子,我很愛他,當然也不想和老公再吵架,因為已經錯了很多年,現在想努力的過好以後的生活,為自己也為孩子好好生活,感謝!


杭州趙小姐


作為一個孩子的媽媽,曾經我也有因為自己的情緒而遷怒到寶寶身上。特別是當自己很累很煩很無助的時候,這個時候家裡的其他大人只顧玩自己,孩子一再的過來打擾我的時候,我就會生氣,發脾氣。其實我自己心裡面很清楚,我並不是在發寶寶脾氣,我是怪那些未過來幫我分擔的大人們(如孩子爸爸,奶奶,爺爺。但於爺爺奶奶他們是長輩,我無法責備,於孩子爸我就覺得他太沒眼裡見,看到我都忙不過來了,還不知道過來把寶寶哄走)。其實每次發完脾氣看到寶寶無助的眼神時,我就開始心痛與自責了。其實,於孩子,爸爸媽媽的愛是一樣的,我相信所有的父母都是愛孩子剩過愛自己的。如樓主所說,寶媽於大人的事去遷怒寶寶,這個行為是錯的,另又因寶寶生氣,拿爸爸去嚇唬寶寶,這個行為更是錯上加錯。但寶爸在指責寶媽之前是否有好好的自省,先找到自己身上是否有問題,試問如果寶爸給寶寶的一直都是溫暖,一直都是關愛,寶媽有自己的感受。即使寶媽拿爸爸去嚇唬寶寶,也不會離間掉你們的親子關係,能離間的前提是寶爸確實兇過寶寶,確實讓寶寶害怕過。所以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然後找機會與伴侶好好敞開心扉來談談。家庭的和睦是寶寶健康成長最關鍵的因素。我和寶爸的想法一樣,並不支持寶媽的做法,因為那樣確實會影響到寶寶成長,但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話,需要寶爸與寶媽共同努力,彼此體諒。言傳身教既要言語教育,也要身體力行。爸爸愛媽媽,媽媽愛爸爸,家裡充滿愛,孩子才會更有愛。另外平息憤怒的最好辦法是讓自己靜一靜,當發生讓自己情緒失控的時候,寶媽可以暫時離開寶寶幾分鐘,讓自己透透氣,舒緩一下心情,然後再去跟寶寶溝通,儘量做到語氣平緩。最後祝寶爸,寶媽,寶寶都能幸福健康[祈禱]





demidan


大人因為每天要面對生活工作的壓力,經常會因為一些事情,覺得身心疲憊,希望能夠得到家人的安慰理解。而小孩子的天性就是精力旺盛,喜歡有人陪著玩鬧。如果一個身心疲憊不堪的大人,回到家中面對一個吵吵鬧鬧或者哭哭啼啼,又或者不好好寫作業的小孩,難免心生怒火,可能因為小孩的某一個舉動,觸發了大人壓抑著的情緒,然後就爆發出來了。有時候甚至動手打了小孩,或者對小孩大喊大叫嚇壞了孩子。我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類似的經歷。我自己小時候也曾因為父母吵架,自己捱打的經歷。長大以後害怕那種場景,心裡也不希望同樣的事情再發生在自己的小孩身上。但是,作為一個普通人,真的在有些時候控制不住自己,事後難免就會後悔。在反省了自己多次之後,我自己的經驗是這樣的,如果事情已經發生了,那麼必須要找機會跟小孩道歉,跟他聊一聊為什麼父母會發火,告訴他大人有時候也會犯錯,但是以後一定努力改掉。還有就是教他要學會察言觀色,小孩長到一定年齡他應該要掌握一些人際交往的技巧。我會跟我的孩子說,如果你看到媽媽一臉的疲憊或者一臉的不耐煩,甚至憤怒的樣子,最好就不要來招惹我,自己安靜的待著。有事情就長話短說。跟他討論什麼情況下,人會容易情緒失控,也跟他訂下一些規矩,比方如果下次誰再發脾氣罵髒話,大人罰一百,小孩罰十塊。不過最重要的還是大人自己要學會處理自己的情緒,心情不好的時候,要先冷靜,發現自己情緒失控的時候,先離開一會,自己去廁所呆會,或者出門走動一下。激烈的情緒時間都不會保持很久,只要給自己一點時間,就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傷害。


小芸豆兒


首先為大人的事遷怒於孩子,肯定是不對的。我和我老公是親戚介紹的,因為年齡問題,父親過世的早,母親把我們拉扯大不容易。親戚把老公介紹給我,也不知道結婚的意義,稀裡糊塗就結了婚。可是結婚以後他並不是我想要的老公。

老公脾氣壞,可是對我他能忍讓。所以還是為他生了小孩,可能是三觀不合,有時候和老公生氣,就想要是沒有小孩,你還敢這麼對我,早就是我前夫。


娟姐1313113


我是一位兩個孩子的媽媽真的是深有體會,尤其是兩個孩子一家大小從來沒有過問過,每次有什麼需求第一件事就是找媽媽,孩子還小又什麼都不是很懂,並且兩兄弟又很調皮,一天累死累活的,遇到個老公除了上班吃飯,剩下的都是耍手機,夠通過,也炒過不管用,有時候吵的利害的時候,人家倒頭大睡,而我很難過,這個時候兩個娃娃還要扯著我的衣服鬧,我就吵娃,可事後又後悔的很,可孩子一個暖心的舉動,又欣慰的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