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初日本對外擴張的工具:英日同盟

20世紀初,英國和日本共三次締結同盟。

第一次:為了對抗俄國的挑戰,英國決定放棄多年“光榮孤立”的外交政策,尋找軍事上和政治上的同盟國,結果選擇了在遠東擁有僅次於英國海軍軍力的日本,而此時的日本為應對俄國的競爭壓力同樣急需盟友,英日兩國於1902年聯手締結了第一次英日同盟條約。這也鼓動了日本對俄國開戰。

第二次: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後,英日兩國聯合對付俄國,俄國的戰敗似乎從戰爭一開始就已成定局,兩國在日俄戰爭結束前修訂了第二次英日同盟條約,雙方改防禦性同盟為攻守同盟,並將適應範圍擴大到印度和朝鮮。

第三次:日俄戰爭結束後,帝國主義列強之間的關係開始發生變化,國際格局也隨之變動。在喪失共同敵人俄國、雙方關係冷卻、日美交惡的情況下,英日修訂了第三次同盟條約。

日俄戰爭後的國際局勢

20世紀初日本對外擴張的工具:英日同盟

日俄戰爭後,哈爾濱以南的中東鐵路歸日本所有

日本吞併朝鮮

在日俄戰爭期間,日本就乘機擴張在朝鮮的勢力。在1905年第二次日英同盟協定中,英國決定放棄維護韓國主權的宣誓,以換取日本協防印度。

1910年8月,日本政府迫使朝鮮簽訂了《日韓合併條約》,正式完成了對朝鮮的吞併。

英德關係惡化

1871年,普法戰爭結束後,德意志帝國正式建立。19世紀末20世紀初,德國受惠於第二次工業革命,實力愈加極速增長,在威廉二世推崇的“世界政策”的驅動下,開始參與到殖民擴張的競賽中。英國與德國因海軍和殖民地問題矛盾日益激化。

為確保英國在遠東的安全,將本國的海軍力量集中在歐洲水域對抗德國,英國政府需要日本繼續充當保護英國殖民地利益的角色。

20世紀初日本對外擴張的工具:英日同盟

20世紀初的太平洋勢力範圍

美日矛盾的激化

日美關係的惡化,源於雙方在東北亞的競爭。

日本在中國的擴張迫使中國逐漸向美國靠近,加劇了美日兩國之間的對立。隨後日本企圖獨霸南滿,把東北變成自己的殖民地,這引起了美日矛盾的激化。

還有個小插曲:

哈里曼收購滿鐵失敗:哈里曼是美國馳名世界的鐵路大王,1905年哈里曼為了美國資本家的利益,謀劃建立一個環球運輸線系統。為此他於1905年9月1訪問日本,約定由日美共同經營南滿鐵路,遭到日本拒絕。這就意味著日本代替了俄國成為美國向中國東北擴張勢力的主要障礙。日美矛盾從此突出出來。

由此可見,日俄戰爭後,國際格局形成了新的政治形勢和力量對比,英日兩國在喪失共同敵人、英美接近、日美惡化的情況下,最後以各取所需的方式成立了第三次英日同盟。

20世紀初日本對外擴張的工具:英日同盟

20世紀初數據最強的戰列艦隊,美國“大白艦隊”

英國的考慮

一是海軍戰略的需要

日俄戰爭後,因海軍部推行歐洲為戰略中心的政策和與德國海軍軍備競賽的需要,英國將遠東地區的船隻派往歐洲,但保留了5艘巡洋艦,在日本海軍的協助下,以最小的代價確保了太平洋領地的安全

但日益增強的日本海軍不僅成為英國海軍而且成為英國自治領的一大烕脅。英國在遠東地區已經感覺到來自日本海軍的危險,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加拿大也需要應對。只要維持著英日同盟,不僅免除了被日本攻擊的可能,英國海軍可以在太平洋地區聯合日本海軍,實力將超過其它海軍力量。

因此,英國不得不面對著海軍利益和自治領安全的選擇。

二是避免捲入可能爆發的美日戰爭

英日同盟的存在不僅加劇了美日矛盾,而且還加深了英美矛盾。美日一旦開戰,根據同盟的義務,英國將被迫捲入戰爭。

1908年初美日之間處在戰爭的邊緣,英國擔心一旦美日交戰,根據同盟的義務,英國必須援助日本,這將使英國處於一個非常尷尬的地位,英國想盡最大努力避免與美國的衝突。

對英國來說,與美國的戰爭是必須避免的。英國提議修改同盟條約,明確將美國排除在第三次英日同盟條約的軍事條款的適用範圍之外。

三是利用同盟遏制日本的擴張

日俄戰爭勝利後,日本國力顯著增長,表現出對外擴張的強烈態勢。

第三次同盟條約要旨之一則是防禦日本。在這樣的背景下,英國雖然對日本的擴張有所警戒,但認為和日本同盟至少可以多少牽制日本的行為。

20世紀初日本對外擴張的工具:英日同盟

1922年華盛頓條約

日本的考慮

一是繼續利用同盟條約獲取利益

在英日同盟的幫助下,日本取得了日俄戰爭的勝利,消除了俄國對遠東地區的威脅。隨後日本順利進入南滿,企圖繼續擴大在遠東地區尤其是中國的勢力範圍,並正式吞併了朝鮮,同時對朝鮮的殖民化也得到了國際上的支持,這些都得到了英國的默認。

二是應對可能爆發的美日戰爭

取得日俄戰爭的勝利後,日本得到8艘戰列艦和3艘巡洋艦。1910年它的實力達到11艘戰列艦,13艘巡洋艦,確立了在遠東地區最強的海軍實力。

但是,自從1905年以來日本出現的財政危機已經不能支撐日益龐大的海軍建設,而且從1910年開始,日本在無畏艦的數量上已經落後於其它列強,據此日本被迫延遲了海軍戰略的建設。在這種情況下,為了應對可能爆發的美日戰爭在同盟條約下保持與英國海軍合作是非常有意義的。

三是避免自己被孤立的危險

作為在遠東地區勢力範圍和影響力最大的國家之一,日本懼怕英美聯合起來共同孤立自己,畢竟有英國這個海軍最強和殖民地最多的帝國主義國家作為盟友,其它列強不能輕易威脅日本。

同時,作為歐洲列強衝突的觀望者,日本打算繼續充當英國遠東和太平洋地區利益的“協防者”,能使他們對日本的行為繼續默認,為日本大陸政策的更進一步實現提供便利條件。

第三次英日同盟簽訂

1911年1月,加藤向格雷表達了日本政府的意向,3月,格雷答覆日本表示英國政府同意改定。

此時英國希望先與美國訂立仲裁條約,但是日本卻迫切希望先行修改英日同盟,經過多次協商,兩國於1911年7月13日續訂了為期10年的第三次英日同盟。新條約共六項條款,包括

“第一款:雙方同意,無論英國還是日本,如果上述的權利或者利益有危險的話,兩國政府必須充分坦誠與對方溝通,雙方同盟商議維護上述利益的對策;

第二款:兩締盟國的一方,非自己挑釁,而遭到一國或數國的攻擊,並由於一國或數國的侵略行為為戰爭開端,使前文所述之該地區的締盟國之權利及特殊利益受到危害時,締約國的另一方應立即予以協助、協同作戰,並在雙方同意之下講和;

第三款:兩締盟國不得不和對付協議而徑自與他國簽署有損上述利益之協定;

第四款:當兩締盟國的一方與第三國締結一般仲裁條約,在仲裁條約的有限期內,該締盟將不負有與第三國交戰的義務;

第五款:兩締約國的一方在本日簽訂之協定中所規定之外對於另一方的兵力援助條件及具體實行方法,由兩締約國陸海軍當局者協定,該當局者應對相互利益之相關問題無隔閡,隨時充分商議;

第六款:本協約由簽訂之日起立即實施,由該日起十年有效。

第四款是專門針對美日矛盾激化而制定的,這裡的第三國指的就是美國,此規定不再讓英國兩頭為難。

條約影響

當第三次英日同盟簽訂後,英國認為從同盟中得到的收益遠遠超過日本。

此外,英國的自治領加拿大對新的同盟條約表示歡迎,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也認為其修訂避免了日本對兩地攻擊的可能性,對此表示表示滿意。

日本為同盟條約的修訂做了不少讓步甚至犧牲,當日本對外公佈新條約內容後,國內民眾及輿論表現的極為冷漠,沒有像1905年第二次英日同盟時得到那麼多的掌聲。

對英國來說,其戰略目的通過第三次英日同盟已經達到,而日本並沒有因同盟達到預期的戰略目的。

小結

從同盟修訂前兩國的戰略考量及其簽訂過程,我們不難發現,英日同盟關係開始出現間隙,而且越來越明顯,這預示著英日同盟必然走向終結的命運。

第一,英日兩國最初走在一起,最主要的理由是為了共同對抗俄國勢力的擴張。然而,通過日俄戰爭,對抗俄國成功之際,隨著共同敵人的消失,雙方聯盟的基礎開始動搖。日俄戰爭後,面對日本吞併朝鮮和企圖獨霸南滿的態勢,英日兩國的摩擦愈來愈嚴重,英國在第三次英日同盟修約時摻進了以同盟束縛日本擴張行為的戰略考慮,兩國以各取所需的方式促成同盟的續訂。

第二,整個英帝國上下開始越來越反對英日同盟。面對日本咄咄逼人的侵略擴張態勢,英帝國反對英日同盟的情緒日益高漲。在國內,日本商品在滿洲與英國的競爭以及日本企圖獨霸中國東北和南滿的做法,使英國人認為日本在東亞的政策有違“門戶開放”、機會均等原則,英國的在華利益受到日本政策的威脅。

在自治領,尤其是加拿大和澳大利亞更加反對英日同盟,部分是因為日本海軍力量的發展和日本可能產生的對太平洋地區和東南亞的野心烕脅著它們的安全。在中國問題上,英日兩國離心力日益暴露。在這一形勢下,英國不得不重新審視英日同盟的價值。

第三,第三次英日同盟成為了日本對外擴張的工具,失去了原來的意義。辛亥革命爆發後,兩國因對華政策而產生的分歧;1913—1914年間日本打著英日同盟的旗號,以與英國進行經濟合作的名義向英國傳統勢力範圍長江流域滲透,英日兩國發生了正面衝突。

一戰期間,日本在英日同盟的名義下對德宣戰,提出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擴大在遠東和中國的侵略權益,嚴重威脅著英國的利益。

當英日兩國的根本利益發生衝突時,同盟勢必難以維持,英日同盟必然走向終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