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直面疫情 众志成城筑坚实防线——写在泰安市妇幼保健院1.31确诊病例后


【实录】直面疫情 众志成城筑坚实防线——写在泰安市妇幼保健院1.31确诊病例后

1月31日,泰山区新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2例,其中1例为64岁武姓女患者,疾病的高度传染性引起了市民众多猜疑和恐慌,记者对接诊患者的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市儿童医院)进行了采访,了解事件始末及医院应对措施。

事件回顾:

1月27日,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市儿童医院)成人内科收入发热患者武某,其一直对医护人员隐瞒与武汉返泰人员接触史,直至病情加重,1月30日武某转诊至定点救治医院,并于1月31日凌晨3时许,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

该病例确诊后的第一时间,市疾控中心专业人员到达该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通过调取监控,跟踪患者住院期间的所有行动路线,并按照“从严”标准(如外出是否佩戴口罩、接触人员、接触时间等),筛查出46个密切接触者,其中包含与武某相邻病区住院治疗的患者及曾为其进行医疗护理操作的医护人员等。因自有疾病需继续治疗的患者在隔离病区隔离观察,其余人员当日全部通过负压救护车采取严格防护措施转运至定点隔离区进行隔离观察。现全部密切接触者均处于严格封闭隔离观察期。

至记者发稿时,全部密切接触者身体状况正常,未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

【实录】直面疫情 众志成城筑坚实防线——写在泰安市妇幼保健院1.31确诊病例后

病例确诊后,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党委立即召开防控工作视频会议,部署总体安排,上报、隔离、消毒、防控工作,并驾齐驱。首先对确诊患者所接触环境、空调系统、物品、可能污染物品等进行彻底终末消毒。

院内留观患者单间隔离、封闭病区,专业人员管理,每日至少2次体温测定,重点关注急性呼吸道症状及病情进展,定时病历分析,每日保障空气、物体表面、墙壁、地面、门窗全面规范消毒,定时通风,严格检验消毒效果。医学观察期间,密切接触者一旦出现发热、寒战、干咳、头痛、乏力、肌肉酸痛、气促、呼吸困难、结膜充血、恶心等任何症状,将立即上报疾控中心,并按规定送至定点医疗机构诊治。自1月31日至今,所有留观隔离患者均病情稳定,未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

加强医护人员专业培训及演练,通过视频会议、微信群等对临床工作人员进行病例发现报告、流行病学调查、标本采集、院感防控、密切接触者管理、个人防护等内容的培训,提高防控和诊疗能力。同时,医院克服防控物资紧缺的困难,按照疫情阶段防护标准,根据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隔离病区及医学观察场所工作人员、消毒人员等不同岗位,保障全体人员做好个人安全防护。

据悉,医院根据国家卫健委最新诊疗方案,改善就诊流程,儿科、产科、外科等各系统完善疫情防控方案,院领导及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等相关科室随时巡查督导落实情况。医院设立24小时独立发热门诊,发热患者与普通就诊患者完全隔离,进一步降低人群与发热患者的密切接触机率。同时,扩大体温检测范围,医院封闭南北出入口,仅保留一个中央出入口,对所有进入医院人员进行体温测试,不符合条件者不得进入,将疫情防控在第一道防线。

对于门诊就诊和新入院患者,该院门诊、病区进一步加强流行病学调查力度,通过发放告知书,面对面宣教,增加警示宣传版面,录制宣教音频,患者登记签字等多种方式争取掌握最真实的调查结果,帮助临床及时排查、准确诊断。

微信公众号开通线上问诊功能,每天发布疫情相关科普信息,孕产保健中心设立线上免费咨询、产后康复、母乳喂养指导群,普及防疫防控知识,开展群防群控,及时答疑解惑,增强风险沟通。

【实录】直面疫情 众志成城筑坚实防线——写在泰安市妇幼保健院1.31确诊病例后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泰安市妇幼保健院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直面疫情,用行动践行“生命天使 母泰子安”的承诺。面对疫情,希望广大市民相信科学、依靠科学,沉着应对、积极配合,不信谣,不传谣,我们坚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只要全市上下同舟共济、万众一心,扎实做好各项防控防护工作,就一定能够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

相关链接:

判断密切接触者的标准是什么?

密切接触者指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阳性检测者有如下接触情形之一,但未采取有效防护者:

(1)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者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如近距离工作或共用同一教室或在同一所房间中生活。

(2)诊疗、护理、探视病例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如到密闭环境中探视患者或停留,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其陪护人员。

(3)乘坐同一交通工具有近距离接触人员,包括在交通工具上照料护理人员,同行人员(家人、同事、朋友等);经调查评估后发现有可能近距离接触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阳性检测者的其他乘客和乘务人员。

(4)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符合其他与密切接触者接触的人员。

在判定密切接触者时,分析其感染的可能性时,要综合考虑与病例接触时,病例的临床表现与病例的接触方式、接触时所采取的的防护措施,以及暴露于病例污染的环境和物体的程度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为什么要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14天?

目前是对密切接触者采取较为严格的医学观察等预防性公共卫生措施是十分必要的,这是一种对公共健康安全负责任的态度,也是国际社会通行的做法。参考其它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潜伏期,结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相关信息和当前防控实际情况。将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定为14天,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居家医学观察。

如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早期临床症状,是否就是被感染?

出现上述症状不能确定被感染,但如果出现发热、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症状,且有武汉旅行或居住史,或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的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出现小范围聚集性发病,应立即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

公众如何做好个人预防?

(1)尽量减少外出活动

1)避免去疾病正在流行的地区。

2)建议疾病流行期间减少走亲访友和聚餐,尽量在家休息。

3)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例如:公共浴池、温泉、影院、网吧,KTV、商场,车站、机场、码头、展览馆等。

(2)个人防护和手卫生

1)建议外出佩藏口罩。外出前往公共场所、就医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氟藏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2)保持手卫生。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用物品和部位;从公共场所返回、咳嗽手指之后、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肥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3)健康监测与就医

1)主动做好个人与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家中有小孩的,婴早晚摸小孩的额头,如有发热要为其测量体温。

2)若出现可疑症状,应主动戴上口罩及时就近就医。若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疑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轻度纳差、乏力、精神稍差、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心慌、结膜炎、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应根据病情,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尽量避免乘坐地铁、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就诊时应主动告诉医生自己的相关疾病流行地区的旅行居住史,以及发病后接触过什么人,配合医生开展相关调查。

(4)保持良好卫生和健康习惯

1)居室勤开窗,经常通风。

2)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保持家居、餐具清洁,勤晒衣被。

3)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桶内。

4)注意营养,适度运动。

5)不要接触,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即野味) ;尽量避免前往售卖活体动物(禽类.海产品、野生动物等)的市场。

6)家庭备置体温计、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家庭消毒用品等物资。

【实录】直面疫情 众志成城筑坚实防线——写在泰安市妇幼保健院1.31确诊病例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