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在崗21天,每天手機步數近19000——700米工作區域內有她的堅守


連續在崗21天,每天手機步數近19000——700米工作區域內有她的堅守

這個春節,註定很不平凡。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讓春節期間原本就堅守崗位的急診科,面臨更為嚴峻的挑戰。作為疫情防控的“前線陣地”,綿陽市第三人民醫院急診科的醫護人員們24小時身著防護服工作,為市民守衛著第一道防線。

在疫情防控戰中,有一些背影讓人淚目,有一些畫面振奮人心,有一些話語讓人充滿希望,在急診科裡,陳嬈的身影總是出現在人們眼前。

她是中共黨員,也是急診科護士長。在疫情防控中,在科室大小角落裡忙碌穿梭成了每天的日常,明明分身乏術,卻又無處不在,成為了急診醫護團隊中被呼叫最多的“定心丸”。

連續在崗21天,科室裡的百事通

“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作為一名有著13年黨齡的年輕老黨員,陳嬈時刻都不忘自己入黨時的誓言。在接到醫院黨委號召時,她當即取消休假,第一時間返回工作崗位。

作為門診精神科第二黨支部的組織委員,她發揮自己的專業優長,及時與黨支部班子成員一道,研究發熱預檢分診管理、急診流程規範處置等防控措施,組織科室全體成員進行院感防控、診斷留觀及個人防護專項培訓。

“護士長,我們還缺防護服!”

“護士長,預檢分診臺需要支援!”

“護士長,請幫我們聯繫轉運車!”

……

每一天,她都是科室裡被呼叫最多的人。她明明已經感覺自己分身乏術了,但在接到醫生、護士的緊急呼叫時,總是條件反射般迅速回應,及時協調解決問題。因為,作為急診科護士長,她是最熟悉診療流程的“百事通”,又是最清楚科室物資存量的“管家婆”。

截至目前,她已連續在崗21天。

700米的工作區域,每天手機步數近19000步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第一版、第二版、第三版、第四版……隨著診療規範的不斷完善升級,陳嬈帶領她的護理團隊適時跟進學習,立足於急診和發熱門診的統籌協調、病房管理、流程規範、職責制定、物資管理、消毒隔離、突發問題解決等重點任務,及時全面梳理,不斷完善防控措施。

連續在崗21天,每天手機步數近19000——700米工作區域內有她的堅守

為確保防控措施落到實處,陳嬈每天要反覆開展醫護人員落實防護措施檢查,嚴格規範急診流程操作監督、追蹤護理人員職責任務落實及急診環境衛生保潔消毒。在700平米的急診區域內工作,她每天的手機步數卻高達19000步。

嚴格把關,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變化,急診預檢分診臺的護士比平時更加忙碌。抓好預檢分診的管理,把好疫情防控第一道關口,是作為護士長的陳嬈最重要的工作。

只要手裡的工作一忙完,她的身影就會出現在預檢分診臺前,和急診護士一道堅守發熱預檢分診崗位。近距離為每位患者測量生命體徵,嚴格篩查把關每一位通行者,仔細詢問登記可疑者的相關信息……

她就是這樣一個細緻入微的女漢子。除了把好關口,她還不忘時刻提醒科室醫護人員注意防護。而要做好防護,做好物資管理及保障供應是關鍵。她一次次清點庫房物資,一次次合計盤算,確保要將緊缺的醫用口罩、防護服、隔離衣等應急物資用在最緊要的關口。

統籌急診班次,接診發熱患者,清潔消毒診室,協助醫護穿戴隔離服,為值班人員送餐、送水,接聽、解答發熱門診的各類諮詢,這是陳嬈每天要處理的日常事務。此外,她還要完成與醫務科、護理部、院感科等職能部門及急診兒科、發熱門診、保安、收費等人員對接與協調,做好信息互通,全力做好後勤保障。

把時間交給崗位,對家人心懷愧疚

“人生的價值不在索取而在奉獻,奉獻是新時代共產黨人最美的姿態。”這是陳嬈護士常掛在嘴邊的話。她是這麼說的,更是這麼做的。

疫情緊張,陳嬈無暇顧及家中年幼的孩子,狠心將剛滿三歲的女兒送到了姐姐家中代為照看,一提起女兒,她心中滿是愧疚。疫情防控期間,父母非常擔心她的身體狀況,一連幾天都打電話來詢問,可往往電話接通了,都只聽到她一句“我在忙,空了打回來”就掛了,至於她說的“空了”,父母就一直沒等到。

收到父母小心翼翼的微信問候,眼眶溼潤的陳嬈心懷愧疚:自己把時間和精力都交給了崗位,交給了患者,留給家人的,真的太少太少。


作者:劉書伶 大眾健康報記者 陳施妤

連續在崗21天,每天手機步數近19000——700米工作區域內有她的堅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