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從小培養孩子的專注力,該怎麼做呢?

吉公久2018


專注力的確是需要培養和訓練的,慢慢的孩子能專注的時間就越來越長。根據我自己在陪伴孩子成長的實踐經歷中的一個感受,分享以下幾點建議,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在日常生活中,儘量不要在孩子正在專注某件事情時去打擾他。

這是我們很容易犯的錯誤,不知不覺間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比如說孩子正在搭房子,就差一點就好了,可是飯做好了,你喊他快點來吃飯。孩子正忙著呢,就嗯了一聲,兩分鐘沒來,你又去喊,快來吃飯,而且還有點生氣,他要是不來,你就不停的喊。其實也就等個五六分鐘的事兒,可大人估計能喊七八次,甚至發火。其實呢,等幾分鐘也不會怎麼樣,孩子本來也不喜歡吃熱飯,怕燙。可催催催,專注力破壞了。


還有一種情形,也很常見,孩子正在房間裡專注的看書或者拼圖,媽媽一會兒進去一下送點水果,一會兒進去一下問孩子喝不喝水,一會兒再進去一下送點吃的。看上去是無微不至的關懷,可實際上也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


面對孩子的專注,多一點等待,少一點催促和不耐煩

在兒子上幼兒園時,因為上班,其實每次下班去接他回家時,已經晚了。有時候走在路上,他喜歡蹲下來看螞蟻,還跟它們說話,好像是見到了朋友。一蹲短則十來分鐘,長則二三十分鐘。我就站在邊上等著。我看著他,他看著小螞蟻,有時候還跟小螞蟻。專注的樣子還挺迷人。


有時候要出門了,他正在擺弄一個東西,研究著呢,如果不是確實著急趕時間,我都會等,等他弄好了,可以了,我們再出發。


就這樣,在我的等待中無形的培養了孩子的專注力。經常弄個東西或者看書或者拼積木,坐著一兩個小時不動。現在上小學了,寫作業也很專注,每次回家直接進自己房間,把門帶上,直到寫完作業再出來幹別的。


遊戲書是很好的在玩的過程中培養專注力、觀察力、邏輯思維能力的工具

在兒子幼兒園的時候買過幾套,都特別喜歡,這類書設計了很多遊戲,讓孩子在參與遊戲中,配對,找不同,走迷宮等等,這類遊戲有個特點就是需要孩子精神集中,專注。玩遊戲孩子是最喜歡的,恰恰又能作為專注力的訓練,一舉兩得。


給大家推薦買過的三套比較經典的遊戲書:

《英國經典思維冒險遊戲書》

《德國專注力養成大畫冊》

《美國經典專注力培養大叔書》

拼圖,積木拼搭都是很不多的專注力培養玩具

兒子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玩拼圖,剛開始是特別簡單的那種,慢慢的難度增加,需要的時間也增加,隨之而來孩子每次專注的時間也增加。積木也是,特別是那種微顆粒積木,需要超級專注,錯掉一個老費勁的拆半天。所以孩子往往也會注意力集中。慢慢的就培養了這種能力。



這些都是自己在實踐中親測有效的方法,專注力的培養真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兒。而是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日復一日的有意識的去給孩子培養,用他喜歡的方式去鍛鍊。慢慢的就會提升。


小晗晗愛閱讀


根據孩子的敏感期發育特徵,孩子在3歲開始對細小事物的敏感期來了,當孩子對某一事物感興趣時,如果長時間不被打攪,就能形成高度專注的品質。這是專注力培養最好的方法,沒有之一!

假如孩子錯過了這個敏感期之後,總是分神不專注,我們先了解下產生的原因:除了生理上由於孩子大腦發育不完善,神經系統興奮和抑制過程發展不平衡外,還可能是環境影響、家長的教育方式(習慣培養)、病理以及心理原因。


作為家長我們可以從可控的教育方式(習慣培養)這一方面,培養孩子注意力。

一、聽寫看訓練的小方法

1、找字訓練

訓練方法:給孩子一篇短文,找出指定的字,並塗出來。

適合年齡:3歲+

在米可認字敏感期,我給他隨意在書上摘取一段文字,給他一隻熒光筆,讓他把這段話裡面所有的“一”字畫出來。 孩子剛開始很喜歡玩這個遊戲,感覺很有成就感。

一般我是選擇一些不喜歡的書來做這個訓練,這樣亂塗也不心疼,也可以自己打印短文來進行聯繫。

如上面這篇短文,我們找“一”字之後,接著找了“大”字。

對於認字敏感期的孩子,這樣的方法非常管用。一方面鞏固已認識的字,另一方面能訓練注意力。同樣的方法,還可以適用於找英文的Sight Words.


2、復讀機

訓練方法:家長讀一串數字,讓孩子聽完憑記憶寫下來聽到的數字。

適合年齡:5歲+

例如:家長讀131458,孩子聽完後在紙上寫下來131458。可以適當根據孩子的接受能力,增加數字長度。這樣慢慢堅持下來,可以發現孩子的進步。


3、聽字訓練

訓練方法:家長讀一篇短文,讓孩子認真聽,當聽到一個“一”字,就用筆在紙上畫一個圈,短文讀完後,統計“一”字的個數。直到孩子記錄的個數與短文中“一”的個數相同為止。

適合年齡:4歲+

比如我隨手拿起一本我們還沒開始讀的《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讓孩子記錄裡面出現的“三”字。選擇一些故事性強的短文,孩子一般都會覺得很刺激!

孩子通關後,可以選擇難度更大,內容更多的短文,也可以更換目標文字。

這個方法,可以跟方法一的找字練習結合起來。先練聽力,後塗字,讓孩子統計聽出來和塗出來的數量,核實準確率。


4、詞語思維

還是聽寫方面的訓練,加入邏輯歸類,增加難度,同時對注意力的要求更高。

訓練方法:家長念一些詞語,讓孩子認真聽,當聽到“水果”就舉起右手,聽到“交通工具”就舉起左手,既不是“水果”也不是“交通工具”就不動。

適合年齡:4歲+

例詞:

蘋果、自行車、手機、橙子、電視、葡萄、菠蘿、掃地車、西紅柿、轎車、奇異果、奧利奧、吹風機、警車、西瓜、大卡車、越野車、櫻桃、平衡車

詞語思維很大程度上跟孩子目前的知識體系關聯,若是低齡娃,剛開始訓練時,注意結合孩子的認知程度。

這個遊戲我們在玩的時候,因為孩子有時候一著急就左右手不分。我就讓他左手拿一隻香蕉的樂高積木代表“水果”,右手拿了小汽車“交通工具”。低齡的孩子可以試試這樣入手,然後再逐漸擺脫輔助物。


5、找不同

訓練方法:仔細聽幾組句子中的A,B兩句話,快速找出兩句話之間不同的地方。

適合年齡:5+

例句1:

A:如果我是一片雪花,你猜,我會飄落到什麼地方去呢?

B:如果我是一片雪花,你猜,我會降落到什麼地方去呢?

例句2:

A:雪地裡,長出了一棵沙漠裡的仙人掌,還開出了一朵美麗的大黃花。

B:雪地裡,長出了一棵沙漠裡的仙人掌,還開出了一朵美好的大黃花。

要點:媽媽們在尋找這些例句的時候,可以摘抄平時跟孩子讀過的書裡面寫得非常美的語句。媽媽們可以將其中的個別字,改成同義詞,比如上面的例句1中,摘自中國經典童詩《蝴蝶 · 豌豆花》,而例句2,摘自幾米的《聽幾米唱歌》。

這樣訓練除了提高孩子的注意力,還能提高孩子對語言的思維敏感度,像上面例句中的“飄落”和“降落”,當孩子發現這樣不同的時候,慢慢地他會去體會2個詞語之間的細微差別,發覺文字的美。


二、輔助訓練的遊戲和教材

1、舒爾特方格

舒爾特方格 (Schulte Grid) 是在一張有25個小方格的表中,將1-25的數字打亂順序,填寫在裡面,然後以最快的速度從1數到25,要邊讀邊指出,同時計時。

研究表明:7-8歲兒童按順序導找每張圖表上的數字的時間是30-50秒,平均40-42秒;正常成年人看一張圖表的時間大約是25-30秒,有些人可以縮短到十幾秒。

舒爾特方格是全世界範圍內最簡單,最有效也是最科學的注意力訓練方法。尋找目標數字時,注意力是需要極度集中的,把這短暫的高強度的集中精力過程反覆練習,大腦的集中注意力功能就會不斷的加固,提高。

缺點是:訓練方式枯燥乏味,只適合有毅力與使命感的特殊人群,兒童接納效果較差。


2、輔助教材

市面上有很多輔助鍛鍊觀察力、提高記憶力和注意力的教材,比如迷宮書、找不同、思維訓練書等。

各種品牌選擇很多,共同特點都是:主題豐富有趣,場景貼近生活、構圖鮮豔能非常有效地吸引孩子的興趣,完成這些練習都需要高度集中精神,從而達到提升注意力的目的。

這類教材我們用過很多,《找不同》書籍我們從不到2歲多就開始玩了,選的都是孩子喜歡的卡通題材。

迷宮書比如分齡的《公文式迷宮》,以及Usborne的大迷宮書big maze book,都很不錯。

思維訓練書我們最近做的一套是《英國經典思維冒險遊戲書》,同樣也是Usborne出品。除了上面所說的特點,內容還相當豐富:包含迷宮、視覺大發現、配對、分類、排序、推理等等思維方面訓練點,還配合了孩子喜歡的貼紙答題方式。

3、撲克牌等桌遊

大部分卡牌類的桌遊,都能鍛鍊注意力、記憶力和反應能力。這裡介紹幾款需要親子一起玩的桌遊,沒有介紹單人遊戲。單人遊戲和玩具也能鍛鍊孩子的注意力,但遠遠不如親子項目的接受度高。

1)最簡單的一種,使用我們平常的撲克牌

玩法是:

取三張不同的牌(數字類),比如梅花3、方塊6、紅桃3,從左到右依次擺放在桌面。讓孩子選一張目標牌,如紅桃3。接下來讓孩子盯住目標牌紅桃3,家長把3張牌面朝下倒扣桌面,開始隨意移動三張牌的位置。移動過後,讓孩子報出目標牌紅桃3現在在哪兒?

孩子猜對了,就勝利,兩人可以輪換遊戲。根據孩子的能力,家長可以增加牌的數量,變換牌位置的次數或者加快換牌速度來增加遊戲難度。

我們上一次玩這個遊戲是在萬聖節,孩子通過贏得遊戲來賺糖果,動力十足啊!


2)介紹幾款兒童桌遊牌

a. 逐鼠神貓 Rat a Tat Cat, 適合5歲+

這個也是我們最近玩得比較多的一款桌遊。通常是飯後跟娃爸一起3人圍在餐桌上玩。遊戲要求參與者要集中注意力觀察每個玩家手上的牌,以及記住自己的牌和別人的牌,還要推測各自牌面的大小以及勝算的可能性。

中間穿插會遇到功能牌:偷看牌、交換牌、再摸一張。利用交換牌可以用來交換別的玩家的牌,要用好這張牌,就要求記住自己的牌以及對方的牌。

玩法是:每個玩家每人4張牌,允許看其中2張牌,另外2張牌只有通過摸到功能牌或者換牌打出去之後才能知道牌面的大小。目標是:把數字大的牌(鼠牌)都打出去,數字小的牌(貓牌)留下。當你覺得有把握你自己手上的4張牌加起來點數是最小的時候,你可以喊出“逐鼠神貓"口號,本輪遊戲結束,各玩家把4張牌亮出,統計牌面點數總和,牌面數最小者勝出。


b. Dobble 嗒寶( Spot it ! )適合3歲+

原版叫Spot it,中文引進版叫嗒寶Dobble。兩版本間配件有少許區別,規則玩法大同小異,下面按原版的說明來介紹。

這是一款規則非常簡單,鍛鍊孩子注意力、反應力和手眼協調能力的牌。

玩具包含55張卡片,每兩張卡片上僅有一對相同的物品。我們要做的就是快速把它們找出來。


b. Brain Box 大腦瓜 適合3歲+

這是一款10分鐘內考察你的記憶力和知識性的遊戲。

玩法也很簡單,三步走:一看二記三答題。 以玩具標配的沙漏計時,規定時間內記住卡片上的圖案和知識點,到點後另一方開始提問,被考者根據回憶答題,答對了贏得卡片。

大腦瓜系列涉及到15種豐富的產品主題,從幼兒成長到動物、數學、環球旅行、歷史、藝術、自然等等,國內引進版是中英文雙語的,知識面相當地全面,深得很多家庭和孩子的喜愛。各個主題的年齡跨度比較大,比如幼兒成長適合3歲+,而其他科目則需要根據孩子的認知能力去選擇。

假如媽媽們對文章開頭提到的一些小訓練無感,那麼這套大腦瓜桌遊是個不錯的替代選擇。


三、平常心,不隨意給孩子貼標籤

最後想說,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很多都是年齡上的生理因素原因造成,也可能是階段性環境因素造成,家長們切不可隨便給孩子貼上“不專心”、“多動症”等標籤。

我們要做的是以平常心對待(哪個孩子沒有“熊”和“皮”的時候呢?),平常生活中對孩子的習慣多加註意,通過觀察和陪伴,以玩中學的方式,幫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學習慣。


媽媽懂你


孩子專注力的培養和孩子日常的教養習慣息息相關。

孩子天生都是專注的,大多數專注出問題的,是孩子在專注的時候,因為和大人的節奏不同,總是被大人打斷,逐漸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

陪著孩子玩一樣玩具,一次堅持5分鐘,保持1個禮拜,然後延長到10分鐘,這十分鐘,就是專注和孩子玩,他放棄了,你就再拿回來換種玩法接著和她玩這件玩具,堅持十分鐘,一週後再延長到

15分鐘。選擇哪種有趣的玩具,比如過家家,樂高,搭小房子等她本身感興趣的玩具。

逐步延長玩的時間,兩個月左右孩子專注力就好了。平常孩子專心做一件事的時候,大人不要一會讓吃一會讓喝的去打斷。哪怕是孩子專心看動畫片,就讓他看,不要中途打斷!一個孩子動畫片可以看半個小時,專注力絕對沒問題


甜甜圈伐木累


兒童專注力是怎樣被破壞的?提升兒童專注力,這些方法簡便有效,你試過嗎?

可可2歲多,我帶她去上早教課,老師提出可可專注力差,我當時真不敢相信,孩子一直是我自已帶,而且我一直很注意孩子的性格、行為習慣養成的問題,怎麼會存在專注為差的問題呢?經過與老師的勾通,我瞭解到可可小朋友上音樂、美術、感統這類課程時,可以很好的跟老師互動,但是到閱讀課、自然課、全腦開發這類需要安靜坐下來聽講這種課程時,就總愛走神。

回到家,我查閱了大量的資料,發現導致可可專注力差的原因,是我以及很多家長都在犯的錯誤。在可可1歲前不會走路這段時間,我確實不太懂孩子專注力的問題,我每天把放她抱到小床上,裡面放N多玩具,她自已在小床裡擺弄這些玩具,可以玩很久,我就可以坐在床邊看看書,或在周圍做一些家務,甚至有時歪在床邊小睡一會兒。由於玩具的陪伴,我可以輕鬆很多,可可從會坐到會爬,直到能扶著小床站起來,都是在這個“小籠子”裡度過的。她會走以後,我也在家裡放上很多玩具,她一會擺弄個小汽車,一會擺弄個小積木,但哪個也不會玩很久。除了戶外活動遊戲和閱讀時,我會陪伴她,其實遊戲時間都是在擺弄玩具。

來到早教班,孩子專注力差的問題才顯現出來。

我有一套育兒書,叫《你的N歲孩子》,在介紹1歲孩子時,是這樣說的1歲半的孩子通常不會思考,他們都是走到哪,再想要做什麼,可謂是“大腦與雙腳同步”,“用腳思考”。

如上圖所示,專注力是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的,但是為什麼有的孩子都上了小學,專注力還是很差呢?能問出這個問題的家長,一定也犯過與我同樣的錯誤,就是沒有保護好孩子的專注力。那麼我們應該如何保護孩子的專注力呢?

  • 不要在客廳擺放太多玩具。如果你很喜歡給孩子買玩具,那麼請你在一段時間內,只在客廳擺放二至三種,你的寶寶在玩一個玩具時,先讓他自已動手,如果他沒有挖掘出玩具的新功能,那麼請你啟發他完成,不要一個玩具沒玩明白,又換下一個。比如搭積木,寶寶如果學會了向高處搭,就請你教他向寬了搭,搭出各種造型。積木是開拓寶寶思維的一個很好的工具。

  • 如果孩子在專注於某一件事情時,請不要打擾他,哪怕是吃飯、喝水。我們通常在戶外活動的時,總會看到一些媽媽拿著水果或水,孩子一邊玩,一邊追著喂,這個其實非常不必要。你可以跟孩子約定好,玩多久就要過來吃水果或喝水,如果你的孩子習慣了做一件事情被打擾,那他就會認為被打擾是正常的。
  • 孩子在家裡玩時,不要去打擾他研究家裡的事物
    。如果你感覺危險的東西,就收起來,這樣就不會在寶寶專注觀察或思考一樣東西時,由於怕危險,去阻止他。

  • 不要讓孩子過早沉溺於電子產品,包括電視、手機、平板電腦等。這個害處想必大家都知道,不僅破壞專注力,而且對視力、語言能力都有影響。

如果你的孩子像可可一樣,已經出現的專注力差的問題,應該怎樣破解呢?我是這樣做的。

  • 拼圖類玩具的妙用。可以先從最簡單的4塊拼圖開始,讓孩子自已試著拼好,如果他不能獨立完成,請你啟發並鼓勵他,逐漸增加難度。這是早教的老師教我的辦法,她的孩子5歲時,已經可以駕馭200塊的拼圖了。這不僅培養專注力,而且鍛鍊思維能力。

  • 《美國專注力培養大書》,這套書分為初級篇和進階篇。對於學齡前兒童,初級篇也是有難度的,你可以挑選簡單的部分,陪孩子一起玩。
  • 帶孩子去上創意美術課,老師總會有辦法。創意美術不同於枯燥的美術教育,它是以啟發孩子的創造力為主,一般呢,老師會講一個故事,讓孩子們充分發揮想象力,創做一幅畫,或者做一個手工製品,老師會啟發孩子,但是絕不限制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感到生動有趣,同時又能專注於做一件事情。

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可可小朋友的專注力有了很大提高,她可以坐下來和我一起玩2-3小時超輕粘土,或者看2-3小時繪本。親愛的寶媽嗎?你們有什麼提高孩子專注力的妙招呢?歡迎給我留言,我們一起探討!


Fanny媽媽談育兒


學霸和學渣的差距就在於學霸們都有極高的專注力!那麼怎麼樣才能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呢?是不是再去報幾個培養專注力的訓練班呢?這樣只是勞民傷財,同時給孩子更多的心理負擔,增加他的逆反情緒。

勞倫斯.科恩在《遊戲力》一書中提到遊戲才是生命的本質,遊戲才是孩子學習的基本方式。在《紅樓夢》中提到那些十五六歲的孩子們起了詩社,寫得一手好詩。那並不是老師上課的結果,而是寫詩是他們當時的遊戲。那些連中文系的本科生都搞不明白的詩詞格律在那群孩子的手裡卻是運用自如,這就是遊戲的力量。 更重要的是通過家長和孩子的一起遊戲,可以加強親子間的聯結,而不再是孩子和家長為了學習劍拔弩張,水火不容。所以借用尹建莉老師那本書的書名《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培養孩子的專注力還是不要假借他人之手,讓我們返老還童一下,和孩子一起玩玩遊戲吧。

《神奇的專注力訓練遊戲書》就是這樣一套可以讓你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玩的書。全套四冊,分為《圖形大猜想》,《數字大爆炸》,《迷宮大冒險》和《綜合訓練營》。封面上寫了適合3至8歲的孩子,個人認為對於3歲的孩子可能還是有點難度,需要爸爸媽媽給予更多的指導。全套書由暢銷全球的英國Parragon公司出版,英國、美國和意大利的八位育兒和繪本專家制作,可謂製作團隊強大。下面就讓我們具體看看這套書怎麼玩吧。

首先是《圖形大猜想》

這是四本書中相對簡單的一本書,更適合低齡的孩子。整本書的玩法,就是讓孩子按照圓點內數字的順序把圓點連起來。

你可以參照大名鼎鼎的舒爾特方格訓練法那樣,要求孩子一邊連線一邊讀出數字,通過每天這樣的訓練對於孩子加強專注力有著很好的幫助。

這樣就結束了,才不是呢!看一下這幅圖吧!

接下來爸爸媽媽是不是就該講《小紅帽》的故事了呢,或者直接來個家庭話劇吧!

那麼這幅呢?

什麼?你也不知道這是哪裡,那就和小寶貝一起查一下,然後暢想一下在水城威尼斯的畫面吧。

最後,讓我們看一下這幅吧!

莫奈的日初印象,梵高的向日葵,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對了,對了,還有呢?加油啊!真的猜不出了,沒關係,練習下看圖說話吧,海盜來了!

你看,它可不僅僅是一本連線的圖形書哦!世界上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啊!

第二本《迷宮大冒險》

全書共計99幅迷宮,迷宮愛好者的爸爸媽媽可以和寶寶一起來探索未知的世界。也可以和寶寶來個比賽,看看誰能先找到出口!遊戲以鼓勵孩子為主要目的,所以和孩子開展比賽的時候一定要讓孩子多贏幾場哦!爸爸媽媽們還可以找些小道具來增加遊戲的可玩性,比如小汽車啊,小飛機啊,小娃娃啊。

在玩的過程中,對於孩子情商的培養也有很大的好處,比如迷宮走不出去了,家長可以循循善誘,鼓勵寶貝多嘗試,多觀察,增強孩子的獨立性。

注意!玩遊戲前請一定先看一下書前面的冒險指南啊!因為有的迷宮真的很難!!!

你可以從簡單的小清新的迷宮開始。

隨著功力漸漲,就可以嘗試一下高難度的迷宮了。

99幅迷宮每天玩一幅,可以足足玩上三個月呢,你也可以帶上它在火車飛機上給孩子消磨一下時間哦,這個主意不錯吧。

第三本 《數字大爆炸》

如果小朋友已經熟練掌握了前兩本的內容就可以試試這本了,當然家長也可以直接給小朋友玩這本書。這本書除了涵蓋前兩本里的圖形猜想和迷宮外,還增加了類似於數獨,數字圖畫,邏輯推理,還有多人對戰等遊戲類型。每一個遊戲都由繪本畫家精心製作,把遊戲置身於不同的背景和場景中。喜歡COSPLAY的家長可以大顯身手了。

爸爸和寶寶誰才是福爾摩斯,誰又是華生呢?千萬記得帶好偵探帽,據說這樣可以提高破案率哦!

接下來記得為寶寶準備好畫筆哦,爸爸媽媽和寶寶一起齊心協力來完成這幅畫吧!

有小夥伴一起玩了,那就一起來玩這個遊戲吧!看看誰才是最後的贏家!

不要再當給孩子輔導作業的“後媽”了,快來當和孩子一起玩遊戲的親媽吧!快快樂樂的也能把數學學好,不是嗎?

第四本 《綜合訓練營》

這是一本結合了英語遊戲,大家來找碴,迷宮,數字,畫畫等全方位的遊戲書。著重加強對孩子觀察力,邏輯推理,數學等多方面的綜合運用。和上面三本一脈相承的主題繪畫風格,每一個遊戲都展現了不同場景,並結合了歌曲,動畫,藝術等多方面的知識。就來看看你有多瞭解孩子的世界吧!

看著這幅圖想到了什麼,熱帶雨林?對了,就是那首經典的英語兒歌《Walking in the jungle》。

那麼這幅呢

你一定猜不到吧,那就是寶寶愛看的動畫片《賈斯汀時間》。想要和孩子親密無間,更瞭解寶寶,擁有共同語言,爸爸媽媽還是需要去補補課哦。

接下來要上藝術課了。

從文藝復興到波普藝術,爸爸媽媽一定要備好課哦。

最後讓我們在遊戲的世界裡環球旅行吧。

全套書有超過400個神奇的遊戲,一定可以讓你和寶寶玩個夠!

看完這些,你應該知道它為什麼叫《神奇的專注力訓練遊戲書》了吧!它的神奇之處就在於它讓你無限的擴展遊戲的外延,發散性的玩轉游戲,而不是僅僅侷限於遊戲本身。這種發散思維不也是學霸們的特質嗎。中國有句老話:有其父,必有其子。雖說不一定完全正確,但也從一個側面反側出了父母對於子女的重要影響。這本《神奇的專注力訓練遊戲書》不僅僅在遊戲中訓練了孩子,也在遊戲中訓練了父母,不是嗎?父母陪伴孩子一起成長,才是最大的愛啊!

快點和孩子一起來玩遊戲吧,這樣真的能當學霸哦!


五更文生


要想從小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我認為第一要訣是:孩子專心玩時,爸爸媽媽不要去打擾他。

蒙臺梭利的觀察

蒙臺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中,講到過他在“兒童之家”觀到的一件小事:

一位三歲左右的小女孩,反反覆覆地把一系列圓柱體放入小孔,然後再把它們取出來,一次又一次,安安靜靜,聚精會神,完全不受老師和其他小朋友在旁邊走動的影響。“她重複這項練習42遍,然後才停下來,彷彿從夢中醒來並愉快地微笑著。”

可見,專注做事,對於孩子來說,是一個相當愉快的過程,而且三歲的孩子達到這種心無旁騖的專注狀態也毫無困難。

不被打擾的孩子,會更專心

那麼為什麼慢慢長大之後,很多孩子卻失去了這種專注力呢?常常做不到培養孩子專注的第一條準則:不打擾——孩子專心玩時,大人不去打擾他,也不催促他,讓他玩兒到他自己停下來。

可能是十幾分鍾,可能是半個小時,可能是兩三個小時,甚至可能是一整天,都沒關係,我們家孩子小時候最高紀錄是,大兒幼兒園大班,在家拼新買的樂高玩具,連續拼了三個小時,中間匆匆忙忙出來吃了個飯,又趕回去玩兒,直到自己完整整拼出一架大飛機。

當然,讓孩子專心玩兒,對於大一點的孩子,有幾個地方還是需要注意的:看電視的時間需要事先約定好;玩電腦遊戲的時間需要事先約定好;玩手機的時間需要事先約定好。這是爸爸媽媽和孩子之間必要的君子協定,越是不經常被打擾的孩子,越能遵守好。

爸爸媽媽的疑問

不止一位爸爸媽媽問我們:

“讓小孩獨自玩是玩到什麼程度?我家的有時候自己玩,大人在叫他都不回答。”“孩子玩兒的時候,爸爸媽媽叫他都不理,這樣不好吧?”

大人為啥老要叫孩子?這事兒一直讓我們十分不解。

是為了確認孩子安全?如果是在外邊,孩子玩兒的時候,大人在一邊確保他是安全的,就可以了,沒必要一會叫他一下;要是在家裡,大人關好門窗,確認孩子沒有危險,也就足夠了。

如果是為了培養孩子有禮貌,更是沒有必要。我們認為孩子專心玩的時候,大人去叫他,是大人沒有禮貌地打擾他,不是孩子沒有禮貌。

其實孩子在家裡一個人專心玩兒的時候,正是大人做做家務、做點自己的事,或者乾脆安安靜靜休息一會兒的大好時機,為什麼一定要把孩子綁在身邊呢?嘗試一下一家人各自專心做事,不互相打擾的狀態,你會發現,孩子大人都會很放鬆、很自在。

真心爸媽:

我們是一對真實的爸爸媽媽,本科均畢業於北京大學,真心媽媽為中國傳媒大學博士。育有兩子,一個十一歲,一個十四歲半。出版有《育兒基本:找到好方法,輕鬆做爸媽》。所有回答均為原創,歡迎轉發分享、評論、討論、提問。

歡迎訪問我們的頭條號“真心爸媽”,瀏覽更多育兒文章。


真心爸媽


想要培養孩子的專注力,首先必須做到好好保護孩子嬰幼兒時期的專注力。

每一個嬰幼兒其實都有很強的專注力,卻被我們無意之中破壞了。比如,寶寶在玩翻翻書,我們總會湊過去,告訴他這個動物叫什麼,那個水果叫什麼。其實,完全不必管他,讓他自己去發現,去認識!再比如,寶寶在玩音樂盒,我們大多會湊過去,告訴他這個按鈕是音樂,另一個按鈕是故事。同樣,不必管他,讓他自己去摸索,去探尋!當他們需要我們的時候,一定會主動示意我們。



把孩子嬰幼兒時期的專注力給予良好的保護,那麼,後期的培養會相對容易一些。

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其實是有很多方法的,卻也大同小異。我個人覺得遊戲培養法是值得提倡的,畢竟大多數孩子不會排斥遊戲。比如,拼圖遊戲。色彩豔麗,圖像可愛的拼圖,一定會引起小朋友的興趣。首先,先從幾塊簡單的拼圖開始,保護孩子的自信心不被打擊。慢慢的加大難度,讓他逐漸取得更大的成就感而不失興趣。那麼,一次次的拼圖一定會提升孩子的專注力。



當然,還有很多遊戲類型,比如魔方,找不同,堆積木,拼火車軌道等等。方法很多,重要的是,父母要善於發展,孩子對哪一種更感興趣。另外父母要有足夠的耐心,不要急於求成,給孩子創造一個安靜舒適的環境。


全職媽媽完美蛻變


兩方面入手:

首先是確定生理上是否“有問題”。孩子如果是剖腹產,專注力差是比較正常的,剖腹產的孩子很多都有感覺統合失調的問題,感統失調的孩子專注力是需要家長訓練的!至於如何訓練,有幾個簡單的方法,在家就可以操作。

1、陪孩子走馬路牙子。帶孩子出去玩時,專門不走尋常路,就讓孩子走馬路牙子,越窄越好,讓孩子練習平衡。家長可以以競賽的方式調動孩子積極性。

2、小推車遊戲。孩子先趴在墊子上,家長從後面抬起孩子兩條腿,讓孩子肘部支撐先撐起身體,再轉為雙手支撐,抬起身體。家長滿滿向前推著孩子走。要注意,一定要讓孩子抬起頭!

3、俯臥壁推球。孩子面衝牆爬在墊子上,家長給個籃球,讓孩子趴在墊子上向牆壁上推,籃球彈回來再推過去,每天玩上幾分鐘,熟練了再加長時間

4、舒爾特方格遊戲。(舒爾特方格網上有很多圖片可以下載。)讓孩子從格子中按順序裡出1-25個數字,並大聲讀出來,家長計時。每天練習幾張。

以上是因為生理原因造成的孩子專注力缺乏的一些訓練方法,家長堅持和孩子一起訓練,一般兩個月就能有效果。

再來就是平時的習慣問題了。孩子的專注力其實是本來是好的,你可以觀察,孩子對自己喜歡的事情往往能持續很長時間。比如蹲在地上看螞蟻搬家,比如玩泥巴,比如擺弄ta喜歡的某種玩具。很多時候是大人的“關心”破壞了他們的注意力的:“寶貝兒來喝點水”“寶貝兒來吃塊蘋果”“誒,寶貝兒那個不能那麼弄~~~”“好了,別玩了,髒兮兮的有什麼好玩兒的……”“趕快走了,螞蟻有什麼好看的……”正是在這樣的“關心”與“催促”中,孩子的專注力被一點點破壞的。所以,孩子在玩的時候,家長閉上嘴,管住自己。孩子有需要的時候自然會來找你諮詢或尋求幫助。家長就靜靜的等著就好了。如果你和孩子有關於時間的約定,快到時間了,請走到孩子身邊,看清楚孩子正在做什麼,在孩子的活動間隙,拉起孩子的手,提醒孩子時間,或要求孩子停止現在的活動,按你的要求做。



rainbowzhong75


良好的專注力是孩子今後學習的有力保障,但現實生活中很多孩子都缺乏這項能力。其實專注力不是天生的,它需要後天的培養。

所以,為了讓孩子從容地做完他投入的“工作”,作為家長,我們有什麼辦法可以幫助孩子培養專注力的呢?

1,學習定量

讓孩子在規定時間內分階段完成學習任務,改定時為定量。如果孩子能夠專心完成,父母要給予一定鼓勵(表揚、撫摸、親吻等),並讓他休息5-10分鐘。再以同樣的方式完成下面的學習。


當孩子能夠做得很好時,可逐步延長一次性集中做題的時間。要求孩子在審題的過程中,自己把題目的要求、條件用筆勾出來,以防止走神出錯。這些都可加強孩子的自信,讓他感覺“我能自覺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

2,鼓勵孩子培養興趣

平時多鼓勵,不干擾孩子做好他喜歡做的事情。當孩子專注於做他的小手工製作或觀察小動物而忘記了吃飯時,父母切記不要干擾孩子,而是耐心地等他把工作完成。要知道,孩子沉浸於他的興趣的同時,就是在無意中培養自己的注意力呢。

3,減少嘮叨和訓斥

要儘量減少對孩子嘮叨和訓斥的次數,讓孩子感覺到他是時間的主人。教孩子學會分配時間,當他在相對短的時間內集中精力做好功課,便有更多的時間做其他事情。孩子學會自己掌控時間了,就會有成功的感覺,做事會更加自信。

4,大聲讀書

大聲讀書有利於訓練注意力。每天安排一個時間(10-20分鐘)讓孩子選擇他們喜歡的小文章大聲為父母朗讀,這是一個使孩子口、眼、腦相互協調的過程。


孩子在讀書的過程中,要要求他不讀錯、不讀丟、不讀斷。他的注意力必須高度集中,把這種訓練一直堅持下去。

5,一次只做一件事

讓孩子一次只做一件事情。人的注意資源是有限的,分配在性質不同的事情上面,會嚴重消耗注意力的有效性,尤其是孩子的注意力正在發展過程中,同時進行多件事情,會損害注意力的有效集中。

所以,哪怕當孩子玩玩具的時候,也要關掉電視機;做作業的時候,不要放音樂。

6,自我約束力遊戲

跟孩子一起玩“自我約束力”的遊戲,並把這樣的方式貫徹進孩子的生活。你可以有意識的設置一些情境幫助孩子增強自我約束能力。

7,十個有效的小遊戲

傳悄悄話

根據家裡的實際情況,用悄悄話的形式對寶寶陳述一個事實,然後讓他用同樣的形式告訴另外的家人。比方說:“冰箱裡有西瓜和蘋果,沒有飲料”等,事後可以檢查正確率。一旦寶寶順利完成了任務,可以適當獎勵。


對話的內容和長短可以不斷進行變化,例如開始的時候可以說:“叫爸爸給我一個蘋果”,當寶寶能順利完成後可以增加難度為“叫爸爸給我一個蘋果、一把小刀和一個碗”等。

撲克牌換位

取三張不同的牌(去掉花牌),隨意排列於桌上,如從左到右依次是梅花2,黑桃3,方塊5、選取一張要記住的牌,如梅花2,讓她盯住這張牌,然後把三張牌倒扣在桌上,由家長隨意更換三張牌的位置。然後,讓她報出梅花2在哪兒。如她猜對了,就勝,兩人輪換做遊戲。隨著能力的提高,家長可以增加難度,如增加牌的數量,變換牌的位置的次數和提高變換牌位置的速度。

頂乒乓球

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往往使孩子抗干擾能力較差。然而正因為有干擾,有難度,才能在人為設置的更困難更復雜的情境中,訓練孩子注意力的高度集中。

以和孩子頂乒乓球來說明:讓孩子把球放在球拍上,頂住它不讓它掉下來,繞桌子行走一圈。大人在旁邊進行有意搗亂,可以拍手跺腳,大喊大叫,可以故意用語言刺激:“掉了!就要掉了!”但不能碰及孩子的身體。這樣,孩子為了不讓乒乓球掉下來,必須保持鎮定和注意力集中,等繞完一圈才算勝利。接下來可以互換角色玩。

智力訓練

走迷宮;找圖中所隱藏的動物;在一大堆雜亂無章的圖中找出一樣東西;找相似圖形中的異同(同中找異,異中找同);比較圖的大小長短;記住物品(在規定的時間內把一頁圖中的物品記住,然後合上書讓他報出來)。

堆火柴棍

家長把多根火柴棍隨意搭在一起,讓孩子小心翼翼地一根一根拿起來,力求做到每拿起一根時不觸動其他的,數量由少到多加大難度。

鐘錶訓練

讓孩子拿一塊鐘錶,看它1分鐘的走動,假如1分鐘內注意力沒離開秒針,就延長觀察的時間到兩三分鐘。等到確定了注意力不離開秒針的最長時間後,再按此時間重複三四次,每次間隔時間10-15秒,若能將注意力連續集中5分鐘,就已經是不錯的成績了。


指讀數字(舒爾特方格)

畫一張有25個小方格的表格,將1~25的數字順序打亂,填在表格裡面,然後以最快的速度從1數到25,要邊讀邊指出,一人指讀一人幫忙計時。

這個心理學上的注意力訓練小遊戲,曾有研究表明:7-8歲兒童完成時間是30-50秒,平均40-42秒;正常成年人看一張圖表的時間大約是25-30秒,有些人可以縮短到十幾秒。可以多製做幾張這樣的訓練表,每天一練。

複述數字

大人一開始先報簡單的幾位數,讓孩子複述,大人再不斷地增加一位數,讓孩子複述。每次只增加一位數。比如,大人報“256”,孩子重複一遍,大人再報“2568”,孩子再重複,大人再報“25681”,孩子再重複,以此類推。

孩子能記住的越長越好,但也要看程度的難易。堅持每天一練,孩子在不斷複述當中,注意力必須高度集中,從而既鍛鍊了記憶力,又鍛鍊了注意力。

反口令遊戲

家長說一個口令,讓孩子按照反口令做動作。例如說:向前一步走,那孩子就做向後一步退。該遊戲有助於提高專注力,破除思維的定式和思維慣性。



數獨遊戲

數獨是源自18世紀瑞士的一種數學遊戲。玩家需要根據9×9盤面上的已知數字,推理出所有剩餘空格的數字,並滿足每一行、每一列、每一個粗線宮(3*3)內的數字均含1-9,不重複。


數獨盤面是個九宮,每一宮又分為九個小格。在這八十一格中給出一定的已知數字和解題條件,利用邏輯和推理,在其他的空格上填入1-9的數字。使1-9每個數字在每一行、每一列和每一宮中都只出現一次,所以又稱“九宮格”。




蔡笑英


“專注力是指把注意力較長時間集中在某一事物上的能力”。良好的專注力是幼兒適應社會學習和生活的前提。那麼想要從小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我們該怎麼做呢?

一、遵循幼兒發展特點,循序漸進培養孩子專注力。

幼兒階段注意力不集中、易分心是所有孩子的共性。孩子年齡越小, 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就越短, 據研究表明, 2歲的兒童平均注意力集中的時間長度為7分鐘, 3歲為9分鐘, 4歲為12分鐘, 5歲為14分鐘。所以,很多家長會說“為什麼我的孩子不能自己安安靜靜的玩玩具,為什麼看繪本看一會就堅持不住了”,原因就是爸爸媽媽對孩子專注力存在誤解。所以,針對三歲以前的孩子專注力的培養,需要循序漸進,切忌拔苗助長。

二、幫助孩子“排除干擾”,提高專注力。

專注力最怕的就是“新異刺激”,不僅是孩子我們大人也是,在工作中,如果同事突然和你聊一個你很感興趣的話題,很容易讓從工作中分心,孩子也是一樣。所以,我們在培養孩子專注力的時候,需要幫助孩子排除其他干擾,比如家長在和孩子閱讀繪本的時候,那麼就需要把玩具、水果收起來,不要出現在孩子眼前,干擾孩子的專注力。其次,要引導孩子清淨“頭腦”,引導幼兒排除雜念,迅速進入主題,集中精力在當前的事物中。

三、幫助孩子提高單位時間內的工作效率。

引導幼兒活動之前, 提出明確的目的、任務的同時, 應及時提醒幼兒可用時間, 培養幼兒具有時間意識, 逐步養成控制時間能力。例如, 把玩具放置到玩具盒裡,在孩子沒有完成任務之前,不要過多幹擾孩子。

四、創造良好的環境,幫助孩子提高專注力。

孩子專注力的培養還需要有良好的環境。我們需要在相對安靜舒適的環境下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同時,要減少電子產品的使用,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

五、激發孩子成功動機,提高專注力。

對於嬰幼兒來說,孩子的成功動機多來源於家長的鼓勵。所以家長要學會正確的表揚孩子,也就是說,在表揚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具體化,鼓勵比表揚更重要。“你真是愛勞動的好孩子”這是表揚;“你把玩具收拾好了,房子真整潔,感覺真好!”這是鼓勵,具有建設性。在孩子完成“收拾玩具”的任務中,當孩子想要放棄的時候,可以告訴鼓勵他“你已經放進去三個玩具了,再把剩餘的兩個也放進去,你就成功的完成這個任務了。你看,現在家裡是不是更整潔了,加油!”


定製化早教、專業眼動測評,更多內容請關注“啟睿寶嬰幼兒成長測評”微信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