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A新趨勢之二:招生規模 高速遞增

  • 趨勢的具體表現:EMBA招生規模在全球穩定增長,在中國則增長迅猛;EMBA報考者漸趨年輕化;商學院放寬招生條件以刺激招生規模,凸顯出招生和教學的質量問題。  
  • 趨勢的形成動力:市場對EMBA人才需求巨大,商業利益驅動商學院。  
  • 對經理人的價值:經理人可以順應趨勢,通過EMBA學習提升自我;但要識別哪些EMBA項目是有質量的招生規模增長。 
  •  全球市場對EMBA項目的巨大需求,給商學院帶來了豐厚的利潤,因此越來越多的商學院在開辦EMBA項目,招生規模也日益龐大。  
  • 然而,各商學院EMBA項目的發展,也逃不出物種進化論的規律,競爭總是在優勝劣汰中升級。只有佔據優勢地位,才能夠在競爭中留存下來。那麼,招生規模究竟是以質取勝還是以量取勝,各商學院都有相應的招術。 

  • EMBA新趨勢之二:招生規模 高速遞增


  •  國際商學院的擴招手段  EMBA招生數量排世界第二的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招數之一就是推出多種類型的EMBA項目。在開設的多種EMBA項目中,週末EMBA、全球EMBA和伯克利-哥倫比亞EMBA項目最受關注。週末EMBA班很方便工作繁忙的學員安排時間來學習,與其他商學院如倫敦商學院合辦的全球EMBA項目能夠讓學員在經濟全球化下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而伯克利-哥倫比亞項目專為工作經驗年限不到8年的低齡學員設計,吸引很多青年才俊躍躍欲試。到目前為止,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已經接納了全球跨國公司的3,000個精英前來學習。  
  • 據該學院EMBA主任介紹,2006年下半年,申請入學的人數增加了7%,已經招收了310人,其中申請紐約校區項目的女生比例高達34%。這種擴招方式也已經被其他許多商學院競相仿效。可是這種擴招模式不能只是簡單的複製,它需要有長期的教學經驗和獨特的教學專長。  
  • 為了吸引更多的學員,倫敦商學院等在與其它商學院合作的國際EMBA項目上使出的招式是放寬入學條件,不再強調學員的年齡和工作經驗。據2006全球MBA巡展調查,早在2003年,整個歐洲的EMBA項目申請者就有美國的3倍之多。在德國,相比全日制MBA,才30歲出頭的高層管理人員有34%更熱衷於申請讀EMBA。從被調查的學員當中還了解到,尋求更高事業發展和學習全球新知識的願景佔到80%左右,而以提高薪酬為目標的只佔38%。他們認為,參加週末的EMBA班比花兩年時間讀全日制MBA更有利於事業的發展。 

  • EMBA新趨勢之二:招生規模 高速遞增


  •  中國EMBA招生更加火爆  
  • 國內的EMBA項目吸引了在中國的外資公司、民營企業、國有企事業單位的企業家和管理人員,並日益成為他們增進事業發展的主流途徑。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副院長張維炯教授預見了中國EMBA教育的廣闊市場前景。他表示,中國現在已經註冊並形成了一定規模的企業就有1,000萬個,如果每個企業有一個管理者要讀EMBA,就有1,000萬潛在的學員。  

    但是,2002年教育部才首次批准全國30所高校開辦EMBA教育,並且其中10個院校每年可招生300人,另20個學校每年可招收100人。實際上,五年來,這些院校招生數量在100人左右規模的居多,即使加上於1995年最早在中國開辦EMBA項目的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每年也只能培養5,000個左右的學員畢業。推算一下,中國EMBA教育的需求空間十分巨大。  

    EMBA教育供不應求的現狀,使國內商學院不斷擴大招生規模。《金融時報》全球EMBA排行榜前50強連續5年榜上有名的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招生規模是世界第一的。2006年新招學員630人,是位於第二的哥倫比亞大學招生人數的兩倍。 

     除了辦學規模國內最大的中歐,其他幾家知名院校的招生也很紅火,北大光華、清華經管已經突破年度招生300人的紀錄。  

    EMBA項目應該是保質保量的,質與量構成一定的比例才能走上良性的發展軌道。在國內教學質量過硬的著名商學院,申請EMBA的人數也在猛增。清華經管的一位內部人士透露,去年的申請與錄取比例已接近4:1,考生競爭非常激烈。 

     不過一些不知名的商學院卻門庭冷落,來這些學院報名的人數通常還不到100人。為了解決生源短缺的狀況,他們也使出了渾身解數。


    EMBA新趨勢之二:招生規模 高速遞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