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all學習方法系列」之二、學生成績好壞,真問題在這裡!

最近認識了一個朋友,30多歲,很帥氣,名校畢業卻從一開始就沒找工作(雖然有很多機會),而是持續10年一直活躍在從大二起就力行的大愛的家教行業中。

這10年中,為了能讓幸運的曙光也降落到那些成績不好的學生身上,他邊執教輔導邊總結出了一套獨有的“能幫助不優秀的學生自發學習並出成果”的方法。

10年不可謂不短,但是有心更可怕——10年帶出了200多個學生,80%都是父母沒轍只好送輔導學校、培訓學校或者私塾的那種,但是他讓他們發生了改變,不再需要課外學校的“強制”,也能在家自主學習(一半以上都放棄了課外學校)。

再加上他用經驗彙總的學習方法,這些學生在掌握和養成習慣後,成績普遍得以提升,很多還如願考上了心願的高中,甚至一直到大學還在持續著他的教導。

順便說一下,他的家教以初中生為對象。

去年他成立了公司,正式向事業化前行。

以下我把和他對談總結了一個系列,非常實戰的學習經驗,命名為「初中生all學習方法系列」,希望對您有幫助。

「初中生all學習方法系列」之二、學生成績好壞,真問題在這裡!

第二集、學生成績好壞,真正的問題出在這裡!!!成績好的學生的意識和方法,這裡大不同!

馬上開始結論。

成績好的中學生的意識和方法,這裡大不同!比如,

不會同時使用多本問題集

他們,

會把一本問題集做到滾瓜爛熟為止,反覆地做

基本上,全部的成功例子都是這個。

在仔細解決問題集的過程中,他們會,

* 明確自己不會做的問題

* 只強化複習自己不擅長的部分

由此,學習效率會顯著提升。

...

1、先熟悉問題集的結構

問題集都是循序漸進,從易到難來安排內容的,旨在幫助學生能更快地掌握所學的知識。

好的問題集,很大程度上能強化學生的記憶和理解,問題集所展示的思考方向確實能幫到學生的思考能力。

但是有前提條件,那就是選擇好的問題集。

找到了——就必須用心去做,

1本問題集,用大把時間反覆做,直到徹底掌握為止。

(關於問題集和參考書的選擇方法,明天會繼續)

「初中生all學習方法系列」之二、學生成績好壞,真問題在這裡!

2、改變“意識”=>“成績”也發生變化!

我曾調查過無數個成績好的中學生,問他們都是“怎麼學習的?”

大部分的學生,都會積極地思考,或思考過,

“如何擠出更多的時間來學習”

幾乎每個好學生都有自己的活用時間的固定習慣和套路,包括如何利用好其實很多的碎片時間。

比如,

* 在學校時的休息時間

* 回家後到吃晚飯前的這段時間

* 晚飯後到洗澡前的這段時間

* 睡前要做的學習事......

只要有時間就行,細碎的時間也不會浪費,刷牙洗漱時也會聽聽英語,哪怕只記了一個詞越好——一些學習事固定下來,並在固定時間做。

他們會盡情享受活用時間的樂趣,感覺這是理所當然的事。

而且,他們都會下力氣去嘗試去找到適合自己的“正確的學習方法”。

所以,學習效率上會和其他的學生大不同。

1天1天的差異,日積月累,1年後,這個大差直接就會反映到學力上和今後的成長性上

(適合大部分中學生的學習方法,之後的系列內容中會著重說明)

...

學習上不下功夫,以“就這麼學”的態度是行不通的,因為時間只會飛快地流逝。

一眨眼之間,發覺自己已經是初中3年級了,“稍不注意,下週就是中考了......”。

現在的實力,考試怎麼辦?

...

初中的學習畢竟還是以記為主的內容居多,要讓學生滋生意識並保持意識——安排好自己的學習時間,用適合最高效的學習方法來學習——還是有點難度的。

成績好的孩子已經早早有了自己的意識和思路來“怎樣學好”的自主模式,但是成績差的學生是老師和父母要求動一動,自己就跟著動一動的被動模式,特別是中學學習成績好壞的差異,很簡單也很明顯地表現在這之上。

也就是說,

成績差的學生不知道怎麼做才好,對怎樣學好的茫然只能是在學習上“按部就班”,這麼循環只能是原地踏步,甚至是倒退,當然他們自己也不會說,也不知道怎麼說,因為自己都不知道。

也有很多學生看似很努力,但是完全體現不到成績上來,大部分原因也在這裡,“不清楚要怎樣學才好”——不清楚就不會覺著有趣,有動力去學;即使被父母逼著,看上去在努力學,但是效率極低,當然也不會和提高學習成績掛的上鉤了。

當然更大的可能性還有集中力、注意力的問題

——這些才是成績好的學生和成績不好的學生之間最大的問題所在。

我做的就是“撥亂反正”,幫大部分的這些學生找到“正確學習的姿態、方向、方法,最主要的是意識——用好時間和找到方法的意識”,事實也證明,我的方法或者說我的思路是對的。

而且,這本來是父母應該發現和輔助學生該完成的事,父母沒精力或者沒能力,本想通過課外輔導學校來做,也一樣沒轍,但是我可以做好。

所以,很多學生現在都不去課外輔導班了,因為,他們自己也知道該怎麼做會做好。

為了讓孩子增加自信,父母應該要起到更大的作用,比什麼都重要的是父母自己要知道怎麼做,然後才能引導孩子,不是一個簡單的教育概念,而是具體的方法,但是我接觸的大部分家長都沒有做好好,甚至做到這些。

但是也正因為這樣,所以我輔導過的學生的變化都特別明顯。

「初中生all學習方法系列」之二、學生成績好壞,真問題在這裡!

【一句話】


只要父母用點心和孩子交流,就會發現,大部分的孩子學習成績不好,主要是意識上沒有和自己的學習任務相沒有一致起來的問題(運用好時間的意識,怎樣才能學好的意識等等),而沒有這些意識的原因是不知道要怎麼做引起的迷茫和壞影響——這本來是父母應該幫助孩子解決的問題,所以,要麼請像我朋友這樣的能看透實質的”指導師',要麼父母要自己也學起來,深入進去,起到能真正引導孩子的作用!

「初中生all學習方法系列」之二、學生成績好壞,真問題在這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