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登雁蕩山詩興大發,隨手寫下這首古詩,調皮可愛,出神入化

我們作為一名中國人,大概都忘記不了2012年10月11日的那個激動人心晚上,土生土長的中國籍中國人第一次獲得諾貝爾獎,而且還是轟動世界的諾貝爾文學獎。

獲得這一殊榮的莫言,成為了舉世矚目的焦點,儘管他自己平常很低調,但這次是真沒得辦法,畢竟代表中國獲得了這麼高的榮譽,而且還是中國籍中國人第一次取得諾貝爾獎。

更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這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先生並不像以往那些都是高學歷、高知識分子,他小學唸到五年級就輟學,今後就再沒上過學了。

莫言登雁蕩山詩興大發,隨手寫下這首古詩,調皮可愛,出神入化

憑藉著自己在文學方面的極高造詣和興趣愛好,曾在文學方面獲獎無數,後被人知曉,其作品很是接地氣。張藝謀的著名電影《紅高粱》,就是根據莫言的作品拍出來的。

莫言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農民,出生和成長都在農村,年少的生活極其艱難苦澀,甚至連飯都吃不上,往往是吃了上頓沒下頓的狀況。

因此,他的作品總是充滿濃濃的鄉土氣息,然而也不像別的鄉土文學那樣平淡無奇,他是由鄉土引入紮根,然後再不斷深挖擴張到方方面面,各種知識融會貫通,從而昇華主題,表達出一種別具一格的深邃的思想境界,不慢慢咀嚼,很難體會。

莫言登雁蕩山詩興大發,隨手寫下這首古詩,調皮可愛,出神入化

“通過魔幻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這是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時的頒獎詞,在我們看來,是那麼的高大上,不細細研究其作品,根本無法瞭解他究竟是怎樣的一種神一般的存在。

莫言從小就特別喜歡讀詩寫詩,不管是什麼古詩、打油詩和現代詩,都能用奇幻的筆墨將其付諸於白紙之上,只不過長大後被小說給耽誤了,否則,也能成為當代的一大詩人。

莫言登雁蕩山詩興大發,隨手寫下這首古詩,調皮可愛,出神入化

2008年秋天,距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還很遙遠。一天,他來到了雁蕩山,看著巍峨壯麗秀美的雁蕩山,他心中的情感頓時如滔滔江水一般呈一瀉千里的態勢,隨時準備爆發。

他詩興大發,隨即從兜裡掏出紙和筆,洋洋灑灑地隨手寫下了這首古詩,調皮可愛,出神入化,大氣磅礴,令人驚豔:

《雁蕩山》當·莫言

名勝多欺客,此山親遊人。

奇峰幻八景,飛瀑裁九雲。

石疊千卷書,溪流萬斛金。

雁蕩如仙境,一見傾我心。

莫言登雁蕩山詩興大發,隨手寫下這首古詩,調皮可愛,出神入化

雁蕩山以“山水奇秀”而聞名,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絕勝”之譽,史稱中國“東南第一山” 。其大部分位於浙江省溫州市東北部海濱,小部位於台州市溫嶺南境。

首聯寫出了莫言自己來到雁蕩山,首先發出了感嘆“名勝多欺客,此山親遊人。”,顯示出了我一見到雁蕩山,便喜歡上了,還拿雁蕩山與其他名勝相比較,說雁蕩山更親近遊人些,所以,自己更喜歡此山,調皮可愛盡顯其中。為什麼喜歡?具體的請往下看。

莫言登雁蕩山詩興大發,隨手寫下這首古詩,調皮可愛,出神入化

頷聯和頸聯具體詳細寫出了自己喜歡雁蕩山的原因。有“奇峰”、“飛瀑”、“石疊”和“溪流”這四種壯麗奇秀的自然景觀,顯示體現出了雁蕩山的大氣磅礴、令人驚豔的景色。對仗工整,比喻也惟妙惟肖、出神入化,字字珠璣,堪稱寫景妙筆。

尾聯主要在抒發自己的情感。通過頸聯和頷聯的景物景色描寫及比喻,相當於舉例子證明,雁蕩山真真的如一個仙境一般,我實在是喜歡得不得了,符合我的心境。

莫言登雁蕩山詩興大發,隨手寫下這首古詩,調皮可愛,出神入化

縱觀全詩,此詩通過描寫雁蕩山的種種秀美磅礴的景色和巧妙的比喻,寫出了詩人對雁蕩山的無比喜愛之情,抒發出了自己的情緒和心境。在莫言的作品裡,並不多見,甚至可以說是難得一見,值得細細品讀,感受大自然的生機奧秘。

我是希望大家多讀讀莫言的作品,感受其不一樣的人生境界。從他的作品裡可以體會到前所未有的真實體驗,紮根於草根,卻並不失去仰望星空的權利。

搖搖晃晃,晃晃搖搖。品味雲端,墜入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